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與大西北之四進蘭州

于右任與大西北之四進蘭州

于右任像


于右任先生與甘肅頗有淵源,他1879年生於陝西三原縣,母親是甘肅靜寧人。清同治九年(1870年),甘肅靜寧一帶發生大旱,于右任的母親隨家人一路逃荒到陝西,後嫁給於右任的父親於寶文。

1941年10月2日,時任國民政府監察院長的于右任乘車從西安出發,假道靜寧探尋“外家”。沒找到人,留下話,認隆德靜寧兩縣人為舅舅家。當時的靜寧縣城一時鑼鼓喧天,歡迎于右任的到來。

人們紛紛拿著宣紙請這位做了大官的“外甥”娃寫字,當時于右任盛情難卻,一連寫了數刀宣紙,靜寧縣城一時出現了“洛陽紙貴”的局面。所以至今,靜寧縣還留傳下較多的于右任墨跡。1999年5月,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了8開精裝本的《于右任靜寧墨跡選》。

于右任與大西北之四進蘭州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于右任到蘭州後,在忠烈祠廣場(今市政大坡附近)演講時,操著一口陝西話說:“陝西是我大(父親),甘肅是我媽,我是大西北的兒子,是中國的兒子,我忘不了父生母育之恩。”鏗鏘有力的話語感人至深。

于右任與大西北之四進蘭州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除觀看市容外,還遊覽了五泉山,緊接著便去河西、敦煌參觀。10月底返回蘭州,又到興隆山遊覽,謁成吉思汗靈柩,觀看了西征戈矛遺物,並賦小令雲:“興隆山畔高歌,曾瞻無敵金戈。大王問我,幾時收復山河?”這首小令既寫歷史,又寫現實,充分表達了於老愛國憂民的情懷,一時間遍傳大江南北。

于右任與大西北之四進蘭州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1945年,毛主席在重慶談判時,於老宴請毛主席。席間二人漫談詩文時,於老曾贊毛主席《沁園春·詠雪》結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之激勵後進。毛主席笑而答曰:“何若‘大王問我,幾時收復山河?’啟發人之深也。”說的就是於老這首小令。

于右任與大西北之四進蘭州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1946年6月和9月,于右任往返新疆時,都曾在蘭州下榻。特別是9月的一次,不僅給蘭州的 新聞記者講過話,還遊覽了蘭州市容,品嚐了地方風味小吃,如馬保子牛肉麵、高三醬肉、高擔釀皮子及蘭州特產軟兒梨。此外他還蒐購了地方士人的名書、名畫、碑帖。

于右任與大西北之四進蘭州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名書法家,所到之處慕名求字者自然絡繹不絕。在蘭期間,他欣然為求其墨寶者日夜揮毫。於老為人平實,毫無架子,任何求字的人他都不拒絕,一時間蘭州宣紙價格暴漲,蘭州為之紙貴。時至今日,不少蘭州人和河西人手中也珍藏著於老的墨寶。

于右任與大西北之四進蘭州

西安市徳風堂畫廊以“傳承弘揚、誠信求真”為宗旨。長期購、銷近現代書畫名家作品。當代名家、名人字畫訂製(帶視頻或作者本人與作品的合影),幫您免費鑑定字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