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越来越多的人说,过年没有年味了,你心中的年味是什么?

爱鲜果的小仙女


年味只要心情好,年味有没有味道😄也是自己心里的感觉和感受,各个地方有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孩子们盼望过年有新衣服穿,有长辈们给的红包,喜欢鞭炮齐鸣,载歌载舞,狮子龙灯。年轻人盼望长假有机会陪伴父母亲,妻子儿女,和親人朋友们共祝福祖国妈妈繁荣昌盛,越来越强👍大。老人盼望远方的儿女囬家乡大团圆大团聚,共同希望来年更好😄。反正中国人🇨🇳都比较看重春节,不菅在什么地方,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欢渡春节,喜庆春节。

祝福所有的🇨🇳中国人春节快乐幸福万事大吉!





421009兰草


六七十年代,一入腊月,就会不时地听到爆竹声,空气里飘荡着一丝丝火药味道。家里大人和邻居们开始议论买什么东西过年。

腊月中旬赶大集,开始买年货。买大枣红豆是准备包团子,这可是一年才做一次。买布料是为了做衣服,家里大人孩子几乎每人一身。买春联爆竹,这可是必不可少的。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这一天一定要蒸年糕,目的是黏住灶王爷的嘴巴。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但是言多必失,少说为佳。

腊月二十七蒸馒头,蒸花糕,蒸团子,蒸菜包。那时虽然没有冰箱,家家蒸的东西都要吃到出了正月。很奇怪的,年下整出来的食物不会变质。

除夕包饺子,准备年夜饭。除夕的饺子要一般大,要摆放整齐。要包出来除夕夜的,年初一的,年初二的,特别讲究的人家还要准备正月十五的。(时间太久了真不好吃,皮子太硬了)

除夕下午贴春联:

新春全家福

平安好运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除夕之夜下饺子之前要放爆竹。吃完饺子要守岁。一般除夕之夜就是聚到一起便唠嗑边吃各种零嘴:糖果,花生,芝麻糖,瓜子等。

正月初二,家里有人在外工作的,要放爆竹,不知道什么寓意。

初五破捂,因为除夕过后就不再蒸馒头,到初五才可以。

初七晚上送火神,很多孩子举着火把一路送往西南方向。

十五元宵节,家家吃饺子。

初二以后,几乎每天都要走亲戚,你来我往,路上都是走亲戚的人。

人人兴高采烈,家家喜气盈门。

小孩子们最盼望的是新衣服和好吃的点心。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平时衣服都是轮替着穿,老二穿老大的旧衣服,老二穿老二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穿一次新衣服。

至于点心,也只有过年才吃得上。大人买几斤点心,先拿着走亲戚,走完亲戚剩下的就分给老人和孩子吃。

孩子们也最喜欢代替大人去走亲戚,因为亲戚家有四个菜的招待,有鱼有肉,可以大快朵颐。

越穷亲戚越走得近,每年走亲戚要走到正月十五以后。亲戚们到一起,摆开桌子,座位按尊卑坐下(必定要谦让一番),冷菜热菜陆续上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开聊。小到家长里短,大到国家政策,内容丰富。至于具体聊什么内容,要看来的亲戚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别。

这就是年味,虽不富有,

但是热闹。

现在过年,没有了那些繁文缛节,除了看几眼春节联欢晚会,剩下的就是抱着看手机了。


红石榴传说


年味儿对于我们70后的人来说,最多的感触应该是家人团员!

我们是云南的,过年的时候并没有包饺子,擀面条,这些北方的习俗,但是昆明的习俗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大年初一每家的孩子都要穿上新衣服,早点是父亲煮的红糖饵块,老爸说好好吃,一年都会甜甜蜜蜜!吃完早点,我们孩子就可以出去游园了,那时候大家的物质生活没有那么丰富,通过玩游戏赢奖券,然后去兑换自己喜欢的文具,小礼物呀,真是开心的不得了!

回到家,家里的大人们早就准备好了各种吃的,八宝饭,千张肉,黄焖鸡,最重要的是鸡鸭鱼都要整只上,还有昆明的老土锅长菜,一大家子聚在一起,不分老少,大开玩笑!(我们家是属于笑点比较低的哪种)那时候才是过年

现在呢,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太难了,年轻人好不容易放假,要带着各自的孩子爱人去外地旅行过年,家里也没有了最核心的老人!街上呢空空荡荡,城市扩大了,聚会没有了,没有舞龙舞狮,没有游园,没有小摊贩的糖葫芦,烤红薯,炒货,没有了街边的炸洋芋,罐罐米线,小锅米线,大救驾…过年就意味着空城,所以现在已经没有年味了,很多年过年最多就是去电影院贡献票房,其他真的消失了!


