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車企年底“透支”銷量是“毒藥”,為何經銷商仍選擇不反抗?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2019年11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2.5%,依然位於警戒線之上。


明知車企年底“透支”銷量是“毒藥”,為何經銷商仍選擇不反抗?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的庫存預警指數在全年範圍來看,僅次於2月份的63.6%,高居2019年度第二的位次。雖然沒有2018年11月份高得那般離譜,但也基本是滿足了每年的慣例。

眾所周知,每年臨近年末,廠商為了完成全年目標,難免會向經銷商施壓,導致經銷商提車任務增加,庫存壓力也因此進一步加大。


明知車企年底“透支”銷量是“毒藥”,為何經銷商仍選擇不反抗?

真正到了年底,這樣的“常規操作”所造成的後果幾可預見:廠商年度目標完成度普遍“令人滿意”,而經銷商則有苦難言,只能獨自承受庫存高企所帶來的困擾。


年底壓庫由來已久,為何主機廠仍樂此不疲?

事實上,庫存偏高的問題歷來就存在,只是近兩年表現得尤為嚴重。究其背後原因,與當下的汽車市場不景氣有很重要的關係。由於今年的“金九銀十”並不給力,故而2019年的冬天寒意更甚。

但凡經銷商的銷量狀況能更好一些,那麼壓力也會相應小一些。一旦店內庫存無法消化,隨著主機廠的不斷下壓,其結果只會越積越多。


明知車企年底“透支”銷量是“毒藥”,為何經銷商仍選擇不反抗?

靠壓庫撐業績是多數車企的做法,因為主機廠在公佈銷售業績時是按照批發量來統計的。而在年底加大力度,更因為有著“年度目標”這一客觀需求。

到了打總結的時候,為了自身品牌在同類中顯得不那麼另類,同時也能夠讓自己的人事履歷更好看,從負責銷售的總經理到大區經理,都會按照年初的既定目標不斷的向轄分區的4S店店總委派任務,最終導致銷量提前透支而出現“虛高”,最後還得經銷商來揹負高庫存的壓力。


高庫存影響巨大,為何大多經銷商選擇不反抗?

都知道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但除了個別經銷商會撕破臉抗爭一下,大多數的經銷商都會選擇“不反抗”。

這裡面其實也有許多的門道可講。一方面經銷商在與主機廠的相處過程中長期處於弱勢地位,相對話語權較低。其中,尤以主流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更甚。

加之今年豪華品牌普遍比合資和自主品牌的日子要好過一些,從而也造就了今年11月進口/豪華品牌的庫存壓力要相對更低。


明知車企年底“透支”銷量是“毒藥”,為何經銷商仍選擇不反抗?

另一方面,由於經銷商自身也需要靠進貨量來達到主機廠的返利標準,或為車輛或為現金。

不止一家品牌經銷商告訴馬拉車市,其實現在每賣一輛新車,其利潤微薄幾可不計,而經銷商更為看重的是主機廠年底的返利。而當經銷商拿到主機廠的返利後(主要指車輛),採取低價促銷等方式進行貨幣回籠,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由於高庫存所產生的成本壓力。

如此看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是年底壓庫現象無法根治的原因之一。


弊端清晰可見

其實這樣的“雙贏”做法還是存在著明顯的弊端的。

首先,由於高庫存的長期存在,導致主機廠容易一葉蔽目,高估自身出貨能力而過度擴張產能。據乘聯會統計,我國狹義乘用車生產企業的總體產能利用率普遍不高,合理產能利用率在80%以上的主機廠寥寥無幾。

其次,從經銷商層面來看,其庫存車輛要求存放的最低條件必須是經過路面硬化的停車場。而隨著庫存見長,難免使車輛出現問題,比如易損件老化、電子元器件受潮、電池電解液虧空。

這樣的車輛即使在銷售前經過整備,後期使用也存在各種隱患。後期由於產品質量問題所引發的消費者投訴案例也屢見不鮮。最終的惡果,還是需要品牌自身來買單。

馬曰:

近年來,汽車廠商與經銷商關係的惡化往往也都是由庫存問題所延伸而來。在高庫存壓力之下,經銷商為了銷庫存難免會採取諸如低價甩貨或跨區銷售等手段,這就將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後從“皆大歡喜”轉為害人害己。假如車企的年度目標僅以上險量為唯一考量標準,那麼年底壓庫的現象會否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