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車受乘客歡迎 對城中村村民也有利

便民車受乘客歡迎 對城中村村民也有利

■白雲區的“雲城1線”連接城中村的中心地帶與地鐵白雲文化廣場站,線路較短且車次較密,頗受歡迎。 新快報記者 李應華/攝

■關注廣州各區便民車

經營便民車成本壓力大,為什麼市內各地還在不斷推出?記者走訪揭示其中奧秘——

新快報記者近日走訪廣州市內各區,發現便民車的運營模式除了有像白雲區雲城街那樣由街道與公交公司合作,引進“雲城1線”如約巴士(公交車),還有像白雲區人和鎮西成村那樣,通過與汽車租賃公司合作,使用中巴車運營便民車線路的模式。而番禺區則在區的層面開通了微公交線路。這些模式雖然各有特點,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運營成本壓力不小。既然難賺錢,為什麼還要經營這些便民車線路呢?記者走訪發現,首要原因當然是有關部門出於便民的考慮;其次,城中村開通了便民車,改善了村裡的環境,村民出租房屋的租金也有了提升空間,這也是便民車受歡迎的一大原因。

●白雲區

人和鎮西成村經營便民車 連人帶中巴一起租

廣州市白雲區人和鎮西成村的便民車線路是白雲區轄內4個鎮裡最先啟動的,主要連接西成村與地鐵人和站。

據介紹,西成村共有本地居民2400多人,外來租戶8000多人,出租房屋成為大部分西成村人主要的收入來源。特別是地鐵三號線人和站開通後,西成村因為靠近地鐵站成為很多外來租戶的首選之地。“西成村是白雲機場建設整村搬遷的村,環境和各種商業配套都比其他村好一點,住在這裡很方便。”該村相關負責人介紹,村裡很多年輕人和租住在這裡的異地務工人員都在廣州市區上班,每天出行是一件大事。近年來,村裡設置了840和715兩條公交線路的總站,分別通往廣州火車站和花都獅嶺,成為村民出行的主要方式。

新快報記者瞭解到,從西成村到地鐵站坐公交車只需兩站,但是步行則需20分鐘左右,很多人為了少走路、少等車而選擇搭乘摩托車或三輪車等“五類車”出行,導致村裡的“五類車”越來越多。“我們村周邊的106國道、方華路這幾條主幹道車流量非常大,‘五類車’不遵守交通規則,亂闖紅燈,安全隱患非常大。”該村負責人表示,除了安全問題,“五類車”也給村裡的環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但轄內居民確實有出行的需求,所以村裡希望引入便民車,給大家一個更好的出行環境。

新快報記者瞭解到,西成村目前營運的便民車一共有4輛純電動中巴,每15分鐘一趟,上下班高峰時段為12分鐘一趟,6時發車,23時收車,從西成村村委會到地鐵人和站,全程6公里,共設14個站點,並設置了專門的便民車標誌。車輛採取汽車租賃的方式運營,司機也由租車公司提供。“連人帶車一起租,這樣車和人都有專業公司做保障。”西成村負責人介紹,今年開始,村內60歲以上老人可以憑證免費乘車,其餘收費不變。“現在線路運營還是有點壓力,村裡每年要承擔這幾輛車充電的電費,大概有幾萬元,不過為村民和租戶考慮,(引進便民車)還是值得的,村民也同意出這筆錢,因為(出租屋)租金也受這個影響,可以有所提升。”該負責人解釋。

●番禺區

微公交8分鐘一班 又快又平最受辦事群眾歡迎

近年來,廣州公共交通出行的難點和痛點主要表現為在部分城鄉接合部人口聚居區和偏遠鄉村出行的便捷程度有待提升,需要重點解決人民群眾出行的“最後一公里”問題。為強化公交線網的“神經末梢”,進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務的覆蓋深度,番禺區重點發展微公交線路。

近日,新快報記者走訪番禺區會議中心站。這裡是番微公交5路的始發站,司機林師傅告訴記者,這條線路連接番禺會議中心、地鐵番禺廣場站到新政務中心。今年6月開始運營,共有4輛車,發班間隔不大於8分鐘,主要是配合政務中心搬遷,方便辦事群眾。“沒有開通之前,坐其他公交車需要20分鐘至半小時,有了這條線路直達政務中心,一般情況下10分鐘就可以到”。

