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揚與蘇霍伊誰造的飛機性能更好?

水月君


米高揚和蘇霍伊是兩架著名的飛機設計局。

兩個飛機設計局都在二戰前建立,不過蘇霍伊設計局一開始屬於默默無聞。

米格飛機設計局成立於1939年12月,它的第一個作品就是米格-1殲擊機,在其基礎上做了一些修改,增大油箱、飛行員座椅靠背增加8毫米裝甲、加強起落架、改善座艙視界等,形成了米格-3殲擊機。

1941年2月這款殲擊機正式裝備部隊,是二戰初期蘇聯空軍主力殲擊機之一。米格-3的武器裝備為1挺12.7毫米УБС機槍(備彈300發)和2挺7.62毫米ШКАС機槍(各備彈375發)。各型共生產3322架。

米格-3最突出的性能是在7 000米高度可以達到640公里/時的最大速度,和同一時期出現的另外兩種單翼戰鬥機拉格-3和雅克-1相比,米格-3無疑具有最為出色的高空性能。而據蘇軍測算,米格-3在6 000~7 000米高度上對德軍的Bf 109E型和F型戰鬥機均佔有優勢。戰爭爆發後裝備了駐紮在莫斯科、列寧格勒和巴庫的國土防空軍殲擊航空兵第6-8軍。該型飛機一直使用到1943年底,為了對付升限12000米的德軍Ju-86偵察機。

在冷戰初期的噴氣時代,米格設計局先後研製了米格-9和米格-15殲擊機。特別是米格-15殲擊機,它是50年代初蘇聯就空軍和其他社會主義盟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產量高達1.8萬架。由於在朝鮮戰爭的傑出表現,米格飛機成為了蘇聯戰鬥機的代名詞,它的名字和蘇聯最先進的戰鬥機聯繫在了一起,。

在米格-15之後,米格設計局又先後推出了米格-17,米格-19,米格-21,米格-23和米格-25等。它們在戰後的局部戰爭中都有不錯的表現。比如越南空軍在越南戰爭中使用米格-21戰鬥機挑戰美國空軍,湧現出了阮文谷在內的12名王牌。

相比米格設計局,蘇霍伊設計局1939年成立,第一款以他名字命名的飛機是蘇-2俯衝轟炸機,先後生產889架。不過在斯大林執政期間,蘇霍伊不太受待見,他在二戰中設計的型號無一投產,儘管設計的蘇-6強擊機性能超過伊爾-2。在二戰後的最初幾年,在噴氣時代的賽跑中慢了一步,儘管設計了蘇-9,11,15,但一一下馬,1949年設計局也被下令解散。

1953年4月,蘇霍伊設計局重新成立,首先設計成功的就是蘇-7B戰鬥轟炸機,在很長時間是蘇聯空軍主力戰鬥轟炸機。而此後設計的蘇-9和蘇-15成為了蘇聯國土防空軍的主力。當然由於從未出口,在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一點神秘感。而蘇-15由於擊落民航客機才逐步揭開了自己的面紗。

從80年年代開始,蘇霍伊設計局風頭逐步超過米格設計局。1989年6月巴黎航展中,蘇-27著名的眼鏡蛇機動表現出了其良好的過失速性能。從那時起,普加喬夫眼鏡蛇成為航展經典和頂級飛行員的身份證。

2008年11月,米格設計局正式併入蘇霍伊設計局。它從青雲直上到隕星墜落。在筆者看來,米格戰鬥機射擊強調簡單、輕巧,儘管機動性突出但作戰半徑有限也是長期的詬病。

就目前俄羅斯空軍裝備的殲擊機來看,基本都是蘇霍伊設計局的產品,而米格設計局最新產品米格-35也是前途堪憂。由於兩個設計局飛機設計風格不同,個人覺得綜合來說蘇霍伊設計局的性能更勝一籌。


