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煉氣,顏回復活,文天祥成神,論儒家隱修密煉之傳統

為什麼說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其實是一種性命之學的修煉方法?

在儒家地位僅次於孔子的顏回,不到40歲就死了,而在道教傳記中,為什麼說他沒死?

慷慨赴死的忠臣文天祥,在臨死之前遇到了神秘的道人,道人傳授了什麼秘法給他?

孔子的學問,一半寫進書裡,另一半隱秘而口傳心授不立文字的是什麼?

儒家學說一直以來被當作紙面上的學問,為什麼南宋時期出現了一支儒家秘傳的修煉門派

以上問題,聽我為你詳細解說。

孟子煉氣,顏回復活,文天祥成神,論儒家隱修密煉之傳統

本來面目

儒家的真實面目

千古以來,中國的讀書人都以儒家學說作為教材,科舉考試也考的是儒家的“四書五經”。人們一聽到“儒家”倆字,腦袋裡第一印象是那些手捧書卷,搖頭晃腦,嘴裡之乎者也不停的書呆子形象。

而實際上,真正的儒家完全不是這樣。之所以被誤讀成這樣,有兩個主要原因:

孟子煉氣,顏回復活,文天祥成神,論儒家隱修密煉之傳統

儒家經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第一,無論這個世界展現什麼,人們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所以即便《大學》《中庸》在內的四書五經字字珠璣、直洩天機,但是人們就是看不見,反而因為讀多了,覺得這些不過是些道德教條。難怪有言“六經注我,還是我注六經”。而任何東西,一旦流行起來,所有人都去追捧的時候,必然變味。

這和採人參一樣。山中的野人參長了幾百年,所以成為神奇的藥材,能夠治療絕症。而人們都知道人參好,都去追著買人參,就有很多人開始人工種植人參。一筐筐的人參上市了,可再也沒有人參治絕症的傳奇。

儒家也一樣。更準確的說,從孔子,到顏回,再論及曾子、子思、孟子,儒門七十二賢首。這就是挖人參的過程,越挖越少,以至於挖到孟子之後,野人參幾乎要絕跡了。至於宋代,只有周敦頤、二程、邵雍幾人,是得了儒家真傳的。再往後,是王陽明,再往後,得儒家真傳並著書立說的就幾乎隱沒了,只在隱微之間流傳,比如本文後面要提到的“淨明忠孝道”。

孟子煉氣,顏回復活,文天祥成神,論儒家隱修密煉之傳統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

第二,自從朱元璋創立明朝,把自己“本家”朱熹推上神壇,下令全國的讀書人科舉考試都以朱熹解讀註釋的四書五經為唯一權威教材,與朱熹解讀不符合的,就是錯誤的,別想考上狀元舉人,更別做夢當官來改變命運。於是,舉國學朱熹,儒家被坑的很慘。為什麼?因為聖賢之書,說的是一句話,卻包含著深遠的意思,“

說一而道萬,言有盡而意無窮”。領會聖賢本心,自然要博覽眾家,然後結合自己人生實踐的體悟,這才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明白聖賢原來是說“這個”。朱熹的標準一出,把這種靈活的、流動的智慧一下子變成凝固的、單一的、僵化的知識。

我們評價朱熹這人,首先他是讀書人,是學者。但是自古到今,能傳道的,能說法普化天下的,並非學者,而是聖人。所謂聖人,就是《莊子》裡描述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聖人是神人也是至人,是同一種人的分三段描述的說法。可見聖人不是誰都能當的,有相當高的標準。能做到“沒有自我,沒有私心,不為錢財利益,不為出名被人崇拜”,才是聖人。用佛教的說法形容則是“明心見性”,用道家的說法是“開了玄關一竅”。

那麼朱熹明心見性了否?開竅了否?放下功名利祿和自我了否?朱熹老師是很傑出的學者,我們需要尊敬和肯定他。但是,另一方面必須實事求是,他還沒到聖人的境界。關於朱熹的故事,我們這裡就先不展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我之前曾寫過的他和道家“修行天才”白玉蟾的故事,高下立判。晚年的朱熹後悔自己做了半輩子紙上學文,方才開始急急拿起

《周易參同契》,研究起明心見性、水火既濟的學問,但是大道無私,不管你是名人還是貴人,大道只眷顧真心人。這是後話,這裡不再贅述。

孔子傳至道於顏回

上面我們說了聖人一定同時是神人和至人,只不過每個聖人的使命不同,他們在人前的示現方式也不同。孔子一生只留下了《論語》《易傳》等著作,但他的真實學問是否僅止於此?非也。

