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孟子》(精簡篇)之:一口氣讀完《孟子》2

國學經典《孟子》(精簡篇)之:一口氣讀完《孟子》2

關於孟子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戰國時鄒國人。具體生卒年不詳,說辭有兩種(前372年-前289年,或前385年—前304年)。

孟子早年受業於子思(孔子的孫子,有爭議),繼承了孔子儒學發展,曾自稱“乃所願,則學孔子也”。其父早亡,友其母親撫養長大。

孟母特別注意家庭教育,為了為孟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曾三次搬家;為了激勵麼你,曾剪短正在織的布。這邊是“孟母三遷”和“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由來。

中年時期,孟子為推廣儒學,開始雲遊各國,遊說諸侯長達20年,他和孔子遭遇一樣,處處碰壁。

曾先後遊歷過齊、宋、滕、魏、魯、薛等諸國,可是總是未能推行其“仁政”的理念,不過,孟子及其門人弟子將在各國的言行記錄下來,成為了《孟子》一書的素材。

孟子晚年對於遊說諸侯,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已是不抱希望,轉而歸隱鄉里,專心著書立說,開課教學,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為自己的人生樂趣。

關於本書

本書作者是誰歷代以來,爭論不休。較為流行的說法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著作。

此書在唐朝以前不受重視,僅作為儒家一般典籍。直到唐朝,韓愈提出“道統說”,公開尊稱孟子為孔子的繼承人,本書才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到了兩宋時期,本書更是備受推崇,在王安石等變法派的支持下,本書首次被列入科舉,孟子本人被封為鄒國公,並被批准配享孔廟,後來更是成為“四書”之一,不過孟子本人被稱為“亞聖”卻是在元文宗時期。

全書分為七篇十四卷,每篇上下兩卷,篇章劃分多以當事人或核心思想來劃分。全文多以敘述為主要文體,善於講故事,舉例論證是孟子的一大特色,而非是單純如《論語》般的理論說教。

本書主要思想包括政治(民本、仁政和王道的三位一體)、哲學(性善論為基礎)、天命觀(天人合一)、道德教育等。

卷三、《公孫丑》上

1、趁勢而為,事半功倍。

公孫丑(以下簡稱“公孫”)問孟子,如果讓孟子在齊國掌權可能做到像管仲、晏子那樣的功業。

誰料孟子對管仲、晏子二人不屑一顧,還用了曾西鄙視管仲的事情來襯托自己。

公孫有些困惑,賢德如管晏二人還不值得孟子重視嗎?孟子便解釋說此二人只不過順勢而為,藉助齊國強大的國力來稱霸,不算什麼了不起的功業。

最後還說道,當今天下大亂,只要略施仁德,成就的豐功偉業就會遠勝先賢。

讀《孟子》大家會發現,不管人家想孟子請教什麼問題,孟子最終都會歸結到仁政方面。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事半功倍)

2、浩然正氣

公孫向孟子請教面對功名利祿而不動心的問題

孟子先是說了北宮黝和孟施捨培養勇氣的方法,前者睚眥必報、受不了半點委屈、聽了惡言一定反擊,後者則是對待強者如同弱者一般,平常心的態度對待他們,無所畏懼。最後得出結論:心中懷有正義,面對千軍萬門也不退縮,這就是勇氣,也就是浩然之氣。

嗯,那個,公孫意識到孟子根本沒有問答到正題,短暫的一陣尷尬之後,於是有請教了一遍關於不動心的問題。

孟子先是來了幾句繞口令,最終說明兩點:可以堅定心志,不可意氣用事。

公孫追問到心志和意氣的問題,孟子說自己擅長培養浩然正氣和分析言辭。

公孫於是問道,何為浩然正氣?又該如何分析言辭呢?

孟子在抽象層面解釋了一大堆,也沒怎麼講清楚,其實就是一種正義感爆棚的意識形態而已。至於分析言辭,但凡有失偏頗的言論體現在具體操作中肯定會出現漏洞,就以此來評判。

公孫聽後覺得孟子好厲害啊,比孔子還要厲害,因為孔子自己說過不擅長言辭。當然,孟子聽後雖然心裡很爽,口頭還是說自己不配一類的謙虛之詞。

公孫又問到伊尹、伯夷的處世之道。

孟子便說道伊尹的做法是,誰當君王他都服侍,任何平民他都使喚,能當官就去當官。而伯夷卻是安定的時候做官、動亂的時候隱居。至於自己希望能學習孔子那樣,該做官的時候做官,該隱居的時候隱居。

嗯,孟子的說法真是老奸巨猾,別人的做法好壞還有個清晰的原則,您老這邊連個原則都沒有,說什麼該做官的時候做,那什麼時候才算“該做官的時候”呢?還不是有您老自己解釋。

就像有人問,什麼時候該做某件事呢?你說該做的時候做,我上去就是兩個大耳瓜子,逗我玩呢?

