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滴子,真實存在過嗎?

血滴子,傳說是雍正皇帝的特務組織粘杆處所獨有的一種暗器,專門遠距離取敵人首級;也有傳說其實是一種毒藥,服下去特別痛苦如滴血剜心般故有此之名;也有說“血滴子”是某種刑具;還有一種說法是血滴子是雍正時期專門搞暗殺和刺探的組織代號......

種種說法,大家最為普遍流傳的是第一種“暗器”說——我在小時候特別痛恨雍正皇帝也是因為清除異己居然這樣不磊落,用暗殺的手段實在齷齪啊!

那時候,愛聽評書,每天從早上起床到午睡,都會聽一段。在評書中,雍正的評價並不高,尤其是他使用血滴子的行為,更是令人不齒!

鄙視之餘,也好奇過“血滴子”到底是啥樣子的?

按評書裡的說法是像籠子......籠子?琢磨了一下,這會不會太大?太顯眼了?轉念一想,那時候流行養鳥、遛鳥,拎著個鳥籠子,反倒應該是不招注意嘛。

現在回想起來,都得為我那時候的“智商”要點個讚了!

血滴子,真實存在過嗎?

初中的時候去學校附近的錄像廳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血滴子》。電影是1975年上映的,在當時也是老片子,和其他幾部老片子一樣,是免費放給我們看來吸引租新碟的。

這部電影的內容和小學聽的評書差不多,都是講了雍正皇帝期間,用血滴子剷除異己的故事。不過,在這部電影中出現的關鍵道具“血滴子”與我想象中大不一樣——並不像容易偽裝的鳥籠子, 而是更像一個鍋蓋,還裝飾得花裡胡哨的!

我忍不住開始思考,這樣的東西看起來也沒啥實用性,真的能在遠距離悄無聲息的取人首級嗎?

怎麼扔過去?就像集市套圈那般碰運氣扔過去?一大坨子鐵疙瘩的玩意兒,還有一根鐵索牽著,那金屬聲,外加那重量本身劃過空氣的聲音,能做到“悄無聲息”的暗殺?

那麼淺的蓋子,完全罩不到人脖子位置,難道是要削掉頭蓋骨麼?

即使有這個套圈技術,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在雍正年間有這麼好的質量的鋼鐵嗎?能打造出這樣殺傷力足的刃?

這些問題,一直困擾我到大學畢業。直到畢業後,我去工大辦事,順便聽了一節材料學課,多嘴問了老師才算解開了多年的困惑。

血滴子,真實存在過嗎?

論起來用“鐵”做兵器,目前從考古來看最早的是在商代。

1972年,在河北考古中出土了一件鐵刃銅鋮。當時發掘單位將這件文物送去冶金工業部鋼鐵研究院去做鑑定,得出來的結論是古代熟鐵。經過進一步分析之後得出這件鐵刃中所含鎳佔6%,且出現了分層的高鎳偏聚。因而,最終的結果是證實了我國古代最初用的鐵是隕鐵——因為高鎳偏聚這種現象只能在冷卻極為緩慢的天體中才能發生。

像這樣的嵌隕鐵銅兵器後來也在考古中陸續有幾例發現,這說明了我國商代對隕鐵這種金屬材料是有一定認知和了解如何使用的。

要提到清代能不能有“血滴子”這樣的足夠削平一切的利刃,這得從冶金(屬)談起,而要提到冶金,得先從銅的冶煉談起。

客觀來說,我們的冶煉銅技術發展並不比西方早,甚至於有專家認為我們要比西方晚。不過,專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我們國家的冶銅起步階段也是獨立“研發”,與西方無關。因為西方早期的銅器主要是砷銅和鎳銅,還有一些紅銅製品;而我國早期銅器中,不管是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黃銅片(含鋅約25%),還是馬家窯文化出土的黃銅刀(含錫6%-10%),皆與西方早期冶煉合金配比明顯不同。

到了商周時期,我國的青銅器不僅是生產力發展的標誌,更是代表了貴族階層的社會地位。因而,鑄造工藝更是有所進步——當時泥範鑄銅器、分鑄工藝已經使得鑄出來的金屬製品表面光潔、花紋整齊了。

例如,曾經被當成“司母戊鼎”的“後母戊鼎”,就是產用了泥範這樣的鑄造方式——用了二十多塊(泥)範拼起來進渾鑄的;而精美的“四羊方尊”就是採用分鑄工藝完成的。

血滴子,真實存在過嗎?

到了西周末,我國已經可以生產出來鐵與鋼。

對於具體時間,專家看法不一樣,有專家根據文字材料及考古出土的規律,再結合地理地質情況,推斷認為在西周初已經存在。

但是,從內地考古出土來看,目前只能推算到西周末這個時期。可以佐證的是在三門峽上村嶺周代虢國墓出土過一件玉柄鐵劍、一件銅內鐵援戈和一件銅骹(qiao)鐵葉矛。經過檢測,證實這件銅內鐵援戈是“塊鐵製品”,而鐵劍與鐵葉矛則是“塊煉滲碳鋼”。

冶鐵都是從“塊鐵”開始,將鐵礦石和木炭在爐子里加熱,可以通過化學上的還原生出金屬鐵。但是鐵礦石在熔化後的還原中,變成疏鬆的全是氣孔的海綿狀物,還原出來的小鐵珠凝固並隱藏在這個渣塊中,這個叫塊鍊鐵。

通過反覆加熱鍛打中擠出渣子,並且不斷經過炭火燒,滲碳變硬形成的物體,就是塊鍊鋼。

塊鍊鐵比較軟,塊鍊鋼也硬不到哪裡去......因而它們做為兵器所發揮出來的作用,並不會比當時用銅錫配比出來的複合劍更強。

在 中提過相關對比,就不再做累述。

但是,我國有冶銅的“底子”在,我們在鍊銅過程中使用的豎爐漸漸也拿來冶鐵,採用高爐冶鐵使得“鑄鐵”(也就是生鐵)得以發明——鑄鐵的發明,是冶鐵技術史上一次飛躍!

