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學院|大學生就業:眼要低一點,手要高一點

“關鍵要專業對口”

11月24日,星期天,湘西南地區2020屆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如約在懷化學院東校區舉行。早上8點一過,天之驕子們便開始或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朝向見面會現場奔去。至11時許,主人流已基本到堂“點卯”完畢,只剩下一些陸陸續續匆匆忙忙趕來的“散客”,簇擁著各個招聘臺,使得人氣指數始終居高不下。

記者在校區體育場外遭遇小范同學時,她剛跟幾位閨蜜結束與用人單位的切磋或博弈,有說有笑地往學校外面走去。小范株洲人,懷化學院商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大三學生,她說自己還沒到正式找工作的時候,很多事情還要認真考慮,“剛剛只是去(見面會現場)看了下,發現(用人崗位)跟我專業對口的不多,大多數是搞教育的”,儘管如此,她還是隱約感受到了些許職場壓力。“目前這個經濟環境下,要找一份好工作可能並不容易。”她對記者字斟句酌,“我有壓力,感覺今後要更努力地學習。”她給自己開列了學習清單,比如較高等級英語等級證(起碼六級),再比如要多考一些證,像會計證、證券從業資格證、精算師證等等,“但我不會去考教師資格證,這畢竟不是我的專業”。她已經過了大學英語四級,正待發證,不過“覺得自己這點水平還不夠”,還要設法進一步充實自己。

小范的閨蜜小袁說自己9點鐘就到了見面會現場,那時已經人山人海,“可見同學們都很重視這次招聘會”。她是婁底人,想找個跨境電商專業的工作崗位,在不在老家、離家是遠是近無所謂,“關鍵要那個崗位適合我,讓我喜歡”,她試著與幾個單位對接了一下,但沒深入。對於預期薪酬,她表示還沒更多想法,“即使到時有了想法,也要跟實際情況相吻合”。

今年暑假期間,小范曾在長沙一家通訊公司工作實習過,當文員,主要工作職責是整理資料、內務等,公司給她開了2000元月薪,這讓她發現錢並不好掙,“等我畢業後正式上了工,能夠拿到4000-6000元工資就可以了,關鍵是專業對口”。

記者看到,當天進場與求職者們和諧對接、討價還價的用人單位中,來自教育行業的公司實在不少,比如宏博教育機構,比如婁底市藍圃學校,甚至還有衡東縣淶水鎮楚天中學。比較而言,這些“東家”的招聘檯面,光顧者普遍要多些。

“我想自己當老闆”

長沙人王雲富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大三學生,他發現用人單位提供的職位不少,工作比較好找,但自己省外不想去,最好能回長沙工作,他所期待的薪酬待遇與接觸過的企業能提供的標準有一定差距,但差距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他們可以給3000到5000元,我希望5000到6000元”。他有普通話證,英語四級,11月8日剛參加完教師資格證考試,不過仍然覺得“自己的專業課還要好好學習”。

父母對王雲富有期許,他們認為兒子如在長沙上班最好,具體工作首選公務員或者教師,因為這些職位穩定性強,又還比較體面。記者問小王如果有機會,他會不會考慮去大城市發展,他想了想,回答說“相比於北上廣深,我寧願選擇長沙或者武漢”,因為後者比前者競爭壓力、生存壓力都要小些,不會讓人活得太累,何況自己只有本科學歷,並不適合去特大城市淘金,否則即便混個三五年,等到年紀混大了,可能什麼都還不是,“那就麻煩了”。

何威是懷化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專業大四學生,來自衡陽,利用現場招聘會,他接連面試了兩家用人單位,總體效果不錯。這兩家公司一個總部在南京,一個總部在湖南益陽,但在長沙都有分公司,待遇也差不多,都能提供5000-5500元底薪,其它條件也都不錯,只是崗位要求不同,一個做的是PC板,一個做的是網絡優化,這讓何威有所猶豫,而他本人還有“第三條路線”,考研,“我準備等我12月份考完研後,看成績怎麼樣,再做決定”。對於自己“猶豫中的選擇”,父母僅表理解,沒有干預,這對何威來說多少是個安慰,是顆定心丸。

在何威看來,現場招聘會或曰見面會對畢業生求職很重要,因為很多東西要從書本中、網絡上還原到實踐中來有個過程,“招聘會是個很好的平臺”。他是班上的組織委員,學習成績一直穩定在中上游,大三期間曾被學校委派,去澳洲實習了半年時間,同行者只有5名同學,這份經歷實在不可多得。

“不過我還是想自主創業,最終自己給自己當老闆。”何威向記者表示,“我想自己開發軟件,自己開公司。”

人才“賣方市場”特徵明顯

華通電腦(惠州)有限公司是一家臺商獨資企業,是全球五大印刷電路板供應商之一,其人事主管孫小姐系第二次來懷化現場招聘,去年他們公司在這裡辦了個專場招聘會。孫小姐此番代表公司想在懷化招20位技術類崗位人才,但差不多整整一個上午快要過去,前往諮詢過的大學生只有5人,並且都說自己準備考研,無人填報求職信息表。

