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威远:静宁寺

这里是川南最大的佛、释、道寺庙,始建于明代,复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据传,该寺庙是在二十世纪初由一位自称是观音菩萨化身的民妇朱么婆,以一已之力,四方化缘,八方捐助,在高庙子的基础上建成达4万多平方米的庙宇,并取名为静宁寺。朱么婆在此创建慈善总会,自任会长并在庙中修建了慈善堂,由此而扬名全川。

四川内江威远:静宁寺

1926年四川军阀刘文辉将此改名为川南慈善联合总会。1932年刘湘撵走刘文辉又攺名为川东南慈善联合总会,一统全川会徒。
1936年7月,民国政府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静宁寺因非释非道非儒,淆惑人心伪托慈善,擅取民财,而查封。

四川内江威远:静宁寺

1939年5月,由于张学良及宋氏三姐妹的佛缘,东北中山中学和东北中学辗转入川,最终迁入静宁寺。
1940年的一天,静宁寺迎来了世界知名并对中国政局有较大影响的宋氏三姐妹。她们来看望来自白山黑水的东北学生。
两所学校在静宁寺办学八年之久,这一时期这两所学校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国立中学,也是最出成果最出人才的时期。期间共培养8000多名学子,不少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英,抗日、解放和建设国家的优秀人才。例如:曾经的北大校长陆平、曾经的清华校长刘达、中科院院士赵鹏大、著名数学家丁尔森等等及一部分国民党的高级将领。。。。。。

四川内江威远:静宁寺

1940年7月5日,也许是因为宋氏三姐妹造访威远静宁寺的原因,日本军机68架分三批侵挠其上空;7月22日二十二架日本军机再次进入境内投弹轰炸,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四川内江威远:静宁寺

静宁寺的建筑物富于明、清建筑风格。建筑结构既保持了中国古庙宇的对称性和古建筑风格,又体现了西方园林式建筑特色,堪称中国古建筑的一座博物馆。这里的故事和建筑风格以及佛、释、道等等,信息量之大值得摄影人、历史学者、建筑设计人员细细地去品味!

四川内江威远:静宁寺

四川内江威远:静宁寺

四川内江威远:静宁寺

四川内江威远:静宁寺

四川内江威远:静宁寺

四川内江威远:静宁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