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朝燕雲十六州的得失帶來的影響,談“偏科”註定難成大氣候

從開元走向天寶,李隆基本想帶著他創立盛世的驕傲走向人生的終點,讓後世之人於史冊中去尋覓他的豐功偉績,然而安史之亂的爆發打擊了他作為一代盛世之君的尊嚴。裹挾著塵土前往蜀中避難,馬嵬坡下被逼賜死玉環,太子自作主張的繼位,

從大唐萬世基業的角度來說,這些都不是對他最大的傷害,安史之亂後中央政權勢微,地方藩鎮坐大,終成尾大不掉之勢才是對這位驕傲帝王最大的懲罰。

從唐朝燕雲十六州的得失帶來的影響,談“偏科”註定難成大氣候

本想用於抵禦外族入侵而創立的節度使制度竟最終成了大唐的掘墓人,其深層的原因便在於唐王朝失去對各強藩的控制後,尤其是對位於農牧交錯區燕雲十六州所在地藩鎮的失控,使其原有的農牧業均衡發展的模式被破壞,重新回到了單一的農業發展模式,導致軍事、經濟實力下滑,進而走向覆滅。而自唐末以來到明朝建立前夕,漢族政權因失去這一重要的農牧交錯區——燕雲十六州,導致在與遊牧民族的對抗中始終居於弱勢地位,對比得到這一地區實力蒸蒸日上的遊牧政權,可見偏科終難成大氣候。

一.帝國之殤——燕雲十六州丟失始末

前期強盛的唐王朝,一度將農業區推進到了帝國與遊牧區的交界處,而隨著二者的交流發展,在幽州、順州、儒州、檀州、薊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媯州、武州、蔚州、應州、寰州、朔州、雲州這一地區形成了農牧交錯發展的模式,既有中原政權的農業產品,又有北方遊牧政權的畜牧業產品,從而為中原政權輸送了大量馬匹,增強了軍事實力,在交流中也充分了解了遊牧民族的活動特點,所以前期帝國對外有絕對優勢,

是“天可汗”時代。

但安史之亂後的燕雲十六州地區由河朔諸鎮實際統治,《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描述河朔諸鎮“政治、軍事、財政等與中央政府實際上固無隸屬之關係”以及“當時大唐帝國版圖以內實有截然不同之二分域”,可見當時唐王朝已經失去了對燕雲十六州地區的控制

唐末藩鎮割據導致中央雖然在法理上仍然具有對燕雲十六州的所屬權,但實際控制者則是河朔諸鎮。此時燕雲十六州尚為漢族所統治,待到朱溫滅唐,後唐滅後梁,政權來到了後唐李從珂手上。此時後唐政權內有一個以“兒皇帝”著稱後世的石敬瑭,他向北方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承諾,若助其消滅後唐,則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舊五代史·契丹傳》記載耶律德光“將五萬騎,號二十萬” ,幫助石敬瑭擊敗了後唐,石敬瑭稱帝后,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自此中原漢族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之地的實際控制權。後周柴榮雖曾一個月內連下三州三關,但卻英年早逝,及至北宋建立,宋太宗雖兩次發重兵北伐,但均告失敗。

就這樣,北方遊牧政權獲得了這一重要的農牧交錯地區,走向強大,中原政權逐漸勢微,最終走向覆滅。

從唐朝燕雲十六州的得失帶來的影響,談“偏科”註定難成大氣候

二.燕雲十六州易手後時代

唐帝國因藩鎮之患失了燕雲十六州的實際統治權,沿襲五代而來的宋王朝面對的則是早已被石敬瑭將其拱手讓人,自己還搶不回來的尷尬局面,這對中原政權帶來的就是在面對北方政權上始終居於弱勢的局面。

1.虛弱的中原政權

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實際統治對唐帝國帶來了兩個方面的影響,並直接促使其走向滅亡。第一個方面,失去了燕雲十六州的唐中央政府,自然是無法獲得原國營養馬地提供的戰馬,中央控制的以農業為主的區域又不適合養馬,這便導致中央軍事實力嚴重下降。面對地方強大的藩鎮勢力及外部吐蕃的入侵無能為力,中央控制區也越來越小,最後為節度使朱溫所滅。第二個方面,失去燕雲十六州,導致原平衡發展的農牧業經濟模式失衡,中央對遊牧政權依賴加大,無法佔據絕對話語權。沒有了畜牧業,使得所需的相關產品得從遊牧政權獲得,一旦有所求,便無法在交流中佔據主動地位,也暴露了自己的虛弱,引來各方覬覦,落得四面楚歌的境地

。宋王朝同樣有以上兩個原因,這便使得經濟模式單一的宋王朝在面對比自己國土面積狹小的西夏政權時仍是勝少敗多,國力也逐漸被消耗。

從唐朝燕雲十六州的得失帶來的影響,談“偏科”註定難成大氣候

2.強盛的遊牧政權

反觀自得到燕雲十六州地區之後的遊牧民族,其實力逐漸增強,國力愈發強盛,領土更是東到大海,西到流沙,南越長城,北絕大漠。契丹本就是遊牧為主的民族,在得到這一農牧交錯區後,契丹人開始進入該地區,同當地漢人從事農業生產,使得該地的農業得到了大力發展。

