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又沒錢了

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佈了《第九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決議公告》,這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向銀行申請貸款的報告》。海航披露,將向八大銀行組成的銀團申請貸款40億元人民幣。

八家銀行“組團”貸款

要說40億,八家銀行共同授信(一家5億),其實對於銀行來說,不是什麼特別大的數字,而銀團貸款也不是什麼新鮮的業務品種,可是消息一出,還是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

其一,這次的“銀團”陣容很豪華,兩家政策性銀行,六家大型銀行。


其二,海航掌門人和高管親自出馬,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公告顯示,海航控股董事會同意公司與以國家開發銀行為牽頭行及代理行,以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初始貸款人組成的銀團簽署《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流動資金貸款聯合授信項目人民幣資金銀團貸款合同》,由公司向銀團申請貸款共計40億元人民幣(8家銀行各提供5億元人民幣)。

貸款利率為固定利率。公告顯示,這次貸款期限為3年。其中,前2年為寬限期。貸款利率為固定利率,即年利率4.75%,在合同約定的貸款期限內執行利率不作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貸款由保證人海航集團有限公司、陳峰、譚向東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陳峰,海航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向東,海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至於貸款用途,也有十分嚴格的規定。公告稱,本貸款用於海航控股及下屬航空公司的航油、航材、起降費、人員工資、飛機租金等經營性支出。

公告還強調,本次申請的40億元銀團貸款使用主體,將嚴格按照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僅限海航控股及貸款使用時的公司財務並表子公司使用。

談及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公告稱,公司本次申請銀行貸款是為了促進公司日常經營業務的穩定發展,保證公司運行的安全、有序,有利於公司進一步防範風險,專注航空主業經營,提升公司經營業績,不會損害公司及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而說到經營業績,海航正在經歷著低谷。

前三季度淨利潤下滑16%

海航控股此前發佈的三季度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6.12億元,同比下滑16.07%;扣非淨利潤實現1.33億元,同比下滑32.71%。截至第三季度末,海航控股總資產為1968.89億元,比上年度末減少3.83%。

從淨利潤來看,目前海航不僅無法趕上幾家頭部航空公司的節奏,比如國航、東航、南航各自都實現了數十億盈利,即使與春秋、吉祥航空等後起之秀相比,也已存在很大差距,今年前三季度,春秋、吉祥的淨利潤分別為17.2億元和12.3億元。

而負債高企更是令海航雪上加霜。截至今年9月30日,海航控股短期借款307.35億元,流動負債合計1179.73億元。此外,結合財報數據,公司三季度末流動資產合計390億元。

海航控股曾在11月發佈《2019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計劃融資募集不超過10億,發行期限9個月。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償還發行人公司存量債務。目前,該筆超短期融資券已於11月29日完成發行。

借新還舊固然可解燃眉之急,但海航的債務困局遠不是幾十億就可以解決的。相比之下,變賣資產獲取流動性,可能來得更為直接。

賣樓、賣公司、賣機場、賣飛機

房地產作為海航前幾年大舉佈局的行業,眼下成為了變現的最主要途徑。

不久前,香港新鴻基公司聯手澳洲投行麥格理集團,斥資1億英鎊(約合人民幣9.1億元),買下了中國海航集團持有的倫敦金絲雀碼頭瑞信大樓——哥倫布廣場17號。

這筆交易之後,海航也徹底清空了所有英國地產項目。並且,這又是一筆“虧本”買賣。

2016年4月20日,海航斥資1.31億英鎊收購了位於倫敦金絲雀碼頭的哥倫布廣場17號大樓,按照當時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12.18億元。據悉,該寫字樓位於倫敦金絲雀碼頭金融城核心位置,總樓面面積為19.54萬平方英尺,由於此前整租給瑞士瑞信銀行,又被稱作瑞信大樓,租約到2024年11月,且有選擇權續租15年。

虧本賣樓,海航不是第一次了。2015年8月,海航耗資2.35億英鎊收購路透社總部大樓,這棟大樓是倫敦標誌性建築之一,與瑞信大樓同樣位於金絲雀碼頭。

今年2月初,海航傳出擬減價1億英鎊出售路透社總部大樓消息,目前該大樓已被一家中資企業買入。

國內方面,不久前,海航集團旗下的商業零售產業平臺供銷大集發佈公告稱,要將旗下西安大唐不夜城房產出售,交易價格11.86億元。

其實,甩賣資產對於海航已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近兩年,面對債務與流動性壓力,海航不斷拋售旗下資產。數據顯示,2018年,海航共處置了3000多億元資產。

有不動產,也有股權,從銀行到酒店。比如,德銀部分股權29億,廣州農商行12億,共計41億元;美國希爾頓25%股權381億,西班牙NH Hotels的17.643%股權31億,比利時麗笙酒店集團51.15%的股權46億。

此外,海航還陸續撤離了凱撒旅遊,供銷大集,海越能源三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之位。

還是捉襟見肘怎麼辦,只能從航空主業裡“割肉”了。

稍早前,海航轉讓了宜昌三峽機場。11月21日,宜昌市政府與海航集團簽署協議,明確將通過增資擴股等形式對三峽機場進行股權重組。股權調整後,宜昌國投集團將控股三峽機場。

12月2日,海航集團與渝富集團在重慶簽署《關於西部航空戰略重組協議書》,對西部航空進行股權重組。

根據協議,股權調整後,渝富集團或其指定企業合計持股比例不低於70%,成為西部航空第一大股東,重慶市國資委成為西部航空的實際控制人,生產經營由海航專業航空運營團隊負責。

類似的重組其實並不少見。去年下半年開始,海航旗下的烏魯木齊航空、首都航空和北部灣航空已分別與所在地政府(或旗下企業)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過股權轉讓、增資擴股等形式,實現後者對前者的控股。

除了機場和航空公司,飛機也成了變現的方式。

海航,又沒錢了

今年6月,海航控股賣出18架飛機,獲得資金30億元。8月22日,海航旗下上市公司渤海租賃發佈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天津渤海租賃有限公司以9億元左右的價格買進海航集團旗下公司長江租賃有限公司、揚子江國際租賃兩家公司8架飛機。

但是從幾年前的買買買,到如今的賣賣賣,大規模的資產處置似乎仍無法徹底解決海航的資金困境。陳峰也坦言,“海航的困難並沒有過去”。

陳峰此前曾表示,今年海航的困難並沒有過去,到了化解流動性風險攻堅戰的時候,將統一調度資源,集合全集團力量,確保不爆發流動性問題和安全生產問題,及時有效化解各類風險。

雖然眼下海航尚未走出困境,但未來,我們仍舊期待輕裝上陣、專注主業的海航順利度過這場流動性大考,畢竟從1993年創業至今,從起初只有1架飛機,到成為世界知名的航空企業,在民航領域,海航曾鑄就過輝煌,也是市場化的先行者。

新金融記者 張晨曲

關注新金融傳媒微信公眾號(xjrcm1),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