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唯一帝位空窗期,皇帝半路抗议不干?大臣:继位啥都好说


古代历史上,皇帝继位基本上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几乎没出现过什么帝位空窗期,但是大明朝却独独出现了这么四十天,就是朱厚照驾崩之后,请远在武汉的朱厚熜前来继位,可谁知人家走到了城外提出抗议不走了,死活不肯当这个皇帝,大臣们当时急的就是只要能继位,啥都好说。

大明史上唯一帝位空窗期,皇帝半路抗议不干?大臣:继位啥都好说

都说皇帝都是抢着当的,怎么到了朱厚熜这里就变成了求着当。其实完全都是人家皇帝闹脾气了。老话说的好,国不可一日无君,新皇帝这么一闹,就是给自己的树威呢,当初请他当皇帝其实完全都是因为先皇帝死的有些突然,而且年龄还小,没有留下个一子半女,所以就只能在这些近亲兄弟中选择一个当皇帝。

大明史上唯一帝位空窗期,皇帝半路抗议不干?大臣:继位啥都好说

但是这样的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认谁当爹。人家朱厚熜自己有爹,是兴献王朱祐杬的嫡长子。可是要是当了皇帝,遵照这种兄终弟及的规则,他是武宗朱厚照弟弟,那就变成了孝宗朱佑樘的儿子。

大明史上唯一帝位空窗期,皇帝半路抗议不干?大臣:继位啥都好说

莫名其妙当个皇帝还得把爹丢了,人家就不愿意。

走到了京城郊区不走了,你们的给个说法,是让我当皇帝的还是当儿子的,嘉靖朝代的大礼议事件就此拉开了帷幕。其实这就是嘉靖给大臣下的套,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在这帮大臣们面前立威的。只有通过这场事件,才能群臣面前树立起自己的作为新皇帝的威严,不然以后这些臣子肯定会像是看小孩似的看着自己,实际权力到不了自己的手里。

大明史上唯一帝位空窗期,皇帝半路抗议不干?大臣:继位啥都好说

而这40天,是群臣和嘉靖的第一次较量,就关系着以后的输赢和老大问题。因为他不着急做皇帝,可大臣们着急有皇帝。这场战争其实注定是因为大臣妥协而输。这次朱厚照的突然离世,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留下,基本上就是大明王朝中一个主事人都没有,一切都是内阁大臣们想办法,甚至连个老朱家的本家人都没有,大臣能不慌神嘛。

大明史上唯一帝位空窗期,皇帝半路抗议不干?大臣:继位啥都好说

当初在土木堡战役之后,朱祁镇好歹之前的时候交代了让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监国,这其实就说明了,假如皇帝不在,好歹也有个皇室子弟镇守着,不可能处于这个群龙无首的局面,而于谦也可以根据这一点,立朱祁钰为皇帝,有了名正言顺的位置。

大明史上唯一帝位空窗期,皇帝半路抗议不干?大臣:继位啥都好说

嘉靖皇帝真是够任性,可是够聪明,他能够很准确的抓住大臣心理,知道此事自己肯定是必赢的局面,也就不说他们之间谁先沉不住气了。

可是要是按照人家大臣的角度想,确实是有必要的,本来明朝的皇帝,都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的正统位置下来的,皇位最关键的是什么,不就是名正言顺。

大明史上唯一帝位空窗期,皇帝半路抗议不干?大臣:继位啥都好说

当初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的皇位正统,又是修改明史,又是认马皇后为生母,还编造出很多关于他和朱元璋的传说,其目的在哪里,不正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皇位不是靠夺取得来的,而是本该就是自己的。可看看现在的嘉靖,为了这个跟大臣闹得不可开交。

大明史上唯一帝位空窗期,皇帝半路抗议不干?大臣:继位啥都好说

说白了就是“各怀鬼胎”,嘉靖皇帝想要揽权,大臣们难道就想让权吗,大明王朝本来就是一个“狗咬狗”的官场,你胜利了才能实现你自己的目的,而失败的可能就是朱厚照的下场了吧,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内斗真的明朝官场“主旋律”,看看最后谁能斗的过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