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昌辉杀掉杨秀清后,为何还要大开杀戒?

司马长史


韦昌辉是萧朝贵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是韦昌辉对太平天国运动没什么太大的贡献,相比较有战略谋略的杨秀清和有学问有宣传功底的冯云山,以及作战勇猛的急先锋萧朝贵甚至年少有为的翼王石达开,韦昌辉的差距实在是明显。

冯云山和萧朝贵死后,杨秀清一家独大,韦昌辉受压制

太平军在广西金田起义后一路北伐,冯云山在北伐刚出广西时就意外战死,而萧朝贵是在突袭长沙时不幸阵亡。冯云山和萧朝贵死后,洪秀全的五王制衡体系全面崩塌,杨秀清的逐步成为了太平天国集神权、军权和政权为一身的实力派人物。

根基不深,战功不多的韦昌辉就成了杨秀清压制的对象。

永安建制的五王体系中北王韦昌辉应该是在第四位,按照常理在冯云山和萧朝贵死后就晋升为仅次于杨秀清的人,但实际上韦昌辉一直被杨秀清压制并无实权。

太平军在杨秀清的战略统筹下军事达到顶峰,对权力的欲望也达到了顶峰

1853年3月南京被攻克,太平军在此定都并改名天京。杨秀清随后发起了北伐和西征,虽然北伐失利全军覆没,但是西征战场战果辉煌,安徽、湖北、江西基本被攻占,湘军也受到重创。

1856年太平军攻破江南、江北大营,军事上达到了顶峰。

然而杨秀清却日益骄横跋扈起来,他不仅借天父下凡的神权把戏打击异己,还经常用这个特殊权利去填充自己对权力的无限欲望。

韦昌辉和秦日纲受到了杨秀清的处罚,最终也引发了洪秀全的不满

杨秀清对诸王侯随意的处罚,可谓是树敌众多,其中就包括在天京的韦昌辉和秦日纲。由于杨秀清通过天父下凡要求洪秀全加封万岁,这样的夺权举动引起了洪秀全的严重不满。

示弱的洪秀全赢得了太平天国多数人的支持,而跋扈高调的杨秀清却因树敌过多渐渐的失去了民心。

为了重新建立制衡体系加强专权,洪秀全下决心除掉杨秀清。

韦昌辉野心满满,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为除掉杨秀清,洪秀全启用了韦昌辉的秦日纲等人,韦昌辉秘密调集军队将东王府团团围住。洪秀全的想要只惩戒首恶,不能大开杀戒,但是压抑已久的韦昌辉大开了杀戒,不仅将东王府血洗还将翼王府血洗。

诛杀杨秀清是得民心的是因为杨秀清跋扈树敌失去了民心,然而大开杀戒继续抢班夺权让那个这场内讧真的是伤筋动骨。

韦昌辉的屠杀行为不仅没有让自己得到蓄谋已久的权利反而让自己跌入万丈深渊之中。

此时的洪秀全再次使用分化的计谋暗中启用了秦日纲陈承瑢,最终将野心勃勃的韦昌辉杀掉,结束了这场惨烈的屠杀内讧。

这场内讧让太平天国走向了下坡路,而韦昌辉的屠杀引人深思

天京事变后永安建制的五王只剩了翼王石达开,但是洪秀全依然对他不放心,出出掣肘制衡最终导致了石达开的出走。这场内讧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不仅西征三年打开的优势局面变成劣势,而且太平军内部分裂严重,没有了起义时的团结一心。

韦昌辉的屠杀行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他想斩草除根是一方面,争权夺利是一方面。被压制太久的爆发是一方面,受打击向报复也是一方面。

最终政治野心让他迷失了自己,韦昌辉屠杀了太平军将士几万人可谓是人心尽失。不得人心的韦昌辉最终被杀也成了不可逆转的事实!


