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

近日,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作序推荐。

本书是宋志平“问道系列”的第三部。全书紧扣企业创新主题,以讲座、沙龙和对话的形式,汇集了宋志平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发院、清华大学金融学院、新瑞学院和浙江大学商学院等商学院围绕创新创业所做的系列授课、互动沙龙,与鲍沃、费尔普斯、张曙光、索尔辛格、古德菲瑞德、陈春花等专家学者的高端对话。

《问道创新》延续了《问道改革》《问道管理》立足实践、深入浅出、侃侃道来的风格,通过鲜活的实例和深刻的反思,拓展了作者对企业创新的理解,是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引领我们走近企业创新前沿不可多得的一本企业家心语。

创新有道可循

——《问道创新》序

文 | 厉以宁

《问道创新》这本书是宋志平“问道系列”的第三部,这三部曲从企业的角度思考了大家关注的改革、管理、创新问题,很值得一读。

早在宋志平任北新建材厂长的时候,我就认识了这个温厚的年轻同志。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通过许多的机缘,我对他坚守实业、埋头苦干,将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两家央企带入世界五百强的创业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很高兴能够为他的系列新著写几句话。

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打开中国企业未来生存之道的钥匙。大家都在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怎样来创新?

《问道创新》这本书,不仅从企业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答案,还用许多鲜活生动的实例,说明了企业创新的确有道可循,其中许多的看法令人开卷有益、耳目一新。

今天的创新非同以往

熊彼特率先提出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已经是一百多年前了,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很大。熊彼特提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组。

在信息时代,我们认为信息的重组更加重要。熊彼特强调企业家和发明家不同。但是当下稀缺的是创意,创意是第一步,第二是创新,第三是创业。

过去贷款对创新十分关键,而现在人力资本才是优势所在。从前产业简单而稳定,今天许多产业链条很长、复杂而又充满变化。

《问道创新》开篇就提到熊彼特、德鲁克、克里斯坦森、费尔普斯等学者,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很值得注意。

企业的改革需要全面创新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改革开放也刚刚经历四十个年头,中国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经济非均衡的特点,我们的改革是从企业改革入手,加速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造。

《问道创新》从实际出发,提出企业主要做技术创新,企业要做有效创新。为了迎接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企业要综合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把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把持续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结合起来。这对澄清迷思,促进实践很有意义。

创新活动需要适宜的环境

好的制度、机制就是创新肥沃的土壤。《问道创新》提出体制改革还不够,还要有好的机制。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我们的企业一定要做有道德、有文化、懂得分享的企业。

在企业里,通过好的机制打造共享平台,让管理者、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都有参与创新的激情和责任意识。这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所在。

创新需要开放的胸怀

《问道创新》采取了讲座、问答和对话的形式来组织,让思想在交流中发展,从世界的范围来看待创新,与创新的国度携手同行。这一点非常符合本书的主题,也展现出作者思考问题的水平和境界。

企业家精神是我们的时代精神

《问道创新》将企业家精神概括为创新、坚守、责任,很简练地传达了这个概念。创新是企业家的事。我主张企业家精神要和具体的人结合起来。企业家要有新的理念、新的决策方法、利益导向的思考和善于利用资本市场。宋志平的系列著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优秀企业家不懈的工作热情与钻研精神。

最后,希望大家认真读一读这本书。

2019年10月

(标题为编者所加)

创新是企业管理核心内容

——《问道创新》自序

文 | 宋志平

《问道创新》这本书的出版了却我一件心事。2018年12月,我们出版了《问道改革》,2019年8月又推出《问道管理》,现在《问道创新》也顺利付梓,形成了“问道三部曲”,概括了我在企业40年职业生涯中的探索和思考。

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

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授课

《问道创新》和“问道三部曲”的前两本书在结构上略有区别。《问道改革》是我和媒体人的对话集锦,《问道管理》是我和商学院师生们的问答集,而《问道创新》则收录了我在商学院的系列授课、互动沙龙以及专家对话。全书分三部分,相互呼应,各有特色。第一部分是以我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为EMBA学员讲述的《问道创新》课程为基础,也补充了我近几年在其他场合讲解的一些关于创新的观点。第二部分是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国发院、新瑞学院和浙江大学商学院的师生、企业家围绕创新创业进行的互动沙龙。而第三部分则汇集了近年我和鲍沃、费尔普斯、张曙光、索尔辛格、古德菲瑞德、陈春花等专家学者的对话。三个部分都紧紧围绕着企业创新这个主题,许多讨论都是直击问题,有感而发。

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

在以色列与索尔辛格进行对话交流

创新是个大题目,牵涉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像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创新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这几年我在几所商学院兼职授课,围绕企业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四大创新也开过系列课程。虽然说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已在《问道管理》和《问道改革》中进行了深入讨论,但为了保留创新内容的完整性,这本书在重点讨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思路和实践。

