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急性胰腺炎的診斷、病情評估和轉診,這些內容要了解!

基層急性胰腺炎的診斷、病情評估和轉診,這些內容要了解!| 指南共識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發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規範診治對改善患者預後至關重要。多數AP患者首診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而當前基層醫生在診治AP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規範之處甚至誤區。中華醫學會組織編制了《急性胰腺炎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關於基層AP診斷、病情評估與轉診,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診斷標準

1.AP診斷標準:符合以下3個特點中的任意2個可診斷AP:

(1)腹痛符合AP特徵(急性發作的、持續性的、劇烈的上腹痛,常放射到背部);

(2)血清澱粉酶(或脂肪酶)大於正常值上限3倍;

(3)影像學(超聲、CT或MRI)顯示胰腺腫大、滲出或壞死等胰腺炎改變。

2.嚴重度分級診斷:修訂後的亞特蘭大分類標準將AP嚴重程度分為3級:輕症AP、中度重症AP和重症Ap:

(1)輕症AP:無器官功能衰竭,也無局部或全身併發症。通常在1-2周內恢復。輕症AP佔AP的60%~80%,病死率極低。

(2)中度重症AP:存在局部併發症或全身併發症。可伴有短暫性器官功能衰竭(持續時間<48 h),中度重症AP佔AP的10%~30%,病死率<5%。

(3)重症AP:伴有持續性器官功能衰竭(持續時間>48 h)。重症AP佔AP的5%~10%,病死率高達30%~50%。

3.全身併發症診斷

(1)器官功能衰竭:採用改良的Marshall評分(表1)動態評估呼吸、心血管和腎臟3個系統,這3個系統中任一得分≥2分即可診斷器官功能衰竭:氧合指數(PaO2/FiO2)<300 mmHg(1 mmHg=0.133 kPa)可診斷急性呼吸衰竭;血清肌酐>170 μmol/L可診斷急性腎衰竭;收縮壓<90 mmHg且輸液後血壓不升,可診斷急性循環衰竭(低容量性休克)。

基层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病情评估和转诊,这些内容要了解!| 指南共识

(2)其他全身併發症:指患者既往存在的基礎疾病(如冠心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因AP而加重。

4.局部併發症診斷:輕症AP無局部併發症,如出現以下併發症至少為中度重症AP。通常採用增強CT檢查局部併發症,超聲也有診斷價值。

(1)急性胰周液體積聚:指間質水腫性胰腺炎發病4周內的胰周積液,無胰腺或胰周壞死的特徵。

(2)胰腺假性囊腫:通常出現在間質水腫性胰腺炎發病4周後,由炎性囊壁包裹胰周液體積聚而成。

(3)急性壞死性積聚:壞死性胰腺炎出現的數量不等的液體和壞死組織積聚。

(4)包裹性壞死:在壞死性胰腺炎發病4周後,胰腺和/或胰周壞死組織被炎性壁包裹而成。

(5)其他局部併發症:包括胃流出道梗阻、腹腔間隔室綜合徵、門靜脈系統(含脾靜脈)血栓形成、結腸壞死和胃腸道瘻。

鑑別診斷

AP需與以下疾病鑑別:消化性潰瘍急性穿孔,膽石症和急性膽囊炎,急性腸梗阻,心肌梗死和急性胃腸炎。

病情評估

發病早期的患者應監測生命體徵(血壓、脈搏、心率、呼吸頻率)和尿量的變化,定期複查外周血常規、血生化,病情加重時監測腹內壓、血氣分析等。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Ⅱ(APACHE-Ⅱ)評分≥8分,AP嚴重度床邊指數(BISAP)評分≥3分,改良CT嚴重指數(MCTSI)評分≥4分可預測曾中度重症以上AP。建議使用2013年美國胃腸病學會推薦的重症化風險的臨床評估指標(表2),符合13項指標中任一指標即有發展為重症AP的風險。

基層醫療機構轉診建議

當患者出現以下情況,建議向綜合醫院轉診,包括有ICU、影像科、開展EUS、ERCP、介入、能處理胰腺壞死的醫院。

1.緊急轉診

當初診評估有重症風險時(參考表2),即建議緊急轉診。如患者合併急性化膿性膽管炎、低容量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嚴重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的嚴重併發症時,應先行緊急處置的同時儘快緊急轉診。

基层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病情评估和转诊,这些内容要了解!| 指南共识

2.普通轉診

(1)病因不明者轉診至AP診治中心明確病因並行去除病因治療,如有膽囊結石者應轉診上級醫院儘快行膽囊切除術,膽道結石或梗阻者行ERCP取石。

(2)輕症AP患者持續1周仍持續腹痛、發熱等不適,考慮有併發症的患者需進一步診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