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鋰電池回收市場將達到60億美元

伴隨新能源汽車發展,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也越發引起關注。—部分動力電池開始進入報廢期,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迫在眉睫。有研究預計,到2020年動力鋰電池報廢量將達32.2Gwh,約50萬噸,到2023年,報廢量將達到101Gwh,約116萬噸。

2018年2月底工信部等7部委聯合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要求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主體責任。通過階梯利用、再生利用等辦法,由具備資質的企業按照相關技術規範進行拆解,從中提取鈷、鎳、錳、鋰等有價值的金屬,對其他不可利用的殘餘物依據環保法進行無害化處置。

到2030年鋰電池回收市場將達到60億美元

廢鋰電池的處理上,首先要對其進行預處理,包括放電、拆解、粉碎、分選;拆解之後的塑料以及鐵外殼可以回收;然後再對電極材料進行鹼浸出、酸浸出,多種程序之後然後再進行萃取。

潔普廢鋰電池破碎生產線由GF系列四軸破碎機、磁選除鐵器、皮帶輸送機、智能降塵系統和智能監測系統組成,用於廢鋰電池回收預處置。該生產線對廢鋰電池進行預處理,包括放電、拆解、粉碎、分選;拆解後的塑料及鐵外殼回收;分選後的電極材料在進行鹼浸出、酸浸出、除雜後,進行萃取。

廢舊鋰電池需提前經由放電設施釋放電池中剩餘電量。首先由GF系列四軸破碎機對廢鋰電池進行粉碎處理。GF系列四軸破碎機有四組剪切刀輥、四組剪切刀輥採用不同的刀具結構互相配合,物料進入撕碎箱體內部後,經過四組刀輥上的刀片撕扯、剪切作用被撕碎成小塊的物料。粉碎後的物料經過磁選除鐵器進行分離,將金屬與黑粉分離。該生產線配置有專業降塵裝置,對外界無汙染。

潔普廢鋰電池破碎處理工藝設備裝置採用物理法實現電池中各組分的分離和收集,利用全自動化物理機器回收過程不需引入任何化學試劑,具有電解液回收效率高,粉塵得到有效收集,具有綠色低碳、環保節能、便於產業化等特點。

目前動力蓄電池回收再利用主要包括梯次利用和資源回收兩個環節。一般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容量衰減至80%以下時,就不能完全滿足汽車動力需求,但可用於其他領域。汽車上報廢的動力蓄電池,仍可用於備用電源、電力儲能、場地電動車等領域,這就是梯次利用。

事實上,不管是廢鉛蓄電池還是動力蓄電池,回收其實並不難,難的是怎麼處理回收後的電池,也就是拆解、再利用技術,以及在其回收再利用過程中存在的環境風險防控,對環境汙染防治要求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