秋雨鲁北说历史


1856年9月2日凌晨四点,还在熟睡的民众,被街上的炮火声惊醒。东王府门前围满了士兵,不时从里头传来阵阵惨叫声。


由于接到天王洪秀全的密令,北王韦昌辉率三千亲兵,从江西赶回天京,秦日纲带领的精兵已在城内等候多时。两人商量不等石达开,赶在东王集结六千卫兵前。事先解决东王杨秀清,合拢的部队,兴奋冲进东王府内。他们见人就杀,早已把只杀杨秀清的命令抛之脑后,此时的东王,听到杀戮声越来越近,十分慌张,还没有跑进“空墙”,就被赶到的士兵砍伤,脑袋被割下,挂在天京城中心街道的一根木杆上。


韦昌辉,每次一听到击鼓声,都会下意识的缩进脖子。因为鼓声过后,便是屋外侍女的传令声,要求韦立刻赶到东王府去聆听教诲,圣旨传达没有固定时间,有时是白天,有时是夜晚,甚至凌晨半夜。只要上帝心血来潮,随时都可能传唤北王韦昌辉。指令一到,韦昌辉稍有怠慢,就会受到”天父代言人“杨秀清的咒骂和殴打。聆听圣旨时,韦昌辉必须伏在地上,朝向杨秀清,要叩头聆听。有时在半夜传旨,传到半途中,杨秀清睡死过去,韦昌辉必须跪着,他忍受着夜晚的清凉。等杨秀清恢复精神后,再继续传旨。


长久以来的仇恨,让士兵们杀红了眼,韦昌辉和秦日纲在城内砍人砍了足足一个月,尸体就堆放在街边空地,仍由暴晒。

10月初,翼王石达开从武昌赶回天京,还未进城,血腥和腐臭味扑鼻而来。一见到韦昌辉,石达开当面斥责韦杀戮太重,韦正杀得眼红,岂容职位比自己低的翼王拆台!当晚伙同秦日纲包围翼王府,破门而入,发现石达开不知所踪,愤怒之余,杀了翼王全家。


本草百晓生


1856年,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国高层突然撕下了和睦的面具,兄弟间开展了一场毫无人性的混战,先是东王杨秀清被杀,接着洪秀全又处决了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翼王石达开家眷也大部遭受屠戮,随后率精锐出走。这场内讧使得太平天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史称“天京事变”。

在这场事变中,原本的幕后主使为天王洪秀全,被当枪使的是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最无辜的是翼王石达开,而爆发这场矛盾的根源则在于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不断僭越,引发了洪秀全的不满。

太平天国运动是打着宗教幌子煽动起来的,经过与清军的殊死奋战,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威震华夏的义军,并成立了自己的政权,与清政府分庭抗礼。然而,随着太平天国势力的壮大,在统治阶层内部也逐渐滋生了矛盾。

以天王自居的洪秀全,是天平天国运动的倡导者和精神领袖,逐渐演变成了政教合一的君主。然而随着局势的安定,洪秀全开始陶醉于锦衣玉食,沉迷于歌舞升平,使得东王杨秀清开始觊觎更高的权力。

杨秀清效法洪秀全,妄称自己是什么“代天父传言”,有时连洪秀全都得敬他三分。由于洪秀全看不惯杨秀清,便秘令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调兵回城,诛杀杨秀清。

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都是手握重兵的军事领袖,平日里也深受杨秀清排挤。在接到天王洪秀全的旨意后,自然满怀欣喜地前去“锄奸”。就这样,两人率精兵秘密南京,围攻了东王府,将杨秀清府上下杀了个一干二净。

在除掉杨秀清后,韦昌辉和秦日纲惧怕杨秀清亲信报复,于是又干脆来了个屠城,将与杨秀清有瓜葛的人几乎屠杀殆尽。太平军成员原本就十分复杂,在纵兵烧杀的过程中很快失控,连翼王石达开的家属也惨遭杀害。

等这群人杀过瘾后,南京城内已经有几万人殒命,其中多数是优秀的军事将领和精锐。洪秀全见此,心中也颇有余悸,他不曾想到的是,除掉了嚣张跋扈的杨秀清,竟然又窜出了杀人不眨眼的韦昌辉。

