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文/太史栩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2019年11月23日,公眾號「你的遊戲我的心」發文披露某大公司開除身患絕症的老員工。此文在社交平臺迅速發酵,並刷屏朋友圈。

該老員工稱,自己14年從上海交大畢業後進入某大公司工作,5年來累計加班時長多達4000小時。由於過度透支身體,他罹患絕症。

對待這位勤勤懇懇的老員工,東家沒有雪中送炭,而是打算裁掉他,且不願支付n+1的賠償金。

期間,老員工經歷了“逼迫、算計、監視、陷害、危險,甚至被保安趕出公司”。呵呵,不愧是“有著更完善制度的大公司”,連裁員都是一條龍操作!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截止目前,這篇文章的內容不知是否屬實,某大公司也沒闢謠,故不多做討論。

只是文中有兩處,讓人揪心而又印象深刻。

一處是:這位老員工加班加點,回憶當初的感受是“當時我甚至覺得加班也有成就感,覺得那些朝九晚五的人就是在虛度人生”。

另一處是:這位老員工被裁以後,“經常站在窗邊看平時上下班走的那條路,恍然記起以前凌晨兩三點從公司回住處,打著哆嗦一邊騎車、一邊唱‘直到整條街上,剩我和路燈’。回去躺在床上還在興奮地想著工作上的事。”

最終,這位老員工積勞成疾。而東家毫無人情味的做法,無異於雪上加霜,讓人心寒。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不禁聯想到今年四月份,網上熱議的“996工作制”。(每週工作6天,並且是朝九晚九。)

先是一群苦不堪言的程序猿們,在網上發起了一個名為“996.ICU”的項目,意思是:工作996,生病icu。

然後,被互聯網大佬“懟”了一通。

馬雲說:“能996是一種福氣!”並反問:“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996,你什麼時候可以996?”

劉強東說:“以我的體質,做到8116+8,完全沒有問題!”並高調宣稱:“混日子的人不是我兄弟!”(8116+8工作制:週一~週六,早8點工作至晚11點。此外,週日工作8小時。)

總結大佬們的回應,一言以蔽之:此時不奮鬥,更待何時?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大佬們把奮鬥與996劃等號。於是,996搖身一變,成了衡量中國好員工的重要指標。

只有996,公司才競爭得過同行,老闆才發得出工資;只有996,員工才算老闆的好兄弟,才不至於被裁;只有996,才能工作十年,抵人家工作二十年;只有996,才能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聽起來又燃又勵志,對不對?尤其當此類話出自苦出身的成功人士之口,更顯得無可辯駁。

且不論“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這句老闆口頭禪合理與否,“規規矩矩奉行996的員工”真的比“按時完成工作,到點下班的員工”更有前途嗎?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先說“規規矩矩奉行996的員工”,就一定收穫成功了嗎?未必。

很多員工不過是在重複性操作而已,最簡單的例子——富士康流水線上連軸轉的工人。

996沒給這些工人帶來成功,反而帶來了一身病痛和抑鬱症。

有位叫許立志的富士康工人,邊打工,邊寫詩。如此堅持下去,或許十多年後,他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詩人。

然而,日復一日的將近12小時的流水線作業,讓他“咳嗽,胃痛,頭暈”。

他形容自己是“流水線上的兵馬俑”,“整裝待發,靜候軍令,只一響鈴工夫,悉數回到秦朝”,如同作家卡夫卡筆下被異化了的人。

長期的加班加點,而且是毫無樂趣可言的重複性工作,讓許立志倍感抑鬱。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在某個加班的夜晚,他縱身躍下,如“一顆螺絲掉在地上”。

許立志不是好逸惡勞的年輕人。他曾經在小學時的作業本上,寫過一個大大的、稚嫩的“忍”字。

只是日復一日的加班加點,誰又能忍受呢?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再說“按時完成工作,到點下班的員工”,真的沒前途嗎?未必。

有的確實在葛優躺、打遊戲、刷抖音中虛度了光陰。即便如此,也無可厚非。畢竟個人選擇以怎樣的方式去度過一生,純屬自由。

諸葛亮鞠躬盡瘁,“食少事煩”,過勞而死,當然值得尊敬和緬懷;

至於蜀地百姓,倘若只想“老婆孩子熱炕頭,平平淡淡過一生”,也無須苛責。如五月天所唱:這一生只願只要平凡快樂,誰說這樣不偉大呢?

話說回來,有不少人把業餘時間用對了地方。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皇皇鉅著《明朝那些事兒》是前海關公務員當年明月下班後寫出來的;《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是前銀行職員張宏傑下班後寫出來的……

即使你不是文藝青年,也可以到公園裡跑步,或者去健身房舉啞鈴啊!

