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里的大反派,却是法国历史上的俾斯麦

文|小河对岸

提起近代德国的崛起与统一,人们都会想到一位关键人物--“铁血宰相”俾斯麦。如果没有俾斯麦的话,德国还会在统一之路上爬行更久,那德国也很难在近现代史上掀起如此惊涛骇浪。

名著里的大反派,却是法国历史上的俾斯麦

而任何一大国的崛起,都寓示着必有一个邻近的大国成为了牲品,德国崛起与统一的最大牲品无疑就是法国。法国若想维持自己的欧陆霸权,就不能让德国完成统一;而德国若要完成统一,也必须要挑落掉法国的欧陆霸权。

自中世纪以后,法国的近现代国家进程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其他国家也都以法国为学习榜样,法语更长期充当欧洲宫廷语言。为此,法国人很是自傲,而对长期分裂的邻居德国也一度很轻视。直到普法战争惨败,法国才再度重新审视德国,普法战争之于法国的影响就如同甲午战争之于中国的震撼。

名著里的大反派,却是法国历史上的俾斯麦

普法战争的惨败,使得法国人思念起一位人物,此人对法国的近现代国家进程可以说是厥功甚伟。此人出生比俾斯麦要早得多,但其生平作为足以与俾斯麦相媲美,称得上是法国历史上的“俾斯麦”,此人便是法国路易十三时期的红衣大主教--黎塞留。

许多八零后在小时候都看过一部日本著名动画片《三个火枪手》,该动画片是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而在《三个火枪手》中有位终极大BOSS,便是此位人物。可以说在《三个火枪手》中的黎塞留形象极为负面,其阴狠毒辣、将国王玩弄于股掌之间,处处挑拨国王与王后的关系,并陷害王后有私情以试图将王后废黜,从而达到自己大权独揽的目的。

名著里的大反派,却是法国历史上的俾斯麦

而历史上的黎塞留真的如此不堪?其实并非如此。黎塞留有两条政治信条,一是要使法国荣耀,另一是要是法国国王荣耀。黎塞留跟我国历史上的商鞅比较相似,干的都是君主集权的事。黎塞留虽是僧侣贵族,被擢升为枢机主教(该级别主教的礼服都是鲜红色,故被称为红衣主教,相当于罗马教廷的大区经理)。

名著里的大反派,却是法国历史上的俾斯麦

但是,黎塞留与那些虔诚的天主教徒不同,其并不把宗教信仰置于一切之上。黎塞留的一切政治准则,都围绕着法国利益至上。故而,在黎塞留主政下,法国不但在三十年战争(德意志天主教派诸侯与新教派诸侯的大混战)中站在了新教一边,甚至还有天主教不共戴天的仇敌--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勾勾搭搭(为了削弱哈布斯堡帝国的实力)。

自法兰西王国形成之后,法国君权一直比较弱小,其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差不多,虽在名义上拥有整个法兰西。但实际上在很长时期,法国国王的直属领地,只有巴黎周围那么一小块(也被称为法兰西岛,相当于现今的大巴黎区)。

名著里的大反派,却是法国历史上的俾斯麦

法国境内有很多大领主,其领地都在法国国王之上,如阿基坦公国、诺曼底公国、勃艮第公国、布列塔尼公国等等。而法兰西王国的前身,其实就是一个公国(法兰西岛公国),因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绝嗣,法兰西岛公爵雨果·卡佩才被贵族们推向了王位,由此开创了卡佩王朝,此被认为是法兰西王国的开端。

而在英国的金雀花王朝初期,英格兰国王甚至拥有法国大约三分之二的领地。而剩余的三分之一领地,也并不是就完全听命于法国国王,仍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公国、侯国、伯国等等。由此,可见法国国王的窘迫,而这也是英法百年战争的根源所在。

名著里的大反派,却是法国历史上的俾斯麦

英法百年战争,从表面上看是由英法两国争夺法兰西王位而起,但其根源还在于法国王室扩张王权的政治愿景。英法百年战争也促使了法国的民族觉醒与统一,但是其并没有消灭掉法国封建的根基。法国国王的权力并不能完全凌驾于贵族之上,而仍受到境内大封建主的制约。

黎塞留就服务于法国王权,而着力于削弱大封建主的实力,其对叛乱的贵族(很多都是遭到了王室的逼迫)进行严酷的镇压,并向每个省都派遣钦差、其权力很大,直接对中央负责。在黎塞留的铁腕统治之下,法国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了沉重打击,再也威胁不到法国君权。

名著里的大反派,却是法国历史上的俾斯麦

由此,法国走上了绝对君权之路。可以说如果没有黎塞留,就不会有后来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就好比没有商鞅变法,秦国很难出现秦始皇。而法国如果没有走向绝对君权之路,也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也就不会出现拿破仑。

绝对君权之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专制、残暴、严苛、黑暗、钳制自由,而给人民都戴上了枷锁。故而,遭到了人民的痛恨,而这也是黎塞留会成为名著里大反派的原因所在。

而另一方面,绝对君权之路也可以使国家与民族得到统一,结束分封的局面,从而能动员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增强与他国相抗衡的实力。

名著里的大反派,却是法国历史上的俾斯麦

在法国的地缘政治上,黎塞留也很有前瞻性理念。黎塞留一直试图削弱、分化德意志,而不让德意志出现统一(或局部统一)。黎塞留还试图将法国的国境线推到莱茵河,而这个愿景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得到短暂的实现。

在对海外事务上,黎塞留主张建立强大的海军,以广泛开拓海外殖民地。因此,黎塞留也被认为是法国的海军之父。二战时期,法国最强大的战列舰,便是以黎塞留命名。

名著里的大反派,却是法国历史上的俾斯麦

可以说黎塞留完成了让法国从封建国家到近现代国家的转变,至三十年战争结束(黎塞留死后六年),法国已彻底打破哈布斯堡帝国的包围,法国王室由此成为欧洲最有权势的王室,正式成为欧陆新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