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1858:戊午年科场案中的悲喜人生

相比我们今天的高考、公考,科举考试在社会关注度和竞争激烈程度方面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科举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考试选官制度,自隋唐设立到1905年被清廷废止,经历了1300多年。特别是有清一代“慎重科名,严防弊窦”“寒士而为真才,必能扬眉吐气,此为培养人才最要之着”。

为了确保科举发挥选拔人才的功能,清代制定了详细完备的法律,从考生点名入场到复试磨勘,层层把关,各个环节都有详细规定。然而出于种种原因,贿买钻营、怀挟请代、割卷传递、顶名冒籍等作弊手段也是花样百出,不可穷究。

咸丰1858:戊午年科场案中的悲喜人生


而且科举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政风不振,科举风气也必然败坏。如果士人选拔的环节就开始败坏,那吏治也必然从根子上烂了。因此,历朝历代都严厉打击科举舞弊,肃清政风首要是整顿科场考风。

咸丰1858:戊午年科场案中的悲喜人生


仅有清一代就有三大科举舞弊案,分别为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场案和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居于三大案之首的戊午科场案,牵连之广、处罚之重,世所罕见,特别是身为主考官的一品大员被“斩立决”,不仅是清代孤例,在整个科举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因此该案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科举第一案。

金榜题名终是黄粱一梦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干支纪年戊午年)八月初八,顺天府乡试在北京贡院举行。

清代的科举沿袭明代,分为四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考中者即为秀才,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考中者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最高等级殿试三甲为进士,第一名为状元,二、三名依次为榜眼和探花。其中,竞争最激烈,影响最大的是乡试。

乡试是省级考试,三年一次,常在秋季举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闱”。乡试通过,就具备了做官资格,也只有通过乡试才能参加全国性的会试。最著名的解元是唐寅。最耳熟能详的“范进中举”,恰能说明乡试中举带给人的巨大喜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实现从“民”到“官老爷”的阶层转换。

咸丰1858:戊午年科场案中的悲喜人生


参加此次顺天乡试的考生中有个叫平龄的秀才,是镶白旗满洲附学生,爱好唱戏,平时经常登台串戏。就是在这样关键的考试季,他也依然不忘登台演出。但是到了九月十六日,顺天乡试发榜时,平龄竟然高中第七名。顺天府属京师畿地,地处全国的政治中心,因此考试结果备受瞩目。一时间,舆论哗然,物议沸腾,人谓“戏子亦中高魁”。当时,奴仆、隶卒、倡优、乐户等是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的。

十月初七日,纪检干部孟传金将平龄中举引发的舆情上奏了咸丰皇帝,指出此次顺天乡试存在舞弊情况,要求核实查办。对孟传金来说,这是行使自己作为言官闻风言事的职责,是分内之事,然而由此引发的一场腥风血雨的轩然大波,却是他始料未及的。

天子脚下竟敢有人科场舞弊,咸丰的震怒可想而知。当天,他就颁发谕旨“认真查办”,而且成立了最高级别的专案组。专案组成员有两个铁帽子王,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还包括了吏部尚书全庆、兵部尚书陈孚恩两个从一品大员。

审讯中,平龄澄清了自己的票友身份,并非职业演员,具备考试资格。但是通过核查他的试卷,专案组成员发现朱墨卷不符合。墨卷是考生的原始答卷,朱卷是封糊姓名后由专门的誊录人用朱笔统一抄写的卷子。本是防止舞弊的措施却被平龄利用,成为他作弊的手段。他的墨卷错误百出,但在朱卷中却都被改正过来。严刑拷打之下,平龄很快招认了买通阅卷官舞弊的事实,自己也很快身死狱中。

然而,平龄的死只是揭开了顺天乡试舞弊案的冰山一角,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是惊涛骇浪。

一品大员竟成刀下之鬼

顺天乡试的主考官叫柏葰,字静涛,蒙古正蓝旗人。考试结束,柏葰从协办大学士提拔为文渊阁大学士,从一品升为正一品。清代的内阁大学士类似宰相,居文官之首,政治地位崇高但没有实权。柏葰身兼大学士与军机大臣,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咸丰1858:戊午年科场案中的悲喜人生


然而不过一个多月,平龄案发。随着案件审理的深入,更多的线索浮出水面,作为主考官的柏葰也深陷其中。

其中最重要的线索是新中举人罗鸿绎与同考官(助理考官)浦安“交通关节”舞弊的事实。考生罗鸿绎供认,通过同乡找到了身为顺天乡试助理考官的浦安,托他在考试中给予“关照”。于是,浦安设法找到罗的试卷,并推荐给主考官柏葰。但是,罗的卷子写得实在太差,柏葰和两位副考官看后,打算列入副榜。到了写榜单时,柏葰经过考虑又决定撤掉,直接淘汰。可见,罗的卷子有多差。浦安得到消息后,找到了柏葰的家人靳祥去说情。最后,柏葰拿掉了一份本来取中的卷子调换成罗的试卷,使罗列为顺天乡试第238名举人。

