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爭奪皇位失敗,為何多爾袞可以成為攝政王而豪格卻原地踏步?

__丶H


在大清皇位的爭奪佔中,豪格的一句“福小德薄”,讓他痛失好局,就此無緣皇位。

崇德八年(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皇太極驟然崩逝,由於皇太極在死前並未就繼位人選做出任何的安排,隨即而來的就是睿親王多爾袞和肅親王豪格對於大清皇位的激烈爭奪。

多爾袞這面可謂是兄弟齊心,他獲得兩位同父同母的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的堅定支持,並且其兄弟三人掌握的兩白旗勢力在當時八旗中是勢力最強大,最有戰鬥的兩個旗,因而對於奪得皇位擺出了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勢。

豪格坐擁皇長子身份,獲得了自己統領的正藍旗,以及皇太極親領的正黃旗、鑲黃旗的支持,索尼、鰲拜、圖賴、圖爾格、拜音圖、何洛會、譚泰、冷僧機等兩黃旗高級將領更是結成八拜之交,全力擁護豪格繼位。

除了支持多爾袞的兩白旗,以及支持豪格的兩黃旗和正藍旗,剩下三個的旗的政治意向也將很大程度上決定皇位的最終歸屬,而此時掌管兩紅旗的代善和掌管鑲藍旗的濟爾哈朗也都選擇了支持豪格。

在這樣的情況下,豪格可以說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但是他一句大言不慚的“福小德薄”則將所有支持他的人徹底失望,而豪格已就此失去了皇位。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多爾袞也不敢貿然稱帝,畢竟此時兩黃旗作為皇太極的親領部隊,已經包圍了崇政殿,一旦發生衝突那對於新興的大清王朝將會帶來滅頂之災。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又鄭親王濟爾哈朗提議又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繼位,這一方案得到了與會的滿洲貴族和八旗旗主的一致同意,一方面,福臨出身高貴,為皇太極五宮后妃之一的永福宮莊妃,也就是孝莊太后所生,另一方面,福臨當時只有五歲,他的登基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現有的政治格局和政治勢力平衡。

就這樣,福臨坐上了皇位,成為了順治皇帝,提出這一方案的鄭親王濟爾哈朗和能力出眾,功勳卓著的睿親王多爾袞出任攝政王,而豪格在這場爭奪中,則是以一無所獲收場。


豪格與多爾袞相比,看似實力、地位等方面都處於均勢力敵的狀態,但是仔細比較就會發現,豪格與多爾袞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首先,是在獲得的外部支持上。

多爾袞兄弟三人團結一心,親密無間,兩白旗更是鐵板一塊,全力以赴的支持多爾袞。而豪格儘管看似獲得的外部支持更多,但實際上,他獲得的支持都是支持他“皇太極兒子”的身份,而不是豪格本人。

兩黃旗支持豪格,是因為滿洲人以黃色為尊,在此之前皇太極繼位後金大汗的時候,已經經歷過一次“黃白對調”,如果是多爾袞登基,那麼必然他們會與兩白旗進行調換,這樣就失去了八旗之中最為尊貴的地位,這是他們扶保豪格的原因。所以兩黃旗與其說是保豪格,不如說是保住自己的位置,而前提便是皇太極的兒子能夠繼承皇位。

鄭親王濟爾哈朗支持豪格,也是因為皇太極的原因,濟爾哈朗在父親舒爾哈吉和兄長阿敏先後被懲治的前提下,不僅自己沒有受到牽連,反而在皇太極的支持下成為了大清朝堂上排名第二位的鄭親王,還統領勢力強大的鑲藍旗,所以濟爾哈朗必然是對皇太極感恩戴德,也會全力支持皇太極的兒子繼位。所以濟爾哈朗支持的不僅支持豪格,還會支持皇太極的其他兒子。

禮親王代善支持豪格,一方面是他為了自身的利益考慮不會讓多爾袞登基來繼續打壓自己,另一方面作為家族長輩的代善也希望朝局穩定過渡,因而也會選擇皇太極的兒子繼位,當然,代善支持豪格的情緒會更重一些。