爱狗的猫17


虽然不爱过年,过一年老一岁,但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谁也抗拒不过去,但我还是非常珍惜这一年一度这么几天有限的假期。能让我陪伴父母儿女,老少三代,其乐融融在一起过年,这浓浓的亲情份围就是年味,是任何物质也替代不了的亲情。陪着父母慢慢变老,陪着儿女曾曾长大,也看着自己褪去的青春年华。能亲手为父母为儿女做上几天可口的饭菜,看着孩子们穿上新衣的喜悦,看着儿女们抱着玩具满院追逐嬉戏的场面,陪着二老一边拉家长,一边聊东邻西舍谁家儿女结婚,谁家老人又去世,谁家地里挣了多少钱。这就是满满的亲情。也正是我想听到的。所以年味在我心里从没离去走远。希望每个人都要珍惜这过一年少一年长一岁的矛盾岁月。重视亲情。是人间最好的新年礼物让亲情永不褪色。



蓝天白云168


以前,人人都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有热闹的场面,亲人的团聚,贴对联,吃水饺,年夜饭,还可是穿上下了好久决心才做的新衣服。所以随着时间的临近,心中的那种期盼越来越浓厚,终于过年了,听着此起彼伏瓜的鞭炮声,看着鲜艳新奇的对联,闻着一年一度的饭香酒气,兄弟们相聚呼天海地的交流,那种愉悦是难以忘怀的。大年初一,吃完元宵,赶紧走出家门去长辈家中拜年问好,说着早就准备好的祝福语,小孩子手里提着袋子,讥讥喳喳的跑起来,各家问好,以期得到一点奖励,如一把花生,一块年糕等,运气好的还能拿到一些压岁钱的,那可是孩子们自己难得的财富。

所以我认为所谓年味儿就是喜庆的滋味儿。那时人人盼过年就是想感受一下过年的喜庆氛围。而现在,随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物质条件也非常丰富,人们每天都能享受美味,随时可以用手机视频交流,身上全是好衣服,这就走每天都在过年,所以年味也就淡了。

当然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曰,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比起平时,年味还是有的。




以前,人人都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有热闹的场面,亲人的团聚,贴对联,吃水饺,年夜饭,还可是穿上下了好久决心才做的新衣服。所以随着时间的临近,心中的那种期盼越来越浓厚,终于过年了,听着此起彼伏瓜的鞭炮声,看着鲜艳新奇的对联,闻着一年一度的饭香酒气,兄弟们相聚呼天海地的交流,那种愉悦是难以忘怀的。大年初一,吃完元宵,赶紧走出家门去长辈家中拜年问好,说着早就准备好的祝福语,小孩子手里提着袋子,讥讥喳喳的跑起来,各家问好,以期得到一点奖励,如一把花生,一块年糕等,运气好的还能拿到一些压岁钱的,那可是孩子们自己难得的财富。

所以我认为所谓年味儿就是喜庆的滋味儿。那时人人盼过年就是想感受一下过年的喜庆氛围。而现在,随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物质条件也非常丰富,人们每天都能享受美味,随时可以用手机视频交流,身上全是好衣服,这就走每天都在过年,所以年味也就淡了。

当然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曰,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比起平时,年味还是有的。


zpj教育专家


年味

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小时候盼着下雪堆雪人

不惧寒冷

踩着厚厚的积雪

听着嘎吱嘎吱的雪脆声

年味是小时候倚门而望

盼着远方归来的父母

打开那布满灰尘的旅行袋

年味是小时候

望着漆黑的天空

欣喜若狂地等着烟花绽放的瞬间

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青年时年少轻狂后

一无所有的落寞

年味是趾气高扬时

摸摸口袋时的心伤

年味是推杯换盏时

道不尽的狂妄

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中年时披星戴月往家赶的匆忙

看到久违的父母而忍着不流泪的双眸

尽管父母嘘寒问暖

也笑着说一切安康

年味是忙碌中拖家带口

重逢中一杯烧喉的烈酒

也是亲戚相聚你追我逐中

望子成龙的夸大其说

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晚年祈祷与父母同世的长久

与儿女同处的天伦之乐

也如同小时候倚门而望

盼着亲人归来时的躁动

一世情

一杯酒

闭眼入喉

千言万语

睡梦中诉说



岂无酒


小时候总觉得过年很开心,是因为过年有新衣服,有红包收,有好吃的好玩的,放假了,小朋友聚在一起玩也热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时候的朋友都在长大,我们长成了大人,90后都成了老阿姨了,我们不再感受到那种小时候的乐趣,朋友们聚在一起也只是谈一些生活的琐事和玩手机,所以我们会感觉年味越来越淡~

其实想想过年回家的时候,还是有些年的味道的。过年前热热闹闹的置办年货,打扫房子,贴春联,逛花街,过年那天煮了好吃的,亲戚朋友还是会相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其乐融融,年后还会带父母一起出去周边旅旅游,拜拜庙,许个新年心愿,元宵节还有舞龙舞狮的,家里有小朋友还可以给他们讲一下自己的童年趣事。


这样的年,或许是一种长大的过年方式吧。

摒弃更多的无聊,用心陪伴家人,你也能感受到年味。


河里没有鱼


我心中的年味还是小时候快到过年的时候心情就会有点紧张兴奋激动,想想马上就能和小伙伴们玩,能收到压岁钱,真的很激动!还能穿上自己期盼已久的新衣服,然后还能买几个平时不能经常玩的鞭炮可以肆无忌惮的放起来,然而年龄越来越大,年味也越来越少了,现在都不想过年了,已没有了当年的热情


硕士的硕


似乎最有“年味儿”的过年只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了。小时候,年味儿很浓,备年货,贴春联,拜年拿红包,走亲串友一大桌子好吃的,期待有新衣服新鞋子,就是满满的期待,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这些显得不再那么稀罕了,所以没有期待了,味就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