榮華之武器堂


做為蘇聯時代最重要的兩家設計局,米高揚和蘇霍伊基本專注於戰鬥機、截擊機、攻擊機研製各有所長,真要以最後的勝者為例蘇-27系列強於米格-29系列。

米格系列飛機從二戰開始直到蘇-27出現之前一直是蘇聯戰鬥機的代名詞,而蘇霍伊歷史上雖然也設計了很多機型但真正打翻身仗是在蘇-27重型戰鬥機出現之後。戰後噴氣式時代到來米高揚設計局率先出品了第一代米格-15、17、19等型號,隨後更是推出了爆款米格-21戰鬥機,以其靈活小巧的性能在全球各地戰績輝煌,這也是米高揚的高光時刻。

除了戰鬥機為應對新的挑戰,還研製了米格-23/27“鞭撻者”、米格-25“狐蝠”等高空高速截擊機,特定的性能在一些場景中表現不錯,但綜合性能在實戰中並沒有取得良好的成績。在三代機時代推出了最後的經典米格-29戰鬥機,同樣沿續米格小巧的造型機動性很好再加上頭盔瞄準近戰狗鬥更厲害,但是腿短的弊端一直伴隨終身。隨著蘇聯解體四代機米格1.44無力繼續研製,最後只能併入蘇霍伊,從這個角度出發蘇霍伊更強。

回到蘇霍伊設計局,戰後包括蘇-7“裝配匠”、蘇-9“捕魚籠”、蘇-15“細嘴瓶”、蘇-17等,主要定位於戰鬥截擊任務,這裡面最有名的估計是蘇-15波音殺手,一連打下兩架波音客機。隨後的蘇-24、25攻擊機反而成了戰場多面手,皮糙肉厚是有力的對地近距支援戰機,設計的相當成功。

真正的輝煌來自蘇-27戰鬥機的推出,作為一款重型戰鬥機擁有強大的載彈量以及巨大的航程,也是一款不用掛著副油箱可以全程完成任務的機型。高機動性、大載彈以及大航程終於在性能上和美國F-15可以比高低。後來再推出來的蘇-30、34、35等同樣性能出眾而且全球銷售情況不錯,在四代機時代也有了蘇-47“金雕”驗證機以及最終成品款蘇-57隱形戰鬥機,從這方面來看蘇霍伊堅持到最後更強。


河東三叔


蘇霍伊航空集團和米高揚航空器集團是俄羅斯最著名的兩大軍機制造商,而他們的前身則分別是前蘇聯時期的蘇霍伊設計局和米高揚設計局。如果硬是要對比這兩家航空器公司製造的軍機性能的話,放在當下來說應該是蘇霍伊更勝一籌。

這兩家設計局/公司都在1939年成立。在它成立的前9年,蘇霍伊的創始人帕維爾.蘇霍伊就帶領了一支設計團隊在為蘇聯的轟炸機以及偵察機計劃服務。在二戰中,蘇霍伊公司開發了蘇-6對地攻擊機,蘇-6攻擊機其實在某些設計上是優於其競爭對手伊爾-2的,但是不知為何蘇聯軍方最後卻選擇量產伊爾-2攻擊機。

而蘇霍伊設計局並沒有放棄,他們又在蘇-6的基礎上改進研發了蘇-8攻擊機和蘇-1/3戰鬥機,但由於在開發完成之時,東線作戰已經結束,因此未被量產。而米高揚設計局的飛機則是從設計局成立才開始,在二戰時期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3戰鬥機被蘇聯空軍大量採用,可以說米高揚設計局在競爭開始時就將蘇霍伊設計局踩在腳底下。

在戰後以及冷戰期間,蘇霍伊設計局開始發力。蘇霍伊設計局是蘇聯境內最早開始研發噴氣機的設計局。早在1945年以前就已經著手研發了兩種噴氣式戰鬥機,分別為蘇-5和蘇-7。其中蘇-5是混合動力的戰鬥機,採用噴氣發動機和螺旋槳發動機來提供動力,而蘇-7則是一架後掠翼超音速戰鬥機。