由此可見,豪格所獲得的支持,除了他自己統領的正藍旗外,無一例外都是支持他皇子的身份,一旦有其他皇子也能夠繼承皇位,那麼豪格將馬上失去所有的外部支持力量,事實也證明確實如此。

其次,多爾袞的功勞和能力確實在豪格之上。

豪格的成長經歷都是由他的父親皇太極安排好的,而多爾袞的地位確實靠著自己打出來的。儘管豪格也有許多的戰功,但是就連豪格自己也非常清楚,自己更多的就是協助,真正指揮和立功的還是多爾袞。特別是多爾袞的親王稱謂的這個“睿”字,足可見其思維的聰慧與能力的出眾,這一點是豪格斷不能比的。

再次,就是豪格存在明顯的性格缺陷。

在很多年之後,多鐸就對豪格說起當年爭奪皇位的事情:

“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初議立爾為君,因王性柔,力不勝眾,議遂寢。”

由此可見性格上的自卑與軟弱是豪格非常致命的弱點,也正是因為足夠強硬的底氣和處理事情時候的果斷決絕,讓豪格很難有所作為。這一點是遠不及多爾袞。

也正是因為如此,多爾袞在爭奪皇位失敗後,依然可以攝政稱王,豪格卻在朝堂上很難再成氣候。


豪格與多爾袞已勢同水火的關係,也讓他很難再與多爾袞共存發展。

順治皇帝登基後,最開始是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輔政。

此時的濟爾哈朗是朝堂上的第一輔政王,一方面,擁立順治皇帝福臨登基是濟爾哈朗最先提出的方案,濟爾哈朗有著巨大的擁立之功,另一方面,在皇太極時期,濟爾哈朗在朝堂上的地位僅次於禮親王代善,排在朝廷文武百官的第二位,是要高於多爾袞的,因而濟爾哈朗可以佔據一個輔政王爺的位置。

多爾袞能夠成為輔政王,更多的還是因為其卓越的功勳和出眾的能力,這一點是當時所有人共同認可的。

對於豪格而言,由於與多爾袞進行了激烈的皇位爭奪,關係上已經是水火不容,使得二人根本沒有共同攝政的可能,一來,二人矛盾溯源極深,很難進行恢復;二來,雙方長期的意見相左,護衛掣肘,必然影響整個國家的發展;三來,豪格的能力確實不如多爾袞,並且在失去了相應的外部支持後,僅有正藍旗勢力支持的他在實力上也處在了絕對的下風。

而這也最終導致了豪格無緣攝政王位,不僅如此,豪格就此開始遭受了多爾袞的排擠和打壓。儘管豪格在平定張獻忠大西政權的過程中,親手射殺了張獻忠,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依舊難逃多爾袞的迫害。

順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回京後不久就以隱瞞其部將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獄,四月便死於獄中,年僅四十歲。


雍親王府


這個問題實際上很簡單,福臨是豪格和多爾袞雙方妥協的結果,分析清楚他們的妥協方案,就明白了問題的答案。



豪格一派的主要支持者: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

多爾袞一派的主要支持者:英親王阿濟格、豫親王多鐸。

首先,雙方各讓一步。豪格退出,多爾袞也退出,皇帝從第三方出,於是推出福臨當皇帝。



雙方再各讓一步。實際上福臨也是皇太極的兒子,也算是豪格一方的人,相當於多爾袞又讓了一步,豪格一方也要讓一步,多爾袞提出把攝政王由四位減少成兩位。豪格一方同意。



雙方最後再各讓一步。多爾袞要當攝政王,他的支持者阿濟格是多爾袞的哥哥,多鐸是多爾袞的弟弟,都推舉多爾袞當攝政王。豪格一方同意。豪格一方也要出一人當攝政王,這樣雙方才打平。豪格一方要選一個資歷豐富威望高的,這樣可以和多爾袞打個平手,不至於太吃虧,所以最合適的人選是大貝勒代善,代善說自己老了,不願幹,下一個合適的人選就是鄭親王濟爾哈朗。

豪格是多爾袞侄子輩的,資歷能力威望都沒法和多爾袞比,豪格當攝政王雙方就失去了平衡。最終結果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兩人成為攝政王。

我是豫有得,歡迎加關注互動討論!