韦昌辉、秦日纲等人的举动,引发了太平天国内部的强烈不满,使得洪秀全也胆战心惊。于是,洪秀全借机又降罪于韦昌辉、秦日纲,再次处决了他们及其亲信。

原本领兵在外的翼王石达开,此时也是有苦难言。由于杨秀清、韦昌辉、秦日纲等人均已殒命,他连报仇的对象也没了,心里虽然怨恨洪秀全,却也没有理由和实力发作,而且洪秀全也对石达开有了戒心。

万般无奈之下,翼王石达开率领精锐出走。此后,太平天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内部已经四分五裂,许多精锐在这场浩劫中丧生。

因此,韦昌辉等人之所以大开杀戒,一是想斩草除根,以防杨秀清余党报复;二是想借机打压异己,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但恶人自有恶人磨,此等作为也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可谓自食其果!


夕阳下的晚枫


俗话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1856年9月3日,北王韦昌辉奉天王洪秀全的密诏,率部回京诛杀东王杨秀清,由此揭开了太平天国历史上最为血腥和暴力的天京变乱。杨秀清是太平天国最具才干的人才之一,太平军在广西永安时就已经总揽军政要务,定都天京之后更是大权独揽,党羽遍布太平天国内外,如不赶净杀绝的话,万一遭到反扑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东王府上下数千口人统统杀害,杨秀清本人也在乱阵中被杀,首级被挂在天王府门前的旗杆上示众。这还不算完,为了填补杨秀清死后留下的权力空白,韦昌辉以靖难第一功臣自居,在天京城内实施恐怖统治,大肆屠杀东党残部,一时间,天京城内人人自危,唯恐被认定是“东党余孽”而惨遭杀戮。韦昌辉借机排除异己,众多东王部属在弃械后被杀,平民也不能幸免,随后血洗南京城,约2万余人被屠杀,天京城顿时变成一座人间炼狱,血流成河,尸如山积。

实事求是来说,这场屠杀的始作俑者其实正是深居宫中,不问政务的天王洪秀全,韦昌辉只不过是洪秀全借刀杀人的一枚棋子。正是因为洪秀全对杨秀清委以重任,总理军政要务,又默认其拥有“代天父传言”的特权,以致于最后酿成苦果,连自己也要被杨秀清羞辱责问,不得已之下只能选择痛下杀手,借韦昌辉之手除掉杨秀清及其同党。韦昌辉对杨秀清更是深恶痛绝,其父韦源玠有一次在路上偶然间遇上东王出巡仪仗,因躲避不及,杨秀清派人把韦源玠抓住治罪,韦昌辉赶紧前往东王府替父求情,结果杨秀清“以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为由,判处杖责50军棍的处罚,由孝子韦昌辉代父受刑。韦昌辉自此与杨秀清结怨,但因东王大权独揽,只能隐忍不发。
这次洪秀全召其回京诛杨正中下怀,率领三千精锐连夜从江西前线赶回天京,与在天京城外等候的燕王秦日纲会合,手持天王令牌趁着夜色入城,直奔东王府而去。向来自负的杨秀清在没有丝毫戒备之下被当场斩杀,至死都没有搞明白自己因何获罪被杀。洪秀全亲眼看见了韦昌辉送来的杨秀清首级后,仍不放心,与北王合演双簧,称韦昌辉擅杀东王有罪,下诏说要当众鞭打北王四百,诱使东王属下数千人观刑。听说有天王诏旨,东王手下的人皆放松警惕,这些人大多是从广西杀出来的太平军老兄弟,是东王属下的中下级军官,人数约五六千人左右。哀痛之余,响应号召前往天王府观看杀掉老领导的韦昌辉受刑。在进入天王府之前,照例要解下兵器。这些人被乖乖的缴了械,进去后皆被赶入几间大库房内,大门紧关。
大伙正纳闷时,窗户忽然被打开,炸药包一个又一个扔进来,轰隆巨响之下,东王属下血肉狼藉,当场就被炸死不少。大门随后打开,趁硝烟未尽,北王韦昌辉手下持刀而入,对这些手无寸铁的老兄弟们加以集体屠杀。这段情节是两名在南京生活数月的欧州人所亲眼目睹并根据其口述整理,可信度非常高。由此可以判定,韦昌辉大开杀戒是经过洪秀全同意并亲自参与的,只不过后来石达开返回天京,看到天王、北王滥杀这么多人,又有自己的属下乱中被杀,石达开很生气,责斥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于是又对石达开动了杀机,派兵连夜包围翼王府,将石达开的家眷、护卫尽数杀害。石达开非常机警,又有耳目提前告知内情,缒城而出,幸免于难,但家眷及护卫却惨遭杀害,悲痛之余,石达开在大本营安庆起兵讨伐,太平军各地将领纷纷声援,请天王杀北王以平民愤。洪秀全见众怒难犯,这才将诛杀杨秀清的所有过失安在韦昌辉的头上,并将他处以五马分尸之刑。随后又为杨秀清平反昭雪,并将东王被杀祭日(七月廿七)定为东王升天节,成为太平天国的六大节日之一。