這些都是自我提升啊,誰說奮鬥就一定要枯坐辦公室呢?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或許奮鬥與加班無關,只是大佬們話裡有話,表述中暗藏心機。

無論是馬雲的苦逼奮鬥史,還是劉強東的《地板鬧鐘的故事》,都不值得常掛嘴邊。因為創業者們捲起袖子加油幹,不是為他人奉獻,是為了自己。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好比高三學子,不該抱怨寒窗之苦。高三開啟的是“711模式”,每週學習7天,每天學習11小時。部分學霸甚至溫故到天明,不知東方之既白。

然而,高三學子們“痛並快樂著”,因為讀書是為了自己。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那麼,為什麼馬雲和劉強東要把奮鬥掛嘴邊呢?

自然是為了給員工打雞血。

員工打了雞血,拼命幹活,老闆的腰包才能鼓鼓囊囊啊!

由此可見,“996工作制”不完全等同奮鬥,很大程度上是剝削。

正應了馬克思那句話:當資本來到人間,每一個毛孔都滴著骯髒的血。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然而,不得不承認大佬們有底氣提倡996。

在阿里,有一個傳說,叫“一年香,三年醇,五年陳”。

在騰訊,據說王者榮耀團隊get了天價年終獎。

在華為,優秀應屆畢業生的年薪超過了25萬。

此類大企業的員工,恐怕對996沒有太多怨言,畢竟錢給夠了。套用王小波的一句話:員工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薪資不匹配付出”的憤怒。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壞就壞在,不是所有公司都有BATJ的雄厚財力。(BATJ是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四大互聯網公司簡稱。)

經濟學中,有種“劇場效應”理論。當劇場著火時,人人都想逃命。在極端情況下,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表現是率先衝出去。但人人想率先衝出去,結果導致誰都衝不出去,全部葬身火場。

當BATJ的負責人在提倡“996工作制可以使企業活下去”時,其他中小企業家勢必效仿。

可是,中小企業只給得起955的錢,卻讓員工幹996的活!既讓馬兒跑,又想馬兒少吃草。

好比抖音上看到的梗:一頓操作猛如虎,一問工資2500。呵呵。

雖然“咪蒙”這個筆名被賦予了複雜含義,但不得不承認,她的一些話是能引起共鳴的——好老闆跟員工談錢。壞老闆完全不談錢,只跟員工談情懷、談夢想。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過去,幾乎沒有哪個老闆蠢到明文規定996,給自己拉仇恨。

拿到檯面上的是績效考核。老闆們制定“mission impossible”,員工不得不通過加班來完成繁重的kpi。

如今世道變了,老闆們不再忌憚把996拿到檯面上。

過去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如今是“你不願留下,自有人願意”。

或許老闆們的潛意識裡,覺得自己很偉大,養活了底下一大幫人。

讓人不禁聯想網上看到的一則寓言:

地主以為是他養活了驢,卻忘記了是驢日夜不停的拉磨養活了他,口糧卻僅僅是幾斤豆子而已。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地主該鑽研的,不是驢兒有沒有加班,而是有什麼工具可以替代驢兒。如果能研發出自動拉磨的木驢,只要一名員工就能管一間磨坊。磨坊產出效率高了,員工也能準點下班,何樂而不為呢?

可惜,舊時代的地主顯然沒有這種覺悟。

現代的企業家也沒有,在他們眼裡,員工僅不過換了稱謂而已。過去叫驢,現在叫社畜。

私以為,“996工作制”意味著一家企業停止進步,不再想方設法去搞技術革新、去提高效率、去縮短工時。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總之,我們堅決抵制“老闆們振振有詞地提倡996”。用“奮鬥”、“拼搏”等詞粉飾“壓榨”、“剝削”,等同於侮辱我們的智商。

老闆願意給加班費那是最好,再不濟,請悶聲發大財。

最後,抄一個在網上看到的段子:

應屆畢業生ABC去互聯網公司應聘。

A:我是985。

B:我是211。

C:我是996。

Boss當即拍板:小C,i want you!

絕症員工“檄文”的背後啟示:人生不止眼前的996,還有詩和遠方

如果有一天,段子成真了,才是這個時代的最大悲哀。

1、張蓋倫 《請不要站在道德高地討論“996”》

2、黑白先生 《996,是黃鼠狼給雞熬的雞湯》

3、許立志 著;秦曉宇 編選 《新的一天》

4、紀錄片《我的詩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