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天下的蒙古大军,却有一致命弱点,学者:难怪他们打不下越南

在十三世纪的亚欧大陆,各国历史都无法回避蒙古人的扩张运动,因为十三世纪是蒙古人的时代,是游牧民族的时代。公元1206年,四十四岁的铁木真在鄂嫩河源头被拥立为成吉思汗,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蒙古人在成吉思汗和其子孙的带领下冲出草原,对亚欧大陆的土地进行了征服。从东方的朝鲜半岛,再到欧洲的波兰,都曾留下过蒙古骑兵的足迹,他们凭借着战马和弓箭,重建了当时亚欧大陆的秩序。

横扫天下的蒙古大军,却有一致命弱点,学者:难怪他们打不下越南

成吉思汗的雕像

不过当年横扫天下的蒙古骑兵,却有一个致命弱点,在远征中亚和东欧的时候,蒙古骑兵对当地的征服显得十分轻松,可是到了炎热的地区,蒙古骑兵却显得非常无力。在蒙古帝国的扩张历史中,惨败的战役往往都发生在热带地区,比如抵挡了蒙古人近半个世纪的南宋,和让察合台汗国蒙古人死伤惨重的印度,以及元朝三次远征都未征服的越南。

就像俄罗斯的凛冬一样,热带地区的气候和地貌是当地人抵抗外族军队的“利器”。而蒙古骑兵第一次体会到热带地区带来的困扰是在公元1222年,那一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的战争已经进入尾声,为了追击花剌子模的末代苏丹札兰丁,成吉思汗派大将那颜巴剌渡过印度河追杀札兰丁,这支蒙古骑兵则见识到了热带气候带来的困扰。

横扫天下的蒙古大军,却有一致命弱点,学者:难怪他们打不下越南

蒙古骑兵

根据印度史书的记载,那颜八剌进入印度后,便遭受到了热带气候带来的威胁,以吃苦耐劳著称的蒙古马无法忍受印度的酷暑,纷纷倒地不起。而蒙古骑兵的弓箭在印度潮湿的气候下也显得非常无力,甚至连精准度都下降了。蒙古骑兵信赖的蒙古弓大多是用牛角和牛筋制成的,这种非常耐用的弓遇到湿热的环境会导致筋胶软化,使弓的张力萎缩和性能下降。

在成吉思汗西征结束后,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从公元1241年开始远征印度,这场战争一共持续了近一百年。曾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却在印度死伤惨重,他们遇到了那颜八剌曾遇到的问题,炎热的天气使士兵以及武器装备都丧失了原有的战斗力,结果每次远征都被德里苏丹国的军队打的溃不成军。而后来在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的突厥化蒙古人巴布尔,他手下的战士已经不是纯粹的蒙古骑兵,他们骑着中亚的汗血宝马,用着中亚人制作的武器。

横扫天下的蒙古大军,却有一致命弱点,学者:难怪他们打不下越南

越南的丛林

而位于东南亚的越南,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和蒙古大军进行较量。从公元1257年开始,蒙古帝国和元朝的统治者们曾三次对越南进行远征,虽然这三次远征曾一度迫使越南的陈氏王朝向蒙古人称臣纳贡,可是在战争过程中,蒙古人却没有占据太大优势,甚至曾多次被陈氏王朝的军队击败。

蒙古骑兵之所以无法彻底征服越南,主要原因就是越南得天独厚热带气候和地形地貌,蒙古骑兵不但在越南遇到了和印度同样的问题,而且还遇到了许多更致命的威胁。当蒙古骑兵进入越南后,便发现越南的丛林十分不利于骑兵冲锋,而且越南丛林中生长的各类毒草,也夺走了许多蒙古战马的性命,这些生活在蒙古草原的战马并没有辨别植物是否有毒的能力。

横扫天下的蒙古大军,却有一致命弱点,学者:难怪他们打不下越南

元越战争时的士兵

在三次元越战争结束后,蒙古骑兵还曾远征印尼的爪哇岛,这场战争发生于公元1294年。元朝的士兵在攻陷爪哇新柯沙里王国的国都后,遭到了十万爪哇兵的反击,导致元朝的士兵被迫离开爪哇,结果在回师路上又遭遇到了爪哇士兵的追击和因为炎热而引起的瘟疫,导致元朝士兵死伤惨重。

曾有研究蒙古帝国历史的学者指出,蒙古骑兵在越南等热带国家的战败,除了当地士兵的顽强抵抗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蒙古骑兵无法在热带地区作战,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东南亚,蒙古骑兵一直被“热带恐惧症”所困扰,这也是当时蒙古骑兵最致命的弱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