历史茶坊


韦昌辉之所以要在诛杀杨秀清后扩大屠杀规模,并非仅仅只是韦昌辉个人复仇。这个祸根,早在永安建制时,就已经埋下。

太平天国的诸王都是实授王

永安建制时,洪秀全一口气封了五个王。这五个王,都是实授王。他们都可以开府,都有自己的官僚系统、私人军队。

历史上,唐朝的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天策府的将领们和秦王说,你要么采取行动,要么放我们回家。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秦王被太子击败,他们都很可能被杀。

如果李世民在权利斗争中被谋害,天策府的这些将领会不会考虑被秦王报仇?


因为,这些府将、府兵,一旦老大失败,他们都极有可能会遭到牵连。像魏征这种依然被忠用的,都可以成为千古佳话了!

显然,成为千古佳话的概率是很低的。

韦昌辉后来敢带3000部队攻打天王府,而这3000人也居然听令而行,可见,这些府兵,忠诚的是北王这样的主子,而不是天王。

因此,在杀害杨秀清之后,继续除掉一些东王死党,并非仅仅“因为私人恩怨”。

从这个角度来看,“天京事变”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即使这些王格局大一些,也会在形势更好的时候进入内讧模式。

相比之下,在同时代清朝发生的辛酉政变中,慈禧等人夺权过程中,仅仅只诛杀了3人,其他人或流放,或不追究。这就是因为,大清的王爷,都是虚职,他们手下的人,都是大清的臣子,而非某王府的臣子。因此,在雷霆手段完成夺权后,可以“余皆不问”。

但对手是“实授王”时,胜利方恐怕就很难这么从容了。即使英明大气如秦王李世民,也长时间受到“太子余党”的困扰。

只要翻开历史书,我们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实授王”都会酿成祸害。

汉朝的韩信、英布;清朝的三藩,这些拥有实际权利(或较高威望)的王,无一有好下场。即使是同姓王,也都常常是动乱的源点,如汉“七国之乱”、晋“八王之乱”、明“靖难之役”等等。

古往今来,拥有实权的异姓王,多没有善终。他们几乎不可能与天子长期保持互信。


从这个角度看,即使天王、东王、北王等人拥有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素养,太平天国诸王的内讧,也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东王府的规模巨大

由于天王长期不理朝政,东王府几乎成了事实上的权力中心。

《贼情汇纂》详细记载了东王府的人员规模。其中,有几个关键信息:东王府,自己就设立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掌管事务。这些人员中,职同检点的141人;职同指挥2人;职同将军3414人!

换而言之,如果韦昌辉本着“斩草除根”的心态来杀人,东王府下面光将军以上就有3557人!牵连下去的下级军官、士兵,难以估算。

被血腥屠杀的,几乎是当时太平天国的中枢系统,此后太平天国纵然依然有名将,但再无当初的“规整”了。


当时韦昌辉总共带入天京的也就3000人,人数还不如东王府的将军多!东王余党要是为东王报仇,韦昌辉被杀个100次都有可能!

这,大约就是韦昌辉心急火燎大屠杀的原因。

本应可控的局面,演变成血腥屠杀

可是,即便如此,这场大屠杀也本应可以避免。或者说,本应规模小很多!