其中蘇-7項目被蘇聯軍方採用,並在之後的1959年正式被蘇聯空軍裝備。而到了中期,蘇霍伊公司則開發了蘇-9,蘇-11,蘇-15等戰鬥機以及蘇-17/20/22,蘇-24,蘇 25等對地攻擊機。除了這些飛機外,蘇霍伊公司還開發了蘇聯第一種助推飛機控制系統,制動傘還有彈射座椅等。

而此時的米高揚設計局更是風光無限,其開發的米格-15戰鬥機,米格-21戰鬥機在冷戰初期出盡了風頭。以至於到了越戰時期,北越空軍的米格戰機讓美國空軍的鬼怪戰鬥機吃盡了苦頭。

蘇霍伊設計局開始崛起應該說是在冷戰後期,蘇-27戰鬥機的服役。蘇-27是前蘇聯在1969年時得知美國空軍的F-15計劃後,提出的先進前線戰鬥機計劃(PFI),這個任務被交給了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和蘇霍伊設計局,之後開發出了T-10原型機,於1977年5月20日首飛。在針對T-10測試中的缺陷進行改進後,蘇-27戰鬥機於1985年6月22日正式裝備蘇聯空軍。

在冷戰中後期,米高揚設計局依然處於領先地位。其中米高揚設計局開發的米格-25狐蝠戰鬥機,在西方航空界有著極高的評價,以至於讓西方國家以為蘇聯的航空技術已經領先於世界,直到維克多.別連科駕駛米格-25叛逃到日本,才讓西方航空界鬆了口氣。在米格-25的基礎上,米高揚設計局又開發出了米格-31戰鬥機。

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凋敝,為了賺錢,自然就把蘇-27作為軍火外銷給了諸多國家,其中就包括我國。而只有蘇-27也不行,畢竟俄羅斯自己還需要繼續發展戰鬥機,但是此時的俄羅斯缺錢,沒有資金開發新一代的戰鬥機。

但是他們發現在蘇霍伊公司開發蘇-27時,其中還包括了不少計劃中的變體,而且蘇霍伊公司本身也在對蘇-27的機體進行改進,進而就開發出了蘇-30,蘇-33,蘇-35,蘇-27等等蘇-27的改型,且由於他們繼承了蘇-27優秀的機動性能以及價格實惠,這直接讓蘇霍伊公司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大賺一筆,同時也在軍火市場上擊敗了它的老對手米高揚公司。

而新一代的蘇-57戰鬥機,也是由蘇霍伊公司開發。這個項目起源於1979年,也就是在蘇-27的原型機試飛後的不久,蘇聯軍方又開始擔心自己家戰鬥機打不過美國人,因此提出了多功能前線戰鬥機計劃(MFI),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計劃原本指定給了米高揚設計局,而蘇霍伊設計局壓根沒有在計劃名單內,只是蘇霍伊設計局自己在搞下一代戰鬥機計劃,也就是蘇-47。

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144項目雖然進展順利,但是由於蘇聯解體,導致該項目缺乏資金,讓米格-144的試飛一直拖到了2000年2月,比原計劃晚了9年之久,而在該年晚些時候,米格-144計劃被取消。蘇霍伊公司在2002年正式招標時,由於拿出了T-50原型機,在性能等方面全面優於米高揚公司的計劃,進而得標。這也標誌著蘇霍伊公司在俄軍自用戰鬥機方面打敗了米高揚公司。

在航母艦載機方面,米高揚公司雖然開發出了米格-29與蘇霍伊公司的蘇-33對抗,但實際上米格-29性能不及蘇-33,俄羅斯自己家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主力戰鬥機用的依舊是蘇-33,只是為了從人傻錢多的印度那邊騙錢,將米格-29賣給了他們。

但是米高揚公司現在實力依舊不可小視,目前的米高揚公司正在致力於開發俄羅斯的第六代戰鬥機米格-41,而目前蘇霍伊公司在第六代戰鬥機上的動態未公佈。兩公司在第六代戰鬥機項目上的交手勝負,還需讓我們拭目以待。


