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攔阻索,為何如此重要?美俄都不賣,我們自己造

由於航空母艦與陸地機場不同,其長度遠遠小於陸地機場,因此需要一種特殊的技術,將戰鬥機迅速停止在航母上。

航母攔阻索在航空母艦上的重要作用,就是鉤住戰鬥機,讓戰鬥機在航母上短時間內停住,安全降落在甲板上。

航母攔阻索,為何如此重要?美俄都不賣,我們自己造

不管是採用垂直起降的戰鬥機,還是採用航母攔阻網,都不如航母攔阻索實用。航母攔阻索能夠鉤住採用常規起降方式作戰的固定翼艦載機,這種艦載機比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載彈量要高,技術要求卻更低。而航母攔阻網由於使用不便,效率較低,因此一般作為備用應急方案。在航空母艦上最重要的戰機降落技術,仍是攔阻索技術。

航母攔阻索,為何如此重要?美俄都不賣,我們自己造

在世界航母發展史上,首先裝備攔阻裝置的是美軍蘭利號航空母艦。這艘航空母艦採用在兩前樹立兩個支撐塔的方式,讓攔阻索通過滑輪組繞過支撐塔,在攔阻索的兩端墜上重物。如果飛機鉤住了攔阻索,拽著攔阻索往前飛,帶動重物沿著支撐塔往上跑,這樣飛機就可以很快降速。

後來英國人設計了一種液壓攔阻索,美國引進之後,使用了接近100年時間。這項技術後來逐步升級為現代航母上普遍使用的液壓阻攔系統。它一般由制動器械、液壓緩衝裝置以及攔阻索冷卻系統等部分組成。在美軍航母上,一般採用的是MK7液壓阻攔系統,但由於太過笨重,而且自動化模塊化程度不夠,因此美軍發展了先進的AAG電磁阻攔系統,已經在福特級航空母艦上運用。

航母攔阻索,為何如此重要?美俄都不賣,我們自己造

航母的攔阻索對於航空母艦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裝備。全球總共有9個國家可以製造航空母艦,但是在中國擁有航母之前,能夠製造現代攔阻索的國家只有美國和俄羅斯。而且俄羅斯如今已經不能獨立製造航母攔阻索,只能從烏克蘭進口相應的材料,才能做成航母攔阻索,因而俄羅斯只能算半個。

航母攔阻索,為何如此重要?美俄都不賣,我們自己造

航母攔阻索並不是隨便鉤住就可以讓戰鬥機停止,其中有很多技術講究。一般情況下,現代航空母艦都設置有3至6道阻攔索。

第一道阻攔索,在飛行甲板尾端36米到51米的地方,以後每道攔阻索間距大約為12米到18米,最後一道攔阻索後邊再設置一道攔阻網。這道攔阻網一般情況下並不需要啟用,只有在特殊情況時,作為最後的備份使用。如果出現緊急情況需要使用攔阻網,工作人員只需要2分鐘,就可以將這道最後的救命稻草立起來。

航母攔阻索,為何如此重要?美俄都不賣,我們自己造

戰鬥機在航空母艦降落的時候,首先是把速度放慢,慢慢接近航空母艦,然後將起落架和襟翼往下放,尾鉤也放下,開始向甲板尾部俯衝。只要戰機的高度夠低,尾鉤就能夠鉤住甲板上其中一根攔阻索,最終戰機的速度越來越小,直至停下。

最終,戰機會被航母的攔阻索猛拽,向後滑動一小段距離,才會自動從戰機尾鉤上脫落,恢復到最初的位置。艦載機在攔阻索的作用下,總體在減速,但飛機並不敢過於降低飛行速度,原因是為了防止沒有鉤住攔阻索,還能再次復飛。

航母攔阻索,為何如此重要?美俄都不賣,我們自己造

航母甲板近觀很大,但飛行員在空中俯視航空母艦時,其大小與一個火柴盒差不多。所以會造成視覺失誤,在降落航空母艦時,不一定能夠鉤住攔阻索。很多國家都曾因阻攔索問題,發生奪命事故。

