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定邊看長城

到定邊看長城

2015年12月,與攝影家李檣、畫家郭慶豐、作家喬述祖以及《陝勤文苑》雜誌社的幾個年輕人,去定邊走了一遭。

定邊,地處陝西省西北角,榆林市最西端,屬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荒漠草原的過渡地帶。明成化時置定邊營,清雍正時設縣,縣名取“底定邊疆”之意。與靖邊及境內的安邊合稱“三邊”。驅車過境,觸目皆是風沙草灘,因時近隆冬,萬木蕭瑟,百草凋零,時見牛羊甩尾於鹽鹼道邊。

到定邊看長城

又有白芋山橫貫東西,山南則別有洞天----當地人稱“老南山”,屬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但見萬山奔湧,狀若層雲,有陸游詩“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之勢。然而,定邊最值得看的,還是長城。

五里墩,陝北長城第一墩

定邊的長城總長170公里,途經13個鄉鎮、50多個村,為隋、明兩代,分五次修築而成。它不僅保存完好,而且很有特點。陝北人到內蒙一帶謀生之所以被稱為“走西口”,是因為陝北的長城總體走向是由東北向西南傾斜的,從方位上講是往西走的。所謂“西口”,就是在長城上開的“口子”。但到了定邊,你會發現,長城基本上是自東向西的,因而,對定邊人來說,到口外謀生,就是“走北口”,而不是“走西口”。

到定邊看長城

五里墩長城

安邊鎮東南五里,有一墩臺,名喚“五里墩”,是陝北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墩,被譽為“陝北長城第一墩”。墩旁有一豁口,就是這樣一個名實相悖的“西口”。4日一大早,在當地長城研究專家李生程先生的陪同下,我們來到這座保存完好的土墩下。當大家紛紛在這個口子裡照相,幾個年輕人且唱起“哥哥走西口,妹妹淚長流”時,很快就發現他們是由南往北走的。

五里墩位於明嘉靖長城沿線上,但修建年代早於所在長城,可能是成化年間所建。此墩全由夯土構築而成,墩臺豎截面為梯形,底面近似正方形,南北寬48米,東西長45米,斜高24米。當時為報警所用。下面有一高1.2米的耳室,直通臺頂。遇到敵情,人可以躬身進去點烽火,通知其他墩臺的士兵警戒或馳援。

在一般人心中,長城只是一道邊牆,主要是用來阻擋北方遊牧民族的馬蹄的,實際上它不僅僅是一道單一的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臺、堡壘、衛城、烽火臺等多種工事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通常四十里一營堡,十里一寨城,五里一大墩,一里一小墩。五里墩就是當時一個快速傳遞軍情的烽火臺。

馬圈樑,一段打錯的長城

由五里墩繼續往南,距安邊鎮15公里處,有一村,名喚“馬圈樑”。據李生程先生講,當時長城沿線的許多村莊都是屯軍的,馬圈樑就是當時專門為部隊養馬的一個村莊,故名“馬圈樑”。馬圈樑的這段長城不僅保存十分完好,而且很有來頭。

據當地百姓講,這是一段打錯的長城。從不知何年何月的祖先那裡傳下來的故事說,這段長城由寧夏向東修到安邊鎮時,按原來設計的意圖,仍然是一路向東,直打到靖邊的張家畔;但現在從地圖上看,從安邊到靖邊的長城卻是往南拐了一個大巴彎。

據說長城修到安邊鎮時,傳令兵說,“照端打”,施工者聽成“照南打”,“端”在陝北話裡就是“直”的意思,“照端打”就是“照直打”,結果施工的人或者聽不懂陝北話,或者那天恰好風大,沒聽清,引得一段長城在這裡拐了一道彎。這一拐不要緊,工程量劇增不算,施工的將軍被問責,人頭落地,至今墳冢猶在,草木萋萋,似在訴說委屈。

到定邊看長城

當我們來到這座傳說中的“將軍墳”前,我們發現,這座巨大的土冢就在長城邊上,但長城到這兒有意繞了一個彎,恰似一個半圓將墓地拱衛起來。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先有墓,後有牆。如果這個傳說不虛的話,我們還可以推斷,當長城修到這裡時,將軍已被問斬,但築牆的士兵為了紀念他們的指揮官,有意將長城修成一個月牙,以示他們對這位犯錯將軍的尊重。從高處看,整個墓地面西向漢,恰似一位仁慈的母親張開雙臂,迎接她負冤的孩子回家。

從墓地出來,長城一路向南,地勢漸低,在白芋山區的崇山峻嶺間迤邐穿行,一直通向遠方。腳下的夯土清晰可見,臺階猶有人穿。縱目遠眺,山南柳樹澗的山頭上還有積雪,烽火臺次第相連。寒風中不知誰伸出頭來,唸了一句古詩:“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鹽場堡,窯洞修在長城上

定邊還有一段長城,沿牆挖了好多窯洞。它位於定邊縣城北15公里,鹽場堡鄉東北一公里處。

到定邊看長城

定邊的鹽湖自秦漢以後就開始產鹽了,鹽與甘草、皮毛一起被譽為“定邊三寶”。1936年6月,紅軍打下定邊以後,鹽湖即為共軍接管。因而鹽湖可以說是中央紅軍到達陝北以後的“第一桶金”。但到了40年代初,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歲月,再加上根據地人數的激增,邊區政府的財政越來越困難。

為擺脫日益嚴重的經濟壓力, 1940年秋,八路軍120師359旅4支隊兩千多名指戰員奉王震旅長命令,赴鹽場堡一帶打鹽駐防。為解決住宿困難,自己動手在緊靠鹽湖的明長城上挖了175孔窯洞,平均每孔住11人以上。

這些指戰員平時割草鋪地為床,壘土築灶為炊,與當地百姓一起砍柴壓壩,修田整畦,進行大規模的打鹽活動。一直到1941年冬,離開定邊赴南泥灣為止,這支部隊在此共駐了一年多時間。定邊民歌《運鹽調》、米脂民歌《馱鹽調》就產生於這個時期。

到定邊看長城

但這些窯洞現在已經全部廢棄,有的裡面還能看見煙火薰染的痕跡,有的已經完全洞穿,我們可以沿著破了的窯洞從長城的這頭走到那頭。我們去的時候,還見有的窯洞放著被褥氈毯,陪同我們的工作人員說,有些流浪漢住在裡面。

窯洞外面的空地上,有碎磚壘成的墳堆四座,頂上的迎魂幡在寒風中招展。工作人員說,上個月來還沒有看見,大概是聽說政府要把這些窯洞填起來,沿長城打造旅遊線路,當地百姓就聞風而動,先搞起幾個墓堆,以便以後要錢。

看來人民群眾還是滿有智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