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放鞭炮是不是中华春节文化一种损失?

泉城老徐


以前没注意,现在禁放了,才发现燃放烟花爆竹,瞬间释放的有毒烟雾特大,所以,对禁放令也就不能接受了。

过节、喜庆,甚至丧葬,燃放爆竹似乎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必有的程序,不过本认为,一:燃放烟花爆竹确实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二:不安全,每年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死伤的数字惊人,有的甚至残不忍睹;三是:容易引发火灾,这个大家可能也不陌生,因此导致火灾造成严重损失的也不乏其例;四:没有买就没有卖,为了经济利益,一些人违规、违法生产烟花爆竹,因没有安全措施,缺乏安全常识,导致群死群伤故频频发生。所以,一切应以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中心,不利于人民生命安全的,既是再悠久的传统,该被除的,也应坚决破除。


淡定153110581


禁放鞭炮应该95年左右郑州市都试行了,当时我还没有找对象,一个人在郑州打拼。但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后,我就去商店制卖锅碗餐具。想着妈妈如何蒸馒头,包饺,扞面条?第一次蒸馒头十分成功,当时看到自己的作品,总想让别人夸夸,但自己却还是独身一人打拼的毕业生!

那年春节居委会下通知单禁放鞭炮,我十分配合,春节我最反感的是有人整夜放鞭,关门炮也零零碎碎的不得安宁,凌晨四点就有人开始放鞭,真是无法入睡,早晨起床到上午10点鞭炮声声,如风如暴,整个城市硝烟弥漫,大街一片狼籍!

我想春节燃鞭炮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但当天我睡到早晨7点,一切静悄悄!那个春节虽然神像点柱香,但感觉到了春节的另一个境界!静恬安祥!

对于燃鞭炮我是这么想的,一切政府行为也都是为人民着想。现在国家富强了,鞭炮也变得越来越长了,长的象万里长城。回忆一下我们困难时期鞭炮长于一米者为大鞭。喜庆了,空气指数,噪音分贝都还可以。看看现在,鞭炮长度太过分了吧?有钱别过分,过分就会造成事件!空气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澡音振耳欲聋!做为一个国家肯定得管理,管理得有规矩。民俗也好,传统也好!过分了,达到危害程度了,国家禁燃是必然的!


6823033646


年味越来越差,这与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不无关系。记得小时候扳指头盼过年,诱惑很多,过年可以穿上虽然质地不好但是新的衣服,可以穿上妈妈亲手做的布鞋,可以得到长辈为数不多的压岁钱,可以吃上平时难以吃到的鱼肉,还可以在一个庄上到每家每户拜年得到瓜子花生等零食,也可以听到连绵不断的爆竹声,看到很多农村艺人表演的喜庆节目,过年内容很丰富,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喜庆日子。而现在,人们不在乎吃穿了,娱乐项目很丰富,所以春节的吸引力在下降,在农村还能看到的年味就是一大家子人春节能聚在一起,相互拜年。其次就是家家户户贴春联,再就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到正月十八落灯,那不绝于耳的鞭炮声。个人认为如果禁放鞭炮,肯定会降低年味,国家应该从民俗和传统考虑,不要一刀切,该放的还是要放,那些中心城区禁放是应该的。


春风细雨83223639


说老实话,春节禁放鞭炮是一种解脱。首先是过去春节放鞭炮是一个重要流程,三十年晚,要守岁凌晨十二点,放一挂鞭炮,封财门。初一早上五点多起来,六点钟开财门放一挂鞭炮。年复一年,很感到无奈。再就是鞭炮的吵闹声,从三十年晚到初一初二都是鞭炮集中吵闹的时间。过去几十年前的鞭炮没有现在的那么响。那个时候的鞭炮噼噼啪啪能感到好热闹好玩,现在的鞭炮太恐怖,一点也不好玩。特别是电光炮,点火都紧张,就是受罪。最后是污染严重,有的无良市民只管打鞭炮不管扫地,满地的硝烟尘埃。


寂春居士


禁放鞭炮对于春节文化的影响,还到不了损失这个地步。但该不该禁,怎么禁,是禁放结合,还是禁了不放,个人认为,有待商榷。

放鞭炮迎新春古来有之,作为驱邪避害的一种方式,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放了,就算过春节了,不放,似乎总少那么点味道。存在即合理,既然老百姓有需求,市场理应满足。不可否认,放鞭炮有污染,特别是现在的人有钱了,大肆购买鞭炮乱燃乱放,越放越多,越放越大,危险性和污染度逐年增加,中国人一过春节,外太空的卫星拍到仿佛中国从地球消失一样,足见污染严重程度,不管肯定不行,但是否像所谓的砖家说的那样一禁了之,有待探讨。

凡事不能一刀切,非此即彼。出了安全事故,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关厂再说,这样做是省事,但不合理。春节放鞭炮也是如此,燃放是有污染,可以管,但不至于一禁为快。既然怕危险,怕太过污染,完全可以从源头抓起嘛,你把烟花爆竹厂控制好,只允许他们生产那种极小的、没有风险性的爆竹,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那种,点燃炸了就是响,呯呯嗙嗙,图个热闹,没什么伤害,也不会有太大污染,又满足了老人和小孩的春节诉求,让他们都有个念想,有何不好?为什么非得一禁了之?


