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華基金李曉星:看好2020年價值迴歸和港股表現

12月4日,由銀華基金李曉星明星團隊執掌的又一隻主動投資基金——銀華大盤精選將正式發行。該基金採用均衡配置,價值、消費、科技各佔三分之一。在李曉星的眼中,“2019年,港股跑輸A股30個點,但未來1到3年之內,港股有修復回來的機會,港股高股息資產是很有吸引力的資產。”

《投資者網》 張婷

初見李曉星,你很容易把他定位為沉默寡言的理工男。當然,同時擁有劍橋大學與帝國理工大學雙碩士學位的他也的確堪稱學霸。不過,一談到投資理念和方法,李曉星侃侃而談,豪爽直率的性格馬上就會令你拋掉當初的那個印象。

银华基金李晓星:看好2020年价值回归和港股表现

李曉星簡介:擁有劍橋大學與帝國理工大學雙碩士學位,5年500強企業工作經歷,8.5年證券從業經歷,2015年以來四度斬獲“金牛獎”,現管理銀華中小盤、銀華盛世精選、銀華心怡等基金。

李曉星常說,“淨值曲線是基金經理最好的宣傳語。”事實上,李曉星也是最有資格說這句話的人——自2015年擔任基金經理以來,李曉星年年都斬獲“金牛獎”;任職期間總回報達115.8%,超出同期滬深300指數115.3%。他管理的銀華中小盤基金成立以來回報達415.55%,年化回報為24.73%,在全市場基金產品中名列第一,並曾在2015年、2016年榮獲三年期金牛獎,2017年、2018年榮獲五年期金牛獎。

更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12月4日,由李曉星掌舵的銀華大盤兩年定開混合基金(下稱銀華大盤精選)正式發行,限額為20億元,這對於一直關注主動投資的基民來說,無疑是一個重新出發的好機會。

基金經理團隊制確保優勢互補

在談到自己取得的優異業績時,李曉星特別強調了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銀華基金獨有的投研體系——基金經理團隊制。

據介紹,銀華基金採取的是“投委會平臺討論,小組獨立決策”機制。研究部門、行業專家和基金經理會在投研平臺上一起討論和投資有關的事項。同時,公司也給予各個小組充分的獨立決策權。

目前,李曉星的團隊成員各有所長,同時又能夠通力合作,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

“我自己本身是做成長股的基金經理,在TMT、新能源方面很強,但我有天生的弱項,就是消費方面。在2016年,我發現了消費的趨勢已經開始向上走了。從持有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我決定適時擴充我的團隊,儘管這樣做成本會增加。於是我有了第一個合作伙伴——張萍。她專門負責消費方面的研究。後來我們又增加了做價值股的基金經理程桯。從研究員培養出來的基金經理,對行業基本面的理解非常紮實,同時投資理念和我完全相同,並不會有溝通上的障礙。”李曉星解釋說。

“超額收益有兩種,一種是行業Alpha,一種是個股Alpha。我負責的是行業配置的Alpha以及成長板塊的Alpha,其他基金經理負責的是個股Alpha。我們做景氣度趨勢投資,30個大行業,200個子行業,每年選8到10個景氣度向上的子行業,這是我們要做的一步。再下一步,選公司、選股票,我們把行業選出來,股票選什麼由行業基金經理來決定。”——看得出來,李曉星對自己的團隊模式非常滿意。

據介紹,基金經理張萍曾在2013年、2014年分別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食品飲料團隊第三和第四名;基金經理程桯曾連續3年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銀行團隊第一。

“我希望可以找到某些行業90分的基金經理,大家沒有內耗的融合在一起,那麼,我們就是90分的團隊,不會有太多的短板。作為投資團隊,你的下限是由你的短板所決定的,如果你的短板是90分,我覺得長期業績肯定是領先的。”李曉星說。

银华基金李晓星:看好2020年价值回归和港股表现

堅定看好價值因子迴歸機會

展望2020年,李曉星認為價值股更有機會,同時他也十分看好港股投資機會。

李曉星說:“我們相信一個簡單的事情——均值會迴歸。如果均值不迴歸,我們的經驗毫無價值。如果我們每天做的都是新鮮事,不如扔骰子去了。”

“我個人覺得明年價值股會慢慢有機會。現在大家都在講‘消費+科技’。今年年初我們的配置就是‘消費+科技’,但是年初的時候,大家都不看好消費,覺得消費要崩盤,然而現在消費漲了很多。今年4、5月份的時候,市場對消費電子非常悲觀,那時候特別便宜,於是我們就買了消費電子。市場都是什麼漲說什麼。我也做量化模型,價值因子在A股市場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連續跑輸這麼長時間,所以我預計明年價值因子會好。”李曉星解釋說。

“價值股,從行業上看,比如銀行、地產、汽車、家電。家電今年漲幅雖然不小,但家電的估值不算特別貴。”

談到港股投資機會,李曉星說:“過去10年,A股收益率和港股收益率基本一致,但港股便宜一直便宜,A股貴一直貴。2017年、2018年港股明顯強於A股。2019年A股明顯強於港股。今年一年,港股跑輸A股30個點,未來1到3年修復回來的概率很高。所以我覺得港股接下來能夠跑贏A股。港股高股息資產是很有吸引力的資產。”

針對今年表現優異的消費和科技板塊,李曉星認為未來走勢主要取決於行業景氣度。

“消費板塊來看,白酒明年的增速沒有今年那麼快,但估值在核心資產裡面不算特別高,ROE很高,算是優秀的資產。我們認為,明年白酒板塊還是會跑贏大盤,但不會像今年的收益率這麼高。回顧歷史,白酒可能在2017年出現了機構抱團,一直到現在。抱團什麼時候鬆開,取決於景氣度是否下降了。消費電子在未來兩三年都還是不錯的趨勢,今年才剛開始抱團。抱團是否會終結取決於景氣度會不會下行。”李曉星說。

銀華大盤精選實現均衡配置

李曉星認為投資最本質的就是推理能力。

“你要結合行業情況推理出這個公司未來的發展,去調研行業專家,調研供應商、客戶、競爭對手,有一個‘模糊的正確’,這主要取決於邏輯推理能力。”

談到銀華大盤精選基金,李曉星解釋說:“這裡的大盤股指的是各行業的龍頭企業。銀華大盤精選是均衡配置,價值、消費、科技各佔三分之一。週期股長期跑不贏大勢,而這三個方向長期來看都可以跑贏。價值股2018年跑贏很多,今年跑輸一點,明年可能還不錯。所以,三者我們都是均衡配置。相比之下,銀華盛世精選基金的消費屬性會更強一些。銀華中小盤基金的成長標籤更重一些。”

李曉星建議普通投資者這樣選擇基金產品:“一是把行業分成幾種,均衡配置幾個行業,例如哪個消費基金經理最好?哪個科技基金經理最好?哪個價值基金經理最好?然後把資產平均分配,消費配30%,科技配30%,價值配30%,大概不會差。與其自己選成長股,不如讓擅長成長股投資的基金經理幫你選;二是直接配置平衡基金經理的產品。所謂的長期業績好,就是能夠穩定跑贏大盤的,可以將配置交給他。”

據悉,銀華大盤精選基金屬於兩年定期開放式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封閉期內股票投資比例為60%至100%。且港股投資比例不超過股票投資的50%,投資於該基金投資策略所界定的大盤股的比例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

李曉星坦承:“持有人買我的基金,對我是壓力。只有給他們賺到錢,我覺得才是一個值得開心的事情。”(思維財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