雖千萬人,吾往矣。

我善養吾浩然正氣

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揠苗助長)

我學而不厭,而教不倦也。

出於其類,拔乎其萃。(出類拔萃)

3、王霸之分

孟子說憑藉武力假託仁義名號可以稱霸,這需要強大的國力,依靠道德仁義的力量卻可以稱王而不需要強大的國力。就想成湯、和周文王那樣,依靠道德使天下無人不心悅誠服。

這一節,孟子說的對啊,但是在亂世之中,那些諸侯就是能稱霸就行了,能不能稱王反而是其次,所以孟子的這點說法,雖然聽上去不錯,卻根本不會有諸侯賞識。

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4、禍福自招

孟子說實行仁政就有榮耀,不行認證就會受辱。現在的國家確實延誤受辱還不實行仁政,如今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國君還在遊樂怠惰,簡直是自找苦吃。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5、仁政成王

孟子再次說起了仁政的具體做法:任用賢才,合理分配;對待商人,減少稅負;開放關卡,不行稅收;農民若耕公田不收稅。如此一來,天下人人高興樂意,君王若做到如此,肯定會對待君王如同父母一般親切,君王就能定能稱王。

孟子的一貫論調,在此不做贅述。

6、人皆有不忍(傷害)人之心

孟子說到,人人都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在此基礎上實行不傷害別人的仁政,就能輕鬆管理天下。

孟子舉例說明,如果大家看到一個小孩掉進井裡,任何人都會有淨空同情的心情,由此來看,常人都有同情之心、羞恥之心、謙讓之心、是非之心的,這四樣就是仁義禮智的開端,若能放大這些品性,則足以安定天下。

無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非人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7、擇業從仁

孟子認為擇業應考考慮同仁共處,符合仁的職位才是最最尊貴的。如果一個人以自己的職業為恥,不如去從事符合仁義的職業。

8、從人之優,與人為善

孟子說到,子路、大禹等人都是極其喜歡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的,聽取好的言論的。至於舜帝就更加了不起,他與人相處樂於吸取別人的長處優點來完善自己,這就是同別人一起行善。

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9、君子恭而不隘

孟子說道,伯夷這個人,只服事理想的君主,只結交理想的朋友,不同壞人講話,假如看到鄉下人帽子不正站在身邊,就會羞愧走開,生怕自己也會被弄髒。

而柳下惠,則不然。他不以服事汙濁的君主而羞愧,不以官職小而卑微,他當官時不掩飾自己的才華,被人嫌棄,也不埋怨。他不把避開當做高潔。

孟子卻說,伯夷氣量小,柳下惠他不嚴肅。

小編認為,孟子說伯夷氣量小,確實不假。可是柳下惠沒有不嚴肅啊,他只是嚴以律己而已,而不是要求別人怎樣,這種人沒有自以為佔據道德制高點對他人橫加指責才是真實的,有血有肉飽滿的人。況且,嚴肅與否只是性格,並不涉及道德吧。

卷四、《公孫丑》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有話說,有利的天時不如有利的地勢,後者又不如團結的人心。所以,不要用國家疆界和山川險阻來限制人民,威服天下靠的不是兵力,而是仁政。實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特別多,反之,就會眾叛親離,沒人幫他。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有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

孟子要去朝見老齊,老齊派人來說自己病了,不能出來見孟子了,如果孟子要來的話,就臨朝辦公。

孟子心下不爽,就說自己也病了,去不了了。

後來大臣景醜知道這事後,便說到孟子這麼做他不尊敬齊王了。孟子就反駁說,正是因為尊敬老齊,所以老齊就應該想成湯、齊桓公那樣有事情就去找他去商量,而不是說召見,就召見。

這裡,我看到了一個極其傲嬌的孟教授,人家老齊態度依然很好了,或許人家是真病了呢?孟子問都不問就覺得老齊這是託詞,目的希望自己過去聽從召喚。哎,老孟啊,你這麼傲嬌,全天下的諸侯誰能看得上你啊!

