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年內翻番的茅臺還值得追嗎?

  收盤下跌超3%,貴州茅臺22日失守前一交易日收穫的A股總市值次席位及“A股流通市值之王”稱號。


  21日貴州茅臺後來者居上,總市值首次超過中國平安,躍居A股總市值次席;流通市值超過工商銀行,居A股流通市值首位。不過隨著22日股價跌幅擴大,貴州茅臺又退回原位。
  截至22日收盤,工商銀行報收於5.71元/股,總市值為19809億元,流通市值為15359億元;中國平安報收於84.89元/股,總市值為15273億元,流通市值為9169億元;貴州茅臺報收於1194.00元/股,總市值和流通市值均為14999億元。
  貴州茅臺股價年內翻番
  數據顯示,近一年以來,貴州茅臺股價持續上揚,11月19日,貴州茅臺盤中股價達到1241.61元/股的歷史新高點,今年以來漲幅達到111.78%。
  貴州茅臺股價為何屢創新高?聯訊證券策略報告認為主要有兩大因素。
  一是供需關係帶來的提價空間。茅臺酒長期供不應求,需求大於供給為茅臺酒帶來提價空間。原因主要有三:白酒龍頭地位穩固,品牌影響力強;生產工藝複雜,釀造週期長帶來稀缺性;茅臺具有保值性,具備一定金融屬性。
  今年中秋、國慶期間,茅臺酒價出現大幅波動,主要原因是公司採取了諸如向商超和電商等渠道進行針對性放量等控價措施。然而茅臺終端需求持續旺盛,從中長期看,茅臺酒供應缺口將長期存在,未來仍具備繼續抬價的空間。

  二是改革措施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大規模清理違規茅臺酒經銷商,成立茅臺集團營銷公司,通過拓展新的銷售渠道、追加供貨量及要求大經銷商提前打款等方式引導飛天茅臺酒批價理性迴歸,其中對商超和電商的佈局尤為引人注目,茅臺直營的加速落地向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
  對於市場普遍關心的供求矛盾,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10月25日在接受媒體集體採訪時表示,“產能是不是能滿足市場的需要,答案是不能,沒辦法滿足。”
  據李保芳介紹,茅臺酒基酒將在2025年實現滿負荷的生產產能全釋放,茅臺酒基酒達到56000噸,其中能達到茅臺酒的基酒理化指標,能夠投放市場的大概有45000噸,就是9000萬瓶酒。
  “現在產能是一個不變的數,而消費者卻以幾何級數地在增長,這中間的矛盾只會越來越大。所以市場供不應求的這個問題,日後會是一個常態。”李保芳直言。
  貴州茅臺“長牛格局”能延續嗎?
  隨著貴州茅臺股價屢創新高,機構的目標價也不斷“更新”,還值得追嗎?。
  10月15日,華泰證券發文稱:公司終端供需將持續緊平衡狀態,業績或將保持平穩增長,上調貴州茅臺目標價範圍為1318.63元~1455.04元,維持“買入”評級。

  對於未來股價,太平洋證券指出,考慮當前渠道的鉅額價差和利潤,預計明年茅臺酒提高出廠價的可能性較大。同時,隨著直銷比例的提升,平均噸酒價格也會相應提升。無論是直接提高出廠價還是通過擴大直銷提高綜合銷售價格,盈利能力和淨利率都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如果考慮提價和估值切換,股價仍有空間,明年貴州茅臺股價空間取決於未來酒價漲幅。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一路被看好的貴州茅臺,營收和利潤增長從2017年後開始放緩。2019年第三季度淨利潤增長23.13%,為三年最低。
    對此,財富證券10月18日點評稱,由於茅臺公司主動調整渠道,目前全國各地的飛天茅臺終端價逐漸回落至2100元/瓶~2300元/瓶,在產能限制下市場需求依然保持偏緊。公司具有強品牌力、強渠道力優勢,依然是確定性相對較強的白酒企業,價格迴歸理性更有利於公司的長期成長。短期來看,直銷渠道放量推升噸價的邏輯將延續全年。給予貴州茅臺2019年30-35倍估值,合理區間為1028.1元~1199.45元。

↘點擊“瞭解更多”註冊港股通GGT33,100倍免息配資融資融券,可以買漲買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