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十大利器之首:血滴子,跟雍正皇帝有怎樣的關係?

血滴子位列滿清十大殺人武器之首,到底長得什麼模樣,是否真存於世,世人一直眾說紛紜。

滿清十大利器之首:血滴子,跟雍正皇帝有怎樣的關係?

主要流傳有三種說法:
武器說:
暗器。據小說野史記載,“血滴子”是茅山道人泉青發明的一種威力強大的暗器,兩面是鋒利的刀刃,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
拳套。類似拳指套的東西,開刃,用於拳術格鬥,也被女子帶在身上防身,因其兩片合起來的時候組成一個血滴狀物品,故被稱為“血滴子”。
毒藥說:
“血滴子”確有其物,裡面所貯者為一種極毒的毒藥,這種毒藥系用毒蛇的毒液混合一種毒樹的汁液煉成,只需一滴就令人全身潰爛而死,故稱“血滴子”。
這種毒藥的主要原料,是一種名為“撒樹”的樹汁,出產於廣西境深山中。苗人箭頭上所敷的“見血封喉”毒藥,就是用撒樹汁熬成的。野史裡,雍正曾下密旨給廣西巡撫,要他暗中尋訪這種毒藥,並研究熬煉和解毒的秘方。此事遂被演繹為雍正煉製血滴子。
組織說:
在一些影片中,血滴子是雍正身邊的一個秘密組織,功能類似於明朝的東廠。其主要任務是從事地下特務活動,為皇帝剷除異己,比御林軍和禁衛軍還要貼近皇帝。

滿清十大利器之首:血滴子,跟雍正皇帝有怎樣的關係?

上至民國初年的武俠小說,下至現代流行的玄幻小說,血滴子的身影無處不在。

在小說中,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草莽豪俠,都難敵血滴子的威力,最終屈服於皇權之下。

武俠小說中將血滴子描述成一種投擲型兵器。它由繩索和刀片組成。繩索長二丈有餘,索尾套腕。索頭部以繩為圈,直徑一尺半餘,繩圈上均布有薄刃刀片。用時以繩圈套人頭頸,然後收動繩索,刀片旋轉而割下頭頸。在飛行途中,血滴子還會連續發出“嗖嗖”的恐怖聲音,讓人聞風喪膽。

1978年,《血滴子·清宮大刺殺》中的血滴子,應是最符合小說中血滴子形象的了。它不僅可以依靠鎖鏈收放自如,同時中間的環狀鋼刀猶如會飛的圓鋸。而且在原來的血滴子形象上也作了創新,展開時可以變成雙層的鳥籠式的罩子。

2006年,上海紀實頻道為拍攝《中國奪命冷兵器排行榜》的紀錄片,曾經按照小說中的描述復原了一隻血滴子。當時,工作人員拿草人做實驗,希望還原取人首級的震撼場面,只不過實驗並未成功。眾人發覺,依靠鏈繩力量套取項上人頭實在比登天還難。

滿清十大利器之首:血滴子,跟雍正皇帝有怎樣的關係?

但是,人們希望復原血滴子的夢想並未中斷。

2007年,廣東省惠州市市民趙喜昌發明了一種酷似“血滴子”的“警套”。該“警套”用黑色的傘布縫製成布袋狀,遠遠看去就像是一把傘,可以突然套在對方的腦袋上,縮緊傘頭可套牢歹徒頭部,出其不意地在兩秒內擒賊。

趙喜昌這一神奇的捉賊工具獲得了專利證書,有人開價50萬要求購買該項專利並打算量產,卻被趙喜昌拒絕。

雍正和血滴子,絕對是野史中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被隱藏在傳說裡的血滴子,究竟是“神馬”武器?

在文人筆下,雍正被刻畫成精諳武藝、神通廣大的陰謀家,他豢養了一批技藝絕倫的俠客力士,操持著一種名曰“血滴子”的殺人利器,能取敵人的首級於千里之外。
同時,“血滴子”也是秘密殺手的代稱。據傳,雍正的八弟“阿其那”、九弟“塞思黑”都是為“血滴子”所殺。
顯然,此類荒誕不經的描寫不能作為信史。然而,雍正能登上寶座,除了工於心計和有一套政治手腕外,還得力於他有一個訓練有素的情報組織。這個組織便是“粘杆處”。

滿清十大利器之首:血滴子,跟雍正皇帝有怎樣的關係?

小說中所謂的“血滴子”大約指的就是粘杆處的這些人,操持著一種名曰“血滴子”的殺人利器。在小說家們的描寫裡,這是一種半圓形的東西,內藏一圈鋒利無比的快刀,用時就把它扣在對方的頭上,開動機關,就把人頭輕易地割下了。小說中的雍正靠著這件武器打遍江湖無敵手,最終篡奪了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