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谈教育孩子:从不“打”孩子,是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我儿子两岁半时,有一段时间,早晨起床之后就要求看电视。

“妈妈,我要看电视。”

“你吃完早餐就可以看十分钟”我坚定的说。

“不行!就要看!”小家伙很不满。

“电视还没起床啊”我说。

“不行!”小家伙开始扔玩具。

接着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并且不停地要求我去开电视。

面对无理而蛮横的宝宝,我又惊又气,很多次我把手高高地举到半空,然后又偷偷放下来。这种情况下,想要理智地控制自己不打孩子,对我来说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后来我学会了“冷冻处理”。在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我在他身边只摆“臭脸”,保持沉默,我把所有的愤怒和不满都写在脸上,孩子闹够了之后,发现自己的“办法”不奏效,就开始扑到我怀里说要妈妈抱。

教育孩子,每个妈妈都应该学会“冷冻处理”。面对不到三岁的孩子,父母一定不能严厉责罚,为什么呢?

董卿谈教育孩子:从不“打”孩子,是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他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提到,3 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孩子的自主

感十分强烈,同时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发展,自我统一性开始出现,而 3 岁前的孩子,

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者只是刚刚发展。

在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如果加以严厉惩罚,孩子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会受到伤害,并且会产生焦虑而体验到羞怯的感觉。

曾经在课堂上,记得我的一个心理学老师说,我研究儿童心理学十年了,但我必须承认,我也打过我的孩子……

董卿谈教育孩子:从不“打”孩子,是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心理教育专家竟然也打孩子,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多么不可思议。

这些年,成年人被家暴的各种报道屡见不鲜。儿童被父母打骂却很少被视为对孩子的“家暴”。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我们辱骂、体罚孩子,却认为这是父母的天赋权利,我们从不认为孩子和大人一样应该受到尊重。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往往出现了两个极端,要么不打不骂,把孩子宠上天际,要么责骂和棍棒双管齐下。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有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也不像服用抗生素杀死细菌一样,立竿见影。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充满了各种未知的挑战。所以,教育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

董卿谈教育孩子:从不“打”孩子,是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董卿在谈到教育自己的儿子时说,如果一切都让给孩子,甚至是大人的幸福,万般迁就孩子,在该严厉责罚的时候不责罚,这是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没错,如果你通过耐心地引导,积极地鼓励,仍然无法让孩子遵守规则,那么你可以通过“打”的方式来教导孩子,以下这些情况,父母应该严厉责罚孩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

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时。

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

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孩子有某些作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

比如:从家里偷过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小男孩喜欢打人欺负比他弱的孩子,并

以此为乐。

董卿谈教育孩子:从不“打”孩子,是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孩子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心中丝毫没有他人的位置

有些从小被宠惯了的孩子,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不懂得要关心他人,长此以

往,进学校后很难与同学相处,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于流露出这种倾向的孩子,

父母要及时帮他们纠正。

父母或老师已多次提醒他有规则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规且犯规后丝毫不认错

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打孩子。简单地说,屡教不改时,可以打他。

有的父母可能又会感到非常困惑,我们究竟什么时候应该用“温柔的坚持”来引导和教育孩子?

除了以上几种极端的情况,需要严厉惩罚之外,以下几种情况,父母一定不能动粗:

孩子在犯父母经常犯的错误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如果“老师”一直在犯错误,“学生”也从老师那里学到了错误的做法,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惩罚孩子的。否则,家长将在自己今后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艰难。

董卿谈教育孩子:从不“打”孩子,是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孩子犯错误是出于无知

父母没有教导过或者孩子没有面临过这样的情境。

小于3 岁的孩子不能打

三岁前体罚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的正常发育。

家长在情绪失控下不能打孩子

这个时候惩罚孩子,往往缺乏理性,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心理有缺陷的孩子不能打

行为亢奋有神经障碍的孩子,

十分敏感的

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

6岁以后要尽量少打,12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6岁之后的孩子已经出现了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这时候打孩子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卑、消极的人格特质,并且影响孩子一生的心理建构。

12岁之后,孩子在认知上已经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如果受到惩罚,他们会体验到强烈的失落、被打压的感觉,长大后有些孩子甚至滋生报复心理。

你打过孩子吗?什么情况下你觉得必须打孩子?欢迎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