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初的政治格局,看光影交錯的貞觀之治

公元626年農曆6月4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兩個月後的8月8日,李世民登基,成為唐朝第二代皇帝,是為唐太宗。此時,距離玄武門之變的發生僅僅只有兩個月時間。縱觀歷史,秦始皇統一六國,實現了真正的中央君主集權制,從此形成了將所有權力都集中於皇帝一人之手的中國王朝體制,在此基礎之下,不允許有任何中間環節的權利形態存在。只要一天不完成最高權力的交接,就不會出現穩定的政治局面,即便在父子兄弟等情人之間也不例外。

從唐初的政治格局,看光影交錯的貞觀之治

(唐太宗畫像)

李世民就是個範例,因為李世民剛剛通過殺掉兄弟才掌握實權,將來皇位非他莫屬,完全可以擔任一段時間的皇太子再說,但李世民之並沒有那麼去做。所以,李世民的所作所為,完全給人一種步步為營的姿態。而事實也並非完全如此,主要原因是當時突厥人大兵壓境,局勢的變化,要求李世民必須挺身而出。所以,突厥的入侵加速了李世民取父親李淵而代之的步伐,這也許就是歷史的巧合吧!

貞觀之治前奏——征服突厥,李世民政治上的第一道光環

隋文帝后期,啟民可汗率突厥歸順隋朝,之後與隋朝基本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然而到了其子史畢可汗時,隋朝進入動盪不安的煬帝末世,突厥與隋的關係誰出現了逆轉。大業11年(615年),隋煬帝被突厥圍困於雁門關,九死一生才得以逃脫。從此,突厥便以凌駕於中原王朝的姿態示人,於是在隋末華北各地嶄露頭角的群雄之中,諸如竇建德及其不下劉黑闥以及高開道、劉武周、薛舉和李軌等人,無不看突厥人的臉色行事。

從唐初的政治格局,看光影交錯的貞觀之治


實際上,李淵太原起兵的背後就有突厥人的影子,據說當時突厥曾借給李淵1000匹戰馬和2000名騎兵。此舉在起到加強唐軍力量的同時,另一方面也有監事唐軍心動的目的。當然,也不排除二者之間有某種約定,即在唐軍佔領長安以後,付一定的報酬給突厥人。然而,當唐軍控制長安以後,一方面對突厥繼續採取低姿態,另一面卻連接制服群雄,開始邁向全國統一之路。

當突厥意識到局勢已經發生變化,一種危機感油然而生,因為倘若等唐朝完成統一大業鞏固了政權,不僅此前突厥對中原指手畫腳的優勢將不復存在,而且鹿死誰手也不得而知。於是,武德七年(624年)頡利可汗繼位後,開始率領10萬騎兵大舉南進。並終於在武德九年(626年)至西北攻入,兵臨長安城下。此舉,顯然是由於突厥看中了玄武門之變後唐朝內部混亂而趁火打劫、渾水摸魚。

從唐初的政治格局,看光影交錯的貞觀之治


李世民為了順利度過這場危機,遂決定自己站在最前沿,因此倉促登基,接受挑戰。李世民繼位20天以後,突厥大軍飲馬渭水便橋。李世民聞訊,立即率領六位重臣奔赴便橋,痛斥對岸的頡利可汗。頡利沒有想到唐太宗會親自前來,大吃一驚,同時看到不遠處嚴陣以待的唐軍,頡利感到恐慌,遂與便橋上與唐太宗握手言和,並立即撤走了突厥大軍。

實際上,唐太宗早已經預料到了突厥的進攻,並提前做好了從背後夾擊突厥軍的準備,有備無患,底氣十足。同時另一方面,頡利心裡也很清楚,如果在長安附近長期對峙下去勢並沒有勝算。經渭水之盟,新皇帝李世民總算度過了這次危機,唐朝藉此機會凝聚人心,強化內部團結,同時也找到了戰勝突厥的契入點。這個契入點就是突厥因內部矛盾引起的軍紀渙散,表面聲勢浩大,實際一盤散沙。

原來,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之間的存在微妙關係,突利可汗是始畢可汗的嫡長子,突厥之嫡系,而現在只是其叔叔頡利可汗之下的一個小可汗。另一方面,唐太宗在為秦王時代就與突利可汗結拜了兄弟,於是更為接近拉攏突利、孤立頡利提供便利。後來,恰逢草原連年大雪,家畜多凍餓而死,突厥陷入饑荒狀態。唐太宗抓住這一機會,一方面送糧草救援於突利,另一方面任命李靖、李勣為主將,向頡利發動進攻。

從唐初的政治格局,看光影交錯的貞觀之治

(頡利可汗劇照)