孟子煉氣,顏回復活,文天祥成神,論儒家隱修密煉之傳統

孔子與顏回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我們今天看到孔子留下的著作,多不言天道,而說人道。不講性命,而說忠孝。但是,從子貢的話可以看出,孔子是有性命之學,有天道的傳承的。所謂天道,所謂性命之學,即超越生死、出離輪迴的學問。明白了這一點,再來看孔子說的“朝聞道,夕可死”,味道就不一樣了。所以,孔子說的“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意義是什麼,值得我們玩味。

而顏回,歷來被尊稱為儒家的“復聖”,意思是和孔子這個“至聖”一模一樣,像複製了另一個孔子般。孟子形容顏回的時候說他“具體而微”,意思是別的學生只得到了孔子的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而顏回幾乎得到了全部孔子的真傳,境界上和孔子只有微小的差別。

可見來自同門的評價是極高的。

莊子盛讚顏回

而《莊子》,也很用心的寫了顏回向孔子請教“心齋”的故事。故事裡顏回向孔子請問如何是齋戒,說自己家裡窮,已經好多個月沒喝酒沒吃過肉了,這算不算齋戒。孔子告訴他這只是祭祀之齋,而非心齋。然後傳顏回心齋之法。顏回信受奉行,遂得孔子讚譽“盡矣!”這個故事裡的顏回謙遜聰穎,孔子循循善誘,可見莊子對顏回之評價。我們說魔鬼隱藏在細節裡,我們隔著千年去參求聖人心意,一定要思索細節,而不是按圖索驥,摳文嚼字。

孟子煉氣,顏回復活,文天祥成神,論儒家隱修密煉之傳統

顏回向孔子請教“心齋”

有人說,這故事是假的,是莊子杜撰的。還有人說,道家的莊子是批判醜化孔子和儒家的。五戈在此,仰天長笑哈哈哈三聲先!

說杜撰的,莊子還用的著你說?人家擺明了用這個故事來教導真理,莊子可從沒讓你覺得這不是他創作的故事。而自作聰明的人,忽視了這故事的指向,莊子是以手指月,告訴你月亮在那!而這個人,自作聰明,說“這明明是你的指頭”。莊子說,你看上面,別看我的指頭,往月亮上看。這人已經興奮起來,對著世界大喊,你們快看,我發現了莊子說指頭是月亮,我發現的,我發現的……真正關注的應該是莊子說故事的本意,以及其中隱微之間透出的莊子對顏回的態度。這個故事裡的顏回和孔子完全詮釋了理想的師父、徒弟、真理三者。可以看出現實中的顏回,在莊子這裡是被認可的悟道者。

再說那些一提莊子就說醜化孔子和儒家的,數千年來,這樣的人太多,自稱道家的攻擊儒家,自稱儒家的討伐道家。都沒有明白真實的情況。

老子、莊子、孔子、孟子,這些人都是聖人,早已經見道悟道。對於著書立說,他們都是遊戲人間的,很多時候是不得已不說,只能“

強名曰道”,然而只要言說,就不可避免的落入“可道,非常道”。即真理說出來必然會損失一些東西。

所以無論《莊子》裡戲論孔子,還是六祖慧能把師兄神秀用一句“菩提本無樹”給懟到北邊傳法去,還是耶穌和猶大一起演出了一場“30個銅板賣老師”的話劇……這都是讓真理顯現的一種需要,如果因此就把他們對立起來,那隻能說被文字遮蔽了真理的雙眼。

孟子煉氣,顏回復活,文天祥成神,論儒家隱修密煉之傳統

六祖慧能著名的開悟偈子

殊不知,老子莊子裡總說仁義的不好,而後世道家卻最崇尚忠孝仁義,仔細究之,老子莊子一直批判的是凡人之仁義,虛偽之仁義,而不是毀滅仁義忠孝本身的價值。道家的宗師呂洞賓呂祖,他寫了幾十部經書,裡面一半都是講忠孝仁義的,如果按“聰明人”的理解,豈不是呂祖背叛了自己的祖師爺老子莊子?

再看六祖慧能和神秀,後世看《壇經》的,又有些自作聰明的人,一看六祖慧能境界高,就貶低看不起神秀,殊不知這一切本就是人家兄弟倆和師父一起演的戲。人皆知六祖繼承五祖的衣缽,寫了《壇經》,卻不知神秀做了國師,從他手中流傳發揚光大了“萬經之王”——《楞嚴經》。人皆知“頓悟”之牛逼,而不曉得“漸修”之必然。《楞嚴經》有云:“理可頓悟……事須漸除”,所以你看六祖為什麼在五祖面前三更聞法開悟之後,要逃去獵人堆裡

隱身十六年所謂獵人堆隱修之地也!慧能之頓悟後漸修之處也。

孟子煉氣,顏回復活,文天祥成神,論儒家隱修密煉之傳統

《死海古卷》(早期聖經)

