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的追夢人——記百色凌雲平塘村“第一書記”張萬明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記者 唐志強 通訊員 黃元榮 韋軒):“張書記任勞任怨紮根村裡,本著認真、勤學、不怕苦的精神為我們群眾服務。”11月22日,百色市凌雲縣朝裡瑤族鄉平塘村貧困戶李日凡說。

  李日凡所說的張書記是朝裡瑤族鄉計生辦主任、平塘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張萬明。張萬明自2018年6月駐村以來,模範執行黨的脫貧攻堅路線、方針、政策,以村為家、以民為親、以群眾的疾苦和脫貧攻堅頭為主戰場,用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的讚揚。

  善抓調查體民情

  “貧困戶還有哪些困難,對幫扶工作滿不滿意……這是張書記最關心的事。”村民黃海堂對說道。在張萬明的日記裡有這麼一些話語:”韋大爺已經脫貧了,還餵養有兩頭漲膘不錯的年豬,今年可以過一個肥年;李阿姨術後身體康復得不錯……”為儘快進入新角色,駐村後張萬明就與工作隊員吃住在村,與村幹部一同起早貪黑,翻山越嶺開展調研。

  每到一戶,張萬明都認真摸清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貧困原因,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瞭解村民想什麼,盼什麼,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駐村不到半年,張萬明走訪了全村7個自然屯,遍訪農戶200餘戶800餘人次,組織召開群眾院壩會、民情懇談會30餘次,收集梳理了群眾意見建議60餘條,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

 狠抓黨建促脫貧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張萬明始終堅持把建強基層黨組織,作為落實脫貧攻堅的主要舉措來抓,重點從優化組織設置、規範基層治理方面入手,努力將基層黨支部打造成堅固的“橋頭堡”,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優化黨組織設置,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張萬明組織全員幹部對村黨支設置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排查調整,按照“上提下分”的原則和“便於黨員參加活動、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要求,及時規範黨小組設置,發揮好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帶頭作用。

  規範基層治理,提高脫貧攻堅組織力。張萬明還組織幹部健全完善村級民主管理監督機制,制定村級事務公開清單,堅持“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堅持“兩學一做”“三會一課”學習教育常態化;推動精準脫貧政策到村到戶,加大村黨組織工作不在狀態的整頓力度,持續推動“村霸”問題整治,抓好村“兩委”班子建設,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組織力和凝聚力。

 真抓實幹見成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正是因為張萬明始終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飽滿的工作熱情、執著的敬業精神、嚴謹的工作態度紮根基層,才使他能夠較好地完成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據統計,一年多來平塘村先後整合各類資金856.21萬元,其中22.32萬元用於發展桑蠶產業、265萬元用於那洋至那塘村級道路硬化;2019年實施油茶低產改造1000畝,村集體經濟收入近4.5萬元;“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戶103戶,貧困人口507人。經過多方努力,平塘村貧困人口逐年減少,2019年全村預計有27戶140人實現脫貧,屆時貧困發生率將低至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