在杀害东王府两天后,天王下诏(也有说是伪诏)5000名最精锐的东王余党前往礼堂观北王、燕王受刑。这5000多人都依照规定放下武器而去。

可见,此时天王是完全有能力,有威望控制局面,从容处置“东王余党”的。

所谓“树倒猕猴散”,在这些“东王余党”中,真正愿意死心塌地为东王复仇的绝对是少数。

即使是杨辅清,后来在得到妥善对待后,也能忠心耿耿,为太平天国拼到底。何况他人呢?

而韦昌辉,当时总共带来3000多人,洪秀全如果有心制止,是绝对有能力制止的!

而洪秀全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毫无作为,任由韦昌辉扩大屠杀范围,如果不是昏庸至极,就是有意为之了!

洪秀全本应有能力早早制止,妥善处理,而不是事前不制止,事后甩锅。


不管是昏庸至极还是有意为之,洪秀全的事业,也在这场不断扩大的屠杀中走向了没落。

杨韦之间的私人恩怨,应不是大屠杀的关键

至于杨秀清过去对韦昌辉的侮辱、责罚,我认为应不是大屠杀的关键。

杨秀清给韦昌辉的私人恩怨,韦昌辉所恨者,应该也就是杨秀清,再扩大一点,事变第一天的“血洗东王府”应该就已经完成“雪耻”了。

而后来扩大的大屠杀,我认为主要是源自韦昌辉对“复仇”的恐惧。

正因为天王的无所作为(或有意为之),韦昌辉才在恐惧的驱使下不断扩大屠杀范围。

因此,我认为,韦昌辉在杀害杨秀清后的大屠杀,源自太平天国天生的制度缺陷,而天王在这次事件中的态度,则是推动这场大屠杀的关键。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个人认为有几点原因:1>韦昌辉本人是地主出身,无论是教育程度还是计谋城府都是其余诸王不可比拟的,他很清楚斩草除根,以绝后患的道理。2>东王倒台,天王在天京城里只能依仗自己,他完全可以趁此做大自己,至于做大后会干什么,估计会是第二个杨秀清或者干脆把天王取而代之。


3>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大时代和个人性格作用下,必然造成了其局限性,他们没有信昂和理想,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历史的重复,勾心斗角,互相争宠,打击报复


感情直通车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从广西金田一路高歌猛进,杀到了江南比较富庶的南京城。可以说占领南京城,让太平军走到了他们事业的顶峰。

自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前进一步。

太平军之所以止步于南京,因为他们内部发生了战乱,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天京事变。

事情的缘由是从洪秀全和杨秀清身上开始的。

当时洪秀全是天王,太平军里的最高领导人。

杨秀清是东王,他的地位仅次于洪秀全。还有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他们都率属于东王杨秀清管辖。

你也可以这样认为,自从到了南京之后,洪秀全基本上,就不怎么管事了。

所以的军政大事,都交给了东王杨秀清来管理。

但是,随着杨秀清的威望越来越高,权利越来越大。不可避免的,他就和洪秀全起了冲突。

洪秀全是把权利都托付给了杨秀清,但是,他没有让杨秀清对他指手画脚,不把他给放在眼里。

正是因为洪秀全对杨秀清不满,所以,洪秀全有了除去杨秀清的想法。

那么要如何巧妙的除掉杨秀清呢?

当时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都在外面征战呢。

洪秀全就让他们带兵回来,把杨秀清给秘密的杀掉。

当时洪秀全说的是,让他们只杀杨秀清一个人就可以了。

但是,韦昌辉先赶回来之后,他赶回来之后,就把杨秀清的东王府给包围了。

然后东王府里的,包括杨秀清在内的所有人,全部被韦昌辉给杀了。

为什么韦昌辉如此积极的杀杨秀清呢?

原来他是和杨秀清有矛盾的,杨秀清当年杀过他的哥哥。

他对杨秀清一直怀恨在心。

所以,当他接到洪秀全的命令之后,就赶紧赶了回来,把杨秀清给杀死了。

本来洪秀全是让韦昌辉杀杨秀清一个人的,为何韦昌辉把杨秀清王府的人,全部给杀了呢?