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

3、不受無故之財

陳榛(孟子弟子)問到,齊王曾贈送上等金一百鎰,孟子沒有接受,為何宋國君送七十鎰、薛國君送五十鎰,卻接受了。

孟子回答到,因為前者沒有任何理由就送金子,意圖收買。後二者贈送金子是因為作為盤纏和購買防身兵器的開銷,所以前者不接受,後者可以接受。

4、有錯知錯

孟子到平陸去,對當地的長官(其名為:孔距心)說,在此地,饑荒年歲,年老者餓死於溝壑,年輕者都四散逃亡,幾乎有一千人啊,這可是他失職的地方,並且用了接受牛羊卻沒有找到水草的故事證明這一點。

後來孟子朝見老齊,便說道在認識的五個都邑長官中,只有孔距心一個人能認識到自己的過錯,以至於連齊王自己都慚愧地說到自己也有錯。

5、無官守言責,則進退由己

孟子借用一位官員進諫君王而不被採納便辭職走了的故事來說明道理,說有固定官職的人,如果不能盡職,就辭去;有進言指責的人,進言不被採納,便辭去。

至於孟子自己,既沒有官職,也沒有進言的指責,所以進退自如。

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

6、自己盡孝,何關他人?

孟子厚葬母親,制定棺材的人說到,棺材似乎太好了,有些超越禮制。

孟子回覆到,從天子到百姓,都講究棺材,這不單單是為了美觀,也是為了盡孝心。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好棺材有何不可?豈能因為別人的緣故而在父母身上節儉。

7、天吏可伐

齊國大臣沈同請教孟子是否可以攻打燕國,孟子說可以。

後來齊國攻打了燕國,有人問孟子是不是他勸誡齊國攻打燕國的。孟子說到,他只說了可攻打,沒有說齊國可以攻打,只有懷有仁義天理的國家才可以去攻打它,齊國和燕國一樣暴虐,他根本不會勸誡齊國去攻打燕國。

8、過而不改,其過大矣

老齊犯了錯誤,沒有聽從孟子的話,導致燕國人民群起反抗齊國,其大臣陳賈勸誡老齊不要犯愁,想那周公何等賢才,不也是犯過錯,結果讓自己的哥哥管叔領人叛變嗎?於是便主動去向孟子解釋。

後來孟子便說道,周公確實有過錯,但是其知錯就改。現在的君子啊,卻是將錯就錯,還文過飾非。

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

9、唯我獨尊,君子不取

老齊想在國都之中給孟子建立一棟房子,提供萬鍾俸祿來供養他及其子弟,並樹立為楷模讓眾大夫和平民百姓學習瞻仰。

孟子認為不妥,因為這麼做等同於一個商人壟斷集市的利益一樣來壟斷思想理念,不是君子所為,便拒絕了。

這裡,孟子能心安理得地被重用卻又拒絕了,為其清高點贊。

10、君子不負氣

孟子最終離開了齊國,有個齊國人尹士說孟子,明知道齊王做不到商湯、武王那樣,還來投效說教,是不明智的;明知如此還不遠千里而來,肯定是來求富貴的。後來因為理念不合而離開,但是還是在齊國境內逗留了三天才走,如此拿捏做作,真沒見過這種人。

孟子解釋到,自己來遊說齊王,是對他抱有希望。離開卻是被迫。但是,他仍然希望最後齊王能夠回心轉意,所以才逗留了幾天,難道想那些氣量狹窄的小人那般,氣呼呼地離去嗎?

11、聖王不興,有志難舒

孟子離開齊國後,其弟子充虞問到孟子面色不佳,是不是心情不好。

孟子回答到,說每五百年必定有聖王出現,也會有輔佐他的絕世大才出現,自周武王以來,已經七百多年了,可是到現在還沒有聖王出現讓我輔佐,要讓天下太平,當今之世,捨我其誰?。

嗯個,首先那個聖王每500年出現一次是孟子自己瞎掰的嗎?這毫無依據啊,還有孟子自誇的那句話,自己說說也就罷了,要是傳道各諸侯耳中,只怕引起不少人的嘲笑。

(自誇專用)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卷五·滕文公上

1、上行下效

滕定公死了,太子託人請教孟子關於喪葬之禮,孟子說到,需要穿戴粗布麻衣,喝稀粥,守孝三年。

太子決定這麼做,卻遭到了百官和百姓的反對,因為歷代以來,都沒有這規矩。於是又去託人問孟子,孟子說是否守孝三年完全取決於太子自己,上行下效,只要太子帶頭開啟風氣,下面的人就沒有反對的。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者焉。