《遼史》記載“冬十月辛丑,有司奏燕、薊大熟”,可見該地農業生產已成型。對於遊牧政權而言,得到燕雲十六州主要為其帶來了三個方面的好處。

第一個方面,單一的畜牧業經濟模式得到補充,發展更平衡,對於國內所需的農產品可以自給自足。第二個方面,農業經濟為其帶來了國內所需的農產品,不再需要通過中原政權獲得,交流中不再受制於人,從而對中原政權佔據了主導地位。第三個方面,遊牧民族通過從事農業生產,與當地漢人的交流,更深刻的瞭解了中原文化。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從而能在後續與中原政權的戰爭中佔據主動地位。蒙古政權在契丹政權的基礎上完成了對中原政權的征服,並建立了一個統一的中原王朝,這是至此歷史上北方遊牧政權最輝煌的時代。

從唐朝燕雲十六州的得失帶來的影響,談“偏科”註定難成大氣候

三.偏科發展終難成大氣候

遊牧政權得到燕雲十六州,中原政權失去燕雲十六州,這一得一失之間,又蘊含著怎樣的啟示呢?

1.偏科的政權難走遠

對中原政權而言,沒有了燕雲地區這一重要的農牧交錯區域作為農業體系的補充,其後續發展終未能有所大作為,而對於獲得這一地區的北方遊牧政權而言,有了農業體系對遊牧體系的補充,始終對中原政權佔據優勢,實力日漸壯大。由此可見,一個產業結構不完善的政權難有大的作為。契丹因該地區有了農業體系的支撐,不再有求於中原政權;中原政權失了燕雲地區便沒有了畜牧業體系的支撐,軍事實力得不到保障的同時,與遊牧政權的交往也失了話語權。

這一得一失之間,便是政權發展體系的完善與否,最後也是一個國家強盛與否的關鍵。由此觀之,偏科的政權難走遠。這對於現在各國的發展同樣有啟示意義。

一個發展體系完善的國家,在對外交往中才能不畏手畏腳,不用擔心他國的制裁,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從而佔據主動地位。如果自身發展就偏科,比如只重視工業發展,那麼即使造出來的工業品再精美,農業依然是軟肋,因為一個國家可以不用多麼精美的工業品,但卻不能沒有糧食;只重視農業發展,工業發展上缺這少那,只能在世界體系中處於一個供應者的角色,就永遠只能作為棋子,而不能成為玩家,談何有什麼作為呢?體系完善的國家才能發展為一個大國,處處受制於人的國家又有什麼資本來爭得大國的席位呢?

從唐朝燕雲十六州的得失帶來的影響,談“偏科”註定難成大氣候

2.偏科的個人難走遠

對於一個政權而言,發展體系的偏科註定無法走遠;對於個人而言,偏科同樣難以走遠。學習上的偏科導致難以考上一所好大學;思維上的偏科導致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高中時代即使是一門功課的偏科帶來的也是老師的耳提面命。到了社會上,思維上的偏科可能就是一次災難性的後果,儘可能多的考慮各個方面,才能達到一個理想的效果。無論是家庭還是工作上的偏科,都是需要進行平衡調節的,這樣個人的人生之路才能走得順暢。

從唐朝燕雲十六州的得失帶來的影響,談“偏科”註定難成大氣候

四.小結

燕雲十六州地區自唐朝以來便是農牧交錯區,對於中原政權及遊牧政權而言,其歸屬於哪一方便意味著那一方的發展體系得到完善,綜合實力便得到加強,而失去的那一方則或多或少會受制於對方。從盛世到亂世,唐帝國因安史之亂遺留的藩鎮之患失了燕雲十六州地區,便失去了帝國發展模式重要的一極,讓本就搖搖欲墜的政權最終轟然倒塌。

待到沿襲中原政權而來的宋王朝,同樣面對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境況,帶來的是軍事上總是無法擁有一支強悍的騎兵力量,對外作戰勝少敗多。由此可見,對於以農業發展模式的中原政權而言,失去燕雲十六州這一農牧混合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對北方遊牧政權的優勢蕩然無存;而對於以畜牧業發展模式的遊牧政權而言,得到燕雲十六州這一農牧混合區帶來的最大好處便是自身發展模式得到完善,與中原政權的交往不再受到鉗制,佔據了主導權,國力也日漸強盛。

從唐朝燕雲十六州的得失帶來的影響,談“偏科”註定難成大氣候

對於一個政權而言,偏科的發展模式註定難成大氣候,這個道理古今政權皆適用。對於個人發展而言,同樣具有啟示意義。只有做到平衡調節各方,人生的發展之路才能譜寫出絕妙的樂章。

參考文獻:

1.《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2.《舊五代史·契丹傳》

3.《遼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