因为韦昌辉怕杨秀清的心腹,会给他复仇。

要知道杨秀清的威望,在军中还是很高的。尤其是他自己指挥的两万人马,那都是他的精锐部队。

这一支部队,对于韦昌辉来说,必须要干掉。

否则,日后危险的是自己。

所以,韦昌辉就通过欺骗的手段,让这两万人,全部给放下武器,就这样他们统统被杀掉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韦昌辉一下子杀了杨秀清的两万多人,这对于太平军来说,是很大的一个伤亡。

事后石达开还埋怨过韦昌辉,说韦昌辉杀的人太多了。

韦昌辉气不过,又把石达开的家人全部给杀了,石达开得到消息后,自己逃跑了。

后来石达开就带着自己的军队,把韦昌辉给杀了。

就这样天京事变,把太平天国的高层,基本上全部给杀光了。这也是导致太平天国,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


汉史趣闻


闻知“天京事变”扩大化,翼王石达开从武昌前线返回,带着曾锦谦、张遂谋进城劝说韦昌辉,让其适可而止,不要继续扩大事态。谁知,韦昌辉此时已经杀红了眼,连石达开也要杀掉。翼王也觉察到危险,于是便连夜缒城而出,跑去大本营招集兵马讨伐北王。韦昌辉知道翼王跑后,又做了三件事,一是让燕王秦日纲带兵追杀石达开;二是屠杀翼王府;三是进攻洪秀全天王府,完全失去了理智。这就有意思了,韦昌辉回京时只带3000兵马,为何却敢围攻洪秀全天王府,还派兵追杀石达开?他哪里来的勇气和自信呢?就“岩岩说史”看来,其中之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字,即是无奈,做殊死一搏了。


先看看他为何追杀石达开

1864年7月,九帅曾国荃率吉字营攻破天京,俘虏了李秀成,并将其关在了两江总督府。应曾国藩之请,李秀成在狱中写了数万言的《自述书》,其对“天京事变”做了如下描述:“东欲专尊,北翼不满,密议诛杀东王,及兄弟仨,杨原清、杨辅清,其余不得多杀。”在此可以很明显看出,韦昌辉与石达开都是“天京事变”主要策划者,都是此次事变的主角。只是因某种原因,韦昌辉回到天京靖难时,石达开没有动身,而是继续留在武昌,静观时变。换句话说,韦昌辉和石达开是盟友关系,有着共同的对手——杨秀清。

既然都是盟友关系,韦昌辉为何还要追杀石达开呢?这实属无奈之举。韦昌辉率兵回来诛杀杨秀清时,是“奉诏讨贼”,也就是说,诛杀杨秀清,是天王洪秀全的主意,韦只是执行者。可是,当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后,洪秀全却没有及时出来公布诏书,承认事变的合法性,以致韦昌辉处境相当孤立。东殿余党因看不到天王诏书,认为此事是韦昌辉干,于是便和他在天京大战。可以所,韦昌辉此时非常被动,他需要的是同情和立场而不是对错。可是,石达开一回来,立刻劈头盖脸责怪他,毫不留情面地批评。此外,翼王石达开公开袒护东王余党,“其下何罪?何得尽戮?无乃自戕手足!倘官军万一知之,乘我之危、将何御?”还将杨辅清纳入麾下,以示保护。



石达开回京后之种种事迹表明,他此时正在收买人心,而后将自己当作“天京事变”的替罪羊,实现大权独揽,坐收渔翁之利。那么,既然如此,还不如自己抢先动手,也许还有一丝胜算,否则就真的成了人生输家了。不过,石达开发现事情不对劲后,立刻跑了,韦昌辉便命令秦日纲去追杀,可惜没有成功,最终引来杀身之祸。顺带说下,石达开回京后袒护东王余党之举动,洪秀全也是相当的不满意,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到:“天王亦不悦”。所以说,韦昌辉向曾经的盟友石达开下手,不是没有原因的。这都是权力角逐,没有对错,只有胜败。