雷姐的機械空間


米格家族和蘇霍伊家族是前蘇聯/俄羅斯的兩大戰鬥機研發巨頭,這兩個譜系家族的戰機性能孰優孰劣,需要分階段來看待。一般米格系列戰機大多為輕中型戰機,蘇聯時代多用於出口,蘇霍伊家族則以重型戰機為主,直到俄羅斯時期才開始出口。

從二戰後世界戰鬥機發展潮流來看,先後經歷了第一代噴氣時代、第二代高空高速,直至今日的三代、四代戰機。米格戰機在戰後一二代時期處於優勢狀態,先後推出了米格-15、米格-17、米格-19、米格-21以及米格-25等一系列冠名全球的戰機型號。

其中在第一代戰機時期,蘇聯在推出米格-17之後沒多久便推出了米格-19戰機,蘇制戰機在技術上第一次超越了歐美,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最著名的戰例就是婦孺皆知的“米格走廊”,米格系列戰機在全球範圍內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它的實力。

米格-25截擊機曾一度引發歐美的高度緊張,直至別連科叛逃事件發生後,美國人獲得了一架完整的米格-25戰機,經過研究才基本知曉了這款戰鬥機為何能飛到超過3馬赫的高速。在中東地區,埃及租借的一架米格-25截擊機在以色列戰機發射AIM-120導彈的情況下,開加力後短時間消失在天際,在中東上演了傳奇的“一騎絕塵”案例。

在戰後一二代戰鬥機發展歷程中,米高揚的米格系列戰機是蘇聯戰機軍貿的主打產品,而蘇霍伊研製的型號只裝備蘇聯自己軍隊。舉個例子,米格-17、米格-19、米格-21三款戰機裝備的國家涵蓋幾大洲,但是蘇霍伊研製的蘇-15直裝備了蘇聯前線空軍。就是這麼個道理,在這個時間段,米格戰機性能總體上要由於蘇霍伊。

當戰機的發展進入到戰後第三代,蘇霍伊家族正式崛起。同時期米高揚也推出了自己的三代機,那就是出口量好不錯的米格-29戰鬥機;而蘇霍伊則推出了一代名機蘇-27,按照蘇聯的傳統,依舊是將米格-29作為外貿型號出口,但蘇-27概不出售。

三代機時代,蘇-27憑藉優異的中央升力體機動佈局設計,使得重型戰機卻擁有堪比輕型戰機的機動性,同時載彈量和航程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以航程為例,蘇-27的航程是米格-29的一半還多。因此重型戰機的優勢正式被確立下來,蘇-27也成為主流戰機,先後拓展出中俄兩個蘇-27家族,拓展出俄羅斯的蘇-30、蘇-33、蘇-35等,以及中國的殲-11系列、殲-15、殲-16等型號。

米格-29的性能從設計上看還不錯,但米格戰機折戟在實戰中,在誕生以來的這幾十年中,米格戰機在實戰中保持了始終敗績的記錄,成為一款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型號。雖然米格家族在後續也推出了米格-31和米格-35兩款戰機,但實際情況並沒有得到多大改善。

蘇霍伊家族在三代機中憑藉蘇-27佔據了絕對優勢,隨後在新一代(俄標五代機)的項目選擇中也選擇了蘇霍伊家族,從蘇-47金雕戰機到T-50項目,再到最終的蘇-57項目,米格家族的優勢不在,蘇霍伊家族是俄製戰機的代表產品,性能也相對要好於米高揚的產品。

這是個時間軸上的問題,需要分階段來看待。在戰後一二代機研發期間,米高揚的米格家族戰機佔據優勢地位,但到了三代機,米格家族起步不晚但是在實戰中的表現極為糟糕,蘇霍伊憑藉蘇-27戰機衍生出一個龐大的家族,佔據主導優勢。


