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大顺军隐身湘西建立抗清根据地及互济组织哥老会


李自成大顺军隐身湘西建立抗清根据地及互济组织哥老会

位于张家界永定区的哥老会旧址。(摄影:陈善怀)

二、隐身湘西建立抗清根据地及互济组织哥老会

(一)李自成以僧人戚六六之名隐身湘西武陵山   

李自成金蝉脱壳后,第一个隐身藏匿之地是湘西张家界武陵山,此地曾是李自成农民军转战陕、鄂、湘之根据地。该地区发现有李自成大顺军历史文化遗迹,有李自成大顺国库堪称湘西第一城堡,有疑是大顺中央政府机关之土家吊脚楼。而且发现李自成以僧人戚六六之名在天落山修建的庙宇。

张家界武陵山一带有传说:天落山寺有一位主持大和尚,姓戚名六六,明末清初人,来到此地“建寺庙、修城堡、置庄园、分散隐居。施舍百姓,造福一方,深得百姓尊敬和爱戴。戚六六大和尚所作所为和行为举止,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僧人之能力范围,群众怀疑戚六六是李自成。”②

天落山寺庙碑刻记载:“戚六六和尚捐银2500两和四角钟、鼓楼、3200匹(鉎瓦)。从该碑文记载的这些资金和物资就可以看出,天罗山寺庙就是戚六六和尚独资建造的。重要的是天罗山寺庙大门两边有一副楹联,上联:‘壮志未酬尔等焉卸鞍马’,下联:‘宏愿必续吾辈岂低龙头’,如此气势磅礴的诗句,绝非出自一般僧人之口,也绝非是佛道庙宇所用之对联。”③这幅对联毫不掩饰,坦白其复仇心理,以及还我山河,誓不罢休不服输之雄心壮志。楹联的书法字体与通城县收藏的李自成大顺文物档案中李自成的书法字体极为相似,可见书法和楹联均出自一人之手。

戚六六和尚之名是谐音寓意,戚为姓,六六为名,显然不是出家人的法名。戚与栖为同一音,音同字不同。取其谐音则为栖,栖字有隐居之意。六为顺,六六为大顺,顺即为大顺国号,故为隐居隐身之大顺国。

天落山寺楹联和戚六六和尚,按当地传说栖息在此的戚六六即是李自成。位于天落山下徐庶坡古城堡大顺国库、寒水溪李家王府大院两大建筑与天落山形成一个三角三点的安全防御体系,李自成栖息天落山居高临下,国库、古城堡、李家大院尽收眼底。

李自成大顺军隐身湘西建立抗清根据地及互济组织哥老会

张家界哥老会旧址院内的戏楼。(摄影:陈善怀)

(二)大顺国政府机关隐蔽在张家界武陵山

李自成隐身张家界武陵山,建立以天落山寺、徐庶坡大顺城堡、寒水溪王府为中心的大顺抗清根据地。既然是根据地,有了指挥中心,就必须有部队和后营人员生活居住的地方。2015年12月,在张家界市大顺文化中心主任陈善怀,张家界市李自成课题研究组组长陈国雄等研究人员的陪同下,考察了天落山下的王家坪、木山村、关水坪、马头溪、两河口、双溪桥等土家族村寨。

陈善怀介绍,经过他三年多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李自成大顺军在张家界有三大屯耕养息之地,都是清一色的土家族吊脚楼,其建筑风格工艺水准和取材用料,十分讲究,好像是一个施工队,一张施工图纸建造出来的,与当地土家族的吊脚楼有很大的区别。

《永定县乡土志》《兵唯》记载:“顺治二年,大旱饥,袁宗第、王进才破慈利;九月……李自成余部抗清,占据永定卫城。……顺治五年清军占永定,同年,南明师堵允锡率马进忠,退止永定,与清军守备周运熙对峙,各自分屋取粮,逐户抽丁;冬,李过、高一功等退永定山中,时出时没。”从以上记载来看,李自成大顺军隐蔽在张家界永定一带是确信无疑的。

