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癬?!王國瑋副院長解讀中醫治療哮喘醫案


內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癬?!王國瑋副院長解讀中醫治療哮喘醫案

鳳凰名醫課

《鳳凰大健康》主持人


今天和大家談一談哮喘。民間有一句流傳很久的說法,即“內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癬”。

小時候的我就是一個哮喘患兒,嚴重時只能坐著睡覺,後來吃了半年父親開的中藥,痊癒後至今未復發。

八十年代末,我在兒科做醫生時拜北京市名中醫滕宣光為師,滕老是治療咳喘的大家,毎天都要看八十多名患兒,其中呼吸系統疾病者佔70%

內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癬?!王國瑋副院長解讀中醫治療哮喘醫案

滕宣光老師和我的父親王鴻士在臨床中治癒過許多哮喘患兒,我在向他們學習的過程中,也接觸到不少這樣的病例。

內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癬?!王國瑋副院長解讀中醫治療哮喘醫案

三年前,我治療過一個六歲男孩,哮喘三年

,每感風邪遂即發作,大約每二十天發作一次,需要經常使用氣喘噴霧劑來緩解喘憋。

近一週咳喘加劇,喉中痰鳴,鼻流清涕,抬肩鼻煽,喘不得臥,頭面汗出,食慾不振,面色青白,口唇青紫,舌苔白膩,舌質淡,脈浮滑。

由此看來應該是風寒襲肺,痰濁內阻

方藥:炙麻黃、蘇子、蘇葉、桑白皮、杏仁、百部、枇杷葉、葶藶子、前胡、鉤藤、元參、酒黃芩、細辛,服七劑。

一週後複診,哮喘發作次數減少並不再影響睡眠了,家長希望能替代噴霧劑,於是又在上方基礎上加減開了七劑中藥。

持續治療了一個月後把氣霧劑停了,二個月後開始通過調理提高抵抗力。半年後基本治癒停藥,到目前已經三年過去了,基本沒有再發生哮喘。

哮喘的病因

哮喘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中醫認為病因分為內外兩端,外因是誘發因素,內因是夙因

內因主要是痰飲留伏和遺傳因素;外因包括外感六淫、接觸異物、飲食不慎、勞倦所傷、情志過極五方面。

臨床中以外感六淫引發哮喘最為多見,接觸異物、飲食不慎次之。哮喘發病,是外來因素作用於內在因素的結果。

內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癬?!王國瑋副院長解讀中醫治療哮喘醫案

痰伏於肺為病機關鍵,肺司呼吸,腎主納氣,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伏痰的形成是肺、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津液停聚而成。

發作期以邪實為主,表現為痰邪壅肺,有寒熱之分;緩解期以正虛為主,有肺、脾、腎之別。

哮喘反覆發作,源於外邪難防,伏痰難除,素體難調。

哮喘之病,常被視為不能根治,喘發之時適來求醫,喘平之時而罷藥,待其年壯自愈。

小兒哮喘發作之時如不及時用藥,會有一定的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