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手杖:以鱼朝恩为例,浅析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祸政的本质

导语:

古代封建社会,宦官阶层是极其特殊的政治产物。历代皇权集中的过程中都会受到相权及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而由于宦官后天条件的限制,使其成为皇权赖以依靠的手杖。但由于皇权对宦官势力的过度宠信,宦官阶层日益膨胀,逐渐形成专权的局面,继而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基础。

相较于汉朝及明朝时期的宦官干政,唐朝后期的宦官势力却可以掌握皇帝的生死大权,导致主仆关系的严重倒立。连续开创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唐王朝究竟为何会沦落为此般境地,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权力博弈。今天我们就以唐朝权势熏天的宦官鱼朝恩为例,浅析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宦官祸政的本质。

权力的手杖:以鱼朝恩为例,浅析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祸政的本质

唐朝生活场景

一、孤枝为杖:鹤立鸡群,拥戴之功

宦官本是宫廷内的皇帝家奴,本无职无权,但作为皇权最为亲近之人,难免恃宠若娇。今天我们的主人公鱼朝恩在初入宫廷之时即是那毫无存在感之类,但命运却犹如开玩笑般捉弄了鱼朝恩。

1、小人物的低调生活

鱼朝恩本是天宝年间净身入宫的太监,由于手脚麻利、聪慧敏捷,便擢升为内侍省的小领班。如果按照唐朝正常的发展轨迹,鱼朝恩怕是一辈子难有大的作为。

天宝年间最为有名的宦官非为李白脱靴的高力士莫属,相比高力士集玄宗皇帝万千宠爱于一身,鱼朝恩怕是连想都不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大权在握。

权力的手杖:以鱼朝恩为例,浅析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祸政的本质

高力士脱靴

2、安史乱的狼狈西窜

命运总会在你不经意间捉弄你,本来平静的宫墙内生活,让一场叛乱彻底打破 。公元755年,胡族将领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起兵范阳,掀开了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的序幕。

权力的手杖:以鱼朝恩为例,浅析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祸政的本质

安禄山画像

地方武将叛乱本是历代常有之事,但是利令智昏的唐玄宗错误的估计了战争形势,使叛军一路杀进都城长安。得知叛军逼近的唐玄宗佯装亲征,实则狼狈逃窜入川,而鱼朝恩等一众奴仆也紧随左右。

3、越龙门的十字路口

人生的十字路口可以影响未来的发展轨迹,而皇子与宦官同样受用。马嵬坡前的抉择不仅是唐王朝发展的分水岭,同时也改变了两个人的境遇。

(1)潜龙升天之唐肃宗李亨:

李亨的太子之位可谓得之不易,守之艰难。由于权相李林甫及杨国忠相继把持朝政,作为皇帝及父亲的唐玄宗李隆基却任由二人攻讦太子李亨,尤其经历两次大案、两次婚变之后,李亨明显疲惫不堪,身心俱疲。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太子李亨迎来了天载难逢的机会。

马嵬坡之变使太子宿敌杨国忠遭诛杀,而心意已决的唐玄宗铁定入川,太子李亨却迎难北上灵武。抵达灵武后的太子在亲信等人的拥戴下随即登基大宝,遥尊远在四川的李隆基为太上皇。

权力的手杖:以鱼朝恩为例,浅析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祸政的本质

马嵬坡之变

(2)鱼跃龙门之宦官鱼朝恩:

马嵬坡之变于李氏皇族来说是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巨变,本来毫无相关的鱼朝恩却深知兵变背后的权力博弈,因此他并未跟随玄宗等人入川,反而赌定了更为艰难的北上之路。

鱼朝恩的崛起来源于其敢赌敢做的性格,跟随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称帝之后,鱼朝恩作为天子身旁少有的奴从,加之其察言观色的本领,自是深得唐肃宗李亨的信任。

权力的手杖:以鱼朝恩为例,浅析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祸政的本质

鱼朝恩画像

鱼朝恩如若不是宦官,必是李亨艰难继位之路的难兄难弟。李亨的皇帝之位得之不易,而鱼朝恩的尽心侍从,也让这位了无依靠的皇帝有了前行的手杖,未来之路还需鱼朝恩这根手杖的继续陪伴。

