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学生把屎拉在厕所外面,踩着来回走,老师不生气,还让自己妻子清理

穆孟杰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平襄镇东辛寨村,7岁时眼睛就看不见了,在众人“小瞎子”“小傻子”的嘲笑声中长大。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穆孟杰天生要强,他13岁就离开家独自闯荡。

第一次流浪卖艺,穆孟杰给家里挣了十九元钱。第二次出门,穆孟杰待了俩月,挣了九十多元。

回到家,他把钱悉数交给了母亲。母亲很是惊喜:穆孟杰这孩子出门卖唱,比挣工分的大人们收入还高哩。

感动!学生把屎拉在厕所外面,踩着来回走,老师不生气,还让自己妻子清理

穆孟杰

吃过千般苦,受过无数罪,穆孟杰终于凭借卖艺、针灸赚得丰厚收入。他为父母翻盖了新房,自己也娶上了漂亮媳妇,生儿育女,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1995年,在外流浪卖艺十八年的穆孟杰手里已经积攒了近百万元,这在当时算是东辛寨村第一富裕户。这一年,他终于结束了自己四处流浪的生涯,回到了家乡。

穆孟杰有手艺,既会针灸、按摩,还会说书拉弦弹唱,名声远扬,十里八乡乃至附近几个县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穆孟杰回到家,不仅不会耽误继续挣钱养家,还可以帮着妻子料理农活家务。这,实在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妻子曹清香整天乐呵呵的。

可接下来穆孟杰要做的一件事,妻子一口气连说三个“不行”,气得要跟他离婚。

穆孟杰想为盲人办学校,气得妻子抱着孩子回了娘家

回到家后,穆孟杰并没有闲着。他除了每晚在村东、村西说书外,白天还在家里给人做按摩、扎针灸。每天大清早,就有客人找上门来,他天天都很忙碌。因为忙碌,而感到很充实、很愉快。

但是,穆孟杰永远无法忘怀自己的过去。

他忘不了当年自己失明后,村里人都瞧不起他,故意刁难他,甚至连亲人都疏远和嘲笑他们家。他忘不了自己十八年里走街串巷受的罪、吃的苦。

先富起来的穆孟杰,没有忘记那些还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盲人兄弟姐妹。

他想:盲人必须学会一技之长,才能自强自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才不会被人看不起。他希望自己能够帮到更多的同伴、更多的盲人。

他要为盲人办学,让走不出家门的盲人走进他的学校,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教会他们自立!

感动!学生把屎拉在厕所外面,踩着来回走,老师不生气,还让自己妻子清理

穆孟杰想帮助更多盲人

1996年年底,他把自己琢磨无数遍的想法跟妻子曹清香说了。没想到,却遭到了妻子最强烈的反对。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清香接连说了三个“不行”,“家里有你一个盲人就够我忙活的了,你要再招一些盲人上咱们家来,我一个人哪里照顾得过来?”

一气之下,曹清香抱着孩子回了娘家。

最后还是岳母出面调解,她给穆孟杰打电话,劝他办学不能急于求成,要从长考量,慢慢做起来,刚开始可以先招几个学生来试试看。

在岳母面前,穆孟杰不敢违拗。毕竟,当年他们家顶着那么大的压力,把一个好女儿嫁给了他,穆孟杰一直都是心存感激的。

在电话里,他答应岳母,这两天就租辆车去把清香娘儿俩接回家。决不能太随便了,得让妻子有面子。

赵小兰回过头又来做女儿的工作:“孟杰同意了,答应先招几个孩子,就在你们家里教。试试看,行就办,不行就拉倒。”

清香是个通情达理的女子。听了母亲的劝说,她默默地点了点头。

盲童进家弄得一团糟,但妻子开始有点理解穆孟杰了

说办就办。穆孟杰开始着手了解谁家有盲童。他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一个一个地去打听。

那时候,家里有残疾人的人家都觉得不光彩,不愿意把孩子放出来,每天都把孩子锁在家里,只管吃喝。

在找寻盲童的过程中,穆孟杰发现,许多孩子都比他当年更为不幸。有些人向盲童扔石头,更多的人认为他们都是傻子。有些父母把孩子整天绑在床上,不让他们走动。有一户人家甚至把盲孩子扣在一只盖了盖子的大瓮里,把孩子锁到地窖里。许多家长从来就没有教过盲孩儿任何知识,甚至连走路、吃饭、穿衣、大小便等最基本、最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培养过。

经过好几天深入细致的查访打听和苦口婆心的劝说,穆孟杰在临近村子里总算招收到了三个盲童:史国忠、史朋强、史宗召。年龄一个十一岁、一个十三岁,还有一个十五岁,都是智力正常的孩子。

