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中的青白世界

很多和田玉愛好者常糾結於“青白玉”這個概念,認為“白玉”是好的,“青白玉”就低了一級,有這種想法大抵是看過一些和田玉鑑賞的書籍,很多書中按照顏色把和田玉分成“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黃玉”等幾個類別,教條一些的會在“白玉”和“青玉”之間闢一個“青白玉”來。

和田玉中的青白世界

在籽料當中,從不見行家談論“青白玉”的概念,大家關心的是籽料的“種頭”,常見的種頭有“青白種”“黃白種”“灰白種”,其中“青白種”因為其極佳的玉質、清爽的色調和雕刻後提白泛色的驚喜,而廣受市場歡迎,可以說一塊“青白種”的和田籽玉,能夠代表了和田玉油糯老熟的珍貴品質。

和田玉中的青白世界

當我們買玉時,常聽商家介紹產品是“幾級白”,雖然各人對於白度等級的標準不甚統一,但是可以說,除了一級白以外,所有其他等級的白度都包含於“青白”“黃白”和“灰白”當中,但是他們又都屬於“白玉”的範疇,如果一定要將這些不夠正一級白的玉石劃為“青白玉”的話,道理上沒毛病,但是較真這顏色上的一點概念而忽略玉質,實在沒有什麼意義。

和田玉中的青白世界

白度特別好的和田玉往往玉質不佳,能和白紙媲美的“白玉”就失去了溫潤含蓄的美感,青白色調的玉石由於陽起石含量較多,在細度、糯性和油性上普遍出色,“青白玉”只是不符合“白度至上”的畸形標準而已,在色調和玉質上,並不差,有的特性甚至要比白玉要好。

和田玉中的青白世界

其實我們應該把自己先定位一下,是收藏,還是普通佩戴,如果是隨便玩玩,如果價格合理,那和田玉青白玉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和田玉玩的是玉質,顏色次之,我們也不必聞“青白”而色變,寧可品味清清白白的“青白”,也不要盲從耀眼奪目的“僵白”。

和田玉中的青白世界

真正的內行都明白,和田玉的價值主要是由肉質、脂份、油性、皮色、有無瑕疵,雕工如何來決定,白度本來不是最重要的評判標準。“白不白,泛不泛青”,只不過是在市場、在攤販的檔口購買玉料原石用來砍價的一個手段而已。

如今青白籽料的價格比白玉要低很多,而原因還是在於大家對於白度的追求。但在籽料原石稀缺的今天真的有那麼多很白的籽料嗎?與其追逐稀缺的陽春白雪,不如擁抱一個青白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