350年前,湘西武陵山还是原始森林地带,群山僻壤,人烟稀少,在此屯耕养息是最佳之地。李自成大顺军进入武陵山地域,首先是要融入当地土家族之中,以土家族的名义作掩护,以达到隐身隐居之目的。关水坪长达12公里,宽约20米的关水河,两岸6—8米高的河堤,以及路边高达5米的护坡,均是用清一色的大块料石砌成,这样的工程显然是大顺军所为。山脚下坐落的一座座吊脚楼,与土家族吊脚楼主要有以下不同之处:

李自成大顺军隐身湘西建立抗清根据地及互济组织哥老会

张家界哥老会旧址全貌。(摄影:陈善怀)

一是地基高大坚固全部用大块条石砌成,且石料巨大,大的有长4米多,宽1米左右的条石;二是每座吊脚楼基础台阶全部是等高三级台式;三是木材用料十分讲究,材质好规格高一般百姓人家很少使用;四是整体建筑高大雄伟富丽堂皇,全部石材基础木质结构,与广西恭城观音乡的房屋建筑一样;五是具有陕北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以及文化元素,鲜明特点就是吊脚楼里有火炕;六是没有土家族家禽饲养地和农具存放地,多有美化观赏用途酷似机关所在地;七是多为单体建筑形式,没有像当地土家族那样楼楼相连的吊脚楼建筑群;八是基本都是建设在平地山脚下独门独户,很少有建设在半山坡或山顶上。这样的吊脚楼仅在关水坪一就带有30多座,类似王府官邸规模的吊脚楼有6座。这样豪华大气的吊脚楼虽然历经350多年依然坚固保存完好。不知者还以为这里的土家族人十分富有,家家户户都是大财主。

由此分析,李自成动用大顺国库资金,重点建设关水坪一带的吊脚楼是安置大顺中央政府,要立足武陵山坚持长期抗清斗争,否则不会动用那么大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建筑如此吊脚楼。根据考察分析,这些非同一般的大型吊脚楼有以下用途:

1、给大顺军高级将领或家属居住。安排好高级将领家属是稳定大顺军将士的关键问题,只有把将领家眷生活安置好才能解决将领们的后顾之忧。2、是大顺国政府机关所在地。只要大顺帝在,永昌年号在,大顺国库在,大顺档案在,大顺国就在。在广西恭城洪门基地、陕西华州洪门根据地,均发现有这样阁楼式的机关大院。3、是大顺军公共设施或后营保障服务办事机构。历史资料记载,李自成大顺军行军每到一处,规划一块地方作为军民集市贸易之地,以便军民交换生活所需用品。

以李自成隐身天落山为中心,在方圆50公里范围内,有许多地名与陕北地名极其相似。如:王家坪、沅水坪、关水坪、李四坪等,这些有坪的地名特别多,而这些所谓的坪实际面积并不大。有意思的是竟然有陕西的西安乡、米脂的官庄乡、绥德的田庄乡、延安的王家坪等。还发现大顺军开垦修筑的大量良田和田埂,仅天落山附近就有万亩之多。这一切即是见证李自成大顺军在张家界武陵山建立根据地的重要证据。

李自成大顺军隐身湘西建立抗清根据地及互济组织哥老会

张家界武陵山土家族吊脚楼。(摄影:陈善怀)

(三)拥有大顺军三大秘密隐身之地

李自成40万大顺军一夜之间不知所踪,留下许多迷惑。这些大顺军究竟去哪了,历史没有记载,民间没有传说。实际上在湘西武陵山建立根据地时,还妥善安置了40万大顺军将士,分别拥有湘、鄂、赣三大军事基地。

根据发现的历史文化遗迹与地方志记载,除张家界永定区大顺军以外,另有湖北兴山李来亨领导的茅麓山抗清基地;李过领导的幕阜山四十八寨基地;张家界慈利县广福桥四十八寨基地,这三大军事基地,除茅麓山李来亨抗清基地是由联明抗清前线部队组成,历史称蘷东十三家以外,幕阜山和五雷山四十八寨大约有20多万大顺军,历史上从未有任何记载,也从未被发现,只是当地政府在文物普查时才发现这一历史遗迹。