在使用鑄鐵這件事情上,我們早於西方一千八百年。

PS,在使用鐵的時間上,西方比我們早,但是在14世紀之前,他們一直使用塊鍊鐵。

血滴子,真實存在過嗎?

春秋早期出現了鑄鐵,這點在山西天馬一曲村遺址考古中發現的春秋早期與中期條狀鑄鐵可以佐證。而在長沙窯嶺考古中發現的重超三公斤的春秋晚期鐵鼎,更是能證實我們當時的冶鐵技術。

鑄鐵是在豎爐裡以高溫液態還原法冶煉出來的。

與塊鍊鐵比,鑄鐵較為純淨,夾雜物少,並可鑄器。

當然,鑄鐵韌性較差,比較脆,一鍛即碎......直接用來做兵器或者農具依然不理想啊!

怎麼辦呢?

接著燒啊!

將鑄鐵再置於高溫下長時間加熱,使鐵中的化合碳發生變化,就可以改變其質地與性能。經過處理後,生成可鍛鑄鐵,性能介於鋼與鑄鐵之間,具有較高的強度。

由於退火溫度和處理方法的不同,可鍛鑄鐵又分為白心可鍛鑄鐵和黑心可鍛鑄鐵——這裡要提一下,現在還有一些地方的鐵匠招牌是寫著“黑白鐵”,就是指這個意思。

白心可鍛鑄鐵具有較高的硬度與強度,而黑心可鍛鑄鐵的更具耐衝擊且具有韌性。從生產週期和成本來說,黑心可鍛鑄鐵更短,而且技術上也更難。

與製出可鍛鑄鐵的同時,我們也開始使用金屬範——這項發明不晚於戰國,這點河北興隆與磁縣的出土鐵範可以提供佐證。與泥範相比,顯然可多次利用的鐵範更得“民心”,也有利於整體行業鏈條的推進與優化。

有一點要說明的是,在古代並沒有現代的科學精密儀器,工匠是如何能掌握不同火候與溫度,以及鍛造的時間和程度......有些技術細節是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完全清楚的。

儘管可鍛鑄鐵能被加工成鐵斧或者其他鑄件,但是想要做成“血滴子”這種利刃,依然是不夠的!

所以,我們再來看看古代的鍊鋼水平,是不是能支持這種套圈式的取首級的“血滴子”?

血滴子,真實存在過嗎?

我們現在用到的鋼比較多,大家也比較熟悉鋼的形態。

我們一般把含碳量小於0.1%的叫熟鐵,0.1%-2%為鋼,2%-6.67%為生鐵。

原始塊鍊鐵含碳量接近熟鐵,怎麼樣變成鋼呢?燒、打、燒、打、燒、打......在高溫下將坯料反覆鍛打至少六到八小時——這樣得到的鋼雖然有硬度,但是往往出現含碳不均勻的分層現象,並且含有大塊夾雜物。通俗點來說,還是容易斷。

如果在製作過程中不斷重複加熱與鍛打,可以使用各層組織更勻,可以出來更為高品質的“百鍊鋼”,但是這種出來效率低,工量非常大。

一直到西漢中期以後,出現了用生鐵“炒”成熟鐵或鋼的新工藝,才使的大量生產鋼材成為可能。

這是將生鐵在空氣中加熱到1200度左右,對之鼓風,使之半熔狀態,同時撒入礦石粉並進行攪拌,促使生鐵中的碳氧化。在攪拌過程中,碳的含量不斷降低,最終可以得到熟鐵。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適時停止攪拌,使得碳含量降到所需要的比例,得出來的產品就是鋼!

這樣的獲取方式,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以及減少所需要的時間。同時,這樣的技術打通了生鐵、鋼、熟鐵之間的界限。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又發現如果炒過了頭,坯料被氧化燒損,再加入生鐵就可以補救——漸漸這樣的規律和配比被工匠掌握,最終誕生了“灌鋼法”。

灌鋼法使得在大量生產鋼材的同時,也能保證鋼材質量的穩定性。由此,灌剛法成為古代手工業條件下鍊鋼技術的最高成就。

鋼鐵打製的兵器可以“斬伐”,如果加上所謂機關高手的製作,或許從理論上來說,是可能實現“血滴子”要求將首級剁去或者削去。

難道真的存在血滴子嗎?

以評書或者電影中呈現的“血滴子”形狀來看,要保證這樣的結果,殺手要以足夠的速度準確投擲套穩......

血滴子,真實存在過嗎?

說到底,這都不是材料的問題,這玩意兒壓根也不符合初中學過的“牛頓運動定律”啊!

疑惑解開的那天下午,我也理解了為什麼初中物理老師曾經那麼擔心我的會考成績了。

如果看到這裡,你也才恍然大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