事后,柏葰分别收取了罗鸿绎、浦安的“贽礼”12两和16两。

柏葰调换试卷的影响非常坏,当时就有副考官在公开场合谈论此事。同时,柏葰与专案组的载垣、端华等政见不和,宛如仇敌,结果可想而知。浦安、罗鸿绎等人被“斩立决”,柏葰也最终丢掉了性命。

办案期间,浦安还举报了副主考程庭桂也为人请托,由其子程炳采在考场为他人传递纸条。涉及的人包括刑部右侍郎李清凤之子李旦华、工部郎中潘曾莹之子潘祖同、湖南布政使潘铎之子潘敦俨、兵部尚书陈孚恩之子陈景彦。最终,程炳采被处斩,朝廷念在程庭桂为两朝重臣且其子已被斩,法外施恩免了死罪,“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其余人或流放或革职降级,只有李清凤早已亡故,免受追究。

到了咸丰九年二月,“戊午科场案”历时半年才结案,共惩处91人,斩决5人,革职降级9人,戍边8人,成为咸丰朝第一大案。

柄国权臣难逃杀身之祸

这场大案最让人唏嘘的是柏葰的被杀。清朝很少对一、二品大员动用死刑,特别是“斩立决”,而且往往在行刑时,皇帝会用减刑的手段以示“恩自上出”“皇恩浩荡”。

因此,柏葰在赴菜市口临刑时还很自信地嘱咐儿子,收拾好长途路上所需物品在夕照寺等他。也就是说,他此时还确信顶多是流放戍边,绝对不会是杀头。只能说柏葰对身处的大环境昏聩麻木,是个人不幸更是国之不幸。

“身任大学士,在内廷行走有年,曾任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的柏葰还先后担任过刑部、户部、吏部侍郎,本身又是科甲出身,非常熟悉科场规定却又知法犯法,可见当时的科场风气乃至官场风气败坏到了何种程度。

当时,清廷正值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际。洪杨的太平天国持续数年,屡败官军,富饶的东南几省基本都为其所占,此时双方正鏖战于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同时,贵州苗民、广西天地会等农民起义不断,再加上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内政可谓千疮百孔、乱象丛生。

对外,清廷受列强逼迫签订了《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割让了东北大片领土,外交可谓一败涂地、丧权辱国。已登基八年的咸丰帝此时27岁,渴望励精图治、重振朝纲。面对影响如此恶劣的科场舞弊案,他势必要出重拳严办,以儆效尤。

咸丰1858:戊午年科场案中的悲喜人生


柏葰低估了年轻皇帝“肃场闱而警世人”的决心,也忽略了另一个会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就是深受咸丰倚重的户部尚书肃顺。

爱新觉罗·肃顺,字雨亭,满洲镶蓝旗人,是郑亲王端华同父异母的兄弟,与载垣、端华在政治上是最亲密的战友,也是三人中的核心。而柏葰经常与肃顺意见相左,带头与之抗衡。

咸丰1858:戊午年科场案中的悲喜人生


在戊午科场案的审理过程中,肃顺是一个对案情审理产生重要影响的人,也被认为是导致柏葰被处死的关键人物。甚至清人的笔记中还记载,柏葰在希望落空临死之际还说,必是肃顺从中作梗,否则皇帝不会如此,并预言有一天肃顺也会遭到同样的下场。

该记载不足以信,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会发现很多类似因果轮回的杜撰,而且如果柏葰认识到政敌的窥伺更应该克己慎行,这样才不至于授人把柄。

但是,肃顺用“取士大典,关系至重”的说法促成咸丰乱世用重典整饬吏治、痛下杀心是可信的,或说是其借机铲除政敌,但又不能止于“挟私构陷”。

此后,肃顺的权势与日俱增,短短三年后达到鼎盛。1861年,咸丰驾崩,肃顺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成为炙手可热的权臣。但是不过三个多月,他就在慈禧太后与恭亲王联合发动的辛酉政变中,被斩于菜市口,终年四十五岁。

肃顺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然而不可否认,他大刀阔斧的施政改革确实给陷入困境的王朝带来了生机。特别是他大胆起用汉臣,推荐提拔曾国藩、胡林翼、郭嵩焘,力保左宗棠,对清朝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戊午科场案后,京师考场的舞弊行为“净绝”“司文衡者懔懔畏法,科场清肃,历三十年,至光绪中始渐弛,弊窦复滋”,到了“条子横飞,贿买肆虐”的清末,科举气数已尽,大清朝的国运也便到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