再如耶穌與猶大,師徒倆演出了一出精彩絕倫的大戲,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被唾罵了千年的猶大,誰又看到他為師父耶穌流下的熱淚呢?宗教這個東西,我們前面說了人參的比喻,所以大家應該明白,

宗教這個東西不能等同於真理。當真理被組織化、權力化、世俗化之後,它一方面淪為權力者謀利和實施控制的工具,另一方面,它變成世俗人追求心理安慰和幻想的避難所。宗教在文字上和真理很近,在實際上和真理很遠。《聖經》的產生,被權力者按照他們的意圖修訂篡改了多次。想弄明白耶穌和猶大,可以留心去探索一下《死海古卷》、《拿戈·瑪第文集》,這是基督教早期倖免未被焚燒的原始福音書,藏在近東地區的山洞裡才倖免於難,被牧羊人發現,幾經流轉,又經過艱苦的翻譯工作才得以被今天的人們瞭解。而被宗教權力者驅逐的“諾斯替”們,身上流淌著耶穌真理的血脈

孟子煉氣,顏回復活,文天祥成神,論儒家隱修密煉之傳統

四海古捲髮掘地(死海西北基伯昆蘭曠野的山洞)

盡信書不如無書

孔子師父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意思是:雖然文字被寫成書,但書並不能完全表達人的話,還有很多話說沒有寫進來的。而即便說出來了,說出來的話也不能完全表達心中的想法。

孟子師父說:“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意思是:不要摳文字,把我話的意思給廢了。也不要摳住我的話,把我的意圖給廢了,看書時用你的心去體悟,來追尋我的本意,這才是真的明白我了。

孟子師父還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最後,書也不能全信啊,因為總有人去破壞和篡改,你得結合自己的判斷,用懷疑精神和對細節的感知去全面的看待流傳下來的書。

孟子煉氣,顏回復活,文天祥成神,論儒家隱修密煉之傳統

讀書不可以喪失獨立思考之能力

兩位聖人真是把這事兒說絕了。不說千年前的書了,就是今天的新聞,美國人和中國人看同一事件,描述都是不一樣的。歷史和書本也是一樣,某種意義上權力者可以隨意妝扮之,我們想接近真相,探尋真理,一定要謹記不要滿足於流行的說法。真理總是在少數人那。

好了,不小心又跑了一下題,說多了,我們回到顏回。

顏回之死

顏回之死,這件事讓後世每個儒子心痛,因為傳說他40歲就病死了。這在顏回的時代,也算是短命的。對他的死亡,一般的說法說是因為他“簞食瓢飲”,生活太貧苦,營養不良又操勞,早衰而死。我只能說,我們凡夫俗子的眼界只能止步於這種推論,只能用病死來合理化顏回之死。再加上《論語》裡孔子因為顏回的死哭得很傷心,所以這樁公案似乎就此變的確鑿了。

而據道家的傳記記載(具體哪部書以後再揭曉),顏回死後又出現再別的地方,隱沒不見。認為顏回之死是假象,實際是修行功夫到了,坐化飛昇,假託死亡,其實轉身就深藏功與名,去幹利益天下,拯救百姓的事業去了。

五戈贊同這種說法。顏回因為“不二過”(知道自己錯了,就不永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四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和“簞食瓢飲而自得其樂”著稱。《論語》我們讀得多了,覺得這不過是很簡單的品質,而真正努力過,與自己的習性鬥爭過的人,深知真正做到這些有多麼不容易,顏回能做到這一步,堪稱百萬人中無一人。

孟子煉氣,顏回復活,文天祥成神,論儒家隱修密煉之傳統

顏回得孔子嫡傳

在道家,這種境界被稱為“煉己”之功達到了極高境界,在佛家,這是“二六時中,無時無刻不在大定中”,在儒家,這是“道不可須臾離”的境界。無論哪一家,這已經到達了出離生死的境界,更不必談“不生病”。因為道家在煉己的最入門功夫“築基”完成後,就已經“百病不生”,更不必說顏回早就到了煉己的極高境界,與孔子是“具體而微”的差別。所以顏回之死,應可採納道家傳記中對他的記錄,實際是功德圓滿而飛昇。

至此,我們可以不必再為顏回痛哭,顏回師父也許就在人海中與我們擦肩而過,相視一笑。

結語

這篇文章本來是要講顏回復活、孟子煉氣、文天祥臨終被接引而成神,以及儒家的秘傳流派“淨明忠孝道”的,限於篇幅關係,先講完顏回,下一章節五戈將接續這個主題,講到後半部分的精華內容。並推薦大家一個儒家的修行書籍清單,敬請關注。


孟子煉氣,顏回復活,文天祥成神,論儒家隱修密煉之傳統

關注儒釋道小火鍋,精彩獨家內容不斷更新中

《火鍋歌》

一鍋雖小煮天地

破迷顯正立真宗

諸子真言做寶鏡

離幻返真赴丹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