二、掷地有声:监军坐镇,恐生变故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历代王朝如若遭受任一势力的威胁,必是大刀阔斧的削弱或制衡此方势力的崛起。因此经历安禄山、史思明等节度使兵变之后的唐肃宗李亨内心甚是忌惮武将手中的权力,而作为阉割之人的宦官却成为皇权制衡地方武将权力的重要依靠。

权力的手杖:以鱼朝恩为例,浅析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祸政的本质

安史之乱

鱼朝恩作为唐肃宗北上的侍从之人,既有拥戴之功,又是仅有的心腹宦官。因此水涨船高的鱼朝恩被唐肃宗任命为监军,以一己之力辖制武将的军中大权。被寄予厚望的鱼朝恩自是没有辜负唐肃宗的期望,每每大战在即,便发挥其手杖的作用,掷地有声,完全限制武将的作战指挥权。

宦官监军,武将令不能行。唐肃宗以宦官鱼朝恩作为制衡地方武将势力的马前卒,确实削弱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皇权的威胁,但是也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导致唐军多次征讨叛军大败而归,而幸亏叛军内乱才得以喘息戡乱。

三、手不离杖:孰可救吾,唯有宦官

1、宦官乱政,诛之儆尤

安史之乱的爆发在一定意义上助长了宦官掌权的风气,但是吐蕃外族的入侵却极速的扩大了宦官的权力,使其发展成为难以抗衡的新兴政治力量。

如若大家熟读唐朝历史便会发现唐朝的皇帝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善于避难,说的通俗点就是弃守逃窜。唐玄宗入川避难之后,唐代宗李豫因为吐蕃进犯也弃城逃跑,当时已是十月寒天,避难陕州的代宗等人早已饥寒交迫。然而鱼朝恩此时正任陕州观容使,听闻代宗逃至此地,必是亲自迎驾。

权力的手杖:以鱼朝恩为例,浅析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祸政的本质

唐玄宗李隆基

危难之时的一口饭胜过山珍海味,

鱼朝恩的迎驾陕州使其更是深得皇帝的信任。两任皇帝的信赖使得鱼朝恩逐渐大权在握,连当朝宰相都不放在眼里,更甚直接触碰皇帝的人事任免权。玩火烧身的鱼朝恩最终激起了唐代宗的反感,但恐于鱼朝恩的权势,代宗只得联合诸大臣设计擒杀。

慑于鱼朝恩祸政的弊端,宦官不再担任要职掌握兵权,朝政也一改往昔的乌烟瘴气,但是一场兵变的爆发再次将宦官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2、风波迭起,唯有宦官。

唐德宗时期,由于朝廷对平定叛乱的士兵赏赐不公,遭到泾原士兵的强烈反弹,继而引发泾原兵变。“及泾师犯阙,诏志贞以神策军拒贼,无人至者,上无以御寇,乃图出幸。”神策军原为鱼朝恩掌控,后来担心宦官势力坐大则改为兵马使统率,但是神策军在泾原兵变的表现让德宗甚为失望,而反观这场叛乱依旧是宦官始终护驾左右。因此泾原兵变之后,心灰意冷的唐德宗再次启用宦官掌控兵权,为后期宦官干政埋下了伏笔。

权力的手杖:以鱼朝恩为例,浅析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祸政的本质

神策军

孰可救吾,唯有宦官。唐玄宗避难入川,高力士紧随左右;唐肃宗北上灵武,鱼朝恩不离左右;唐代宗行至陕州,鱼朝恩快马迎驾;唐德宗逃往陕西,宦官率先救驾。唐朝连续四任皇帝的战争生涯都离不开宦官的帮扶,因此宦官已然成为唐朝皇权发展过程中不能弃之不用的手杖。

结语:

鱼朝恩的出现只是唐朝宦官祸政的缩影,其背后隐藏的权力斗争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唐朝宦官涉政有其作为皇权统治需要的正面意义,但是皇权对宦官阶层的过度依赖促使其发展成为令人侧目的政治势力。

综上所述,唐朝宦官掌权祸政并非自身阶层的强大,而是一方面由于地方武将势力的叛乱,导致宦官因拥立救驾之功而获得权力,另一方面由于武将权力的严重威胁,导致皇权借宦官阶层分割武将的兵权。因此唐朝宦官干政本是中央皇权与地方武将权力博弈的政治产物,但是由于宦官身份的极其特殊,使其在掌握权力之后,极易形成朝臣依附的局面,继而导致皇权旁落,严重影响皇权的发展。

个人所见,还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