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吳三桂沒有真正降清?

老許


個人觀點:吳三桂在山海關之戰之後,沒有真正降清。

吳三桂降清有個過程:先觀望,再投降清朝,再反抗清朝。

第一階段:山海關之戰到姜瓖反正。這個階段,吳三桂態度是觀望。

山海關之戰吳三桂本來與清朝條件是借兵平寇。是多爾袞小人得志,逼吳三桂降清。

那麼當時吳三桂和清軍一起行動,有法理基礎嗎?有,弘光南明政府命令,淮河以北明軍配合清軍行動。在這個觀點下,包括大同姜瓖,天津婁光先等原明軍配合清軍打擊李自成,說的過去。只是後來清軍平定南京,這些降將只能投降清朝。當時不僅有明軍,當時有個總兵,叫做賀珍,原來李自成軍,投降清軍,清軍也承認。這個是合法的。吳三桂嚴格意義屬於這些人,投降清朝說得過去。但吳三桂本人未必樂意。

證明吳三桂對於清軍此時沒有歸心的證據,是大同姜瓖反正。

大同姜瓖反正,明軍除了大同邊軍,南方有多支部隊配合。包括江西金聲桓,廣東李成棟,福建鄭彩,浙江魯監國張名振,此外還有原明軍何騰蛟,闖軍和大西軍也是這時宣佈投降明軍,配合明軍。姜瓖軍過了黃河佔領河南,將北中國分成東西兩半。在漢中,是吳三桂夔東十三家和孟喬芳。孟喬芳是屠戮陝西的劊子手,夔東十三家是原來李自成闖軍手下李過高一功部,兩家有世仇。兩家當時之所以不敢動手,就是因為吳三桂。夔東十三家是支持姜瓖的,這個態度需要表明。

吳三桂在觀望。吳三桂手下關寧鐵騎不是吃素的,這兩家都能滅了,所以吳三桂不動,剩下兩家都不敢動。

吳三桂在觀望什麼?天下大勢!

其實當時清軍勢力很小,只有河北山東兩省,河北因為多爾袞圈地,死人逃亡人無數,北京城公開賣死人肉,一斤死人肉一兩白銀。山東劉澤清的人已經到了天津造反,別忘了劉澤清是原來江北四鎮的人,也是大同人。此時,同為四鎮之一的高傑手下李成棟反了,大同人姜瓖反正,劉澤清不動聲色說不過去,天津之亂就是劉澤清的人。

大同城下,姜瓖和王輔臣又聯手擊敗多爾袞和阿濟格,多爾袞不得已殺了豪格急調鰲拜從四川回到大同。原江南八旗在博洛帶領下來到太原,因為姜瓖手下姜建勳帶領人馬來到太原。清軍主力已經被姜瓖全部吸引到山西。此外南明多餘的皇帝被李成棟殺了,南明只有一個皇帝永曆皇帝!南明現在需要一個聲音。

然後南明沒有聲音。明朝滅亡是咎由自取!

但是大清有聲音!

順治皇帝擺開滿漢全席,大宴蒙古,提出皇太極的滿蒙一家。滿漢全席堪比蒙古黃金宴,蒙古人不敢輕舉妄動。

順治皇帝又尊藏傳佛教為國教,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來到草原,蒙古只有一小撮人敢於抵抗清朝。

蒙古最強勢力——厄魯特蒙古,就是後來康熙的噶爾丹的父親,巴圖爾暉臺吉,被順治用和親詔書詔安。

天下形勢大變。

首先就是西北,原來配合姜瓖的回族人丁國棟被蒙古和西藏聯軍擊敗。

然後是東南,本來打算配合姜瓖,鄭彩打算離開福州從天津登陸,別忘了那裡有婁光先。結果這支部隊剛出海,就被鄭成功偷襲,全軍被鄭成功合併。

鄭成功還放了李成棟鴿子,沒有運糧給李成棟,李成棟無糧死在碼頭。

姜瓖沒有一個援軍,永曆皇帝在雲貴花天酒地。

姜瓖失敗成了必然。

第二階段:吳三桂真心投降清朝

姜瓖失敗告訴了吳三桂明朝不可靠。但是清朝可靠嗎?