书中展现了我关于企业创新的若干核心观点,首先是希望厘清科学、技术、创新、创意、创新文化等概念及其关系。我认为科学和技术有所不同又相互联系。科学探索未知,寻求规律和逻辑,而技术在于应用落地,两者又紧密联系,重大的科学发现会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技术又给科学发现提供新的工具,但企业主要还是做技术创新。而创新本身,又不见得都是高科技,大量创新是中科技、低科技甚至零科技,像商业模式创新往往就是零科技的创新,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高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也很重要。创新源于创意,而创意又离不开有利的文化环境,所以要重视营造创新文化。

书中我还有个重要观点,就是要进行有效的创新。因为企业毕竟是个营利组织,不是有什么创新,企业都一窝蜂去做,企业也不能漫无目的地进行创新,要突出创新的目的性,不能盲目地创新,要减少创新的风险,提高创新的效益,这是我多年做企业所坚持的。企业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

我认为创新有方法可寻,在书中我列举了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和自主创新等创新模式,探讨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创新模式的选择,我认为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创新模式至关重要。不切实际的、超越企业发展阶段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大忌,因为创新需要成本,而且常常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投入。

中国已经迎来创新的新时代。创新是风险重重的艰难工作,作为创新的关键主体,企业家是我们的稀缺资源,特别需要保护和激励。做了这么多年的企业,我深深感到真正的企业家要兼具创新、坚守、责任三种精神,全身心投入,着力打造有品格的企业,才能够缔造伟大的公司。

我长期做企业,企业的事可以说一说,但写书并不内行,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所以近两年的这几本书都是在讲述对话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带着“现场实录”的强烈语境,好在书中的一些观点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制。尤其对做企业的读者来讲,这样也许还更接地气一些。每次有读者说喜欢看我的实践观点,也会让我十分欣慰。

真心地讲话、讲真心的话,是我多年坚持的信条。因为真实的讨论才是最可贵的。在这本书所有的内容上,我都力求真实完整,希望通过实录带来现场感,让读者见仁见智,引发自己的思考,这既是这本书的特点,也是我一贯的风格。我喜欢把写出来的东西最后做一次“大扫除”,不要空话,使它有一种娓娓道来、以理服人的风格。是否达到了这个目的,自然要由读者来评判。

北大厉以宁老师亲自为本书作序,这让我十分感动,他已先后为我的《国民共进》和《改革心路》做过序,厉老师他不仅是经济学大师和管理学泰斗,他对企业改革和创新更是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记得两年前他来到中国建材集团为大家讲解创新的本质,他深入浅出讲解了从创意到创新再到创业的过程,让人茅塞顿开。这次他再次为《问道创新》作序,对我真是莫大的鼓舞。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等几家商学院的热情支持,也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费尔普斯等学者的慷慨帮助,经过中国建材集团办公室的年轻人的认真整理,还有中国财富出版社一如既往地热忱工作,把这本书出得尽善尽美。在此,我向所有参与了这本书写作、出版的朋友致谢,感谢长期支持我的读者,是大家的包容给了我写作的勇气。

2019年10月

(标题为编者所加)

著作简介

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

《问道创新》凝聚了著名企业家宋志平对企业创新问题的全面探索。在40年投身企业变革、成功打造两家世界500强过程中,宋志平对创新问题的深入思考不啻给新时代中国企业转向创新引领点亮了一盏明灯。

《问道创新》紧扣企业创新主题,以讲座、沙龙和对话的形式,汇集了宋志平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发院、清华大学金融学院、新瑞学院和浙江大学商学院等商学院围绕创新创业所做的系列授课、互动沙龙,与鲍沃、费尔普斯、张曙光、索尔辛格、古德菲瑞德、陈春花等专家学者的高端对话,呈现了新时期企业创新的多重挑战与多姿多彩。

作为 “问道系列”的第三部,它延续了《问道改革》《问道管理》立足实践、深入浅出、侃侃道来的风格,通过鲜活的实例和深刻的反思,拓展了我们对企业创新的理解,是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引领我们走近企业创新前沿不可多得的一本企业家心语。

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

宋志平,管理工程博士,现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世界水泥协会创始主席,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深耕我国建材行业,2019年11月卸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是党的十五大和十八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获得“中国优秀企业家金球奖”“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改革纪念章”“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全球华人经济领袖”“《财富》CEO终生成就奖”等殊荣。

宋志平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家,40年来始终奋战在国企改革的最前沿,创造了大量鲜活实用的改革经验,被誉为“国企改革的铺路石”。他曾同时出任中国建材集团与国药集团董事长,并带领两家企业双双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他开创并成功实践的“央企市营”“整合优化”“格子化”管控和“八大工法”“六星企业”等改革创新模式,被企业界推崇为“宋志平模式”。他先后推动8家央企重组、混合近千家民企,创造性提出“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公式,被公认为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在水泥领域大规模重组整合的实践与经验荣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被写入哈佛商学院案例。以混合所有制推进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荣获第六届管理科学奖。

宋志平已出版著作

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
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
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
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
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
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
宋志平新著《问道创新》出版,厉以宁再次作序推荐

END

编辑|阿板 校对|坚果 视觉|牛小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