鷹鴿分析


這得分階段說了。

二戰之前到二戰時期

兩位都不怎麼樣,蘇霍伊更落魄些。米高揚的米格3好歹還能用來高空高速截擊一把,蘇霍伊的蘇2輕轟簡直就沒有生存餘地。說實話也不能全怪設計師,二戰前的空軍作戰理論可把輕型轟炸機吹了個天昏地暗。連英法都搞了一堆這種玩意,況蘇聯乎?結果一場法國之戰下來才知道這玩意不中用。那時候蘇聯人還抱著這東西不放,一年之後也讓德國人在戰場上左右開弓地給抽明白了。

二戰後到越戰

兩位都蟄伏了一場二戰下來。米高揚先把準了未來空戰的脈,推出米格15,在朝鮮戰爭中名揚天下。蘇霍伊嘛,先是要重新出山(自己的設計局給撤了,根據地都沒了),出山了還是在各種試探,所以一時還沒啥名頭。然後,米高揚繼續風光:米格21橫空出世,在越戰中再度一鳴驚人。蘇霍伊這時候也已經通過蘇7、蘇9攢下了超音速時代戰機設計的經驗值。蘇7/蘇17成為蘇聯空軍前線航空兵的殲擊轟炸主力,蘇9進入蘇聯國土防空軍,蘇霍伊開始嶄露頭角。但總體而言,米高揚的優勢太明顯了。米格23也進入國土防空軍,甚至開始替代蘇9/蘇11的後繼者蘇15了。

越戰以後

越戰以後,兩家繼續不動聲色地競爭。分別拿下了前線航空兵和國土防空軍的大單。米高揚繼續在殲擊機領域的輝煌,米格29成為前線航空兵第三代裝備主力。蘇霍伊以炸彈卡車蘇24繼續保持了在殲擊轟炸機部隊的影響力。在國土防空軍這裡,西蒙諾夫的蘇27一飛沖天,隱然有後來居上的勁頭了。

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對於米高揚和蘇霍伊而言都是重大沖擊,但對蘇霍伊而言,機會的色彩更多些。蘇27在總體機動性與米格29基本相當的前提下,憑著身大力不虧的優勢,在航程和載彈量上遠遠超越了後者。在冷戰之後局部戰爭更計較飛機性價比的時代,對體系依賴性更強的米格29不再是蘇東國家及其追隨者的明星,逐漸屈居蘇27之下。今天,蘇霍伊已經成為俄羅斯航空界的領頭雁,俄羅斯新一代戰鬥機也花落他家,阿爾喬姆.米高揚若地下有知,不知當作何想?


asiavikin


米高揚設計局應該是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米格設計局的創始人是兩個人,而蘇霍伊的設計局是蘇霍伊。
米格設計局的創始人米高揚和格列維奇,米高揚是當時蘇聯領導人米高揚的弟弟,這個身份幫了他很大忙,在蘇聯時期,由於秘密警察遍佈,對於飛機設計師完成了很大壓力,一次由於技術原因的試飛失敗很可能就被扣上破壞生產的帽子,而有米高揚的上層關係,秘密警察不會去找米高揚的麻煩,這樣米格設計局內的空氣比較寬鬆,這樣對於設計工作非常有好處。


米格15/21是成就了了噴氣時代,米格機的威名。米高揚和格列維奇都是從原來的波利卡波夫設計局出來的,波利卡波夫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號稱殲擊機大王,伊15/16就是波利卡波夫的傑作。波利卡波夫在儘可能小的機體內,儘可能多的塞進設備的做法也影響到米格。


米格29成了米格設計局的絕唱,之後米格設計局日子極其難過,最終被蘇霍伊設計局吞併。

米格設計局的飛機設計特點是要在最小的機體內塞進最多的設備,所以米格飛機普遍比較輕小,航程比較短,而且比較便宜。在蘇聯的作戰體系中,米格戰鬥機經常是配備給前線航空兵。蘇聯的前線航空兵是要跟隨蘇軍地面部隊向前推進,使用的經常都是野戰機場,野戰機場的各種保障條件要比固定機場差的多,所以米格設計局設計飛機大多數都是機載設備簡單,而且由於是要跟上陸軍的行動,所以作戰半徑用不著太大。