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聽從順服)。

2、農耕助法,井田制度

滕文公(老滕)問孟子怎樣治國,孟子說到,老百姓的農耕可不能耽誤,要實行農耕助法制度,按照一定比例來收取租子。

然後還要教育百姓,讓他們明白倫理道德,有助於天下安定。

最後老滕問到了井田制。

井田制就是合理地劃分田界為私有田地和公有田地,然後讓農民集體耕種,大家同甘共苦,這就是大概。

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3、天下百工,各自不一

一位來到滕國生活的宋國人陳相,和神農學說的許行交情不錯。

這天,陳相見到孟子,說到,老滕雖然賢明,但還不是大賢之人,因為真正的大賢之人會和百姓一起耕作生活。孟子便說到,天下各人,各司其職,大家分工不同,自然做的事情也不同。君王忙著治理國家,理所應當接受平民的供養。統治者勞心治理別人,那些勞力者只能接受統治。

首先,孟子的道理在古代確實是無懈可擊的,因為當時的人們根本沒有現代公民意識。如果在現代,聽上去就覺得怪怪的,因為現代文明國家不會再有繼承性質的專制帝王,公民與政府的權利義務觀念深入人心,政府僱員作為公民的代表不是統治者,而是服務者,這便是最大的區別,而且這些服務者的合法性源於民眾而非私相授受。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

卷六·滕文公下

1、正直不屈

孟子的弟子陳代勸誡孟子,不去拜謁各路諸侯,太過拘泥於小節吧。憑著孟子的才智如果得到重用,必有一番成就。

孟子拒絕了,說到不可以背離正道去屈從諸侯,之極尚且不正直是不能夠讓別人正直的,所以要等待正直的召見。

2、頂天立地大丈夫

這天著名縱橫術遊說家景春和孟子討論大丈夫的問題。

孟子便說道,真正的大丈夫應該居於仁,立於禮,行於義,得志的時候行走正道,不得志的時候獨自堅守。富貴、貧賤、威武都不能動搖我的理念。

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3、欲仕由其道

魏國人周霄問孟子,古代君子是否也有做官的?

孟子說是有的,並且講述了做官對於士子的重要性,三個月沒有官做,就要前去安慰一番。每次面前諸侯求取官職之前,都要準備好禮物。而且還說,古代的人想做官,但是厭惡不從正道找官做的行為。

孟子的論點明顯說明了當時儒家提倡的功利化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官。而且舉例說明的男女結婚一定要通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幾千年前來,造就了多少樁荒謬的婚姻,多少對痛苦的夫妻,尤其傷害女性。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過人皆賤之。

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

4、追求合乎道義

彭更(孟子弟子)問孟子我們這麼多人,車子就有幾十輛,從這個國家遊說到另一個國家,到了某個地方沒有什麼產出就吃人家的飯,有些過分吧。

孟子回答到,如果行為合乎道義,吃多少也不妨礙,所以我們根據一個人的實際功績來判斷是否刻意給他飯吃。

5、行仁政而無所畏懼

萬章(孟子弟子)說到,宋國很小,如今要實行仁政,齊國楚國都很厭惡從而出兵討伐,怎麼辦呢?

孟子沒有正面回答問題(事實上真打過來,誰也沒有辦法),而是以成湯實行仁政打敗葛伯的事情和武王以仁政討伐四方為例,說明仁政的重要性,只要實行仁政,齊國楚國什麼的根本不用怕。

孟子避開了主要矛盾,因為成湯和周武網都死在國力很強的時候征戰四方,而今宋國國力弱小,根本難以抵禦外敵,實行仁政,等其生效的時候,只怕宋國早已不在了。

嗯,那個,每當有人問答國家的生死存亡的問題的時候,孟子總是顧左右而言他,別人問的是很現實的或許立刻就會發生問題,他卻用一個似是而非的理念轉移別人注意力。

就像我問別人有兩個小混混比我高大強壯,想要打我,怎麼辦。你告訴我做一個好人,與人為善,熱情真誠等等,我追問怎麼辦,你告訴我做一個好人,我聽後,上去就是一頓罵:逗我玩呢是嗎?

6、為平定亂世而辯

公都子(孟子弟子)問孟子是否是喜歡辯論。

孟子說到,自己不是喜歡辯論,而是自武網之後,太平盛世和聖人之道一直衰微了,荒謬的學說和暴虐的行為又紛紛出現了,仁義的理念難以發揚光大。自己為此憂心,為了端正人心,糾正風氣,於是才會和那些錯誤理念辯論。

其實,孟子的說法是高大上的,只是他批評墨家的“兼愛”思想,是無父無君的禽獸思想,太過偏激。

想那亂世,統治者視人民如草芥,墨家的“兼愛”思想本來是極其有助於改良風氣的,這和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本就是想通的,只是墨家思想淡化了父為子綱、君為臣綱的觀念,削弱了君與父的權威,這本是符合現代文明精神的,可是在階級觀念和綱常觀念固化的古代,卻受盡非議。

國學經典《孟子》(精簡篇)之:一口氣讀完《孟子》2

亞聖孟子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