豫有得


在爭奪的皇位過程中,多爾袞和豪格由於相持不下,最後雙方只能達成妥協,由豪格的弟弟順治出來當皇帝。正因為皇帝是豪格的弟弟,所以兩黃旗這一方等於是佔了便宜,需要補償多爾袞,所以由多爾袞出任攝政王。而豪格由於弟弟當了皇帝,再加上自己輩分低,所以只能原地踏步。




清朝初年皇太極死的時候,由於沒有指定繼承人,所以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和多爾袞爭奪皇帝的位置。但是雙方的支持者都非常的多,旗鼓相當,一時之間可謂是相持不下。豪格這邊的支持者主要是兩黃旗,再加上大貝勒代善,濟爾哈朗等人。多爾袞一方主要是兩白旗,再加上其他一些勢力支持。



最後雙方提出了妥協的方案,多爾袞針對兩黃旗提出的必須由皇太極的兒子來當皇帝,提出由皇太極年幼的兒子順治當皇帝。兩黃旗的人主要是為了讓皇太極的兒子當皇帝,這樣兩黃旗就能夠保證自己的特殊地位和待遇。既然多爾袞答應了讓順治當皇帝,兩黃旗的目的就達到了,所以自然也就妥協了。代善和濟爾哈朗等人和多爾袞有矛盾,不願意看到多爾袞當皇帝。既然多爾袞讓出皇位,自然也就同意了順治當皇帝。



多爾袞既然做出了讓步讓皇太極的兒子當皇帝,自然也應該給多爾袞一些補償,這樣大家就同意讓多爾袞出任攝政王的決定。但是攝政王肯定不會只有一位,還必須選出另外一位攝政王和多爾袞進行平衡。本來大家認為代善德高望重,適合出任這個位置。但是代善說自己年事已高,不願意再趟這趟渾水,所以最後決定由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出任攝政王。濟爾哈朗在朝中地位很高,素有威望,非常適合出任攝政王這個位置。





為什麼豪格不能出來當攝政王,一是因為他的弟弟已經當了皇帝,所以他再出任攝政王是不合適的,這樣不利於平衡。再加上豪格的輩分比較低,是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的子侄輩,所以不適合出任攝政王這種重要的位置。


平安讀歷史



多爾袞成為攝政王有兩個原因,一是他有著擁立之功;二是這是忠於皇太極勢力與他的妥協,同意其為攝政王,以穩定大局。

接下來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清史稿之記載:八年秋八月庚午,太宗崩,儲嗣未定。和碩禮親王代善會諸王、貝勒、貝子、文武群臣定議,奉上嗣大位,誓告天地,以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輔政。

也就是說同時被封為攝政王的不只是多爾袞,還有鄭親王濟爾哈朗。

為什麼偏偏是這兩個人呢?

因為他們有著擁立之功,當多爾袞與豪格因為皇位僵持不下的時候,多爾袞退而求其次,聯合濟爾哈朗,提出擁立福臨繼位,這一提議,在議政王大臣會議通過,最終是福臨繼位。

福臨繼位,那麼提出擁立他的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自然是被任命為攝政王了。

當然還有深層次的原因。

大家可以看看,皇太極死後,爭奪皇位的主要是皇太極長子豪格與多爾袞。

豪格自己統領正藍一旗,有父親留下的兩黃旗支持,掌管兩紅旗的禮親王代善和掌握鑲藍旗的鄭親王濟爾哈朗也傾向於豪格繼位。


而多爾袞則是由兩白旗,還有部分宗室王公支持。

看似豪格佔據上風,其實兩黃旗支持豪格,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天子親衛的優越地位,也就是說不是非要支持豪格繼位,只要是皇太極的兒子就行了。

