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農收養日本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是如何報恩的?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最慘痛的一場戰爭,在十四年的歲月裡中國人民犧牲巨大,數百萬同胞被殺害,經濟損失更是無法計算,僅一個南京,我們就痛失三十多萬國人,在短短几天內美麗的都城變成了人間煉獄,日本人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的罪行,是無法被輕易饒恕的。1945年,中國人民終於將日本人趕出國土,獲得了勝利。但卑劣的日本人不僅對待中國人殘忍,對待他們自己人也非常狠心,他們撤離的時候,將很多傷病的士兵都扔下不管不顧。按理說,中國人應該對這些人仇視痛恨,但河南的一個村民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人的良善本性。

河南老農收養日本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是如何報恩的?

這個村民叫做孫邦俊,生活在河南南召縣一個貧苦的小村莊,一次他去街上買東西,突然發現了衣著破敗的石田東四郎,當時他渾身汙垢,還受了傷,他趕緊過去看情況,但石田東四郎不會說中文,只能用手給他比劃,大致意思就是能否給點吃的。這個時候周圍也有不少人發現受傷的石田東四郎,都圍了過來,有人聽出了他說的是日本話,斷定這是個人是日本撤離時扔下的傷兵。人群中就有人大聲怒斥,並讓孫邦俊不要憐惜他,說這樣的日本人就應該被餓死。

河南老農收養日本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是如何報恩的?

其實當時戰爭剛剛結束,大家對日本人有這樣的情緒也可以理解,但是孫邦俊卻於心不忍,他看到這個受傷的石田東四郎在瑟瑟發抖,很是可憐,便拿出了自己的口糧兩個窩窩頭給了他。之後他更是不顧周圍的異樣眼光,將受傷的石田東四郎揹回了家,請醫生給他看病,細心照料他直到傷愈。可是那個時候石田東四郎已經無法再回到日本,只好就在他家住下,沒想到這一住就是47年,和孫邦俊處成了家人。

河南老農收養日本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是如何報恩的?

可惜,沒等到石田東四郎回到自己的國家,孫邦俊就離世了,於是幫助石田東四郎回家的任務就交到了他兒子孫保傑的手裡,1992年,正好日本一個訪華團到南陽,孫保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帶著石田東四郎去了。沒想到還真的找到了。1993年,在孫家待了47年的石田東四郎回到了日本。為了感謝孫家的恩德,他的家人提出要給予金錢報酬,但卻被孫家人拒絕了,孫保傑說當初父親救助日本兵,肯定沒想過什麼回報。後來,在日本政商各界的捐助下,在石田被救的南召縣捐助了600萬日元建立了“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園”,來幫助南召縣脫貧致富。1998年在日本政府和石田的組織下在南召縣建造了中日友好小學,來以此感謝當地人民對石田的幫助之情。又幫助孫保傑的兒子及有志學子留學日本,並由日本政府提供全部費用。在此,也希望中國人以德報怨的胸懷,能讓日本人反思戰爭,正視歷史,讓我們的恩仇得到化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