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流動美食:1元1串味道絕,行腳師傅手藝好,卻只在菜園壩擺攤

重慶人有個特點,吃東西不講究,只要味道做得好,就算你開在隱蔽的街巷裡,衛生條件差點,也照樣有一大群人一窩蜂地跑去吃。

經常聽到有旅遊者在網絡上發問:重慶好吃的在哪點兒。

這時候回答解放碑八一路,觀音橋好吃街可就不夠“老重慶”了——這不是肯定的嗎,商圈裡不好吃還哪兒好吃?

重慶流動美食:1元1串味道絕,行腳師傅手藝好,卻只在菜園壩擺攤

大家想知道的是那種小眾的、有人情味的、只有老重慶才知道的美食。

只可惜“伯樂”不常有,“千里馬“更不常有,像做糯米糰的範嬢嬢那樣樸素地堅守著的手藝人是極少的。

重慶流動美食:1元1串味道絕,行腳師傅手藝好,卻只在菜園壩擺攤

最近遊品去兩路口閒逛,在等紅綠燈時碰到一位行腳小販。

紅燈很長,他將手裡的小馬紮放下來,發現我對他的提籃很感興趣,就把籃子上的白色細麻布揭開——裡面是麻辣串。

重慶流動美食:1元1串味道絕,行腳師傅手藝好,卻只在菜園壩擺攤

我本來沒有吃麻辣串的想法,但覺得自己看都看了,不照顧一下生意還是不太好。

串串的價格很便宜,右邊盆裡的大多是肉,2元一串。左邊盆裡的是大多是菜(包括郡肝)1元一串。

我選了2串土豆片、2串藕片、2串郡肝以及1串鵪鶉蛋,8塊錢。

選好了就調味,師傅動作麻利,將自制的辣椒油豪爽地澆在串串的表面,勺子帶起一陣香味,我嚥了咽口水。

重慶流動美食:1元1串味道絕,行腳師傅手藝好,卻只在菜園壩擺攤

吃過一口之後,我立刻意識到自己撿到寶了。食材又新鮮,味道也極好,糊辣殼特別好吃,絕對不是那種沒有深度與層次的辣味。

串串切得很薄,非常入味。

大家都知道,做串串,肯定有無數種控制成本的方法,但是薄切絕對是其中最為可取的一種。

薄切費時間,又很考驗刀工,但做好了就是一種消費者與製作者的雙贏。

重慶流動美食:1元1串味道絕,行腳師傅手藝好,卻只在菜園壩擺攤

特別推薦這個郡肝,厚薄恰到好處,入口是柔軟的,嚼起來是清脆的,這怎麼能才賣1元1串。

重慶流動美食:1元1串味道絕,行腳師傅手藝好,卻只在菜園壩擺攤

看我吃得滿嘴香,師傅也很愉快。他說,自己對自己的串串有絕對的自信,就是拿去和好吃街上的串串比,那也是絕不遜色的。

“以前是做農家樂的,都做10年串串了。你吃過我的串串,肯定就吃不了別家的串串了。你看嘛,我串得都比他們好看。”

我發誓這是真的。

“我一般都是下午4,5點才出攤,上午在家裡製作。下午去兩路口小商品批發城、去汽車站那邊賣。賣完就收拾,一串就賺幾毛錢。”

兩路口小商品批發城,那邊有很多下力的人,所以不能賣得太貴了。

重慶流動美食:1元1串味道絕,行腳師傅手藝好,卻只在菜園壩擺攤

之後我趕去兩路口小商品批發城,在那裡又找到了許多價格實惠的小吃。

但咱有一說一,味道真不怎麼樣,在食材與味道上都不能和這位師傅比,有一種“補貼家用”式的馬虎,只能充飢,絕不能細品。

師傅姓劉,年紀不輕了。

他承認一個人做串串是很辛苦的:“每天早晨5點就得起床,而且因為串串是要入口的,所以製作過程中絕對不能馬虎。”

“雖然去餐館會輕鬆些,但還是想自己幹。為什麼?因為自由嘛!想出攤就出,不想出就不出。”

重慶流動美食:1元1串味道絕,行腳師傅手藝好,卻只在菜園壩擺攤

所以如果運氣好,好吃嘴們可以在下午5點,6點的小商品批發城附近找到他。劉師傅長這樣,可千萬別認錯了。

當然,我絕不“捧殺”師傅,謙虛點說吧,他的串串肯定不是全重慶最好吃的串串。但他的串串絕對是用心的美食,也絕對能讓你對“一塊錢”的食物產生嶄新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