而代善傾向於豪格,也是因為豪格是皇太極長子的身份,而不是因為豪格多優秀的原因。

所以多爾袞退讓一步,支持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之時,就已經意味著向兩黃旗等忠於皇太極勢力的妥協,而封多爾袞為攝政王,也是這些勢力必須同意的,不然多爾袞妥協了,你們還不依不饒,就不利於大局了。

同時兩黃旗為首忠於皇太極的勢力,支持了福臨繼位,已經達成了皇太極兒子繼承皇位的這個目標了,說句不好聽的,豪格已經被拋棄了。

此時豪格只有正藍一旗勢力,又曾爭奪過皇位,而且是失敗者;不同於多爾袞,雖然多爾袞也是失敗者,但人家見勢不妙,馬上主動擁立福臨繼位,算是洗白了自己。

豪格這一敏感身份,註定是不可能成為攝政王亦或輔政王這種高位。

所以無論豪格願意不願意,他也只能原地踏步,更是阻止不了多爾袞成為攝政王。


宋安之


1643年9月11日,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意外猝死,在多爾袞、豪格叔侄之間惹起了一場異常競爭十分激烈但並不殘酷血腥的皇位爭奪戰,不管過程及原因如何,最終的結果是這爭鬥的兩方雙雙落敗,誰都沒能如願當上皇帝,反倒讓皇太極六歲的九兒子福臨撿了個大便宜,懵懵懂懂地就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


不過相比毫無戰果瞎忙活一場的豪格,多爾袞還是要好得多,儘管他仍是與皇位無緣,但是起碼還有個“無皇帝之名,卻居皇帝之實”的攝政王可以聊解失意之苦,更別說日後他的地位還在一步步上升,最後甚至當上了“皇父攝政王”,成了威風八面的“太上皇”了。

八旗旗主支持人數多寡不同

因為先帝皇太極臨終前並沒有留下遺言如何選擇下一任的皇帝人選,因此眾人只能夠根據努爾哈赤時期所頒佈的汗諭來進行操作,選舉新的皇帝(努爾哈赤規定八旗的主旗貝勒,即八旗的領導者才擁有選舉權),這樣一來也就是說只有: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穎郡王阿達禮才有資格參加選舉。


而在這七人中,代善、濟爾哈朗兩人態度不明,阿濟格、多鐸兄弟以及阿達禮因與皇太極存在舊怨,都是明確表態站在多爾袞這一邊的,至於豪格的支持者就只有他自己孤身一人罷了,所謂孤掌難鳴,豪格沒能和多爾袞一樣當上輔政大臣和此就有莫大關係。

擁有的八旗軍力也不一樣

別看豪格表面上有他父親皇太極留下來的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三旗的兵力作為他的堅強後盾,勢力不容小覷,實際上仔細推敲下來則完全不是這樣:

一來,兩黃旗之所以贊成豪格即位是因為兩黃旗原本和八旗中的其餘六旗並無任何差別,只是因為是皇太極這個最高統治者的親兵才有著一系列的特權與地位,所以他們只要繼位者是皇太極的兒子就行(這樣才能順理成章地接管這兩旗人馬,繼續他們的風光),故在濟爾哈朗提出除開豪格、多爾袞在皇太極的另外一些兒子中挑選新皇帝時已經有不少人心中對豪格的支持出現了動搖,大大削弱了豪格的力量。


(圖為濟爾哈朗)