航母攔阻索,為何如此重要?美俄都不賣,我們自己造

2013年9月11日,美軍華盛頓航空母艦參與演習,

一架大黃蜂艦載機在華盛頓號航空母艦降落時,雖然鉤住了攔阻索,但因為攔阻索年限已過,居然斷裂了。這架大黃蜂戰鬥機已經減速到無法起飛,但又停不下來,因此直接墜海。

飛行員靠彈射逃生撿回一條命,但攔阻索在斷裂的時候橫掃甲板,只有一個穿黃色制服的工作人員靈巧跳躍,躲開了奪命繩索。其他人就沒有那麼幸運,斷裂的攔阻索如巨蟒一般,總共掃倒了12人,其中有多人的雙腿直接被掃斷,只能在輪椅上度過下半生。

航母攔阻索,為何如此重要?美俄都不賣,我們自己造

2016年3月18日,美軍一架E-2C預警機在艾森豪威爾號航空母艦降落時,雖然也鉤住了阻攔索,但因為阻攔所儲能裝置並未產生足夠力量拉住它,這架預警機衝出了航空母艦跑道。由於飛行員經驗老到,再加上這架預警機屬於螺旋槳飛機,起飛速度相對較低,成功復飛,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航母攔阻索,為何如此重要?美俄都不賣,我們自己造

相對於美軍的萬幸,俄羅斯就比較慘了。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在2005年9月進行訓練時,一架蘇33艦載機降落之後,已經鉤住了攔阻索,但由於攔阻索長期維護不當,質量嚴重下降,馬上斷裂了。蘇33艦載機屬於重型艦載機,根本無法重新起飛,衝出甲板墜入大海。

航母攔阻索,為何如此重要?美俄都不賣,我們自己造

2016年的冬天,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開往敘利亞的途中,進行艦載機訓練。第一架成功著艦,第二架也勉強成功。不過第二架艦載機在著艦之後,拉斷了第二道攔阻索,最終鉤住了第四道攔阻索才停下來。

但第二架艦載機已經將剩下的3條攔阻索糾纏在一起,地勤人員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更換完畢。因此,第三架米格29戰鬥機在空中耗盡燃油之後,一頭栽入了大海。在當年的12月5日,俄羅斯另一架蘇33戰鬥機,同樣因拉斷攔阻索墜入海中。

俄羅斯抱怨攔阻索採用了烏克蘭生產的材料,才導致事故頻發,對外界公開了俄羅斯本身並不具備完整的攔阻索製造能力。

航母攔阻索,為何如此重要?美俄都不賣,我們自己造

相對於美國和俄羅斯,印度的攔阻索事故顯得有些戲謔。

2014年6月,印度一架米格29K艦載機在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上降落時,本來計劃鉤住第二道攔阻索,但這架米格29K艦載機錯過了第二根攔阻索。幸運的是,它鉤住了第三根攔阻索。不幸的是,當時的艦載機飛行員認為自己沒有鉤住攔阻索,於是加速啟動復飛,悲劇就在這時發生了。

這一架艦載機高飛了數米之後,被第三根攔阻索生生拉下,直接砸向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的甲板,導致該型戰機的起落架直接報廢,整個戰機的維修費用,相當於購買半價戰鬥機了。

我國已經擁有了遼寧艦,國產航空母艦也已橫空出世,早已解決了航母攔阻索的問題。在這背後,是心酸而又勵志的故事。

當時我國輾轉購買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時,美國和俄羅斯都不樂意,美國更是暗中使絆,我們要從美國獲得攔阻系統技術是絕無可能的。我國向俄羅斯提出想進口俄羅斯的攔阻索技術時,俄羅斯遮遮掩掩,與我方進行了長時間的談判,最後關頭卻拒絕了,差點讓遼寧艦無法服役。

借鑑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之後,我們的科學家埋頭苦幹,經過數萬次的實驗,終於研製出符合技術要求的阻攔索。2012年11月,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降落在遼寧艦上,意味著我們的航空母艦攔阻索技術,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

航母攔阻索,為何如此重要?美俄都不賣,我們自己造

2016年12月,央視曾報道稱,我最新一代的攔阻索可以攔阻瞬時載荷超過150噸的艦載戰鬥機,這一水平與美軍福特級航空母艦採用的電磁系統處於同一水平,可以說已經處於世界第二。航母攔阻索不再是我們發展航空母艦技術的攔路虎,我們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了航母攔阻索技術!此處應該有掌聲,獻給自強不息、頑強攻關的科學家,獻給英勇無畏、敢於挑戰的人民海軍航母精英!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