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這家人的特殊“全家福”,觸動你了嗎?

引言:二十多年前,他放棄在城裡年收入幾十萬元的生意,回到生養他的山村擔任書記,帶領著村民一起致富。24年過去了,窮山溝變成最美鄉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萬元。可是,張繼學卻因帶病堅持工作,錯過最佳治療時期,2019年8月31日醫治無效去世,享年59歲。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惦記著村裡的發展……

11月2日,

張繼學的兒子張剛

提到的一個遺憾令人動容——

作為一名專業攝影人員,

由於種種原因,

沒能給父親拍攝一張祖孫三代的全家福。

“他太忙了,忙到連坐在家裡

拍張照的時間都難找。”

11月30日上午,

一張特殊的“全家福”照片

定格在記者的相機中,

這家人的心願終於成為現實。

淄博这家人的特殊“全家福”,触动你了吗?

回家

11月30日,按照本地的習俗,張剛要從濟南趕回沂源老家給父親上“百日墳”。除了這個,張剛為家人拍攝一張“全家福”的事也安排在當天。

早上7點多,記者從博山進入沂源的路上,天空中已飄起了綿綿的小雪,9:07,抵達朱家戶村張繼學的家門口時,張剛一家三口也從車上下來,拎上大包小包的行李,還是熟悉的路口,還是熟悉的陡坡,還是那棵熟悉的柿子樹。

淄博这家人的特殊“全家福”,触动你了吗?

張剛參加工作時和父母有一張合影。成家後,因種種原因,張剛和妻子、孩子未能與父母拍一張祖孫三代的全家福。

“畢業後我在濟南參加了工作,現在是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愛濟南》的攝影記者。”張剛說,“媒體記者的工作平時就比較忙,到了放假更是這樣,所以這幾年回來的次數不多,回來也可能待不了幾天就要往回趕,就今年夏天回家在家裡多待了幾天,孩子特別喜歡這裡,可惜沒能和爺爺一起留下全家合影。”

一張特殊的“全家福”

由於張剛回家的時間不多,張繼學的工作又經常脫不開身,雖然早有拍攝一張全家福的計劃,但這件事卻一直擱置了下來。

淄博这家人的特殊“全家福”,触动你了吗?

張繼學家門前的路十分陡峭,而且是村裡最後硬化的路段。

“早就說要拍全家福,今年過春節的時候,兒子相機都拿出來了,正準備拍時村裡又有個事,他匆匆忙忙就出去了。”張剛的母親李洪鳳回憶說,“沒想到這張照片再也沒拍成。”

“今天咱們拍一張。”作為一名專業的攝影工作者,張剛希望能將這個心願完成。照片選景時,他特意選了張繼學生前常坐的一把椅子,“那個時候我們在家裡吃飯,我爸就坐這個位置,我媽在這,我坐這裡。”看著往日吃飯的桌子,張剛一邊回憶,一邊介紹著。

“3、2、1……”伴隨著響起的快門聲,一張特殊的“全家福”在相機中定格,畫面中張繼學的座椅雖然空了下來,但是對他的滿滿追思卻永遠留在這裡。

對普通人來說,拍攝一張照片不過是幾分鐘的事,但是對“老黃牛書記”張繼學來說,在朱家戶村的忙碌工作讓他時常無暇顧及小家的溫暖。看著相機中的照片,李洪鳳不停說著:“挺好,挺好……”

“情繫家鄉,精神永存”,

黑白線條勾勒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的本色。

張繼學的故事,

激發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閻先公的創作熱情。

讀罷《魯中晨報》的報道,

年近八旬的閻先公,

迫不及待趕到朱家戶村實地採風,

一口氣創作出8幅手繪作品,

用藝術家特有的方式

致敬這名一心為民的基層好乾部。

一起閱讀畫作,

從大師的作品中感受榜樣的力量吧!

淄博这家人的特殊“全家福”,触动你了吗?

縣城創業 率先致富

只有高中學歷的張繼學,在上世紀80年代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來到沂源縣城做生意,專門從當地收購水果、花椒、羊絨、駝絨等農副產品,再賣到外地。因為踏實肯幹、人緣又好,張繼學的生意越做越大,到了上世紀90年代,他家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了幾十萬元。張繼學成了村民眼中的“大老闆”。

淄博这家人的特殊“全家福”,触动你了吗?