二來兩黃旗、兩藍旗中原本就有為數不少的人是多爾袞的“鐵桿粉絲”,雖然身處他旗,卻死命效忠多爾袞。這是因為多爾袞畢竟征戰沙場多年,這麼些年他所建立的累累功勳已經讓他收穫了一大批的“迷弟”,而這些人就是埋在豪格身邊的定時炸彈,只要二人真正開打,隨時能夠反水給豪格致命一擊。因此表面上看起來多爾袞、豪格二人勢力相當,實際上多爾袞還是佔據著不小的優勢,這一切自然被濟爾哈朗這個局外人看在眼裡,這估計也就是他提出讓多爾袞當攝政王的重要原因吧,畢竟一個優勢方要是沒有點甜頭誰會心甘情願地停手呢?而豪格這個不敗而敗的失敗者,他自然也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輩分尊卑有別

雖然豪格實際上年齡相比多爾袞還要大上兩歲多(豪格34,多爾袞32),但是封建社會長幼有序,論資排輩說起來多爾袞還是他的叔叔,見面豪格還是得向多爾袞這個“弟弟”行禮,再恭恭敬敬地叫上一生十四叔,這可能也是多爾袞能夠退而求其次當上攝政王,而豪格卻只能原地踏步踏,最終淪為砧上魚肉被多爾袞斬草除根的一個緣由吧。


運氣也許是成功地一個重要因素,但是世界上永遠沒有隻靠運氣就能成功的事情,多爾袞相對於豪格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他強大的實力。


棍哥觀史


崇德八年(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農曆八月初九日,清太宗皇太極猝死於盛京清寧宮,他生前未立嗣子。根據努爾哈赤的規矩仍然有效,這皇位繼承人仍是貴族推選,不僅皇太極的兒子,皇太極的弟弟也有資格繼位。此時勢力分佈:皇太極的兩黃旗,多爾袞是正白旗,多鐸是鑲白旗,阿濟格是鑲紅旗,代善是正紅旗,濟爾哈朗是兩藍旗。其中多爾袞、多鐸、阿濟格三個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他們是支持多爾袞。

八月十四日,大清國的諸王貝勒聚集在崇政殿開會,推舉皇位繼位人選。其實就是兩個人掙皇位:多爾袞和豪格。其實皇太極還有許多的兒子,其中還有比較重要的是莊妃的兒子福臨(後來的順治)。兩黃旗的索尼派兵包圍了宮殿,形勢非常緊張。索尼衝入崇政殿話繼承皇位的一定要是先帝的兒子崇政殿,多爾袞馬上將他趕出去。代善表態支持豪格,因為他是皇太極長子。多鐸表示反對,並要求立多爾袞。開會正在僵持狀態。

雙方爭持激烈,如果持續下去可能造成清朝的大分裂,最後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皇太極第九個兒子福臨繼位,他和多爾袞輔政。多爾袞同意了這個方案。由於立的是皇太極的兒子,索尼和代善沒有反對的理由。其實這樣朝政就是基本上在多爾袞手上,成為攝政王。至此豪格被排除與清朝權力核心,一直被多爾袞打壓。


歷史的新解


崇禎十六年(1643年),清朝皇帝皇太極暴病而亡,生前並未確定繼承人,當時的清朝並沒有成熟的皇位繼承人制度,就是皇帝生前都沒有立太子或指定皇位繼承人。清太祖努爾哈赤曾經規定:皇位繼承人由八旗旗主協商確定。皇太極當年的上位,也是統治集團內部協商的結果。

皇太極去世的時候,他的長子豪格已經34歲,如果按照明朝的制度,皇位父死子繼、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皇太極的皇位應該由皇長子豪格來繼承。但是,清朝當時沒有皇子繼承皇位的制度,之前也沒有明確皇位繼承人,這是滿清統治者當初政治制度落後的表現,也是政治先進的表現,因為凡事都有兩面性。

按照努爾哈赤定下的規定,皇太極去世後的皇位繼承人問題,只有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穎郡王阿達禮這七人才有資格參會協商確定。

豪格作為皇長子,自己統領正藍旗,父親皇太極統領的正黃旗、鑲黃旗也支持皇長子豪格上位,索尼、鰲拜、圖賴等兩黃旗的勳貴也全力支持皇長子豪格繼承皇位。掌管兩紅旗的代善和掌管鑲藍旗的濟爾哈朗一開始也傾向於由皇長子豪格繼承皇位。