貞觀四年(630年)2月,頡利被唐軍俘獲。至此君臨北亞的突厥帝國(東突厥),即突厥第一汗國,遂宣告滅亡。頡利可汗被押送長安,雖然沒有性命之憂,但經常為李世民在酒席上起舞助興。往事不堪回首,最終頡利在一絲寂寞,兩點閒愁中,鬱悶而死。

突厥帝國的滅亡,如一聲驚雷,給各遊牧民族的酋長們帶去強烈震撼,對於繼位僅三年半就擊敗了北方強國的唐太宗之偉業,他們感到膜拜和敬佩。於是,他們在協商之後,共同推舉唐太宗為凌駕於各組織上的“天可汗”。由此,歷史上誕生了第一位中國皇帝和遊牧世界的天可汗於一身的君主。

貞觀之治的良好開端

如上所述,解決突厥問題,就是擺在唐朝眼前的最大難題,李世民一氣呵成,給太宗時代開啟了一個好的開端。同時,貞觀二年(628年),隋末群雄中最後一支殘存勢力梁師都也被消滅,全國統一宣告完成。於是,自此以後,唐太宗致力於安撫民生,讓經過戰亂以後疲憊不堪的民眾休養生息,同時全力以赴整頓政治體制,開始了在後世廣為人知的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膾炙人口,一個世紀後,文人吳兢的《貞觀政要》更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該書是唐太宗與臣下的問答集,通過具體的問答對於君臣之間應該有的關係,以及政治上最為重要的東西等問題進行了梳理解說。這本書的主旨可歸納為:作為君主來說應該怎樣對待臣下們的意見,臣下的諫言又如何把握好分寸,二者相輔而行,以便推行寬鬆的政治。另一方面,作為臣子則要公正清廉,不畏權勢,勇於勸諫,克己奉公。後世的人們通過《貞觀政要》一書,將貞觀之治看作君主政治的理想形態。

從唐初的政治格局,看光影交錯的貞觀之治


表面上看,唐太宗之所以如此重視諫言政治,是因為之前有一個排斥臣下意見、一意孤行而導致亡國的君主隋煬帝。正是為了不重蹈覆轍,唐太宗才身體力行,努力把自己的形象打造成一個善政的實踐者。然而,如果僅這樣看待唐太宗的話,那就是隻看其表,忽視其裡了。不可否認,從作為皇帝的資質來看,無論在把握未來的構想能力和行動能力方面,還是在學問以及文學素養等方面,隋煬帝都要高出唐太宗一籌。

正因如此,唐太宗才另闢蹊徑,將隋煬帝塑造成一個徹頭徹尾的惡棍和反面典型。並通過重視臣子的諫言這一策略,及各方面與隋煬帝反其道而行之,千方百計地打造自己的明君形象,藉以洗刷玄武門之變而帶來的陰影。所以,唐太宗非常在意人們如何評價自己的政績,幾次欲窺視《起居注》內容,但都被相關人員拒絕。因為,《起居注》是將帝王言行記錄傳諸後世,按照當時的規定,是不能讓君主本人看的。而唐太宗卻按耐不住想看起居住的慾望,由此可見他所謂的慾望其實是一種虛心的表現。

的確,唐太宗可以歸入有能力的皇帝這一類人物,正是他促使了政治上相對穩定的貞觀時期。但是,輕易斷言唐太宗一定就像後來被人們追捧為一代明君,而隋煬帝則完全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暴君,是很草率的。但無論怎麼說,唐太宗的貞觀之治是唐朝歷史發展的一個良好開端。

貞觀之治的本質

李淵建唐,最早打出的大政方針還是迴歸開皇舊治,也就是說否定隋煬帝而回歸隋文帝前半期的體制之中去。而隋末群雄無一例外,幾乎每股勢力都鮮明地打出了這一方針。這是因為倘若不明確表示出否定隋煬帝的立場,就無法得到當時人們的理解和擁護。可見,開皇之治成為己經成為隋朝以後泛政治中的一個風向標。

從唐初的政治格局,看光影交錯的貞觀之治

(隋文帝畫像)

所謂開皇之治,也就是指基於開行律令的政治體制。其政治軍事的主軸置於長安,以觀中本位政策為其支柱。控制了長安的唐李源集團,請憑這一點就已經佔據了號令天下的有利地位。於是作為新王朝的法治體系,高祖李淵首先發布了以開皇律令為範本的武德律令,其後又屢次修訂成為唐代的第一號律令。

進入了唐太宗的統治時期,太宗命令房玄齡等人編纂新的律令格式。並於貞觀11年(637年)正月完成。新律令刪除了隋開皇自唐武德法令中的繁瑣部分,一個成為後世模範的體制就此誕生。可是在勞神費時精心制定的這一制度中,其實有相當的部分與隋煬帝時代的東西相重和。比如分別代表二個朝代府兵制的“鷹揚府”與“折衝府”,其實是一種換湯不換藥的存在。事實上,唐太宗在否定隋煬帝的同時,為實行新的國家體制而好不容易做出的選擇,卻仍然擺脫不了隋煬帝路線影子的存在,這也是唐朝進退維谷的兩難處境,將來的高句麗之徵正好印證這點。