放棄生意 回村當“官”

張繼學既是生意人,也是共產黨人。村裡的老書記呂德遠讓他當村裡的電工,負責收水電費。他欣然答應,而且乾得很出色。再後來,老書記對他說:“你生意做得這麼好,治理一個村莊也沒有問題,村民都希望你能回去,帶著他們幹!”張繼學不顧家人的反對,執意放棄生意,回村當了村書記。他說:一個人富了不算富,要帶著大家一起富。

淄博这家人的特殊“全家福”,触动你了吗?

扭轉觀念 改種果樹

朱家戶村的耕地幾乎都在山上,村民祖祖輩輩以種糧為生。為了引導村民種植果樹,張繼學不斷組織黨員、村民外出考察學習,終於打消了村民的顧慮,村裡的大部分山地都改種了果樹。水果成熟後,他又利用自己做生意積攢的人脈,幫村民銷售水果。漸漸地,朱家戶村的水果打開了銷路,村民的收入明顯提高了。村裡的私家車多了起來,越來越多土坯房被磚瓦房取代。

淄博这家人的特殊“全家福”,触动你了吗?

自己墊錢 硬化路面

1999年,有單位送給村裡一批水泥,張繼學想用來給村裡修路。光有水泥,沒有沙子怎麼辦?村集體沒錢,張繼學就自己墊錢買了40車沙子,再用自己家的農用車一車車地拉回村裡。村裡的主幹道和村民家門口的路都早早地完成了硬化,有的甚至鋪上了青石板,可直到2017年村裡第三次修路時,張繼學家門口的土路才鋪上了水泥。

淄博这家人的特殊“全家福”,触动你了吗?

改善村貌 發展旅遊

最近幾年,朱家戶村的發展可以說是駛上了快車道。通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過去的窮山溝變成了“花果山”;通過路面硬化、種植景觀植物、旱廁改造等,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基礎上,張繼學又帶領村民進軍第三產業。村裡修建了停車場、文化廣場、兒童樂園,建起了民宿、飯店等,逐漸發展起了集觀光、採摘、餐飲、民宿於一體的鄉村旅遊。

淄博这家人的特殊“全家福”,触动你了吗?

抗擊颱風 一心為公

2019年8月11日,張繼學要去威海學習,他收拾好行李準備出發。後來颱風“利奇馬”來了,威海沒去成,他趕回村抗擊颱風。8月12日,山上的洪水下來了,山腳下的張繼學家,瓷磚縫、牆縫裡呼呼地往外冒水,妻子給他打了多少遍電話也沒人接。此時,張繼學正和村幹部、黨員們一起裝沙袋、扛沙袋加固河堤。妻子找人叫他回家看看,他回家看了看,確認房子沒事又趕緊回到了抗災一線。

淄博这家人的特殊“全家福”,触动你了吗?

忙於村務 耽誤治病

忙於村務的張繼學忽視了自己的健康,當他感到身體不適時已是肝動脈瘤晚期。張繼學去世前曾經多次出現“肚子疼”的情況,他自己沒當回事,周圍的人也都以為他腸胃不好。直到抗擊“利奇馬”的工作結束後,張繼學才到縣醫院檢查,後又轉到泰安一家專科醫院,最終被確診為肝動脈瘤晚期。

淄博这家人的特殊“全家福”,触动你了吗?

情繫家鄉 精神永存

在醫院住了18天,張繼學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他讓兒子趕緊辦理出院手續,他要回家。救護車到了村裡,張繼學掙扎著,想下車看一看村裡的路,看一看路旁他親手種下的樹。可是,他已經沒有力氣了。人們用擔架抬著他往家裡走時,他只能躺著看看周圍的一切。回到家十幾分鍾後,張繼學就停止了呼吸。

張繼學走了,

但他帶領鄉親趟出來的致富路還沒走完,

朱家戶村的藍圖已經繪就,

他的同事將踩著他的腳印,

把藍圖變為現實,

繼續帶領鄉親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