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到26萬的英菲尼迪QX50還是賣不好,這個鍋誰來背?

前幾年,英菲尼迪QX50曾憑藉贊助《爸爸去哪兒》、《極速前進》等大熱綜藝刷了一波存在感,但隨著節目的收官,這款車借勢揚起的水花也就越來越少,如今也僅在國內豪車市場邊緣上徘徊,不受消費者待見。

據英菲尼迪官方數據顯示,在10月份,英菲尼迪QX50售出2103臺,同比增長15.9%,雙位數的增長率不是因為消費者回心轉意,而是因為去年的銷量基礎太薄弱,它在1-10月累計銷量為17848臺,與同級豪華品牌車型相差甚遠。

很顯然,QX50並沒有如東風英菲尼迪所願,起到銷量引擎的作用。有些人常用“叫好不叫座”來形容它,它真的擔得起這個“好”字嗎?不叫座的原因又是為什麼?

降到26萬的英菲尼迪QX50還是賣不好,這個鍋誰來背?

是豪華車?還是高級日產?

“豪華品牌”不僅僅由汽車廠家定義,更需要大眾評審。畢竟,任何車企的最終目的都是要讓消費者買單。

很顯然,英菲尼迪在品牌力方面營造得不夠到位,消費者對其“豪華”之名並不認可,也不信賴。這主要在於其國產前期沒有打好宣傳陣勢,即使曾經藉著《爸爸去哪兒》大幅度曝光,它也沒有抓住機會將品牌理念與高端化形象傳遞給消費群體。在國產化後,它的整個品牌定位並不清晰,且產品線稀少,當下僅有兩款產品,在其餘豪車品牌陸續推新品、搶佔市場的同時,英菲尼迪顯得特別沒有存在感。久而久之,消費者對這個陌生的品牌就更缺少了一份“看見感”,在這種情況下,品牌力又談何塑造呢?

降到26萬的英菲尼迪QX50還是賣不好,這個鍋誰來背?

此外,倦於更新換代也是英菲尼迪的一大弊端。一般來說,每年一小改,3-4年一中改,5-6年一換代是各大品牌的常規,豪華品牌尤其如此。而英菲尼迪能夠將換代期限拖到10年。拿我們今天的主角來說,QX50現款設計源自2013年上市的Q50初代,也就是說它有6年沒有換代了,再好看的設計也抵不過看膩。

英菲尼迪是豪車嗎?現在很多消費者還在思考這個問題,因為在他們看來,它最多算得上是高端日產車。

降到26萬的英菲尼迪QX50還是賣不好,這個鍋誰來背?

發動機、內飾均獲沃德十佳?買過的人才知道苦

QX50採用的2.0T可變壓縮比發動機曾獲沃德十佳,這套發動機的確不錯,低功率版可輸出最大功率245馬力和峰值扭矩380N·m,高功率版可輸出最大功率272馬力,峰值扭矩和低功率版一致。這樣的動力總成在同級競品當中算是很出色的了,而且它擁有一項獨門黑科技,即在不採用混合動力的情況下,同時兼顧動力與燃油經濟性。

聽起來非常不錯,但它千不該萬不該配上一臺CVT變速箱,筆者並不是貶低CVT變速箱,它貴在平順與節油,但在動力傳輸效率上並不友好,放在家轎領域倒是很恰當。但是這是在豪車領域,放眼整個豪車市場,估計只有英菲尼迪給自家產品配上CVT變速箱,對加速性能、操控性能有需求的消費者只能“敬而遠之”了。

降到26萬的英菲尼迪QX50還是賣不好,這個鍋誰來背?

無論是2.0T可變壓縮比發動機還是CVT變速箱,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省油。然而在小熊油耗上可以查詢到,QX50高功率版的百公里油耗為10.61L,低功率版百公里油耗為9.97L,而同級別車型如奔馳GLC高功率版百公里油耗為10.59L,奧迪Q5L高功率版百公里油耗為9.63L。這樣看來,QX50的“黑科技”落在實際使用情況時似乎不太奏效。

QX50的內飾也曾獲得沃德十佳,風格簡明雅緻,用料細膩到位,但就門板而言,就用了四個不同的材料搭配,其中就包括奧司維&麂皮產品,整個中控臺也用足了碳纖維。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套沃德十佳內飾需要花費1.998萬元選裝才能享受得到。

降到26萬的英菲尼迪QX50還是賣不好,這個鍋誰來背?

其次,中控屏分辨率低、界面老套、操作邏輯不清晰,也讓消費者扣了不少分。

降到26萬的英菲尼迪QX50還是賣不好,這個鍋誰來背?

空間不佔優勢,慘遭同級碾壓

國內消費者崇尚以大為美,許多品牌國產化後都會選擇加長,以此滿足消費者對空間的要求。然而“老頑固”英菲尼迪再次固執己見,QX50國產化後,車身尺寸仍舊和海外版一樣。倒也不是說非要加長,但是QX50本身的車身尺寸就不佔據優勢,其長寬高分別為4705*1903*1678mm,軸距為2798mm,這在中型SUV當中並不出挑,跟同級競品相比也沒有什麼優勢。這樣看來,英菲尼迪QX50錯過了一次給自己加分的機會。

降到26萬的英菲尼迪QX50還是賣不好,這個鍋誰來背?

降到26萬的英菲尼迪QX50還是賣不好,這個鍋誰來背?

以“價”換來的不是“量”,而是負面效果

在銷量不濟的情況下,東風英菲尼迪選擇了以價換量,現在的QX50降價兇猛,有些地方起售價甚至低至26萬(官方指導價39.18萬-46.98萬元)。在豪華品牌基礎薄弱的情況下,QX50大幅降價,更不利於其高端形象的樹立,其溢價能力和消費者的信任感也會同步下降。

即使是降價,QX50也不能有效達到“換量”效果,因為同級產品如奧迪Q5L、凱迪拉克XT5、沃爾沃XC60、雷克薩斯NX、路虎發現神行等的優惠力度也不小,而且它們的品牌力勝於英菲尼迪,消費者更願意選擇一個較為熟悉、較有知名度的品牌。

降到26萬的英菲尼迪QX50還是賣不好,這個鍋誰來背?

寫在最後

英菲尼迪QX50是一款好車嗎?它是的。但是市場上好車太多了,能不能得到青睞才是問題。QX50在品牌上沒有打響名號,在產品力上也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品牌沒做好讓消費者不會想起它,產品力不突出讓消費者不願選擇它。如果QX50還不謀求突破與改變,只會繼續涼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