可靠。

首先是順治耕明田,廢圈地。這個政策很重要。姜瓖反正主要原因就是多爾袞圈地。不久多爾袞死去,圈地作廢,吳三桂等漢人很滿意。

其次是運河。崇禎朝修不好的運河,順治二年修好,這效率,不服不行。有運河,就有糧食。

第三是尊重孔子。清朝尊孔,皇太極時代就是。

第四是滿漢全席。滿漢全席是不遜於滿蒙一家的政策,是中國最高等級禮餐,漢人心服。

明朝呢?姜瓖領著這麼大規模活動,永曆帝都不支持,這明朝不要也罷。

順治對於漢人很重用。所以吳三桂幾乎一統天下。我覺得順治不死,吳三桂就要打到印度去,踏平整個南亞。因為這才是符合成吉思汗的想法。也是吳三桂武人想法。

第三階段:反清。

順治雄才大略。但是遺憾,他離開政壇了。

順治奠定了滿漢全席,以農治國,尊孔尊儒等清朝基本道德基礎,也奠定了不開闢海路的傳統,那就是殺了鄭芝龍。

順治死後,康熙即位,很快就開始了圈地。

當初姜瓖反正就是因為圈地,這裡就說說圈地。

圈地就是原來一百戶居民的土地,全被圈住,土地養牲畜,不種地。多餘的人口要麼是奴隸,要麼被殺。這很野蠻。中國最後一個這種圈地的地方是西藏,解放農奴就是廢除圈地。

康熙圈地,天下大亂,吳三桂再次起義。

吳三桂起義有明顯姜瓖影子。姜瓖抗清是反清復明,吳三桂也是。姜瓖反正不自立為王,姜瓖只是大將軍,所以吳三桂稱王,甚至稱皇。

吳三桂起義,江南多地支持,和姜瓖時期差不多。

但是和姜瓖不能比,吳三桂起義沒有北方支持。

大將王輔臣還在,但是他沒有幫助吳三桂和康熙,王輔臣對付的是噶爾丹。

王輔臣恨厄魯特蒙古,因為厄魯特蒙古背盟,巴圖爾暉臺吉其實原來打算幫姜瓖,但是被順治的和親穩住了。此時若是噶爾丹想要幫助吳三桂,王輔臣要讓他知道厲害。

果然噶爾丹不敢作亂。噶爾丹作亂是在王輔臣死後。

吳三桂贏不了康熙。基本肯定,康熙年幼,並不太懂圈地危害。但是圈地一直存在,就是在吳三桂之亂之後,俄羅斯入侵,康熙才廢除圈地。

吳三桂雖然體現了漢人的不滿情緒,但是他也有私心,在這個方面,他和康熙相比,並沒有突出的地方。無論誰當皇帝,百姓都是受苦。

更何況吳三桂起義時,沒有北方戰將幫忙,和姜瓖沒法相比。姜瓖尚且不能成功,吳三桂更不可能。

所以說吳三桂在歷史上就是個普通人,他談不上漢奸,也談不上大奸大惡之徒。但是他比很多道貌岸然的偽君子,還是要光明的多。當時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都沒登上歷史舞臺,所以吳三桂代表不了先進。他和康熙並沒有實際的道德制高點。


夢香寒冰


這麼說的不是人云亦云不辯是非的糊塗蟲就是別有用心吳家的孝子賢孫吧?把南明末帝都絞死了,還不是真降清?

也許引清兵入關時吳三桂還三心二意心存借兵復仇的幻想,但之後清軍入主中原,吳三桂就死心塌地的給清軍當急先鋒了。退一步講,要說不是真心降清的話,那也不是說他心存大明,而是說他打一開始就有謀取天下的不臣之志。但從他的表現看,沒證據表明他一開始就有這個志向的。當時他的實力也不足以支撐這種野心,更沒有號令其它漢奸藩王的威望。吳三桂是個很現實的人,如果實力決定了他只能當鷹犬,那就老老實實的當鷹犬。吳三桂頂多是想守住出賣國家民族當鷹犬換來的果實,他覺得憑自己的軍事實力可以當穩一個“世鎮雲南”子子孫孫富貴長久的雲南王,但必須防著滿清兔死狗烹。只是滿清不允許藩王割據,立意削藩,動了吳三桂的底線,吳才被逼反清,同時為了網絡人心打出了民族牌,說自己不是真心降清,現在要恢復漢家天下。這種說辭在當時都沒能欺騙世人,到今天還有人信,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薺菜糰子


吳三桂 投降是真的 因為事實在那擺著 他帶關寧降軍和綠營兵 先後同李自成和南明作戰 浴血廝殺 替滿清打下大片疆土 是大清開國功臣 之後被主子封為平西王 鎮守雲南 怎麼不算投降 如果不是真投降 那他征戰都是替自己戰的?他的平西王是自封的? 說不是真正投降 不是表面上 而是他的內心 因為他當年的初衷本是借多爾袞的清兵驅逐李自成 結果多爾袞根本不答應和他聯手 逼他投降 才會出兵 在當時的局勢所迫下 為避免山海關自己本部人馬全軍覆沒 擊敗霸佔京師的李自成 替崇禎帝報仇 吳三桂權衡再三 被迫投降多爾袞 之後爆發山海關大戰 清軍大敗李自成 隨後一路追殺 最終徹底消滅大順農民軍 中間吳三桂肯定也想過反水 但他沒有機會 清軍實力很強 他掌握的軍隊有限 又被多爾袞盯的很緊 而且崇禎皇帝已死 對他有知遇之恩的舊主已經不在了 南明政權的皇帝他又不認識 沒理由為了南明造滿清的反 於是吳三桂徹底轉型 變為了滿清征服大明的開路先鋒 這是他自己當初也萬萬沒有想到的


歲月是把殺你刀02


前幾天,LanyaLanya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就是《說吳三桂沒有真正降清的幾點證據和理由站得住腳嗎?》,就本提問作過較為詳盡的分析與說明,總體意思是——吳三桂是真降清的!今天既然又碰到這個問題了,不妨再簡要回答一下,請見諒!

