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某創業板公司一則“10轉9”的擦邊球式"高送轉"公告,引發了資本躁動。公告之後,截至目前公司股價已獲4連板。
是“高送轉”行情要捲土重來嗎?今天小編來跟您聊一聊。
01、什麼是高送轉
顧名思義,高送轉就是高比例送股和轉增股。
2018年11月23日,上交所、深交所聯合發佈《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以下簡稱《高送轉指引》),對高送轉做出了明確定義:
❶ 上交所:每10股送轉比例合計達到或超過5股為高送轉。
❷ 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每10股送轉比例合計分別達到或超過5股、8股、10股為高送轉。
這也就是為什麼,小編將開篇的案例叫做“擦邊球”式的高送轉了。除了明確定義和標準,下面兩點你更應該知道:
高送轉原理
股份多了,價值多了?非也!高送轉其實好比切蛋糕,同樣的蛋糕,原來平分兩塊,一人一塊。現在平分了四塊,一人二塊。但是人的心理總是很微妙,多數人還是感覺兩塊總比原來的一塊多了。
高送轉動機
高送轉原本可以幫助中小企業迅速擴大股本,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強的常規方法。但是,卻被一些上市公司玩壞了。
部分上市公司為了配合大股東、高管減持,利用高送轉吸引資金,抬高股價。市場甚至一度出現,10送轉15、甚至出現10送轉30的情況。
正是為了合理規範上市公司的送轉股行為、避免高送轉亂象,2018年11月23日,上交所、深交所才聯合發佈《高送轉指引》,對實施高送轉的公司提出了明確的門檻要求:
❶ 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轉方案的,其最近兩年同期淨利潤(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應當持續增長,且每股送轉比例不得高於上市公司最近兩年同期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
❷ 上市公司送轉股方案提出的最近一個報告期淨利潤或預計淨利潤為負值、淨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或者送轉後每股收益低於0.2元的,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
❸ 上市公司不得利用高送轉方案配合股東減持。上市公司提議股東、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以下簡稱相關股東)在前3個月存在減持情形或者後3個月存在減持計劃的,公司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
❹ 上市公司存在限售股(股權激勵限售股除外)的,在相關股東所持限售股解除限售前後3個月內,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
隨著監管趨嚴,近兩年實施年報高送轉的公司數量明顯縮水,2018年年報實施高送轉的公司僅有3家。但從個股表現看,似乎資本對於該類事件的追捧熱度並未減退。
02、高送轉行情的窗口期
小編將高送轉事件進行了流程拆解,並按照關鍵時間節點,分別進行了數據測算。看看高送轉事件對於上市公司股價的表現,究竟能帶來什麼影響。
正常來說,一份高送轉方案從提出到實施,會經過以下幾個關鍵節點:
預披露/預案→股東大會公告→實施公告→股權登記→除息除權→紅利發放。
上述關鍵節點中:
- 預披露或分紅預案標誌著送轉方案的提出;
- 股東大會公告則是對高送轉方案的最終表決結果;
- 實施公告意味著送轉實施進入倒計時;
- 股權登記日和除權通常是相鄰的兩個交易日,意味著紅利正式進入發放階段。
根據上述節點,小編選取近5年(2014-2018)年報的高送轉數據,並按如下不同窗口期來測算高送轉行情的效力。其中,高送轉界定標準以上述2018年《高送轉指引》為準。
預案公佈前
有計劃實施送轉的公司,一般會有預披露及預案公告。小編在統計分析年度分紅預案公佈前的股價表現時,以最早發佈的公告為準。
