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假日,驱车闲游至汕尾海丰县,去看有名的方饭亭,第一感觉名字怪怪的的,第二又是与宋朝大名鼎鼎的文豪、忠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有关,“

一饭千秋”更是令人费解,更有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就一定要来看看。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方饭亭

方饭亭位于广东海丰县城西的五坡岭山坡中,坐西北向东南,占地960平方米。亭前台阶分五层34级。台阶顶月台中心建成八柱重檐攒尖顶八角亭,亭通高9米,平面直径9米;亭内置一庑顶石亭,高3.8米,内竖一方长2.7米、宽0.9米的大石碑,这应该就是最先有的石碑石亭原貌。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古石碑

这块老碑上方刻文天祥就义前所写《衣带铭》诗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石碑下方刻文天祥的半身像。此石刻像是明代正德年间惠州府太守甘公亮从庐陵描摹来的,应该很真实,目睹古人,心生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方饭亭题字及文公画像

方饭亭前两侧的石柱上,刻有明代潮州府状元林大钦撰题的对联:“热血腔中祗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这两句充分表达说明了文公的忠诚,他的心中除宋没有其它国家,除了他能这样做还会有谁能这样呢?这是我的理解,气节壮山河。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上联

这边是下联。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下联

当时南宋末朝廷的苟延残喘,转战南北、戎马倥偬的生涯,就是在五坡岭画上句号的,对于文天祥来说,五坡岭是“落凤坡”,是铭刻忠魂之地。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石碑铭文

公元1278年十二月中旬,文天祥率部入海丰。在赤岸渡留下少量兵力布防,自率大部人马驻扎五坡岭,计议整理军务后,进入莲花山脉,结营固守。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风蚀的古石碑

二十日午时,元军突然包围五坡岭,宋军正处饭熟就餐,文天祥及其帐下重要文武正在开饭,督帐已被包围,众将猝不及防应战。将军邹沨身中十多处伤,还英勇拼杀,最后力竭自刎;将军刘子俊苦战被擒,冒称文天祥,被元兵识破后被活活烹死;大部官兵惊骇逃散。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一饭千秋留影

文天祥试图自杀却死不了被元军俘虏,宋兵被杀戮者7000余人,五坡岭昏天黑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纪念碑

宋军其余3000残兵,随后退入今汕尾捷胜镇与元军进行了最后的决战,终因寡不敌众,全部战死,血染荒郊。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方饭八角亭

里面还有好多名人义士的雕像,其中拍下的有: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陈炯明雕像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钟敬文雕像

还有这个女英雄雕像,英姿勃勃,气慨凌然。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郑振芬雕像

还有音乐家马思聪的雕像。

“一饭千秋”忠魂祭祀之海丰方饭亭

马思聪雕像留影

还有好多名人的雕像就不一一的拍了,他们都是广东的名人义士、大家,人才辈出,此地更是人杰地灵,实在是令人敬佩。但这里主要还是为了纪念文天祥义薄云天的英雄事迹和忠群报国的精神。

为那个朝代的没落感到悲哀,为英雄人物的伟大而感慨,人生一辈子,何尝不想有所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