和米格設計局相處,蘇霍伊設計局顯得坎坷的多,蘇霍伊原來在圖列波夫設計局,在蘇聯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大量增加飛機設計局,以增加競爭力的時候,蘇霍伊曾經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局,但是在1949年被撤銷,到了1953年蘇霍伊重新成立設計局的時候,米格15已經在朝鮮的天空打出來一條米格走廊了。
蘇7是蘇霍伊第一種產量比較大的作戰飛機,作為殲擊轟炸機,性能不錯。

在蘇7的基礎上改進的蘇17/20/22的名氣比蘇7大得多,使用的國家也多的多。

蘇霍伊設計局設計的飛機,明顯的要比米格飛機要大、要貴。蘇霍伊設計局設計的飛機在蘇聯體系中,國土防空軍使用,這樣使用的機場都是固定機場,所以對於飛機的保障更有利,但是對於飛機的航程要求更高,這也是形成了蘇霍伊設計局的特色,就是造價昂貴,飛機的航程大、空間大,飛機的空間大這樣裝的燃油和設備就多,而且以後進行改進也就容易。
蘇9是蘇霍伊給國土防空軍設計的截擊機。


蘇霍伊設計的蘇15性能不錯,但是卻頂著民航機殺手的名號,沒辦法蘇聯打下來的2架韓國客機都是蘇15打下來的。
蘇27性能優異,更重要的是,蘇27救了蘇霍伊設計局一命,沒有大量出口蘇27系列掙來的硬通貨,蘇霍伊就活不到今天。

蘇27的幾種子型號。

在八十年代以前,米格飛機的名氣比蘇霍伊要大得多,一方面是米格飛機在朝鮮半島打出來的名氣,另一方面,米格飛機在蘇聯援外飛機中佔據最大的份額,米格一度就是蘇聯飛機的代名詞。但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以來,蘇霍伊飛機後來居上,尤其是蘇27由於蘇聯的解體而能夠全面擴散,蘇霍伊無論是名氣還是實際的收入都大大的超過了米格設計局,到了2008年,米格設計局被老對手蘇霍伊設計局合併。

米格飛機由於大部分是前線航空兵使用,專用性比較強,而且由於機體狹小,無法執行更多的任務,在現在各國空軍強調多用途的背景下顯得越來越不受歡迎。而蘇霍伊的飛機由於機體較大,能夠進行比較大的改進,在無法獲得西方國家飛機的國家中還是有較大的市場,目前還是俄國空軍的主力,而新型的第五代戰鬥機蘇57也是在加緊的研製中。但是這些年,俄國在航空科技方面的投入不足,俄國飛機的性能已經和美國飛機明顯拉開了差距,而蘇57的推出能不能使這種情況改觀並不好說。


蘇57現在還沒有正式量產,它的性能如何還是一個未知數。

米格飛機是蘇聯體系中,那種用巨大的數量來填補天空空白的飛機,要求簡單、便宜、數量多,米格飛機很好的完成了這個任務。而蘇霍伊飛機則是昂貴、性能比較全面、數量較少,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還是蘇霍伊飛機更適應現在空軍的要求。