新快報記者瞭解到,2017年8月至今,番禺區先後試點開行了6條微公交線路,共投入運力18輛(均為純電動車),線路主要覆蓋洛浦街、石壁街、大龍街、市橋街等街鎮中公交通行較為薄弱的村居。微公交線路運行里程短,車型小,票價低,頗受歡迎。

下一步,番禺區交通運輸局計劃於2020年1月開行番微公交6路(廣州南站環線),配置8輛車,主要連接串通東出發平臺與南站周邊各停車場,方便自駕車乘客接駁停車場與高鐵站。

番禺區交通運輸局負責人介紹,微公交線路效果明顯,群眾滿意度高,但也存在困難,主要是經營成本高而客流量不足、收入低普遍存在虧損嚴重的情況。據統計,上述微公交線路單車日客流量只有100人次至500人次不等,客運收入難以覆蓋運營成本。

此外,番禺區還試點開行定製(預約)便民車(公交)線路。目前共開行定製(預約)便民車(公交)線路15條,投入運力30輛,線路里程主要以5公里範圍內為主,車型統一為5.9米長純電動公交車。通過點對點直達、預約購票的運營模式,有效解決市民短距離、便捷、點到點的出行需求,線路運營效果明顯。

目前,番禺區交通運輸局正在組織實施新一輪公交線網修編工作,經科學分析規劃已形成了番禺區公交線網優化調整規劃研究初稿,規劃調整公交線路31條,新增開行公交線路22條,其中微公交線路8條。今年11月,這份初稿通過了由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大學、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等單位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審,可為解決番禺區群眾“最後一公里”交通出行、加強公交地鐵無縫接駁等問題提供有力的決策參考和科學依據。

視點

微公交運營在前 “雲城1線”憑什麼競爭在後?

業內人士揭秘:如約巴士的優勢在於“快”和“多”

目前,廣州市內各公交公司都有如約巴士的定製服務,白雲區雲城街的“雲城1線”是其中之一。不過,在“雲城1線”開通之前,雲城街蕭崗村一帶就已經有一條微公交線路在運營。“雲城1線”憑什麼和微公交競爭呢?

新快報記者瞭解到,與微公交相比,“雲城1線”在價格上並沒有優勢。雖然“雲城1線”的付費方式和公交車完全一樣,但沒有被納入公交優惠的範圍,長者、學生、羊城通卡持有者都不能享受優惠。

以現在蕭崗村內正在運行的微公交和新開通的街道定製如約公交便民線路(包括“雲城1線”)為例,乘客每搭乘微公交1次付費1元,可以享受羊城通優惠,不過線路比“雲城1線”長1倍,運營車輛數量只有“雲城1線”的一半,所以班車的間隔為15分鐘至20分鐘;而“雲城1線”搭乘一趟付費2元,高峰期3分鐘至6分鐘就有一趟車,相比之下各有優勢。

“市裡也在推微公交,但畢竟不可能一下就覆蓋全市,所以像雲城街這樣主動對接公交公司‘定製’線路的情況,預計會越來越多。白雲區其他街鎮也開始和公交公司接洽,可以預期未來有更多公交運營的便民車線路投入使用。”新穗巴士營運部負責人透露。

這位負責人介紹,“雲城1線”的開通得益於電動車技術的發展,它車身小、續航時間長,可以“鑽”進城中村狹小的道路中。“要開通線路,道路環境很重要。”該負責人表示,“有時候除了道路窄,高空中各種線路也是’攔路虎’”。因為車身有一定高度,有些地方電線、網線拉得太低,公交車也走不了,幸虧現在多數城中村進行了“三線”改造,空中亂拉的線少了很多。在線路開通前的設計階段,雲城街聯合白雲區住房建設交通局、市交警白雲二大隊、白雲區公安分局交防大隊、新穗巴士公司等多個部門和單位在村裡開了幾次現場會,這才解決了“雲城1線”運營環境的問題。

■統籌:新快報記者 李應華 ■採寫:新快報記者 李應華 謝源源 朱清海 鄧毅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