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十四弟,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是同母三兄弟,阿濟格、多鐸全力支持自己的同母兄弟多爾袞繼承皇位。

豪格和多爾袞各有優勢,但實際上,代善和濟爾哈朗的意見才最重要。為什麼他們的意見最重要?因為這兩人德高望重,代善是努爾哈赤的次子,是多爾袞的二哥,比多爾袞大29歲,努爾哈赤時代的四大貝勒之首;濟爾哈朗是多爾袞的堂哥,比多爾袞大13歲,南征北戰,戰功赫赫,是皇太極時代四大親王之一。

但是豪格自己說自己“福小德薄”,難堪大任,豪格這點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既然豪格自己都認為不合適繼位,代善和濟爾哈朗也就不再堅持由豪格繼位。濟爾哈朗堅持皇位由皇子繼承,而不能由外人繼承,既然皇長子豪格不適合繼位,於是建議由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繼位,福臨當時只有6歲,為了保障國事正常運作,可由濟爾哈朗和多爾袞攝政。這個意見得到大家的一致擁護,福臨當上新皇帝,是為順治皇帝。

皇太極總共有11個兒子,除了皇長子豪格,二子三子夭折了,四子葉布舒已17歲、五子碩塞15歲、六子高塞和七子常舒7歲,八子夭折,九子福臨6歲、十子韜塞5歲、十一子博穆博果爾週歲。為什麼選5歲的福臨繼位?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滿清需要成年而又經驗豐富的實際統治者。

這個時候,明王朝已經快完蛋了,中原大地幾乎都被李自成納入版圖,明朝的精銳部隊已經消耗殆盡。此時,滿清在東北地區已經實現統一,正處在入關定鼎中原的前夜。這時候,如果由才智比較平庸的豪格繼位,對大局不利。如果選皇太極的四子葉布舒也不合適,17歲的年齡不大不小,如果葉布舒當上皇帝,自己親政吧,能力經驗不足;當傀儡吧,攝政王又不好駕馭他。所以,要選年齡小的。福臨的年齡小,適合當傀儡,這樣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就可以放手開展工作,不會擔心來自皇帝的隨意干預,這是一個原因。這樣實際權力掌握在成年而老練的濟爾哈朗和多爾袞手裡,便於將來實施定鼎中原的大業。

二是福臨的身份具有優勢。

重要的是福臨的母親莊妃(後來的孝莊太后)是蒙古人,福臨的哥哥們沒有一個是蒙古人的外甥,福臨的最小的弟弟也是蒙古人的外甥,只有1歲,太小了。為什麼要蒙古人的外甥當皇帝?這符合清朝初年的形勢需要,滿蒙聯姻是清初的定下的國策,由福臨當皇帝,更能拉攏蒙古人,進一步鞏固滿蒙友誼和政治軍事合作基礎。

後來的實踐證明,這樣的安排是最合適的安排。一年後的1644年農曆四月,多爾袞聯合吳三桂,率軍在山海關一舉殲滅了李自成的主力部隊。隨後,多爾袞率大軍入關,進入北京,不久,多爾袞將順治皇帝母子接到北京,清朝定都北京,正式開啟了歷時268年的清朝。1650年底,多爾袞意外去世,此時,清朝已經基本奠定統一大業。多爾袞的確是那個時代最光輝的人物。

豪格打戰還可以,要是指揮調度,運籌帷幄,這就不如多爾袞了。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豪格因為說多爾袞的壞話,被多爾袞削爵,但是沒有進一步處罰豪格,不久,豪格即跟隨多爾袞所率清軍入關,很快恢復了肅親王爵位。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豪格率大軍出征四川,年底消滅張獻忠政權,立了大功一件。順治五年(1648年)三月,豪格因為縱容部下冒功、用人不當等問題,被多爾袞削爵,並被關押,僅僅一個月後,豪格就死於獄中,年僅40歲。