李过率10余万大顺军是武昌改编后,受命隐蔽在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建立四十八寨屯耕养息,伺机整装待命。这支部队的踪迹是2008年因修铁路而被发现。湖南慈利五雷山四十八寨,隐身屯耕的大顺军有近10万人是李自成所部。此地向东不到10多公里即为石门夹山寺,是李自成曾经以奉天玉和尚隐身的地方。这一基地也是当地进行文物调查时,从万亩古代田埂、古代钢铁炉渣及大量庙宇遗迹中发现的。湖北兴山茅麓山李来亨所部有10余万余人,历史有明确记载,是李自成大顺军联明抗清前线部队。

三大军事基地给出了明确答案,李自成40万大顺军没有人间蒸发,没有销声匿迹,而是在李自成统一操纵下,实施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秘密地下活动。事实上这些隐蔽的大顺军将士后来都成为洪门天地会的骨干分子。这一历史事实充分证明,李自成初期是打着联盟抗清的旗号,存有反清复顺之目的。清军入关,大敌当前,国难当头,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发生矛盾,弃阶级利益而不顾,以民族利益为重,联合南明一致抗清才是李自成唯一出路。

李自成大顺军隐身湘西建立抗清根据地及互济组织哥老会

张家界永定区徐庶坡。(摄影:陈善怀)

(四)建立大顺军互济组织哥老会

在考察永定区沅古坪镇木山村时,得知木山村的欧氏祠堂是哥老会的发源地及会所。这座神秘的欧氏祠堂,其建筑形式和布局与洪门天地会有相似之处。哥老会是明末清初,继洪门天地会之后活跃在长江流域,流传于西北、西南地区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其宗旨是反清复明,时间长达300多年,直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光复会创始人之一陶成章说“哥老会也,无非出自天地会,故皆号洪门,又曰洪家,别称洪帮。”哥老会是洪门天地会的衍生组织。

沅古坪木山村是李自成大顺军隐居之地,与当地群众口传印证了哥老会起源于木山村,会所即在木山村。在大顺军根据地发现哥老会不是偶然,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现象,是根据地军民的互济互助组织,况且40万大顺军的隐蔽与安置需要经济支撑。具体分析归纳有以下依据。

1、有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根据地的历史事实和背景,以及史料详实记载,张家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加以印证这一历史事实。2、李过沿用永昌年号证明大顺政权依然存在。3、木山村与广西恭城杨梅村有相似之处,有寓意米脂之意。4、会所有洪门天地会特殊标志和图案,只是坐落位置公开醒目没有隐蔽之意。尤其是哥老会会所的地理位置值得研究。占地面积1亩左右,坐落在开阔地中央,三面房屋居高临下。从会所外观来看完全是一座祠堂建筑式样,进入会所内就会发现这不是祠堂,没有祠堂集会、议事的场所,也没有一般祠堂应有的设施。但院中央有一座与会所院落不相匹配的八角亭,外面横梁上有雕刻的洪门天地会莲花图案,院内暗门相连,并设有枪口和瞭望口,隐蔽防御功能很强,明显看其建筑是后期所为。可见当初的哥老会只是一个互济组织。

李自成大顺军隐身湘西建立抗清根据地及互济组织哥老会

神秘的张家界徐庶坡城堡。(摄影:陈善怀)

根据李自成在张家界永定区建立大顺政权抗清根据地的历史事实,与这座哥老会会所毫无隐蔽之意的地理位置,以及会所内没有发现洪门天地会更多的标志和符号等情况,综合分析木山村哥老会会所是大顺政权互济互助组织,是大顺抗清根据地时的建筑,是一座没有反清复明斗争气氛的会所组织,故名哥老会、兄弟会。

张家界木山村欧氏祠堂是哥老会会所的观点发布后,澳门世界洪门历史文化协会理事长和秘书长率领考察团,专程来木山村考察寻访洪门历史之源。通过考察,一致认可欧氏祠堂前身即是洪门哥老会之堂口。但是对于洪门天地会创始人是李自成则持有不同看法,认为李自成推翻了明朝,怎么会创建洪门反清复明,似乎不符合逻辑。

(后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