再看他为何围攻洪秀全天王府

对于这问题,其实很简单,韦昌辉已经走投无路,没办法了。石达开回到洪山大本营后,立刻率兵回京“靖难”,扬言要韦昌辉的头,否则就带兵攻灭天京。此外,石达开从安庆渡江后,并没有直接进攻天京,而是带兵去救援宁国,说是为了打击清军,解除陈玉成之困境。其实,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石达开此举有更深层次目的,即是留下时间,让洪秀全与韦昌辉继续斗。要知道,石达开可是上书天王,要韦昌辉的头哦。此时,韦昌辉该怎么办?出兵与石达开大战,压根没有胜算,那就只能攻击天王府,挟持洪秀全,增加谈判之筹码了。


岩岩说史


1856年爆发的的天京事变,彻底把洪秀全、杨秀清等人拉下神坛,号称天国清平、天兄下凡的诸多起义合伙人,不过也是具有平民般的生老病死、血肉之躯和喜怒哀乐的人间凡人。天王洪秀全深居幕后,深宫大院之中行踪诡秘,试图构建所谓的理想天国理论,偶尔发几份诏书,刷一刷存在感。内外大事皆付杨秀清,而洪秀全和一些已经腐化的太平军将领,靡靡之音,开启了享乐的生涯。

杨秀清负责太平天国具体事务之后,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击破江南江北大营,接触了湘军对南京的包围,同时也培育了一批党羽死士,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天王的权威,也触犯了一些金田起义合伙人、元老的利益,当然成为众怒之源。激烈的矛盾一触即发,加上洪秀全感觉自己被架空之后,也开始忌恨杨秀清的跋扈,动辄以天父下凡自居,无端发号施令甚至敲打自己,逼迫洪秀全到东王府封他为万岁,这是作为太平天国宗教领袖的洪秀全本人不能忍受的。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的双轨制,其实也是从金田到永安建制乃至定都天京之后形成了权力分配隐患。

一旦动态平衡被打破,各方必然撕破脸。冯云山、萧朝贵等人已经战死,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集团尚如日中天,还有朝廷中类似于洪家宗族、洪宣娇等变量。同时,陈承瑢告密东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图,天王秘密下诏书招回北王、翼王及燕王诛杀杨秀清,韦昌辉率兵勤王。1856年9月4日,北王韦昌辉回到天京与秦日纲会合,大开杀戒,凌晨突袭血洗东王府,在天京城内制造大屠杀。虽然是在执行天王洪秀全的意志,但是牵连面太广,最终竟然杀死了部分石达开等人的家人部属, 总共约有2万余人被屠杀。

情况一发不可收拾,天王出来收拾残局,由于太平军大多支持翼王,洪秀全又宣布韦昌辉谋反,这个时候东王旧部,石达开部乃至洪秀全的铁杆随从部属,皆指责攻打韦昌辉,内讧逐步扩大化。韦昌辉无奈之下且恼羞成怒,攻击天王府,孤注一掷。1856年11月2日,洪秀全下令处死韦昌辉及其心腹200多人。可以说,天京事变使得太平军元气大伤,老将丧失殆尽,余下的洪秀全疑心太重又全不信任,只能广泛封王予以制衡,彼此之间处处牵制。石达开不久出走,引兵西进,标志着原有的合伙联盟彻底瓦解,韦昌辉只是天王洪秀全打牌、控制朝局的一个筹码,最终落下了悲惨的结局。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秦右史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这是千古名言,也是亘古不变的大智慧。当时的洪秀全身边,正有一个在他卧榻之旁酣睡的人,那就是杨秀清。<strong>

杨秀清具有超高的军事指挥能力,所以成为后期太平天国的实际领袖。

杨秀清这个人跟其他太平天国的王不一样,他虽然是泥腿子走出来的王,但是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堪称那个时代的顶尖水平。杨秀清带头去打仗,基本上都是胜利。

