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汽車內飾」這個詞未來會被取代?


為什麼「汽車內飾」這個詞未來會被取代?

從曾經冷冰冰的交通工具,到如今個人工作、生活之外「第三空間」的延伸,汽車扮演的角色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智能座艙作為重要的載體,反映出汽車行業擁抱新興技術趨勢,開始從消費者應用場景的角度出發去構建 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機交互界面) 體系。

如果說電動化對傳統汽車工業的顛覆是自上而下的,那麼智能互聯化則在橫向維度上進一步拓寬了汽車的功能和實用性。作為用戶出行生活中留存時間最久的地方,座艙成了實現空間塑造的核心載體。

各大主機廠、一級供應商與部分科技公司開始將視線聚焦在智能座艙領域,希望通過提前佈局佔據智能座艙生態圈的高地。從年初的 CES 國際消費電子展到年末的廣州國際車展,如果跳出整車產品來看的話,「智能座艙」可能是所有公司推勢最猛的技術概念。無論哪個展臺都有單獨的體驗區域,藉助 VR/AR 等設備,消費者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被種草。

近日,知名調研機構羅蘭貝格聯合地平線發佈《智能座艙發展趨勢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就汽車消費者需求、智能座艙發展趨勢與智能座艙產業鏈動態進行探討和趨勢展望。

為什麼「汽車內飾」這個詞未來會被取代?

新需求下的新購買力

座艙的智能化始於 2018 年推出的電子座艙域概念,通過將中央顯示屏、GPS 導航、影音娛樂及車輛和駕駛信息進行充分整合,座艙開始具備了一定的自動化功能。這是座艙向智能化發展的第一階段。

為了滿足用戶對車載交互體驗的新需求,車載中控屏正向高清化、大屏化方向發展;而原先的其他顯示方式也逐步被「顯示屏」替代,如儀表、後視鏡被高清液晶儀表、流媒體後視鏡替代。此外,許多新的顯示方案也開始在座艙中普及,如抬頭顯示 HUD、增強現實 AR-HUD 等。

目前整個全球汽車工業正處於電子座艙域的成熟階段,這直接帶來的技術驅動是催生出座艙域控制器這種域集中式的計算平臺。而這種變化的價值在於成本下降的同時有利於整合系統資源,提升複雜功能在車輛上落地的可能性。

以此為起點,智能化座艙未來將逐漸跨過智能助理、人機共駕、第三生活空間三個階段,部分移動端需求也將向車載應用轉移,最終實現生活與駕駛的全打通、線上與線下實時互動。

為什麼「汽車內飾」這個詞未來會被取代?

第三生活空間主要「車」功能實例 | 羅蘭貝格

值得一提的是,生物識別技術應用,能夠催生駕駛員監控系統迭代,增強車輛感知能力。同時車內人機交互方式也相應升級,從僅有「物理按鍵交互」(即硬開關),發展至與「觸屏交互」(軟開關)、「語音交互」、「手勢交互」並存的狀態,也助推著智能助理的前身—多模交互技術在智能座艙的落地實現。

根據極客公園(ID: geekpark)瞭解,主機廠、Tier 1 供應商都在針對人機共駕的課題展開深入研究。例如大陸集團的 Continental Driver Monitoring 系統以及法雷奧的 MyMobius 系統解決方案,目的是實現感知-機-人的自助交互。與此同時,偉世通的 Smart Core 規劃中的跨屏圖像互動功能,希望做到根據駕乘人需求在多屏間實現交互自由。而作為很早開始研發智能座艙的奧迪,它的 Virtual Cockpit 技術可將信息進行優先排列,顯示與當下駕駛場景最相關的信息。

從硬件上來看,電子控制單元 ECU 會逐步向域控制器 DCU 的電子架構過度,車載娛樂信息系統底層硬件的計算能力快速增強,得以支持一芯多屏,AI 引擎逐步成熟,大幅提升智能化體驗。隨著技術的成熟,座艙域控制器在智能助理階段會參與車身域的控制,如空調、車門、車窗等,但還為參與到動力&底盤域,例如通過語音控制給車輛換擋這種對安全性有高要求的操作。

最終硬件架構的進一步集中,會加速「駕駛域」與「座艙域」的融合,並最終形成車載中央計算機。

為什麼「汽車內飾」這個詞未來會被取代?

E/E 電子電氣架構的革新趨勢 | 地平線

智能座艙四大發展趨勢

羅蘭貝格在白皮書中預測了智能座艙的四大發展趨勢:

  • 近期座艙智能化成為汽車智能化發展的重點;
  • 車輛視覺感知「由外向內」發展,車內感知需求日趨強烈;
  • 觸摸屏不是交互的「終點」;
  • 多模交互要求整合分散的感知能力,催生出「獨立感知層」。

之所以座艙智能化會成為近期汽車產業關注的重點,很大原因是由於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遲遲未來造成的。而數字座艙技術實現難度低、成果易感知,有助於迅速提升產品差異化競爭力。

擁有大屏幕的數字座艙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對新交互體驗的需求了。這個時候要求車內視覺感知能夠有效支持座艙多樣化功能的技術實現,讓個性化的車內體驗成為可能。譬如更加場景化的氛圍燈設計,自然語音語義被廣泛應用,更多控制選擇的溫度和氣味。

為什麼「汽車內飾」這個詞未來會被取代?

未來智能座艙生態圈發展主題將圍繞「生態協同」與「跨界延伸」| 羅蘭貝格、地平線

當然,使用觸摸屏會與駕駛閉環產生資源搶奪,所以自動駕駛正式落地前,智能座艙 HMI 設計主要是以駕駛任務為中心的。原則是儘量少地佔用「手-眼」資源,即取消觸控屏,採用「語音-HUD/AR」等的智能多模交互模式。在羅蘭貝格看來,多模交互的優勢在於直覺化、個性化、智能化以及多終端無縫連接,真正推動其出現的因素既來自於消費市場的需求,同時也是以域控制器為基礎新電子電氣架構、雲計算等技術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最終,獨立感知層的出現要求電子電氣架構 E/E 架構需要進一步革新,即從分散逐步走向集中,整合座艙域硬件計算平臺。儘管單顆性能出眾的 AI 感知芯片會成為算力提供的主要來源,但之外還應該建立獨立的 AI 計算,即「獨立感知層」,實現車內/車外視覺感知及語音識別等多模感知算法。

在羅蘭貝格看來,未來智能座艙生態圈發展主題將圍繞「生態系統」與「跨界延伸」進行動態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