有人認為吳三桂在當時並沒有真正的降清,基於以下五點證據及理由:

一是吳三桂作為明軍主力將領,堅決抗清是其一貫的態度。比如說其在任遼東總兵期間,吳曾積極應戰清軍,多次表態誓死捍衛大明王朝,並在清軍幾次送來勸降書後,均義正言辭的予以痛斥清軍無理要求。LanyaLanya對此說法的觀點是:這喊口號誰不會,明裡一套暗裡一套,說的人話辦的鬼事的“陰陽人”、兩面派自古以來就有。

二是山海關決戰勝利的當天,清軍統領多爾袞就將吳三桂封為平西王,並劃撥一萬兵勇將由其指揮,以此來進一步拉攏和控制吳三桂。LanyaLanya則認為,你吳三桂沒有真正降清,人精似的多爾袞能交給你一萬兵馬指揮?自古以來就沒有這樣拉攏人和控制人的!給你個“平西王”的榮譽稱號倒是有可能的。

三是吳三桂所率領的明軍與多爾袞所率領的清軍在追擊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時候,吳三桂又喊出了“試看赤縣之歸心,仍是朱家之正統”的戰鬥口號。如吳降清,其在與清軍共同追擊起義軍的時候,喊出這樣的口號不可想象。LanyaLanya要說的是,誰敢保證吳三桂喊這“試看赤縣之歸心,仍是朱家之正統”的口號不是和多爾袞預先商量好遮人耳目的,要知道當前的最主要任務是消滅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只要能迅速實現目標,搞搞這些個噱頭有什麼要緊呢?

四是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尚未攻下北京城的時候,吳三桂曾有過擁立朱明太子的舉動。LanyaLanya在此到要反問一句,起義軍尚未攻下北京,崇禎還沒去煤山上吊呢,你吳三桂就著急忙火的擁立太子是幾個意思?成年的崇禎皇帝都頂不住起義軍和清軍的雙面夾擊,未成年的太子就能頂得住?以LanyaLanya看來,吳三桂這樣做其實是巴不得朱明王朝早點完蛋呢!

五是吳三桂在與清軍初期合作時期,一邊招賢納士,暗布黨羽;一邊厲兵秣馬,積極備戰,說明其並未真正降清,而是一直在暗中積蓄實力以圖日後反清復明。關於這一點,LanyaLanya是這樣理解的:這與其說是吳三桂一直暗中積蓄實力為反清復明作準備,倒不如說是這一貫善於投機鑽營的吳三桂在為自己的未來作準備。要知道,你不管在哪裡,要想混得好,吃得開,都得有點資本才行!


小崔說歷史LanyaLanya


另類君開講^_^

吳三桂漢奸這個帽子是後人給他扣上去的。南明永曆帝一直將他視為“忠貞股肱之臣”,因為從吳三桂當時的表現來說,他投靠多爾袞,名義上是“邀約”滿清八旗兵幫大明“驅殺”李自成的農民軍。

對明朝來說,李自成是心腹之患,而且事實擺在那裡,明朝不是被滿清滅亡的,而是被李自成的農民軍幹掉的。

南明永曆帝知道臨死前也沒有把吳三桂視為漢奸,頂多也只是批評他“有異志”而已。

但事實上呢,事實上吳三桂真的是個漢奸,百分百的漢奸!

他投靠滿清,幫滿清攻城略地,親手絞殺永曆帝,犯下種種罪行,罄竹難書!