有痰


國內軍迷是率先知道蘇聯米高揚設計局設計的戰鬥機,著名的米格-15戰鬥機在半島戰爭中,打出了我空軍的赫赫威風,一些僅駕駛30餘小時的飛行員,竟然就敢駕駛米格-15戰鬥機,挑戰駕駛F-86等參與過二戰具備有3000個飛行小時堪稱老資格的飛行員,形成了讓對手非常頭痛的“米格空中走廊”。
隨即,沈飛的殲-5、殲-6、殲-7等戰鬥機,都是根據米高揚的軍品米格-17、米格-19、米格-21等仿製改造提升而來,成了當年我空軍絕對的主力機種,遂行了本土防空作戰,特別是其中根據米格-19仿製的殲-6,打下了二十餘架入侵我領空領海的外軍戰鬥機,而自身卻無一架戰損,以至於當時的空軍都情不自禁地喊出了“殲-6萬歲”的口號,前後製造了5000餘架龐大的殲-6各個型號的戰鬥機。
我等軍迷知道蘇霍伊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了,在某海峽舉行的三軍聯合軍演中,央視對其作了非常詳細的報道,說是我空軍裝備的新型雙發戰鬥機,反正機腹兩側進氣高高上揚翹起的尖頭機,與我空軍裝備的殲-5、殲-6、殲-7等機頭進氣的戰鬥機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至少在外型和氣勢上,那新型雙發戰鬥機風頭碾壓了殲-6等平頭機。
此後,通過多種渠道知道了,央視所說我空軍裝備的新型雙發戰鬥機是蘇霍伊公司研發製造的蘇-27戰鬥機,當年在巴黎航展上飛行員普加喬夫駕駛蘇-27飛出了高難度的“眼鏡蛇機動”震撼了全球空軍界,從此聲名鵲起,終成世界上的一代著名戰鬥機。
由於蘇-27是重型戰鬥機,起飛重量大、航程遠、作戰半徑大、滯空時間長、載彈量大,在引進蘇霍伊公司數十架蘇-27的基礎上,引進了整條航空生產線,國產版的蘇-27被命名為殲-11戰鬥機。
目前,蘇-30、蘇-35等蘇霍伊公司引進的重型戰鬥機,都成了我空軍的主力戰鬥機,米高揚公司的生產的戰鬥機,發展到米格-29、米格-31以後,基本上就停滯發展了,作戰性能包括外銷業績全都被蘇霍伊公司的蘇-27、蘇-30、蘇-35所徹底蓋住,而蘇-57則成了俄羅斯的第5代隱形戰鬥機。
米高揚設計局的戰機,在全球的知名度已經不如蘇霍伊設計局的戰機了,現在,俄羅斯已經將米高揚、蘇霍伊、伊柳辛、伊爾庫特和圖波列夫等數大研發戰機、轟炸機、民航機的航空公司合併,成立了新的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公司”。

國平軍史


米高揚設計局創立於1939年12月8日,設計生產戰鬥機以米高揚和格列維奇兩人名字第一字母命名的。2006年,俄羅斯政府將米高揚、蘇霍伊、伊柳辛、伊爾庫特和圖波列夫合併成立新的“聯合航空製造公司”。


米高揚設計局從設計生產米格15開始,米格17,米格19,米格21,表現都不錯,尤其米格21,1958年裝備部隊,服役期長達60年,印度空軍現在還裝備米格-21戰機,米格戰鬥機造就了噴氣戰鬥機的經典,簡直就是空戰中的經典機型,還外銷多個國家。後來米高揚陸續推出了米格23米格29米格31,業績和銷售平平,尤其是米格23倍受飛行員詬病,難飛。米格飛機大多是輕量化,航電水平一般。設計特點:三角翼和變後掠翼。(米格-21)



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於1939年組建,首任總設計師帕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以首任設計師蘇霍伊的名字命名。成功研製的作品有著名機種有截擊機蘇-9,蘇-15;殲擊轟炸機蘇-7,蘇-17,蘇-24,蘇-30,蘇-34;強擊機蘇-25;戰鬥機蘇-27,蘇-30,蘇-33,蘇-35,蘇-37,蘇57。(蘇-57)


蘇霍伊公司設計思路新潮,設計思想大膽前衛,吸收和借鑑西方國家先進的設計理念,由於過於先進,常常夭折,走過一段黑暗的路。俄羅斯蘇-57除了主翼上的副翼、襟翼外,還設計了可動邊條翼、全動垂直尾翼,複雜的氣動佈局,使其具有超強的機動能力,在與其他戰機空中格鬥的時候,使其戰術性能可以完美的發揮。目前俄羅斯蘇-57已經迎來了首個海外客戶阿爾及利亞(不是阿爾巴里亞)。設計特點:雙三角翼,變後掠翼,傾斜進氣口。(蘇-57)

