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世界的所有解釋,都建立在人類覺知的基礎上

現在我們開始講第四十二章的內容,這一章非常重要,我發現越到後面越是重要,大家要用心學。

“道生一”,大道的本體是無形無相的,當它出現世間的第一個顯現時,就叫“道生一”。“一”接近於大道的本體,有人稱之為“混元一氣”。所以,中國文化有氣說(注重氣)、心說(注重氣)、禮說(注重禮)等不同的說法。

我們在前面談過“一”,這裡也提到了“一”。究竟什麼是“一”?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道理。簡單地說,它是大道的載體,它非常接近大道,是大道在人世間的第一個外在顯現。當它出現的時候,人們就有可能意識到道的存在。它有點像佛家的無分別智,也有點像一味瑜伽的一味。它沒有二元對立,所以超越了“二”和“三”,於是後面就有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也可以將它理解為一種境界,各種矛盾和諧統一在這種境界之中,有點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冬日有夏月,春暖有秋風”,因為它超越了分別和概念,看起來就像一團混沌,沒辦法用人類造出的概念說清它。

“一生二”,在“一”的境界和狀態中,又會分化出“二”。

對“二”,人們也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它代表陰陽,也有人說它代表其他的對立概念,各有各的道理。總之,“二”的出現,意味著一味的境界被打破了,出現了二元對立。這時,冬日就是冬日,夏月就是夏月,春暖就是春暖,秋風就是秋風,各歸各位。

那麼“二生三”呢?“三”也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天、地、人,《周易》稱之為“三才”,也有人認為不是天、地、人,兩種觀點都有道理。不過,天、地、人的說法非常有意思。天代表大自然中宇宙的本體,地代表承載萬物眾生的空間,人就是有靈性的本體。當然,老子所說的“三”其實遠遠不止於此,但兩者有相似之處。所以,我自己非常認可這種說法。

世界的出現跟人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沒有人,世界究竟會是什麼樣子?不知道。我們對世界的所有解釋,都建立在人類覺知的基礎上,所以,佛家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和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稱為十八界。什麼叫根?諸種覺知的生理基礎就叫根。什麼叫塵?根所感知的客觀存在就叫塵。那什麼叫識?根對塵的感知,就叫識。比如,眼睛就是眼根,它的功能是看,它看的對象是色,它看到諸般景象時產生的覺知是眼識;耳朵就是耳根,它的功能是聽,它聽的對象是聲,它聽到各種聲音時產生的覺知叫耳識;鼻子則是鼻根,它的功能是聞氣味,它聞的對象是香,它聞到諸種氣味時產生的覺知是鼻識;同樣道理,舌對應的是味和舌識,身對應的是觸和身識,意對應的是法和意識。佛家認為,這十八界構成了法界。

現在想來,這樣表述法界,還是有侷限的,因為它完全建立在個體覺知的基礎上。所以,佛家過去被人稱為主觀唯心主義哲學。但這種說法還是有道理的,因為,人出現之後,世間萬物才慢慢出現,如果沒有人,很多東西就不會存在。比如聲音,前面我們說過,聲音只是一種波,它之所以成為聲音,是因為跟人的耳朵、大腦發生和合作用,於是形成了聲音。如果沒有人的耳朵和大腦,聲音就不存在了。眼睛也是這樣。世間萬物本質上都是量子的聚合體,它們之所以呈現出我們看到的各種形態,是因為它們跟我們的眼睛、大腦發生了和合作用,於是形成了相應的形象。假如沒有我們的眼睛和大腦,它們是什麼?它們只是一堆又一堆由某種方式組合在一起的量子,每個量子都在顫動。那麼,人類所定義的很多物體都將不復存在,包括人類的那些發明創造。

按佛家的說法,人死之後,會進入中陰身狀態,這時他既沒有眼睛也沒有耳朵,所以既看不見形象也聽不到聲音,但他有意識。他可以通過閱讀另外一個意識體,來感知他自己感知不到的那個世界,比如他的親人。所以,對死去的人來說,親人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親人有信仰,有善心,並且誦經超度死者,中陰身就會感覺到安心,甚至能借助信仰的力量得到超度。相反,如果親人產生惡念,想要搶奪財產,中陰身就會很不開心。當然,他看不到房子,看不到外面發生的一切,只能通過親人的意識感知很多東西。

這看起來有點像題外話,其實不是題外話,因為,“二生三”的這個“三”中,很可能就包含了人的意識,否則萬物就不存在了。所以,“三代表天、地、人”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天、地、人三者相合,就會生出萬物——太陽、月亮、宇宙、空氣、人類、地球、鮮花、樹木、小草……從這個意義上看,人類竟有點造物主的味道了。

這就是道家對宇宙生成過程的表述——但真正的“三”,比這種說法更加模糊,也更加博大——佛家其實也是這樣,但佛家的表述有點不同,它認為宇宙是一種條件聚合體,不一定是生出來的,而是內因和外緣聚到一起之後出現的。不過,今天我們重點講老子,就以老子的這種說法為準。而且,老子的說法確實非常符合現在的科學。

我們對世界的所有解釋,都建立在人類覺知的基礎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