題主所謂的“沒有真正降清”的說法很考究,確切來說,他那不叫投降,而是投靠。


另類文史


個人認為主要是當時的情緒已經到了,不得已而降清。

吳三桂是一個明崇禎時期的官二代。其父吳襄時任錦州總兵,其舅祖大壽也是當時的一員武將,通過“寧遠大捷”名聲大振。後升為前鋒總兵官,被派駐守錦州。可以說吳家在當時的實力還是蠻強大的 。朝廷很依賴吳家,吳三桂個人也是十分有軍事才能的一個人。

明末朝廷腐敗,農民起義,最大的就是“闖王”的李自成。闖王最先指的的不是他而是他的上司高迎祥,後高迎祥掛了,李自成頂上的。李自成也是很有用軍事才華的一個人,驍勇善戰。當時中原災荒嚴重,社會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提出“均田免賦”等政策,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起義軍中的主力軍。實力迅速擴大,可以和明政府分庭抗禮。

於此同時由多爾袞帶領的八旗子弟騎著駿馬扛著彩旗,從山海關直逼而來。這時候攘外還是安內?成了吳三桂的頭痛的事。明末儼然是扶不起的阿斗了,吳三桂雖有護國之心但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時候多爾袞多次拋出橄欖枝。就在吳三桂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傳來李自成的部下 嘿秀了他愛妃陳圓圓,也就是歷史上說的 "衝冠一怒為紅顏,不惜倒戈兵相見。"吳山桂和多爾袞聯合打敗了李自成。李自成歇菜。

這就好比在一大院裡老東家奄奄一息,鄰居還把自己的老婆上了,自己年紀輕輕得謀發展不得以而找靠山。事實證明,他到新東家以後乾的還是非常不錯的。把明朝皇帝從緬甸給逮回來。深的大清的喜歡,於是就把雲南分給他管理。至於後來的。吳三桂又起兵造反,在我看來也是因為情緒到了。

所以沒有真正的降清之說,在當時的環境裡不得以而為之,就好比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影歷史


吳三桂確實沒有真正的降清,與其說是降清,倒不如說是於清合作。

  1. 崇禎皇帝自殺之後,吳三桂曾經在各方勢力周旋。一開始吳三桂是想和多爾袞合作殲滅李自成而不是投降獻關,但由於李自成親自此時已經親自率軍東征,導致吳三桂原先的計劃被破壞,多爾袞抓住時機誘惑吳三桂投降獻關!

  2. 清軍入關後,實行高官厚祿收買的政策,亡明官僚紛紛歸降清朝。吳三桂也放棄了擁立明太子的主張。作為降清的漢族地主階級的代表,吳三桂和清政府之間仍有著相當大的距離。此時的吳三桂打的是“復君父之仇”的旗號。與清軍截然不同

  3. 吳三桂在降清之初,仍與明朝殘餘勢力保持著一定的聯繫。對南京福王政權,甚至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遺”。再次,和其他降官不同的是,吳三桂還擁有一支由自己獨立統率的部隊。

  4. 在入關之初,清政府表面上對吳三桂十分優寵,但內存疑忌,並沒有給他實際的事權。除在政治上對其嚴加防範之外,在軍事上,也只是利用他對李自成起義軍的仇恨,使其率兵擊李。

  5. 統一全國以後,由於吳三桂自身手握兵權,滿清不得已只得將其封王,吳三桂不僅擁有封地的軍權、政權、財權、還有招兵買馬的權力,表面上受制於滿清,實際上與皇帝無二。

吳三桂與滿清只是表面上的從屬關係,實際上卻是一種合作的狀態,雙方各取所需,吳三桂在明朝滅亡後就一致搖擺不定,仰仗著手中的人們給自己贏取最大的利益,這樣的任務是不可能真投降的,南明也好,李自成、張獻忠、滿清也罷,誰能給他切實的利益就於誰合作,當自己壯大之後再取而代之。


苟或


吳三桂投降清朝,幫助滿清攻城略地,殺南明永曆帝,已經很大程度上說明他已經是真心降清了。後人之所以認為他不是真心降清的,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李自成攻陷北京後,在北京城內大肆搶殺,吳三桂的家也被抄了,父親被殺,妻子被搶佔,這等仇恨,如果吳三桂都能忍了,那他就是神了,而這時明朝已經滅亡了,失去了朝廷的依靠,吳三桂的大軍不可能在野外久存,在兵力上與李自成的農民軍相差甚遠,在戰鬥力上也沒有清軍強,對於國仇家恨的吳三桂來說,投降清朝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吳三桂坐擁雲南後,在康熙年間起兵反對清朝,並打出恢復漢人江山的口號。


lishi的鏡子


這個問題問得好。普遍都認為吳三桂是真投降,因為他幫清兵消滅明軍,殺害南明皇帝,鐵證如山,是漢奸無疑。但我一直覺得吳三桂並非真投降。

首先吳三桂忠於明朝,是明朝後期崇禎信任和倚重的重要將領,在清種種誘降面前毫不動搖。第二吳三桂關寧鐵騎是明軍正面抵禦清兵的軍隊,對多年交戰的敵人投降實屬無奈。這個過程人們都瞭解,不多說。

我們再看吳三桂最後的行為,是起兵反清。可見降清是假,是為積蓄力量,壯大自已,待時機成熟一舉反清,驅逐滿人恢復漢人江山,可惜未能如願。


雲捲雲舒l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