順治七年(1650年)底,多爾袞去世,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親政後的順治帝為這位頭腦簡單的大哥平反,恢復其名譽。同時,徹底打倒多爾袞,多爾袞直到乾隆年間才被平反。

好在當初不是豪格繼位當皇帝,如果是這樣,李自成可能不會被滅亡,南明也可能有救。

·


坐看東南了


回答很簡單! 作為後金各派政治力量妥協的產物——年幼的福臨被確認為新君後,務必需要在其成年親政之前,由攝政王、輔政王替代其處理朝政。

而同樣作為皇位繼承權爭奪戰失敗者的睿親王多爾袞與肅親王豪格,對於角逐攝政王、輔政王一事,卻毫無違和、高下立判。因為,對於小皇帝福臨來說,成為攝政王、輔政王人選的條件,除了功勳卓著外,更必須是皇帝的長輩,因此身為小皇帝長兄及同輩的豪格,自然被排除在外,而作為小皇帝叔叔的多爾袞、濟爾哈朗的當選,諸王貝勒及大臣們也只有心悅誠服、無話可說了。


史海悠遊閭春暉


鐵帽子王,清朝世襲罔替的王爵,它比一般親王享有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清朝共有12位鐵帽子王,其中八位在開國之初冊封,分別是: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豫郡王多鐸、肅親王豪格、承澤親王碩塞、鄭親王濟爾哈朗、克勤郡王嶽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八位鐵帽子王是皇太極得以統治大清的基礎,他們個個位高權重。皇太極在世時,八位鐵帽子王還能團結一致,這種局面在皇太極猝死時出現了根本性改變。

1643年9月21日,皇太極猝死,終年52歲。皇太極死得很突然,“儲嗣未定”是一個棘手問題。理論上來說八位鐵帽子王都有資格即位皇位,最終主角集中在皇太極弟弟睿親王多爾袞和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兩人身上。

古代皇位繼承原則,“父死子繼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帝無子嗣,兄終弟及。”按照這樣的規定,豪格即位皇位合情合理。但是,剛剛崛起的清朝沒有“父死子繼,立嫡立長”的傳統。

豪格本人也英勇非凡,戰功赫赫。皇太極死後,原先由皇太極直接統領的兩黃旗擁立豪格。支持的大臣有圖爾格、索尼、圖賴、錫翰、鞏阿岱、鰲拜等;鄭親王濟爾哈朗掌控的鑲藍旗,也傾向擁立豪格。

這樣一看,支持豪格的有正黃、鑲黃、鑲藍和一幫重臣,以及豪格自己率領的親兵。當時最有威望的親王是禮親王代善,他也認為長子繼承實屬名歸。最終結果大家都知道,6歲福臨成為最大的贏家,多爾袞成為了攝政王。

擁有絕對實力的豪格,怎麼就失敗了呢?豪格最強勁的對手是多爾袞,他比豪格小三歲,16歲就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幾乎參加了決定滿清國運的重大戰役,軍功顯赫輝煌,乾隆盛讚:“成一統之大業,厥功最著。”

多爾袞一方有兩白旗的支持,他們堅決反對豪格繼承。皇位爭奪的大戲從1643年9月21日開始,直到10月8日才最終決定讓福臨登基。關於在這17個日日夜夜的爾虞我詐、劍拔弩張的局面,史書中的記載寥寥無幾,但可以想象一定是生死一瞬間。

表面上來看,多爾袞再一次與皇位擦肩而過,可他是攝政王掌握實權,算時勝利者一方。反觀勝算最大的豪格,一敗塗地。仔細分析豪格在奪位期間的一舉一動,優柔寡斷害苦了豪格,或者說當接近皇位那一刻時,他根本沒有做好君臨天下的準備。

機會總在一瞬之間,豪格未能抓住,多爾袞也未能抓住。多年之後,“開國諸王戰功之最”的豫親王多鐸為豪格大感惋惜,“初議立爾為君,因王性柔,力不勝眾,議遂寢。”