感动!学生把屎拉在厕所外面,踩着来回走,老师不生气,还让自己妻子清理

配图,图文无关

1997年春,这三个与穆孟杰非亲非故的盲童走进了他们家。穆孟杰一家人住在北屋,三个盲童住在东屋。大家同吃同住,生活在一起。

开始时,三个盲孩儿生活不能自理。吃饭不会用筷子,只会用手去抓,结果弄得乱七八糟,饭粒、菜汤撒得遍地都是。看着三个小孩儿这么不讲卫生,啥都不会,曹清香常常气得饭都不想吃。

盲童们大小便也找不准便坑,经常把屎尿拉到了便坑外面,一不小心,脚还会经常踩到自己拉的屎。他们的眼睛看不见,这踩了屎的脚就在屋子里、院子里到处走来走去,弄得整个屋子和院子臭不可闻。曹清香无可奈何,只好跟在这三个盲学生后面,一天到晚不停地收拾、清洗。

她的心里老大不痛快。她对穆孟杰埋怨说:“俺伺候你一个盲人心甘情愿,再管别的盲人不愿意哩。”

穆孟杰拍拍她的肩,劝慰她:“我就是见不得盲人受委屈,正因为他们在自己家里家长不会管不会教,才送到咱们家。咱要是再不管,他们就真成废人了!清香,你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吧。”

感动!学生把屎拉在厕所外面,踩着来回走,老师不生气,还让自己妻子清理

穆孟杰

清香是个善良的人。虽然看到孩子们啥都不会,还把自己家里搞得乱七八糟,但是,她一向把这些盲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自家孩子吃什么,仨盲学生也吃什么。

有一回,曹清香给孩子们吃香蕉。有个孩子说:“师母,你真好,比我妈妈都好!我妈妈有好吃的只给我哥哥和妹妹吃,就是不给我吃,只让我去干活儿。”

听了这话,曹清香心里大惊:作为父母,怎能这样偏心?对自己的残疾孩子不仅不去格外关爱,反而还要虐待。从此,她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能再让这些可怜的盲童在自己这里受到伤害,要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她觉得,自己开始有点儿理解丈夫了。

要为盲人盖大学校,百万元积蓄流水般花了出去

到了1997年夏天,穆孟杰又招收了五名学生。原本宽敞的家里,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了。这时,穆孟杰动起了新的念头:他打算跟村里租块地,盖一座教学楼,正式把盲人特教学校办起来。

从这一年夏天开始,穆孟杰开始跑办学的各种手续。他一趟趟跑教育局,申请办学资质;又一趟趟跑国土局,争取一块办学用地;土地批下来了,各种议论沸沸扬扬,他挨家挨户去解释……

终于,1999年9月19日,穆孟杰的特教学校正式开工。当鞭炮震天响起的时候,穆孟杰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他从石家庄请来了最好的施工队,买来了最好的建材。家里多年积攒的上百万元积蓄一点儿一点儿地像流水一般花出去了。

感动!学生把屎拉在厕所外面,踩着来回走,老师不生气,还让自己妻子清理

配图,图文无关

那时候,一个工一天的工钱是二十多元。为了省些工钱,穆孟杰和妻子曹清香每天都带着华飞、华鑫,早早地来到工地,帮着搬运砖头什么的。

到了腊月初九,天寒地冻的,别人家的大人孩子都在家里烤火取暖,穆孟杰、曹清香却要领着儿子和女儿在工地上搬砖、拾掇。他们一心想着,建学校要花很多钱,钱要省着花,省下的都是赚的,能省一分是一分。

孩子们冻得牙齿直打寒战,父母还不让他们休息叫他们继续坚持。至今回想起这些来,曹清香都觉得自己对孩子亏欠得太多。

感动!学生把屎拉在厕所外面,踩着来回走,老师不生气,还让自己妻子清理

配图,图文无关

不承想,问题又出现了。

由于那一年建材和工钱都不断涨价,穆孟杰原先预算的建设资金已经见底了。当教学楼盖到一层的时候,家里的钱就花光了。他到处去找亲戚和朋友们借钱,去找人作担保向银行贷款。这些钱全都投进去了,可是,还是不够。

2000年春节前,施工队的包工头找到了穆孟杰,要求赶紧付工钱。“老穆哇,你看工人们就要回家过年了,你把今年的工钱先给结清了?”