80后小公


我觉得上下几千年的传统,中国已经慢慢丢弃了很多传统,即使陋习,也该有所保留,孩子们渐渐都体会不到年味了,说污染,化工勿扰更严重,其实传统可以改良,而不需要强行杜绝,比如花炮的长度可以从2000 响改成固定的100-500响,规定个时间段放,这样又有年味,又不会太影响环境。何乐不为。就算化工污染都有个标准范围,那年味也可以让人民浅尝即止,任何事情过度总归不好,完全禁止也过于武断,希望还是过个有年味的新年。想想大城市的人,快递,商场,菜场都关门了,没有购物,团聚,春运的味道,简直就是关屋里等上班,啥事做不了的状态。


Angela49494246


是。中国春节文化是立体的,靠的是听觉、视觉、味觉立体构建起来的。烟花爆竹是听觉和视觉的综合体,对联灯笼这些是视觉,饺子美食是味觉。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过年吃的东西都已成为常态,味觉已不再敏感,没了烟花爆竹烘染,只剩下一个视觉对联灯笼,绝对年味大打折扣!试想,如果你把对联灯笼再去了,人见面就说拜年,是拜年吗?就贴了付对联挂了个灯笼,见面说句拜年,能是吗?加上烟花爆竹年味还剩2/3,没了烟花爆竹,年味只剩1/3不到一半!这就是为啥我们越来越觉得年不像年了!


闲云心雨


春节放鞭炮,是有民间典故而来,相传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动物,每到腊月30日这天,就会跑到村里吃人畜。年却十分怕鞭炮、乐器等声音,智慧的先祖们便采取用鞭炮和载歌载舞来驱逐“年”这种动物的侵害,延续下来,过年放鞭炮演出,便成了求的平安、健康、幸福的形式。

因此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禁放烟花爆竹,是对春节文化的严重伤害和损失。

现在,因为环保和火灾等原因,而在城市或者县城禁放烟花爆竹,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对春节的热情和感情。春节的主要气氛主要来源于燃放烟花爆竹,给民众直觉和心里以及精神上,造成了不小伤害。鞭炮,让节日产生强烈厚重的节日气氛,增加节日的精神感受。室外鞭炮声声隆隆,室内举家推杯换盏,这才是真正的春节……

没了鞭炮,绝大多数民众直觉上少了春节的感受,所以一度感受不到节日的热烈,感觉上出现不像过节、没有过节的感觉,甚者产生过节没有意思。

特别是一些个所谓的“专家”,这不行,那不行,环境到底是怎样被污染的?真的与360多天才放一回的鞭炮有关吗?即时有关,也就是春节这几天的事。真的与农村烧柴有关吗?真正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应该是什么?民众心里清楚,这样的代价让绝大多数民众来买单,天理难容!

禁放烟花爆竹,伤害的是民众情感,侵害的是古老中华传统节日的久长风俗。


不一样的法


禁放鞭炮的说法欠妥,而是限放即城区禁放郊区以外让放,比较合理。这是对传统和一段时间以来的禁放的改进,很得人心。尤其是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拥挤,刺耳的无节制的鞭炮声曾让人们苦不堪言:影响休息,影响交通,影响环境,影响安全,限时限地是一种进步,与传统无关。认为过春节放鞭炮是老传统而不能改动,是一种抱守残缺的守旧心理,应当摒弃。这两年我所在的城市实行了限放鞭炮政策,初夕之夜岁数大些的想早点休息也不受什么影响,一些想放鞭炮的人们则开车远离城区后认认真真地过足了一把“鞭炮瘾”,大家各有所图、各得其乐,非常好。为城市管理的开放进步点赞!👍👍👍


飞龙160379584760


禁放烟花炮竹是不是春节文化的一种损失?不是。答案是肯定的。

燃放烟花炮竹,自古以来就不是春节文化里的应有之意。春节——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其主旨意义在于这三个方面:一是对天地的信仰。敬天地鬼神,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二是对祖先的祭拜。感恩先辈呵护,寄希望后辈兴旺。三是对家族的守望。全家欢聚一堂,手足情深,共话未来。

燃放烟花炮竹,看起来好像会增加一点节日的气氛,但却给安全和环境造成极大的潜在威胁,成为了社会的隐形杀手。也可以说,它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陋习,如同女人裹脚、男人阉割、一夫多妻制等一样,是应该被时代所抛弃的。

春节的喜庆方式,人们完全可以用其他形式来替代,如灯笼、龙灯、城市灯光秀,锣鼓、歌舞、游戏(打陀螺、踢毽子、跳房子、拔河、猜谜语等),也还可以用更为文明的形式,如逛庙会、看演出、上游乐场、游展览会、去运动场、全家游等。

一句话,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但并不是燃放烟花炮竹的传统节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春节的节日生活方式需要与时俱进,让中国人传统节日朝着更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和社会进步的方向来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