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小茅臺”維他奶遭到沽空機構狙擊 被指財務造假、誇大內地市場份額

中國網財經1月16日訊(記者 陳瓊)剛發佈股東增持公告的維他奶國際(00345.HK)遭到了沽空機構的狙擊。1月16日上午,沽空機構Valiant Varriors發佈報告稱,維他奶涉嫌“財務欺詐”,報告指出,公司嚴重誇大其中國及澳洲業務利潤及資本支出、現金流不佳,並指出該公司股價只值10元,有63.9%潛在跌幅。截止1月16日收盤,維他奶股價報29.25元,上漲5.6%。

針對沽空報告,1月16日,維他奶國際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強烈否認該報告所載的指控,並認為該指控並不準確及具誤導性。中國網財經留意到,該公告並未對沽空報告的具體內容進行回應,維他奶國際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暫無更進一步的回應。

報告指出,維他奶聲稱近年在內地搶佔大量市場份額,受投資者矚目,股價由2009年3.5元飆升至2019年的46.5元,市值增長13倍。不過該機構認為當中“水份很大”,集團管理層隱瞞諸多事實,為了體現高毛利率,嚴重誇大內地和澳洲的利潤和資本開支,同時低報成本上浮的影響。

Valiant Varriors表示,該集團管理層嚴重誇大中國內地和澳洲的利潤和資本開支,同時低報成本上浮的影響,從而拉高毛利率至50%以上,遠高於行業平均的35%,“我們相信它的股價只值10港幣/股,比目前價格還要下調65%。”

報告同時指出,有充分理由相信維他奶財報中的資本支出遠低於實際支出,財報和集團提交給中國工商總局的資料差額巨大,充分證明維他奶的現金流狀況不佳,財務欺詐是唯一可用來騙取大眾虛高利潤的方法。

此外,該機構質疑維他奶的市場份額並沒有聲稱的那般強大,並稱“內地銷售放緩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實際情況遠要糟糕得多”。報告指出,雖然在內地南方有很強銷售網絡,但在北方發展平平;推出新產品方面也舉步維艱,一直以來只依賴兩款已經上市幾十年的豆奶和茶飲,隨著飲料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維他奶的市場份額在逐漸減少。

維他奶國際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2019-2010財年前六個月,維他奶營收46.84億港元,同比增長5%;淨利25.56億港元,同比增長1%。撇除匯率影響,營收增加9%,淨利增加5%。業績增速較往年出現大幅放緩,其中,中國大陸市場作為維他奶國際的主要市場,業績增速下滑最為嚴重。財報顯示,2019/2020財年上半財年,中國內地市場收入32.44億港元,同比增長僅8.42%,上年同期收入增速為32.86%。

值得注意的是,在增速放緩的情況下,維他奶國際的銷售支出卻在增長。據財報披露,維他奶國際的推廣、銷售及分銷費用為12.98億港元,同比增長6.81%,其佔銷售總成本21.28億港元的比例高達61%。

維他奶是一家從事豆奶生產與銷售的港資企業,創立迄今已有80年,產品括果汁、牛奶、茶類飲品,汽水、蒸餾水及豆腐等牌。產業版圖逐漸擴張至北美、新加坡、澳洲及新西蘭以及中國內地市場。近十年來維他奶國際股價漲幅近20倍,被稱為“港股小茅臺”。

本文源自中國網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