穆孟杰手头已经没有一分钱了,他跟包工头说尽了好话。人家还是不听,就是一个要求:赶紧付清工钱。

穆孟杰绞尽脑汁想办法,没几天,头发都变花白了。恍然间,像是灵光一现,又像是醍醐灌顶,穆孟杰突然想到了盲人的“娘家”——盲人协会。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穆孟杰找到了邻县沙河县的盲协主席李光拥,人称“李二喜”。二喜听说穆孟杰在建盲人学校的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困难,二话不说,答应发动平乡县和附近的沙河、南和、任县三县的盲人都来捐款。

盲人们闻讯,纷纷赶来,多的捐几百元,少的捐五十元。这一下,就筹集了两万多元。

当李二喜把这笔现金交到穆孟杰手里时,这条刚强的汉子不由得泪流满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感动!学生把屎拉在厕所外面,踩着来回走,老师不生气,还让自己妻子清理

配图,图文无关

这时,穆孟杰认识的一位石家庄的企业老板也打来了电话。他听说穆孟杰盖学校缺钱,开口便问穆孟杰:“你还缺多少钱?”

穆孟杰没敢多说,回答道:“还差两万多。”

对方马上说:“我借给你五万元。”

穆孟杰说:“那我给你打个借条吧。”

对方说:“打什么借条,你办的是大善事。我相信你,啥时有钱你再还我就是了,不还也没关系。”

盲人捐的这两万多元和石家庄这位朋友给的五万元,可是帮了穆孟杰的大忙。

4月底,学校又开工了。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看着一个盲人为建残疾人学校忙前忙后的劲头,都深受感动,于是不计报酬,纷纷跑来为建学校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学校办起来了,为节省成本穆孟杰让亲人当免费教员

2000年8月25日,这是穆孟杰一生中最开心的一天,也是他终生难忘的日子。

经历了数不清的苦口婆心,经历了无数个备受煎熬的不眠之夜,由他独自投资一百二十五万元、占地一万平方米的平乡县特教学校终于正式竣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

这是邢台地区第一所民办特教学校,可能也是我国农村第一所由农民创办的特教学校。而他的创办者,竟是一位三十五岁的盲人!

穆孟杰在两百多名学生的簇拥下,参加了升国旗仪式。

感动!学生把屎拉在厕所外面,踩着来回走,老师不生气,还让自己妻子清理

穆孟杰和孩子们一起迎着朝阳行走

学校建起来了,这是大喜事。但是,穆孟杰自己,却从以前的百万富翁,变成了“百万负翁”。穆孟杰的特教学校,一开始依靠对健全生收费来补贴残疾学生费用,以保证学校经费收支平衡。2007年,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这种做法开始行不通了。2008年,穆孟杰索性只招盲生。

从2011年起,平乡县特教学校正式向全体学生免费。任何一个盲人,无论他来自全国的何处,也不论他的条件如何、年纪大小、智力高下,只要他愿意学,就都可以来学习。随到随收,随收随教,学校管吃管住管教。学生只有学会了本事才毕业。

没有了收费的资金来源,学校遇到了不小的经济难题。冬天取暖,学校要买几吨煤;发不起工资,老师辞职了……困难接二连三,穆孟杰却丝毫没有灰心。

为了开拓财源增加学校收入,穆孟杰每天更勤勉地给人做按摩、扎针灸。另一方面,全家人也更加节衣缩食,衣服和被子一年都不换件新的。

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省成本,穆孟杰让自己的亲人回来任教。因为,自己的妻子、子女都是免费的教员,不用开工资,就等于省下了一份成本。自己的侄女,也只给她每月开一些基本生活费,这也能省下请一位老师的薪酬。

最令人感动的是,他的这些亲人们,几年,十几年,一直都在默默地付出,默默地支持他,没有怨言,没有退缩。

感动!学生把屎拉在厕所外面,踩着来回走,老师不生气,还让自己妻子清理

配图,图文无关

学校自创办以来,共投入约四百万元。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穆孟杰还清了学校陆续欠下的七十多万元借款。

穆孟杰还欠着亲友等八十多万元。这些钱主要是借媳妇曹清香的小姑,借穆孟杰老丈人的。每年到年关的时候,穆孟杰都要给自己的亲戚“债主”打电话,告诉他们:“今年这些钱还是还不上。”亲人们都很通情达理,说:“你不用说,等你有钱时再说。明年你也不用还,这些钱就当是我们也做点慈善吧。”

对于欠债,穆孟杰显得特别有信心。他相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地把这些债都还掉。

■文/选编自《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作者李朝全,本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感动!学生把屎拉在厕所外面,踩着来回走,老师不生气,还让自己妻子清理

■作者:李朝全■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