“估計今天夠嗆。”孫小姐對記者直言不諱,這次來懷化前,她通過合適渠道,瞭解到懷化學院設有化工、電氣類專業,現實畢業生也不缺,但在見面會現場接觸到的幾乎沒有,“來這裡找機會的還是以師範類專業為主”。她介紹,在湖南省,長沙、湘潭比較容易招聘到他們公司要想的工科類畢業生,這兩座城市畢竟學校多些。她發現,不少大學生求職時比較盲目,可能是事先沒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找什麼樣的工作,適合做什麼崗位,“我們招不到合適人才不說,大學生們自己倒把自己給耽誤了”,這樣做有欠妥當。有部分大學生還是眼高手低,素質不全面,專業學得不紮實,求職時待遇方面提得多,卻不管自己有沒有能力獲得這些待遇,“這就不是雙向選擇”。她知道學校會有針對學生們的求職輔導與指導,崗前培訓工作也一直在做,儘管如此,她還是建議學校應將相關工作做得細緻一些、紮實一些,要跟職場趨勢相吻合。她強調現行人才市場呈現出“賣方市場”特徵。

孫小姐發現,湘西這邊的學校,大都專業設置齊全,但缺乏個性特徵和市場競爭力。“專業設置其實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應以政府為主導,設法把他們的畢業生更好地推向市場,讓用人單位充分擇優錄取。”她介紹,在江西、廣東不少地方,政府出面做校企合作橋樑,先找好用人單位,再提供就業指導服務,積極推薦學生就業,企業和學校反映都很好,“懷化可以借鑑這種經驗”。她重申類似工作必須做細緻做到位,才能有好效果。

1982年出生的陳鼎河是東莞市卓品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此番親臨懷化現場納賢,是因為公司人事主管當時正在張家界、吉首那邊做同樣的事,難以分身。卓品服飾工貿一體,年產200萬件時尚類服裝,產品主要出口歐洲、澳洲、美洲市場,受貿易戰影響,今年同比去年銷售業績有20%左右降幅,但經營一直正常。這次來懷化,陳鼎河主要想招到跟外國客商打交道的跟單員,以及網絡營運等專業人才,“希望起碼招到五六個,多多益善”,通過現場會,他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懷化當地相關人才不多,外語外貿專業的儘管好歹有上百人的畢業生儲備,但他們大多奔向教育機構而去,能夠為外貿公司所用者可謂鳳毛麟角。陳鼎河第一次來懷化招人,他在招聘臺前等到上午即將結束,只等來2個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留下聯繫方式,但卻並未正式填表,說是“明年再講”。他覺得如今招人才比往年要難,以前他們只需要在網上發佈招聘信息,就會有不少畢業生主動找上門,但從2016年開始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是我們主動出去招人,還不一定每次都招得到合適的人”。

大學生應“好好磨練”

湘西南地區2020屆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最終圓滿結束。本次供需見面會由湖南省教育廳、懷化市人民政府主辦,懷化學院、懷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鶴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承辦,懷化市教育局、湖南醫藥學院、懷化市職業技術學院協辦。省內外參會用人單位共計465家,其中現場招聘248家,線上招聘217家,提供就業崗位2.3萬餘個。

本次供需見面會實行現場面試招聘與雲就業平臺網上洽談招聘同步進行。前往現場招聘的248家用人單位中有147家來自湖南地區,其中懷化本地企業19家,長沙企業82家。北上廣深地區來招聘的企業有66家,其他省份有35家企業。在現場招聘企業中有73家500強企業,其中14家企業為世界500強企業、全國100強企業4家、名企500強14家、上市公司31家。

於高校而言,畢業生的出路始終是個很硬核的問題。據懷化學院招生就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這個問題,他們在日常的教學課程中,一方面注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加強與政府就業部門的溝通聯繫,最大限度促進學生就業率。該負責人同時表示,鶴城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為他們學校大學生的就業提供了政策指導服務,以及市場開拓的幫助。

穩定和擴大就業,是職能部門的重中之重。記者獲悉,今年以來,鶴城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以鶴城區人力資源市場為依託,積極開展“高校畢業生服務月”專項活動,緩解轄區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設法確保其儘早實現就業創業,工作成效可圈可點。從2019年10月9日到11月27日,該中心就安排了5場專場招聘會,同時規劃了2場現場招聘會,即11月24日在懷化學院東區體育館舉辦的湘西南地區2020屆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以及擬於12月在懷化職院舉辦的2020屆校園招聘會。

為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特殊就業群體專門開闢服務通道,並完善走訪、回訪制度,是職能部門正在做的事情。近年來,鶴城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定期不定期地對用工企業和就業人員進行走訪和回訪,並利用QQ群、微信服務平臺加強與用工企業的聯繫,收集用工信息,及時在公告欄、顯示屏等媒介進行發佈,受益人群中就包括上百名高校畢業生。以此為基準數據庫,該中心還紮實做好建檔立卡高校畢業生、貧困人員、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幫扶工作,盡最大努力使他們掌握就業形勢、提升就業能力,更好地和用人單位進行匹配。為全面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就業工作的各項政策措施,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幫助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該中心還以“開學季”“畢業季”為契機,探索全新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模式,促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

鶴城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主任匡暉此前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應屆生表示並不需要現場招聘會,他們或者已經找到工作,或者已經上崗實習,或者留在學校準備考研,但不管怎樣,就業始終是民生之本,是不折不扣的“一號民生工程”,這一點即便貴為天之驕子也不例外,所以職能部門該做的事情、該做好的事情照樣還是要做,還要做好,“我們希望大學生們在校好好學習,走出校門後就成為有用之才”。

陳鼎河十多年前從老家江西跑到東莞打工,憑藉從父親那裡學到的裁縫手藝,他在東莞站穩了腳跟,後來獨資創辦了公司,如今一家人都在公司效勞。招聘過程中他發現不少大學生嫌待遇低,但自身素質又不大過硬,“需要好好磨練磨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