小結:兩個都是前蘇聯(俄羅斯)大名鼎鼎的設計局,都有很高的設計水平,都有不俗的業績,但個人感覺蘇霍伊設計局有一種後來居上,後起之秀的感覺。


一顆小白楊188818128


追憶米高揚公司,在中國有三款機型耳熟能詳,一是朝鮮戰場志願軍空軍大展神威的米格-15,一為殲-5的前身米格-17,再就是殲-7的原型機米格-21,以後隨著中蘇交惡,淡出了網友們的視野。如今在我們周邊,還有不少米格機在活動,印度空軍手中還有不少的米格系列飛機,如米格-21、米格-23、米格-25、米格-27和米格-29。

此外國際上叫響米格-31,有一款下馬的米格1.44,仍被傳說中。米格系列飛機對比美系,從第一代打到第二代,每能壓其一頭,乍出一臂來,從米格-29,因為航程過短,落下一個“機場守衛者”的惡名兒,從此風光不再,一度面臨要破產的命運。米高揚心有不甘,借與印度打造艦載機的機會,欲重振昔日雄風,將米格-29升級為米格-35,也有出口,性能還是不錯的。

反觀蘇伊霍公司,過去沒能在國際軍火市場上與米高揚比肩走俏,蘇-24和蘇-25也是大名鼎鼎,自開啟蘇-27系列飛機後,蘇-30、蘇-34和蘇-35,早就蜚聲於外,後發制人,大買狂賣,完全壓過了米格的風頭,成為高性能戰鬥機的代名詞,再次把美國第三代和第四代戰鬥機PK了下去,第五代的蘇-57研發有點困難,主要還是資金的原因。兩家相比,公平而論,以前蘇霍伊不比米高揚,現在完全顛倒過來,蘇伊霍成為真正的主力,不僅是本國制空主力,而且大賣狂甩,賺得了一個盆滿缽滿。


魂舞大漠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要看具體指哪一個階段的,就目前的狀況看,米高揚和蘇霍伊研製的戰鬥機在俄羅斯空天軍都有服役,在2019年全年,俄羅斯空天軍總共接收了23架軍機,其中包括10架蘇-35戰鬥機,8架蘇-30SM戰機和2架蘇-34戰鬥機,另外還有3架伊爾-76MD-90大型軍用運輸機,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35戰鬥機沒有進行任何一架的交付。

從俄羅斯空天軍近幾年來接收的戰鬥機的型號就看的出來,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戰機已經遠遠不如之前了,在蘇聯時代,米格-21戰鬥機曾經是蘇聯戰鬥機的代表,時過境遷,如今的米高揚設計局早就沒有了往日的銳意進取,在蘇聯解體之後就沒有什麼建樹了。在俄羅斯現役的戰鬥機中,只有米高揚設計局之前的型號,包括米格-31戰鬥機和米格-29戰鬥機。

與米高揚設計局相比,蘇霍伊設計局相對要好一些,起碼目前還有一款蘇-57戰鬥機可以充充場面,蘇-57戰鬥機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聯解體之後研製的唯一的一款全新的戰鬥機型號,其餘的則是在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包括被稱為4++戰鬥機的蘇-35戰鬥機也是如此,更不用說蘇-30SM戰鬥機了。就戰鬥機的性能而言,蘇-57戰鬥機肯定是要好於目前米高揚最新的米格-35戰鬥機的,蘇霍伊其餘的蘇-35戰鬥機也是完全要比米格-35強悍許多。

從米格-29戰鬥機開始,米高揚設計局就在走下坡路,蘇霍伊設計局通過蘇-27戰鬥機逐步取代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戰鬥機型號的地位,除了對蘇聯/俄羅斯的戰鬥機的研製有影響之外,也對我們的戰鬥機的研製和裝備有了深遠的影響,目前我們的殲-16戰鬥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是在蘇-27/殲-11戰鬥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型號。之前我們進行過殲-7系列戰鬥機的研製和裝備,殲-7就是在米格-21戰鬥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如今我們新一代的戰鬥機上已經看不到殲-7的影子。文/A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