歷史山莊


皇太極在世的時候,倚重八大鐵帽子王進行統治。所謂“鐵帽子王”,就是“世襲罔替”的和碩親王或郡王。清開國八大王分別是: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豫郡王多鐸、肅親王豪格、承澤親王碩塞(順治十二年改封為莊親王)、鄭親王濟爾哈朗、克勤郡王嶽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1643年9月21日,晴空萬里,紅日高照,心氣昂揚的皇太極整日都在意氣風發地處理朝政;夜間(亥時)烏雲突起,雷聲滾滾,崇德皇帝猝然駕崩。年僅52歲的皇太極,英年早逝,死得突然,生前沒立儲。國不能一日無君,小朝廷的燃眉之急是解決由誰來繼承大統這個首要問題。

  “儲嗣未定”,從理論上講,8位王爺都有繼承大統的權利。圍繞皇位的繼承,肯定要發生一番爭鬥。《清世祖實錄》記載:太宗“儲嗣未定”,“諸王兄弟,相爭為亂,窺伺神器”。這場爭奪大戰的兩位主角是皇太極的弟弟睿親王多爾袞和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

  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長子,相貌不凡,英武豪俊,力大超群,久經沙場,屢建軍功。按“立長”的規矩,由豪格繼承大統,合情合理,順理成章。但是,年輕的清廷沒有“立長”傳統。

  實力強大的、原由皇太極直接掌握的兩黃旗的將領,主張擁立豪格繼承大位。圖爾格、索尼、圖賴、錫翰、鞏阿岱、鰲拜、譚泰、塔瞻等朝廷重臣,相繼造訪肅王府上,表示擁戴肅王為君。

德高望重的、掌握鑲藍旗的鄭親王濟爾哈朗,也傾向於擁立豪格登極。論實力,豪格有正黃、鑲黃和鑲藍三旗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所領的正藍旗將領的擁護,在軍事上佔有絕對優勢。

  當時威望最高的是皇太極的二哥禮親王代善,他認為豪格是“帝之長子,當承大統”(《瀋陽狀啟》癸未年8月26日)。可見,擁戴豪格的主要原因也許是受漢族“立長”傳統理念的影響造成的。有了這麼多重臣擁戴,豪格覺得勝券在握,自以為崇政殿的龍椅非他莫屬。

  多爾袞(1612—1650年)比豪格小3歲,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豪格的叔父。14歲時父母雙亡(父賓天,母生殉),努爾哈赤曾經有遺訓立他為儲君,但是帝位從他身邊擦肩而過。多爾袞16歲跟隨哥哥皇太極,披掛上陣,躍馬張弓。在敖穆楞(今大淩河上游)戰役中,多爾袞初露神武風采,以功獲“墨爾根岱青”(聰明戰將)賜號。清天聰、崇德年間,多爾袞參加了哥哥皇太極組織的幾乎所有重大戰役,軍功顯赫。1636年清廷仿明制設六部,多爾袞掌吏部,並由貝勒晉封為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曾經建議皇太極每年秋熟時節,深入明朝境內,圍困北京,阻截明朝援兵去關外,殘毀明朝境內屯堡,掠奪財物和人畜,消耗朱明王朝的國力,動搖明朝的統治根基,伺機入主中原,奪取華夏全國政權。多爾袞頭角崢嶸,嶄露出政治家、軍事家才幹,備受皇太極的器重。

  在皇位爭奪的天平上多爾袞與豪格難分伯仲,而曾經因與帝位擦肩而過在心中積蓄已久的雄心,讓他不想放過第二次機遇,在競爭的氣勢上壓倒了豪格。

  皇太極病故7天后,黎明時分,兩黃旗大臣在大清門盟誓,擁護豪格繼承皇位,並部署兩黃旗巴牙喇,張弓挾矢,環衛崇政殿。圖爾格、遏必隆又傳令他的護軍,備好甲冑弓矢,護衛大清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