從唐初的政治格局,看光影交錯的貞觀之治

(隋煬帝畫像)

唐太宗在位23年,前十年間奉行諫言政治,由於其本人虛心納諫,因而政治空氣清新。進入後半期,志得意滿,頗有頹廢奢靡之風。魏徵察覺到了這些跡象,向李世民提出著名的十條戒嚴,企圖阻止這種情況繼續發展。然而,等貞觀七年(643年)初,魏徵去世後,就再也沒有人能夠制止唐太宗的行動了。其結果在圍繞繼承人問題以及出兵高句麗的問題上,唐太宗均未能做出冷靜的判斷,成為他晚年的一個汙點。

貞觀之治的陰影,遠征高句麗

高句麗在隋朝時就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後來因侵犯遼水之西的隋境,引來隋朝鋪天蓋地般的征討。隋朝滅亡到唐朝初年,高句麗得到一定的修整。唐武德七年(624年),高句麗接受唐朝的“高麗王、遼東郡王”的冊封,以後一直與唐朝保持著穩定的關係。但642年,高句麗的權臣泉蓋蘇文通過發動政變掌權,並於百濟聯手開始打壓新羅。

新羅危在旦夕,只能向唐朝求援,於是唐朝開始出面調解,督促三國的和解。然而高句麗卻並不接受唐朝的調停。唐太宗認為治病尋根,想要恢復遼東安定必須除掉元兇泉蓋功文。貞觀19年(645年),唐朝派遣水陸10萬大軍,發動了對高句麗的進攻。唐太宗本人也輕率大軍度過遼水,對安市城進行攻擊。然而,這次遠征卻因高句麗方面的頑強抵抗以及冬季的來臨不得已而撤兵。

從唐初的政治格局,看光影交錯的貞觀之治


唐朝戰爭損失,雖然趕不上當年的隋煬帝,但戰爭過程極其失敗的方式卻與隋朝同樣。貞觀21年、22年,唐朝又分別兩次出兵高句麗,結果勞師動眾,卻收效甚微。唐太宗感慨地說,倘若有魏徵在,當不至於此!

太子廢立,貞觀之治的落日悵望

唐太宗晚年,在立儲問題上大費周章。太宗本人是通過殺死親兄弟才登上寶座的皇帝,併為此而一直遭人詬病。因此,他才下決心再也不能讓自己的繼承者也重蹈覆轍。太宗的正妻皇后長孫是鮮卑出身,以先賢德內惠著稱於世。長孫皇后為唐太宗生有三子,即長子李承乾,次子李泰,九子李治。

李世民繼位不久就馬上立長子李承乾為皇太子,由此看來,嫡長子繼承大位已經成為定局。可是,李承乾並未能保住太子之位。貞觀17年(643年)4月,李承乾因謀反而被廢黜。李承乾之所以走上絕路,完全是是因為唐太宗太過分寵愛魏王李泰,並且露出如何如有可能的話,想讓魏王成為繼承者的態度。

魏王李泰心寬體胖,頗具長者風範,不僅招攬學者在自己身邊,而且特別擅長討太宗皇帝的歡心。最終,深感焦慮的李承乾受侯君集等人的蠱惑而謀殺李泰及父親李世民,結果飛蛾投火、自取滅亡。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糟糕的局面,實際上是太宗皇帝自導自演的悲劇。

然而,皇長子李承乾消失於政治舞臺,魏王李泰並沒有如願登臺,原因是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主張擁立晉王李治。長孫無忌的邏輯是,太子爭位之亂,魏王李泰也有責任。所以皇太子應該由此事毫無關係的晉王李治來出任,接連遭受挫折而身體每況愈下的太宗竟然接受了這個令人費解的邏輯。

從唐初的政治格局,看光影交錯的貞觀之治

(唐高宗李治畫像)

貞觀17年4月下詔立李治為皇太子。當時李志僅僅只有16歲。長孫無忌當然打的是自己的如意算盤,因為作為這位年輕皇太子的監護人,將來在唐太宗過世以後,仍可確保自己的政治地位。然而他不知道這件事情不僅極大地改變了唐朝的命運,而且也導致了他自身悲劇的結局。因為,沒有人會預料到若干年後的唐朝,將會是一個女人的時代。

結語:公元649年,唐太宗與世長辭,貞觀之治宣告終結。這時的唐朝在經濟力量方面還很弱,與隋朝最盛時期也不可同日而語。此外,當時的政治領域裡也還存在著很多學而未決的課題,因此我們認為後世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貞觀之治的形象,與當時的現實未必一致。但是,貞觀之治的歷史影響非常深遠,而且足矣垂範後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