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上大学,17岁哈佛读博,中科大少年班天才百万年薪难招一人

人们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在中国,的确有这样一群天才少年备受关注,他们就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学霸们。毋庸置疑,他们有着比同龄人更高的智商和专注度,跳级是他们学业的常态,普通教育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速度和对知识的渴望。针对这样特殊的群体,于是便有少年班。


12岁上大学,17岁哈佛读博,中科大少年班天才百万年薪难招一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从1978年成立至今,已有40余年。在外界的好奇和质疑声中,送走一批又一批天才少年,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少年班是普通孩子无法企及的高度,不管他们如何强调自己只是普通人,在他们身上都能看到非常人所及的能力。

1、天才少年,商界奇才

张亚勤12岁时就考入中科大少年班,是当届中国年纪最小的大学生。7年后,他从中科大电子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只身前往美国求学,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回国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出任该院首席科学家。2007年,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正式加入百度任总裁,目前在百度退休。


12岁上大学,17岁哈佛读博,中科大少年班天才百万年薪难招一人

张亚勤博士拥有60多项专利,发表500多篇学术论文,并出版11本专著。他发明的多项图像视频压缩和传输技术被国际标准采用。张亚勤博士在国际上还获得过诸多专业奖项和荣誉,2019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是当年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当选的唯一的华人科学家。2017年荣膺澳洲国家工程院(ATSE)院士,也是该年度授予的唯一外籍院士;1997年他被授予IEEE院士,成为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给张亚勤的信中说他“是一个灵感的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由张亚勤、沈向洋、李开复等人一手创办的微软亚洲研究院为中国科技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被誉为中国 IT 界的黄埔军校,从这里走出了中国互联网科技圈的半壁江山。

无论在商界还是学术界,张亚勤博士都是“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很多天才都有这样的特点,做事非常专注,效率高,所以产出量也远超一般常人。

2、哈佛最年轻华人正教授

尹希,当之无愧的天才,8岁自学微积分,9岁连跳N级考上智力超常班,12岁考入中科大。

17岁收到哈佛大学博士offer,之后留任哈佛博士后。

哈佛大学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继续博士后研究的惯例,破格允许尹希博士留校继续研究工作。31岁,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华人正教授。


12岁上大学,17岁哈佛读博,中科大少年班天才百万年薪难招一人

2018年,尹希获得额“豪华版诺贝尔奖”之称的“科学突破奖”,他是这一年唯一的获奖华裔。

尹希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刻苦,即使在哈佛大学读博期间,他也保持着在中科大的勤奋,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学习到凌晨。甚至寒假的时候,为了做题,经常奋战到凌晨3、4点。

但尹希并不是人们认为的“书呆子”。他除了学习和科研,兴趣广泛,热衷户外运动。

尹希做事非常专注,面对任何一件事,他都会全身心地投入。

有颜值、有智商、有毅力,这样的人不成功,谁还能成功?

3、天才也是普通人

宁铂是少年班的特例,年仅13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是国内较早被公认的天才神童,但后来,他却选择了出家。宁铂成也“天才”,败也“天才”。“天才”两个字给了他太多的包袱,让他活在了证明自己是天才的人生中,背离了初衷,放弃了理想。为了证明自己是个聪明人,他放弃了感兴趣的天文学,选了被认为智商高的人才能学习的物理专业。他甚至克制自己的想法去迎合“神童”的定位。


12岁上大学,17岁哈佛读博,中科大少年班天才百万年薪难招一人

多年后,宁铂提到那段过往说,“当时外界也都认为我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没有人说你其实是个很普通的孩子,你应该做个正常的人。”

天才,其实也是普通人,但媒体的过分放大,社会的过分关注,让他们过早地戴上了一顶沉重的帽子。诚如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前院长陈旸所言,“少年班的学生都是孩子,承受不起这种吹捧,这个年龄的小孩,一旦抬起来,他们会真的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很难沉得下去,所谓的‘捧杀’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现在的少年班已经将这些“天才”少年保护起来,不允许私自接受任何采访。如今,我们能在媒体上看到的少年班报道已经越来越少。


12岁上大学,17岁哈佛读博,中科大少年班天才百万年薪难招一人

毫无疑问,少年班是新中国最成功的一个大学院系。根据2018-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校友基金会研究部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校友会的调查:少年班走出了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国科学院院士、 3位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1位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位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一位美国计算学会会士、10位美国电子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10位美国物理学会会士、4位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9位斯隆研究奖学者、11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4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大批顶尖学术人才。

这样的成绩,是没有哪个学院系可以做到的,即便是清华姚班,也还没达到如此高度。

中科大少年班桃李满天下,校友中牛人不胜枚举。但随着,少年班的少年成长为各个领域独当一面的人才。媒体也开始有了质疑声,人才的流向饱受诟病。甚至有言论说,我们是某国的人才培养基地,但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


12岁上大学,17岁哈佛读博,中科大少年班天才百万年薪难招一人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9年,中国科大少年班一共培养了4000余人,其中18%~20%左右留在了学术界。选择在国内执教和工作的占比将近一半,还有一部分去了海外求学、生活,这其中,不乏一些像邵中教授的学者,长期漂泊在海外仍坚持保留中国国籍,一直默默地为国内的计算机学科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才流失有各种历史原因,并不能说出国就代表不爱国。真正的大国,会鼓励自己的科学家拓宽视野走出国门,成为最顶尖的学者。近些年,随着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的学者、科研人员选择留在国内发展,早些年出走的人才也慢慢开始回归。

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们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着华人的风采,在科技、教育、商界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愿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