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父亲是李鸿章的外孙,他的不幸要从李鸿章说起

民国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出身显赫,她的祖母李菊耦是清朝宰相李鸿章的长女,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朝清流派代表人物。但她的父亲张志沂(又名张廷重)却默默无闻,一事无成,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败家子少爷。

张志沂是李鸿章的外孙,一点都没有李鸿章的精明能干,也没有李鸿章的事业辉煌,古语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而从李鸿章到张志沂,才不过三代,就败落了。

张爱玲的父亲是李鸿章的外孙,他的不幸要从李鸿章说起

看看张志沂的行为,他没有一点豪门公子的风范,不但一生无事业,还不务正业,抽大烟,逛青楼,养姨太太,最不可思议的是,他身为书香门第出身的读书人,居然为了后妻痛打女儿,连妹妹都打了。

按理说,读书人从小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不耻干打人骂人之事。张志沂国学底子很深,旧体诗做得很好,是一个合格的读书人。1934年,14岁的张爱玲写小说《摩登红楼梦》,张志沂很是欣赏,亲自为之撰回目。

张志沂是一位旧式文人,可是他干出的事却不点不斯文,不像一个体面周正的文化人。张志沂这个人真的很怪,他为什么会这样?用张爱玲小说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如果你见过以前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张爱玲的父亲是李鸿章的外孙,他的不幸要从李鸿章说起

虽然出身豪门,可是张志沂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过得并不好,他的不肖要从他的外祖父李鸿章说起,是李鸿章做事欠妥才造成子孙的不幸。

李鸿章为了收买人心,减少政敌,就想笼络清流派的大臣张佩纶,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张佩纶成为他的朋友,这个好办法说好听了就是联姻,说不好听就是美人计。

当时李鸿章的长女李菊耦年方22岁,青春貌美,还没有嫁人。清朝都是包办婚姻,不用自由恋爱,媒人一说合,亲事就成了。一般百姓人家的女儿十几岁就嫁人了,为什么李鸿章的长女到22岁还没有结婚呢?

张爱玲的父亲是李鸿章的外孙,他的不幸要从李鸿章说起

这是因为李鸿章想用女儿进行联姻,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结果他看中了张佩纶,就把长女李菊耦嫁给了张佩纶。这门婚姻实在是不合适,张佩纶年过四十,丧偶两次,前妻生的儿子都快成年了。李菊耦不但是填房后妻,而且一嫁过来就当了后妈。

那个时代很讲究嫡庶之别,不但正妻和小妾的地位不同,原配和填房的地位也不同。当时有一句俗语就是“家有三斗粮,不让女儿当填房。”

而李鸿章家里何止有三斗粮,却让女儿当了填房。李鸿章是为了自己的事业牺牲了女儿的幸福。而李菊耦也没有办法,只能嫁过来,红颜白发,一树梨花压海棠。

虽然李菊耦是相府千金,但是她做不到表面贤惠,她不喜欢丈夫前妻的儿子张志潜,教训张志潜极为严厉。张志潜又怕后母李菊耦,又厌恶后母李菊耦。


张爱玲的父亲是李鸿章的外孙,他的不幸要从李鸿章说起

李菊耦为张佩纶生下两女一儿,存活的只有一儿一女,就是儿子张志沂和女儿张茂渊。

张佩纶在55岁病故时,李菊耦才36岁,一双儿女还很年幼,儿子张志沂7岁,女儿张茂渊才2岁。

丧夫后,李菊耦郁郁不欢,每天所做的事就是闭门教子。她天天逼着儿子张志沂背书,如果张志沂背不出书,就会挨打,还被母亲罚跪。

因为怕儿子出门胡作非为,李菊耦就给儿子穿颜色娇嫩的老式衣服,满帮绣的花鞋,这让张志沂很不好意思,所以他也不好意思出门了。

李菊耦在45岁时病逝了,张志沂才15岁,他和9岁的妹妹张茂渊就由同父异母的哥哥张志抚养。从此张志沂没人管了,就可以任意行为。

张爱玲的父亲是李鸿章的外孙,他的不幸要从李鸿章说起

张爱玲的父亲、姑姑、伯父

多年以来,张志沂被寡母严加管教,现在终于有了自由,于是他就放纵自己,而同父异母的兄长自然不希望他学好,由着他胡来。

李鸿章给女儿李菊耦的嫁妆甚多,就成了李菊耦的遗产,张志沂继承母亲的遗产,任意挥霍,他一辈子也没有工作过几天,唯一的工作就是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还是堂兄介绍的。

但是张志沂哪里能受工作的苦,没干几天他就辞职了,反正母亲留下的遗产够他花一辈子,直到1948年他就把遗产花完,带着后妻搬入一间十平方的小屋,1953年他就病故了。真是钱花完了,人就没了。

张志沂身为宰相外孙,但一事无成,只是一个败家少爷,他的不幸应该和李鸿章有关系,就是因为李鸿章把年轻美貌的女儿嫁给40岁的大臣张佩纶,导致女儿早早丧偶,外孙无人教管,同父异母的长兄也起了不好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