隱藏在合川高樓大廈中的古街道,居然是大詩人吟詩作對的好地方

在我國古代的傳說中,狀元乃是文曲星下凡,全國各地為祭祀文曲星紛紛建起有“文峰聳秀”之意的文峰塔。在重慶合川,也有這樣一座60多米高的文峰塔,佇立在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交匯之處,塔下沿江修建了一條文峰街,在滾滾東逝的江水映襯下,見證著當地的繁華變遷。

隱藏在合川高樓大廈中的古街道,居然是大詩人吟詩作對的好地方

文峰街位於涪江的南岸,與合川北城的商業中心只有一橋之隔。與“東方牙買加,上帝折鞭處”的釣魚城隔江相望。文峰街在古時候是一條繁榮的商業街,最早的時候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在唐代的時候逐漸形成街道和碼頭,成為合川連接重慶的重要碼頭。南宋的時候由於蒙古軍隊入侵被破壞。明清時期對文峰街進行了修建,並修建了文峰塔、文峰禪寺和望江樓等建築。在抗日戰爭時期,受到日軍的飛機轟炸,現在我們看見的文峰古街,都是14年重修的,但是還有具有古樸的氣息。

隱藏在合川高樓大廈中的古街道,居然是大詩人吟詩作對的好地方

在古街的門口有很多的老人在幾顆很大的黃角樹下乘涼,粗大的樹幹上掛著很多的紅布條,有的掛的比較高被碧綠的樹葉給遮蔽了,聽坐在樹下的老人說:只要把紅布條掛在上面可不保佑平安。在樹下的介紹牌記載著老黃桷樹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叫“三棵樹”。有150餘年的歷史了,見證了三江合川帆摘往來和賈商雲集的歷史。以前有一家家境貧寒的趙氏母女在這裡賣茶。說是一個盛夏中午,有乞丐在此地暈倒,母女給了他一碗茶水消暑。那個乞丐一下子就變成了慈眉善目的觀世音。還說道“好心之人,必當得好報!讓三棵樹為你們避風港吧。”隨即把三利種子和甘露灑了下來。然後就演變成了現在的參天大樹,為後人遮蔽風雨,消暑納涼。

隱藏在合川高樓大廈中的古街道,居然是大詩人吟詩作對的好地方

站在文峰街的街道中央就可以看見文峰塔,而這個文峰塔和重慶其他文峰塔不太一樣。文峰塔還有一個名字叫振興塔,在董淳擔任合州知州的時候,在清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修建的。共9層。到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的時候,李宗沆擔任合州知州時又增建4層,共為13層,塔高62.2米。

隱藏在合川高樓大廈中的古街道,居然是大詩人吟詩作對的好地方

該塔為八角形密簷式砌磚結構,底層內空直徑4米多,頂層內空直徑不足2米。塔呈錐體狀,塔心為實體錐柱。從底層沿石級螺旋而上,直達第11 層。每層均有雕刻神像供人祀祭,頂層原有木刻“魁星點鬥”立像,現為泥塑。塔外每層洞門上方有“欲窮千里”、“更上一層”、“欲罷不能”、“俯瞰嘉涪”、 “扶搖直上”、“路入蓬瀛”、“春風如意”、“氣象萬千”等額楣,題詞均用青花瓷片鑲嵌。因歷經200多年風雨,風化比較嚴重,特別是在2008年 “5· 12”汶川大地震中,頂端葫蘆形塔剎發生傾斜。2008年12月,合川斥資維修文峰塔;2009年修繕工程結束;2012年12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登臨塔頂,不僅可以近觀嘉陵江、涪江兩江匯流於城區鴨嘴碼頭,而且可遠觀釣魚城及渠江、嘉陵江交匯於雲門山下的渠河嘴,三江勝景盡收眼底。

隱藏在合川高樓大廈中的古街道,居然是大詩人吟詩作對的好地方

與文峰塔相對的是會江樓,聽說會江樓最早修於唐代,吸引了很多的遷客騷人在這裡吟詩作對。在“安史之亂”時,詩人杜甫為了逃避戰亂,流亡在蜀中,有幸也來過合川的會江樓。並寫下了“幸為達書賢府伊,江花未盡會江樓。”的詩句,來表達對嘉陵江邊的上的會江樓的讚美。又如南宋時期的范成大,擔任四川制置使期間也來過合川。當他登上會江樓的時候,看見滾滾東流的嘉陵江寫下了“井徑東川縣,山河古合州。 木根拏斷岸,急雨沸中流。關下嘉陵水,沙頭杜老舟。 江花應好在,無計會江樓。”引發無限的讚美之情。會江樓是合川文峰古街的一處名勝古蹟,引發了無數人的嚮往。但如今的會江樓再也不是杜甫、范成大所讚美的會江樓了。現在的會江樓是14年重新修建的。原來的是毀於宋元戰爭,或者是抗日戰爭時期。不過重修後的會江樓更受人們歡迎。在晚上,人們在會江樓的廣場上,吹著江山的清風,沏一兩壺清茶和朋友坐在一起聊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