通過統計發現,近5年年報實施高送轉方案的公司:
在預案公佈之前,相關公司的累計表現均跑贏大盤。前30日的累計超額收益平均達6.72%。不同年份對比來看,2014、2018年年報實施高送轉公司的預案前超額收益更為顯著,這或與2015年及2019年年初的大盤熱度有關。
由此可見,在高送轉預案公佈之前,提前佈局相關潛力公司有機會獲得較為明顯的超額收益。且大盤表現優異的年份,個股的超額收益越明顯。
預案公告後
預案公佈,即意味著計劃高送轉的公司終於揭曉。
通過統計發現,近5年年報實施高送轉方案的公司:
在預案公佈之後的4日內均有一定的超額收益,平均超額收益為4.42%。不同年份對比來看,2014年年報高送轉公司表現最為搶眼;2018年的高送轉公司在預案公佈之後表現不盡如人意,且預案公佈後的第五個交易日累計收益即跑輸大盤。
也就是說,在高送轉方案公佈後,股價短時均有一定的催化效應。不過2018年的短時超額收益已大幅縮水,且預案公佈後第5日的累計表現已跑輸大盤,值得大家關注。
實施公告後
一般來說,實施公告日與除權除息日之間間隔較短,多為5天左右。
通過統計發現,近5年年報實施高送轉方案的公司:
在實施公告日與除權除息日間,相關公司股價表現均跑贏了大盤(超額收益均為正);不同年份對比來看,同樣是2014年年報高送轉公司的期間表現最為搶眼;2018年年報高送轉公司的期間則表現最弱,且相關公司期間漲幅均值為負。
近5年年報高送轉個股
分紅實施公告日至股權登記日區間表現(%)
雖然近5年高送轉公司在分紅實施日至股權登記日區間取得了超額收益,存在一定的“搶權”行情。但2018年開始相關個股的平均漲幅已為負,值得關注。
除權除息後
除權除息後股價降低,一部分資金或因看好公司發展,而助推股價上漲並高於“除權”前,即我們常說的“填權行情”。
完成除權除息日後,即意味著高送轉方案正式實施完畢。
通過統計發現,近5年年報實施高送轉方案的公司:
在除權除息日之後,除2014年高送轉公司外,其他年份在30日內,相較大盤均未取得超額正收益。按年來看,2014年的高送轉公司在除權除息後走出相較獨立行情,可能與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相關;而2018年的高送轉公司在除權除息後,短期表現最弱。
由此可見,在非牛市情形下, “填權”行情並不值得參與。另外,2018年相關個股的短時累計表現均跑輸往年,值得留意。
通過上述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發現:
在高送轉監管趨嚴的背景下,2018年年報相關公司在方案公佈後、實施公告日至除權除息日、除權除息後的股價短期表現均跑輸往年,甚至出現下跌,大家在相關階段還需理性投資。
不過,在預案公佈前,2018年年報高送轉公司取得了顯著的超額收益,前30日跑贏大盤11.29%,此階段的潛在機會或可適當關注。
03、高送轉潛力股
在高送轉預案公佈前,相關公司短期股價表現均跑贏大盤,因此相關的潛力股公司或值得大家佈局。
2018年《高送轉指引》明確了高送轉的實施門檻,小編按照指引要點,按下述條件保守梳理當前符合高送轉條件的個股,不做任何推薦,思路僅供參考:
❶ 2017年、2018年淨利潤(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持續增長,且2017年、2018年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同期淨利潤複合增長率分別高於50%、80%和100%;
❷ 剔除2019年三季報淨利潤為負、淨利潤同比下降超50%、每股收益低於0.4元的公司;
❸ 剔除在2019年9月18日後,發佈了重要股東減持計劃的公司;
❹ 剔除在2019年9月18日-2020年7月31日期間存在限售股解禁的公司。
按上述條件,共梳理而得2019年年報滿足高送轉條件的潛力股共14只,供大家參考。
2019年年報符合高送轉要求個股一覽
寫在最後
2018年新版指引發布後,高送轉題材還能否形成規模行情,有待觀察。
鑑於高送轉並不會改變上市的公司業績本質,因此還是希望大家理性對待,切記盲目跟風。
閱讀更多 操奇制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