而且他还是一位天才的战略家,为太平天国规划了如何夺取天下的步骤,并且在生前已经安排好了北伐的事情。所以在太平天国之中,真正的领导者,其实是杨秀清。

在打下南京城以后,洪秀全开始进入贪图享乐的模式之中,他一直把自己关在后宫之中,纵情声色,却将权力都交给了杨秀清。

从此杨秀清的东王府,基本上就成为了天国的中枢机构,东王府内部就设有六部,管理天下事务,甚至连女状元傅善祥都成了杨秀清的女秘书,可见杨秀清当时的权势到底有多大。

洪秀全为什么要放权?他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铲除这些王。

洪秀全是傻瓜吗?显然不是,能走到那一步的人,绝对不是傻瓜,那么他为什么要放权呢?洪秀全这么做,让我想起了朱元璋时期的胡惟庸。

当年朱元璋一再纵容胡惟庸管理朝政,将朝中大权都交给胡惟庸,自己则乐得清静,去下面视察去了。结果胡惟庸一下子膨胀了起来,对朝政指手画脚,甚至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朱元璋出手将胡惟庸及其党羽全部伏法,一口气杀了两万多人。而朱元璋真正的目的还不是灭了胡惟庸,而是想灭了宰相这个官职。从此朱元璋不再设置宰相官职,所有大权统统都落在了自己手里。

跟胡惟庸很相似的是,当时的杨秀清便掌握了朝中所有大权,而且不把天王洪秀全放在眼里。有时候甚至假冒天父天兄下凡逼着洪秀全听话。所以洪秀全会放过杨秀清吗?当然也不会,但是杨秀清不是目的,杨秀清的身份才是洪秀全的目的。

洪秀全希望能够通过杨秀清的事情,将当年所封的五个王全都废除。这么一来就能够将权力都收归自己所有。不过局势似乎超出了他的预料。

韦昌辉的幕后主使者就是洪秀全,洪秀全的目的是为了灭了底下所有王。

韦昌辉便是洪秀全手下的一条狗,现在洪秀全要收拾杨秀清了,便利用韦昌辉跟杨秀清之间的仇恨,发动了这场血腥的天京事变。韦昌辉带着3000人马,直接冲到了东王府,杀光了东王府上下几千人。

随后又冲到了翼王府,把石达开全家也给杀了。甚至还带着人马冲到了天王府,准备攻打天王府。这个时候的韦昌辉已经杀人杀疯了,压根就不受任何人的控制。

这是洪秀全所想不到的,所以洪秀全这个时候出面,利用自己天王的身份,召集人马将韦昌辉给灭了,并且将韦昌辉押赴刑场,让东王府的余党们看着斩杀韦昌辉,以此给东王杨秀清报仇雪恨。

这么一来两个王就已经死了,翼王石达开当时不在家,否则也会被韦昌辉所杀。后来石达开甚至负气带着十万人马离开了天京城,这也是洪秀全想不到的事情。

之前的西王萧朝贵和南王冯云山也死了,所以洪秀全最初所封的五个王,眨眼之间,全都没了,这样的话方便洪秀全重新接管太平天国。

结局:洪秀全重新提拔年轻将领,再次掌握了权力。

天京事变其实就是洪秀全主导的一场政治内斗,他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要把这几个老家伙都给干掉。洪秀全有学习朱元璋的那种想法,可是他忘记了当时天下还没有统一,他的手段使用得过早了。

但是如果他不这么做,保不齐被杀的可能就是洪秀全本人。所以这场政变是在所难免的,当年封五王的时候,他给这五个王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就连等级最低的翼王石达开,都能从容地带走十万大军,可见东王杨秀清的权力到了何种地步。

所以洪秀全必须要把这几个王都给铲除掉,然后重新选拔年轻将领,这样一来,大权就再次落在了洪秀全手里。洪秀全是一个政治高手,却不知道少了那几个老家伙,他的太平天国压根就玩不转啊。

结果天京事变以后,虽然洪秀全重掌大权,但是再也没有一个像杨秀清那样的战略家,帮助洪秀全提出战略指导。从此太平天国开始走下坡路,青年将领的力量毕竟薄弱,没多久太平天国便土崩瓦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