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的优秀基因

立讯精密最近走势有点平淡。但不妨碍我们中长期继续看好它。


上篇我们讲到,立讯是国内精密制造龙头企业,以连接器和连接线起家。2015年立讯的连接器营收规模的排在全球第八,是大陆唯一一家进入前十的企业。上市后凭借资金优势,立讯开启并购扩张之路拓宽了产品线,由消费电子逐步延伸至汽车行业。


消费电子领域,立讯业务线包括TWS耳机、无线充电、5G用LCP天线、TPYE-C接口、线性马达等。立讯代工苹果AirPods的份额超过60%,且独家代工降噪版,明年有望进入Apple Watch线的组装及SIP。同时立讯是大陆唯一一家入选TPYE-C标准制定者(且是主导者),也是苹果TPYE-C连接器的主力供应商。


今天接着来介绍立讯在通讯和汽车领域的布局。


立讯于2011年收购科尔通,切入了华为、艾默生的通信领域。


目前立讯的通讯类产品包括互联产品(含高速连接器、高速电缆组件)、射频产品(含基站天线、射频滤波器)、光电产品(含AOC光缆组件、光模块)等,前两者占比约为60%和30%,基本涵盖了通讯的光电连接领域。


(关于基站天线的投资逻辑,点这里;关于光模块的投资逻辑,点这里)


4G时代,立讯开始布局4G宏基站天线。5G时代,公司的5G基站用滤波器已小批量出货。


另外,公司已于2018年开始出货光模块,已正式推出DAC铜缆和连接器产品线,AOC/光模块系列则在抓紧开发中。


未来将受益于5G基建建设及华为供应链国产化进程。


在汽车领域,如今立讯已形成线束、连接器、嵌件注塑功能件等业务产品线。


回顾历史,立讯在2011年设立昆山立讯,基于注塑冲压工艺能力发展车用连接器、线束、复杂成形及其组件业务。


后于2012年收购源光电装,切入了汽车线缆领域并导入日本车企客户资源。


同年又收购了SUK——宝马、奔驰门锁的塑胶件核心供应商,导入了德国市场和汽零领域,客户资源和产品线均进一步扩大。


汽车板块虽然在立讯营收中所占比例目前还不大,但增长明显且增速持续上行,由2016年的增长7%,到2018年的增长53%。电动化、智能化 、网联化是未来汽车工业的必然趋势(这句话本号大概讲了100遍?),而连接器是汽车电子的基础。


立讯精密的优秀基因


一家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难免面临增长逐步变缓的困境,这个时候要嘛靠自我内生,要嘛靠外延并购。


通常来说,并购属于捷径,速度来得更快,但可惜效果不一定更好。


有不少公司会栽在并购后的整合(哪怕是腾讯这样的名企,也出现过失败案例),花了好多钱收购来的资产,到最后迫不得已又分道扬镳,同时公司也随着这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加病入膏肓。


立讯主要是靠并购发家的,但却展示出了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若以立讯收购来的几大重要子公司作为观察对象,可以看到各家都发展得不错——


立讯精密的优秀基因


六年时间,从净利来看,博硕科技(借此切入索尼)增长3倍,昆山联滔(借此切入苹果)增长13倍,源光电装(借此切入汽车)增长2倍。


收购对象的选择与产品线的布局体现公司的战略眼光,并购后的强力整合体现公司的管理能力,切入多家大厂的供应链体现公司的技术积累与制造能力,这些共同构造成立讯的优秀基因,也是我中长期继续看好立讯的原因所在。


还是那句话——好公司继续是好公司的概率,远高于差公司突然变成好公司的概率。


如今立讯已是产品线丰富,只要踏踏实实地搞好经营与研发,市场可给予的成长空间还很足够。


由于苹果目前贡献立讯营收超40%,未来潜在的摩擦依然是风险点。不过立讯也不是傻乎乎的,前车之鉴,立讯已将受影响的产能转移到越南或印度生产(海外规划了3个生产基地,越南二厂最晚明年Q2投产),同时会与客户定价协商共同解决**加征问题。


最后简单贴下立讯营收与扣非净利TTM走势图。近十年来都稳稳的。


立讯精密的优秀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